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再嫁为后 > 第16章 第 16 章

再嫁为后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粉红小白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2:29:36 来源:文学城

回归通政殿,好似还能感受到她存在的气息,那些柔软的心绪不舍得拂去,握了一枚香梨,本要下口,突然觉得梨字不是好意头,换了香柑一边吃一边处理折本。

翻至某一本,乾元帝的手顿住。

童公公瞥见是陇右杨家的本,猜测莫不是北地又不太平。

结果是杞人忧天,杨家上本要进献本家女杨氏七姑娘入宫。

乾元帝问起汉王。

五岁的小殿下很乖,不曾抱怨赶路辛苦,出宫在他眼中是难得松闲的玩耍。回宫是回家,宫室内有他收藏诸多的宝贝,一别数天,也很想念。

乾元帝眼眸落回杨家折本,讥讽一哼。

几日后便是秀女采选的大册礼,内廷引入活水,杨家是担心汉王势孤无人依仗,送家中毁了婚约的姑娘入宫,好巩固汉王母家的势,免得汉王成了憾王。

仰着头看殿顶,想起他先头的夫人。

袁家治家严苛,尤其是他父亲荒淫一生致使家道没续上祖宗们的荣光后,家主袁公在教养孙子袁望一事上恪求苦德,未满二十不许房中出现女人一根头发丝。

袁望至二十,袁公在他加冠礼当夜送来两个开蒙暖床的使女。

当年清俊有加的公子哥正在案前处置产业中的某个贪墨管事,一抬眼,两个使女,一个脸上巴掌大乌青的胎记,另一个是对斗鸡眼。

袁公怕孙子沉迷女色,重病之际不忘选了两个绝色,想来儿子好色人生给他留下浓重的阴影,生怕孙子重蹈覆辙。

容色令孙子绝望,身段却玲珑有致,去头食用,亦是使命达成。

那晚,袁望摘了贪墨管事的头颅,使女送到父亲房帷,翌日不曾被赶走,也算不辜负袁公一番心意。

及至二十二,袁公开始给孙儿相看妻户。

当时末帝昏聩,天下四分五裂,河东起兵只差一口气。

陇右杨家与河东袁氏隔渭水而治,联姻结亲聚兵伐乱。

成亲当晚,新娘盖头揭下,是一张糊满铅粉胭脂的脸。

洗尽铅华,袁公松口气,此等样貌不足为虑。

杨氏是大儒之家,教养女子以谦恭顺为要旨,简而言之,死板木讷,除去‘好、是的、妾明白’,说的最多的是‘儒家有言,女子应....’。

新婚当晚,杨氏仰在红艳艳的被褥里,眼神麻木无声,不羞不臊不喊不叫,端庄持重如老僧入定,袁望行房时忍不住探了探她脖颈,还会跳,没死,但好像人走了好一会儿了。

他草草了事,杨氏并上腿,麻着眼说夫君舒服吗?妾很舒服。

......

那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还是少回想得比较好。

后来他出征在外,杨氏留在河东家中,只在年底见一回。

有一年袁公来信让他归家,一进门,有个软乎乎的小东西撞到腿上,杨氏面如铄金给他请礼。

两年没归家,儿子都会走了。

袁望默默算了算日子,是他的子嗣,没有为人父的半分激动,反倒觉得杨氏脸色不虞,问她是不是病了,她木着脸说妾生就这副模样。

一个月后,杨氏去了。

大乾开朝,感念杨氏女潜邸功劳追封端蕙贵妃迁入妃陵,五岁的儿子袁道之封为汉王居皇子教养所殿仪所。

三十四的乾元帝对于杨氏面容已无印象,他前半生的野望一在驱除胡部退出阴山一带还中原汉地安宁,二平四境乱军建立新的王朝贤治天下,为后代开创袁氏基业。

野望如火,伐战止戈,往后几十年拔出前朝痼疾,中兴之治。

**

也罢,杨家送来就送来,权当是大户人家来了一门投靠的亲戚。

红笔勾了圈,碍眼的甩到一旁,翻起中堂递上来的政本。

兴隆二年,王朝诚如一个两岁踉跄的稚子,淮北沃野千里正是膏腴粮仓之地,却不幸遭遇初夏汛期洪水灌了庄稼地。

赈灾势在必行,拟了赈灾章程,至少三百万两白银。

户部两手一摊,国库被末帝糟蹋光净,加之连年征战,各地仓储损耗殆尽,新朝刚建一年,去岁的粮收勉强够去年各地嚼用,今年还等着今年的收成呢。

乾元帝说没钱不能不赈灾,诸位想法子吧,蠲免(该交的钱今年不用交,去年欠的也免了)赈济,工赈,缓赈,调粟,借贷等等。

昨日行驾尚在上林苑百官就为这事儿吵得不可开交,回了望京,还是这一桩事。

今日议事,乾元帝召了私库内史官,把自己娶媳妇的钱缩减大半借给国库,五十万两凑出来,百官感念天恩,也要捐钱。

夜上汇了个总数递到乾元帝手里,定睛一看,望京大小官吏这么多,合计起来十万两。最多的自然是中堂大臣,高首辅领了一万两的缺口,崔次辅五千两次之,而后各级递推,绝不超越上级分毫。

行吧,大臣们也不容易,去年的俸禄还欠着没发呢,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不能太大,慢慢来。

放下这本,又拿起一本,去岁天下不稳,今年大乾四境无战无反,该开科举为陛下招揽天下士人报效皇恩。

科举得有考官吧。

天下门生出自各地官学,官学设立乃高首辅毕生之功劳,故而百官多以高首辅为师,新朝第一场科举,主考官除高首辅谁与争锋?

