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再历风雪一岁迁 > 第8章 北漠人

再历风雪一岁迁 第8章 北漠人

作者:招财猫猫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0 12:33:12 来源:文学城

福宁宫,重门深锁,太后斜倚在软榻上,听着心腹宫女低声禀报宫外那些愈演愈烈、不堪入耳的流言。她的脸上并无惊惶,反而露出一丝近乎慵懒的嘲讽。

“陛下倒是好手段,不惜自污皇家颜面,也要逼哀家就范。”她轻轻抚摸着小腹。

数月前,先帝驾崩,她已收拾行装,准备前往冰冷皇陵,了此残生。这个‘遗泽’确实是昭元帝的,她起初也惶恐,但很快想通,她不需要怕,因为比她更害怕失去这一切的,大有人在。

“娘娘,流言如此凶猛,恐损及您的清誉和殿下......”宫女忧心忡忡。

太后抬眸,“清誉?从有这孩子起,哀家就不再奢望那东西了。至于胎儿的安危,自有人比我们更上心。”

她顿了顿,“告诉外面的人,哀家一切安好,只需静养。其余是非,自有……天意裁断。”

京郊十里长亭,晨雾未散,柳色初新。瑜亲王萧沂琛一身常服,立于亭中,远眺朦胧的京城轮廓,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王叔留步吧,京中诸事,还需你多多费心。”萧沂琛语气平和,听不出情绪

嘉诚郡王领着几位官员前来送行,“王爷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尤其是……宫那边的‘风声’,必时时关注。”

瑜亲王只是淡淡颔首,目光掠过嘉诚郡王,并未多言,他抬手轻轻拍了拍郡王的肩膀,语气温和:“那便有劳王叔多看顾了。”

“不敢,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一切皆按王爷旧例,不敢有违,王爷一路顺风。”郡王躬身,姿态放得极低。

“如此便好。”瑜亲王唇角似乎弯了一下,又似乎没有,“本王在封地,静候佳音。”

郡王心下微松,连忙再拜:“恭送王爷。”

车帘落下,隔绝内外。仪仗缓缓启动,向着远离京城的方向驶去。

马车缓缓启动,前后皆有精锐扈从骑马护卫。一名身着玄色劲装、气息沉稳的心腹侍卫首领轻夹马腹,趋近车窗旁,无声地随行护卫。

仪仗马车行出一段距离,远离了送行人的视线,郡王直起身,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一丝得意。

车内,靖亲王靠坐在软垫上,眸中方才的温和瞬间褪尽,只余下深潭般的冷寂。他从袖中取出那枚常伴左右的墨玉棋子,在指尖缓缓摩挲。

行至官道,人马稀疏处。车窗帘幔被微微掀起一角,一个小物件递出窗口。

凌云立刻勒马靠近,双手接过。

“把这个,交给清河县令,他知道该怎么做。”瑜亲王语气轻描淡写。

“是。”心腹双手接过,低声问,“那郡王那边…似乎越来越不干净了,需不需要属下派人再去敲打一番?”

车内静默一瞬,只有车轮碾过路面的单调声响。亲王依旧闭着眼、平淡无波的声音,“路,是他自己选的。”

“不听话的棋子,只有一个下场。”

凌云立刻垂首:“属下明白。”

官道向前,路途自分。择能而从,是非自论。

大朝会已经结束了,将领都回去了,正月还没过完,昭元帝下去也没几天,内阁与六部在朝会结束后,在金銮殿给萧时予汇报财务。

司礼监的内宦早早就在殿门前等待。

内阁首辅方知也把持内阁二十余年,桃李天下又权倾朝野,年事已高透着风吹就倒的羸弱,脊背却直入松柏。

代松看着雪,笑说:“瑞雪兆丰年,过完这个冬,阁老该准备七十大寿了,阁老福运长栖啊。”

林吉明也跟着笑,“都是一把老骨头了,天伦我看阁老享不到了,还是在等几年吃我们几个的席好了。”

姗姗来迟的徐达,直直地走来,他跟林吉明一向看不惯互相,也不回避,说:“小阁老这意思是嫌阁老老了?还是恨阁老活得久?”

林吉明回看着徐达,说:“我什么意思还用不着你来猜,老徐你但凡多花点心思在别的上面,也不至于让我一小辈赶了。”

徐达冷笑,“我自觉管好自己的三分地就是了,确实不像你十年如一日的毅力,成天想些不切实际的事。”

林吉明不怒反笑,说:“徐阁老你要没想法,怎么还不辞官,阁老没法享福,你也不能么?”

“你说我呀?这就不劳小阁老费心了,家中眷属早入了京,儿女孝顺,这不我那好儿媳又给我徐家添了一孙。”徐达突然笑出声,说:“你的好女儿什么时候给你添外孙?”