高首辅呢,再三托词,说自己老了病了眼花了精力不足了,反正不肯接这差事。吏部递上新的折子,举荐吏部侍郎为主考官,吏部两位郎中做副考官。

乾元帝怒极反笑。

吏部侍郎是高家乘龙快婿,吏部郎中,一个从工部刚调过去,什么都没摸清楚,一个拜高家姻亲褚家老封君做干娘,这场科举办下来,纵是有好的也是给高家繁茂的枝芽上添了两片绿叶。

所以说江山易得难守,王朝是棵大树,世家盘根错节磨人又难缠。

“这折子什么时候递过来的?”

童公公:“今儿后晌。”

铜漏滴滴答答,昨夜赏了崔家,内监大摇大摆地昭告百官他要封崔家长女为妃。晌午他接了人进御驾车,下晌折子送到御前。

中堂说到底是个议事处,折本送上来得首辅点头。

高家此举是在试探?还是表达不满?

指腹摩挲着折本的边缘,错综思绪间问万寿宫安置了吗?

“贵主上夜后进过汤药,说是头发昏一早就安置了。”

乾元帝拧眉:“不舒服怎么没人来回朕?”

说着撩袍就要去看。

童公公:“贵主是跟贴身伺候的宫女说的私话,不叫惊动人。那宫女嘴严不曾漏口风,还是领事姑姑在廊下偷听到回禀上来。”

起身的人只好止步,既是她们主仆的私房话,他过问就有了监看的嫌隙。

“除了药呢?”

“贵主沐浴,除了崔家来的两个下人,没叫旁人随伺,中途要了散淤的药膏。领事姑姑隔窗听了片刻,贵主的腰像是在哪儿嗑着了。”

“磕到了?!”

童公公不敢说崔家的老妈子出门时碎嘴骂了句畜生,“听下人说,不像磕到,像是掐的。”

腰...掐...

傍晚时他把人揉进怀里搓圆子似的来回盘弄,一截细腰用不着两手就能握抱充盈,生出感慨,她生来要填充他前半生情道上的空白,沉迷不可自拔一时失了力道。

乾元帝不自在地轻轻嗓子,“去太医院拿最好的药膏送过去。”

又问:“吃东西了吗?”

“戌时三刻进了两个香糖果子和一枚杏片,领事姑姑请示要不要端几样小食,贵主想吃冰酪荔枝饮,让小厨房的管事给劝下了。”

吃喝都要了解,宫外跟进来的两个伺候的做什么差事,乾元帝自然知晓。

一个忠心嘴严另一个掌着饮食要位还真心关爱,他无话可说,只是觉得有些无用武之处:“有问过其他的事情吗?”

譬如朕在哪里?朕在做什么?

童公公不敢抬头:“贵主病还没好全,精力不太旺盛,想来是万寿宫宫人们拜安太繁琐,来不及垂问您这边。”

“朕有说她问没问朕?”

童公公忙抽了抽嘴:“陛下恕罪,是小人说错话。”

哼个气音,乾元帝往后殿走,“朕也安置了。”

人躺下了,眼睛还睁着:“她身子弱,让那些宫人少拿琐碎的事情吵她养病。”

“是,小人这就去传话。”

话递到万寿宫,童公公往东边指:“主子上心着呢,你空了得在贵主面前提陛下的好,得让贵主心里耳里常有陛下的影子!”

万姑姑恭声道是。

寝殿里

秦妈妈睡在踏板上听床上大姑娘翻身,撩起帘子,悄声问:“大姑娘睡不着吗?”她不叫她贵主,只认一个大姑娘。

崔雪朝唔了声,侧过身看她,“你们来,父亲可有说什么?”

秦妈妈:“大人不在家,侧夫人叮嘱我们要懂规矩,别闯祸。”

榻上的姑娘二十几了,秦妈妈还把她当小时候软着音央求阿娘多吃一颗乳糖的小孩子,抚着她长而软的头发,嗓子眼压着哭音:“大姑娘受罪了。”

比起从前,这会儿她尊贵又体面,除了不自由。可是不在这里,去了魏家同样还是不自由,所以没什么差别。

“妈妈不是盼着我进宫出人头地嘛,怎么这会儿哭了?”

秦妈妈想起伺候大姑娘沐浴时,大姑娘柔弱白皙的腰上赫然生了好刺眼的淤青,分明是让男人给掐狠落下的。

“老奴是太高兴了。”

爱护你的人总是不肯报忧,大姑娘说是自己不小心撞的,秦妈妈就当那是撞的。

“进宫也好,陛下承诺要帮我保住阿娘崔家夫人的位子。”

细看这番经历,这是最值得夸赞的功劳。

秦妈妈果然赞不绝口:“夫人跟着大人吃了大苦,享福的时候换成旁人真怄气!大姑娘有本事!”

“只是便宜那一家三个了。”

崔雪朝眨眨眼,心说世上的便宜不是那般好占的,她牺牲后半生,换不回足够的筹码可不行。

听见外头铜漏报时,在秦妈妈的抚发下沉入梦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