徐达又像才想起来,说:“怪我,真怪我,上了年纪,事都记不清了。你那姑娘都还没嫁人呐,要不小阁老在努力努力,说不准明年就有后了。”

方知也才来就听到他两声音,见惯不怪,说:“是我没有享福的命,老家回去也是跟老伴两人住,哪有在京热闹,是吧?小阁老。”

林吉明睨着眼,说:“热闹,等来年老徐那乖孙会讲话了,让他认阁老当亲爷,年年都有人给阁老拜年,岂不更热闹。”

徐达赶忙接话,说:“那感情好啊,没准阁老心境一佳,再干个十几二十年的,那才是真的好。”

方知也脸上的笑不减,打趣着说:“行了,一吹就没边了,要是再干上十年,还不让人恨死。”

一旁的代松等他们没理骂了才说:"刚听福安说近来御膳房新进了江南的鲥鱼?看来陛下口味倒是与先帝不同啊。"

林吉明慢条斯理地抚平官服褶皱,"代阁老消息倒是灵通,不过我更关心通政司刚送来的那份边城奏报..."

徐达突然冷笑一声,"呵,鲥鱼再鲜,能鲜得过扬州盐商的孝敬?某些人怕是连鱼刺都要嘬出油水来。"

福安说:“陛下不准人近身,心情捉摸不透的,不准是个什么想法。”

林吉明闻言抬头看他。

“亏空上的事,能过去的我们尽量过去,开春在想别的办法。”福安说:"诸位,天大的事,咱们可得同舟共济。"

外头下着大雪,殿内炭火烧得旺盛,萧时予也坐在了后面,随着大磬“嗡”声顿起。首辅偻坐在火炉一侧,其左其余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并列,其右是以福安为首的司礼监。

萧时予把沈南初安排在了御前当职,他还不能去司礼监,至少现在不行。

司礼监掌管宫廷礼仪,管理宦官事务,最重要的是能参与军事和批红。不管哪种萧时予都不想他碰,人在跟前都不安分,没人看着保不准他像做什么。

萧时予说:“议事吧。”

六部及两京一十三省将去年各项开支登记造册拟票,再由户部综算交于司礼监批红。

福安嗓音柔和,说:“拟的票,我们司礼监能批红的,都批过了。”

首辅点了头,去年两省大旱,三省大水,西北加之东郡战事不休,昭元帝殡天,着实算不上什么好年,他说:“仰赖先帝厚德,和诸位勤恳,今年算是无大过,内阁批了票,司礼监批过红,去年的账就算结了,然后咱们再议今年的开支。”

首辅望向户部尚书菜据,问:“咱们还有多少余款。”

菜据面露难色,不情愿地出列,说:“陛下,阁老,今年这账目实在是不好看啊,各地赋税征收上来的银钱,远远抵不上朝廷的开支,去岁太仓银库实收税银去年两京一十省,全年的税银,共为四千五百七千万两,年各项预算为三千九百万两,可各部报来的账,共耗银五千三百万两,超出二百八十六万七千五百两,而九边军饷、百官俸禄、河工赈灾等项开支已达四百三十二万九千八百两。如今库中存银......”菜据喉结滚动说:“......不足三百万两。”

萧时予说:“户部肩负理财重任,难道就没有积余的银子么?”

菜据说:“臣从历年的查抄款、罚款、变价款一点一点扣出来填补上多出来的,可年年都如此,年年都要户部添,如今实在是捉襟见肘了。”

户部礼部都归小阁老管,徐达管的工部,代松管的兵部,和首辅管的刑部、吏部,徐达也知道户部里面的油水,老皇帝还在时一声不吭,萧时予才上位,户部就哭穷,这算盘都要蹦人脸上了。

徐达说:“跟户部拟票的时候,几个户部的堂官都在,年年都对账,怎么今年就没钱了?”

菜据慢条斯理地说:“看过不等于核实过,工部年年都要维修,年年又不见好,修堂造桥的这等民事,工部要多少,户部一向不过问。”

徐达不说话了,工部尚书开口,说:“修建多出的公款,河道衙门有详细账目可查,再说,去监管的都是宫里派去的内宦,工部敢造假?”

菜据面色如常,说:“不说远了,就近处的那个金水县的河堤,十来年了,你们工部修好没有?”

工部尚书说:“这世上哪有金汤一样的河堤,金水县年年都涨大水,到如今也未曾出过事,还不能说明工部没有偷工么?”

小阁老突然笑了,端着一副为君分忧的贤臣之姿,说:“朝廷用度艰难,非一日之寒。与其苛责户部,不如先自省其身。那事情就说清楚了,钱都用在了正道上,大伙都是为朝堂,为了陛下,这多花的银子,就用不着揪着不放了。”

阁老说:“家国大事如何不为将来计,来年的预算各部也知道了,回去再好好算算,要都像去年那样,一年内就把户部用垮,来年朝廷就要加征税收,可陛下登基需要大赦天下,怎么办也需要好好思量思量。”

小阁老说:“朝廷没钱了,无非从两个地方来,百姓,商贩,税是加不了的,甚至还要降一些,只能让那些晋商捐个'报效银'。”

萧时予听着他们在堂下打太极,听得犯厌,没钱?用公家的钱把自己和手下的人养得脑满肠肥的,一来就试探自己底,好大的一个官威,好一个下马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