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宰辅流放边疆我成丞相了 > 第8章 第八章 明镜归客玉璧

“九皇子本就为皇家血脉,纵遭遇非常之事,也只是明镜蒙尘……金玉之质,冰雪之性不改。”

“明镜蒙尘?”

天晟帝坐回原位,信手从桌上取了奏折又翻阅了一遍,林石溪下朝后特意求见,除了叩谢君恩,更要紧的就是林翊的奏疏。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林翊详尽陈述了税法变革之细则,却又自行推翻了所主张的政策,着重强调归田、均田之效,甚至提及了乔家渡以北、岐江沿岸州县各级官员利益的权衡。

他本以为,这般运筹帷幄、暗定时局的文字该是出自哪位名臣。却不料,未来的名臣遑论成家立业,甚至尚未加冠。

明镜蒙尘,放到林翊身上或许恰如其分。

“说说你自驳‘两税法’的缘由?”天晟帝歇了逗弄的兴致,“谢贞那一套就没必要再宣科了……太府任职七年,别的没学会,户部那躲枪避雷的功夫学了十成十,朕要听你自己的想法。”

“‘两税法’虽好,然未必能落到实处。”林翊暗自深吸一口气,接着道,“去岁沂水下游决堤,陛下心慈,不仅准了十万粮食赈灾,征调难民开道挖渠排洪防痨,更免了受灾最严重的丰、闽二州连江、长溪、万安等六县未来两年的税赋。但臣在乔家渡口的某条街巷,却接连碰到十多名自万安而来的百姓,讲述自己逃往漳州,一路风霜至此。”

天晟帝没有开口,脸上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这一点,荀璐及另两州的刺史在月报中亦有提及。”

“微臣接下来的话,要陛下赦免臣的罪过,微臣才敢说。”

“朕恕你无罪,讲。”

“陛下之策,本意是救灾安民。但部分县域内,诏令不信,灾民根本没有得到救济。调粮赈灾,户部的大人们殚精竭虑,太府寺依令行事,微臣与同僚袁少卿亦参与其中。”

“运粮的队伍由太子少师虞青瑶大人领队,安定侯冯晗、云麾将军沈澄带兵护卫,另有御史大夫郭奉随行。”

“路上若是出事必有塘报加急呈报御前,可见,粮食是顺利送至丰、闽二州灾区的。百姓外逃,问题必是出在了县域一级上。”

天晟帝皱眉,看向林翊的眼神一沉。

若说林翊最开始说的只是调粮救灾,现在谈论的,则是吏治**问题。

君王语气不善,不怒自威,“继续——”

林翊低头,避开刺人的锋芒,只认真把自己未尽之言说完,“虞大人救灾经验丰富,安定侯与沈大人二者具是擅长整肃军纪、领兵率队之人,郭御史清廉半生、刚正不阿之名朝堂上下皆有耳闻。”

“但赈灾过程,几位大人只能确保粮食安全运至灾区,却不会直接将粮食分配至各个灾民手中。若有贪官瞒报、虚报、谎报,污吏分拨截留赈灾粮伤民……几位大人也无法尽然知晓。”

“贪墨者品阶越高,徇私者数量越多,情况就会越严重。到最后,诏书优恤,也容易沦为一纸空文。陛下深居九重,恐皆未知之。”

“你所言,同‘两税法’又有何干系?”天晟帝眉头紧皱,语气中有隐忍的怒意。

林翊伏地,心跳如雷,语气却平静,“赈灾尚且如此,赋税改革,牵涉的官宦吏员只会更多。赈灾粮食从手头一过,官吏们要做的只是不出手贪墨,但‘两税法’却是要从无数大官小吏及其门徒亲眷手中抢粮、嘴里夺肉,以充实国库。”

“淮、扬两州的丝税改制不过是在‘农桑丝’与‘夏税丝’之上增设‘人丁丝’这一名目,先收‘丁丝’,不满额再收另两种。即便如此,先后也有三位刺史引咎,御史丁、裴二位大人更是接连身陨扬州。”

“陛下,吏治未清之前,推行两税之法,无疑是自损国运。即便微臣此时斗胆进言,也万万不敢劝陛下当下施行此策!”

林翊叩首,感觉呼吸急促,头疼不已。

她在赌——

赌陛下对新政实施的决心,赌未来的仕途。

不止是她在赌,已经辞官、代她呈上此封奏折的林石溪大人也在赌。

只不过大人是小赌,只希望她能自此被陛下记住,之后在田地、税赋上有所作为;但她豪赌一场,只求契合天晟帝革故鼎新的目标。

赌赢了,她会获得最大的利益,简在帝心,无需再通过科举为官。

赌输了……不过一死!

再者,林大人、老师,已经在昨日午后尽可能教她,如何在当今陛下面前为官处事。

林翊手脚发麻,指尖不住颤抖。

她,会赢!

死一般的寂静之后,林翊只听陛下淡淡一句,“苏和,扶林少卿起来,赐座。”

后背湿透,额上的汗浸入双眼,蛰得发疼。

林翊心头一喜,一时间全身都失去了气力。

*

“多谢公公。”

顺着内廷总管苏和的力道起身,林翊平复呼吸,端正于圆凳落座,小内侍无声退下。

苏和退回天晟帝身侧,好一会儿才感觉手上的冰凉感消退下去。

显然,过于年少的从四品少卿被吓得不轻。

静默了一会儿,威严赫赫的陛下又问了一些问题,林翊细细思量后一一答过。

天晟帝抬手朝苏和示意,内廷总管迅速自殿内退出。

正事聊完,接下来的话题远没有那么严肃,殿内紧张的氛围也缓和了许多。

林翊午时堂馔过后便未进过食,入宫过后又说了不少话,自是饥肠辘辘,口干舌燥。内侍轻手轻脚上了茶,林翊连饮三口,未免有牛饮之嫌。

君王见状,笑着打趣道:“林卿这是对今年的毛尖颇为中意?再上一盏茶。”

林翊礼过,见陛下出言揶揄,语气轻松,实话实说道:“臣是俗人,尝不大出茶的种类,让陛下见笑了。”

天晟帝轻笑,“世上真正会品茶的人又能有多少?大多不过附庸风雅。”

苏和不知何时回来,静静侍立一旁。

天晟帝又道:“黄磊这个人,为官上或有缺漏,教的学生却是个顶个的好。”

林翊闻言,突然受凉般打了个寒颤,正要起身,就被天晟帝按坐了下去。

“莫慌。”手下的身躯紧绷,不自觉颤抖,深不可测的帝王轻轻笑了笑,安抚道,“孟昭是孟氏一族里难得不好文辞、擅军务的孩子,他当年拜师黄磊门下的时候,朕还未继位……除去英年早逝的风怀瑾,孟昭可以说是你们师门中脾气同黄磊最相近的那个。”

“孟大人他……”

林翊话没说完,便被君王抬手打断,“他能力不及黄磊,为人处世上却胜太多。那样的倔脾气,能在枢密院干长久,绝不只是家世在发挥作用。”

“至于季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御史的学生,有才是真,木也是。如今跟裴家的裴徽走近些也不算坏事,脑子转过弯来好说,转不过来翰林院修书撰典也是个活计。你与他们都不同,你不似黄侍郎的弟子。不如说,他要有你这般手腕脾性,前段时间也不必天牢走一遭,如今贬谪朔州。你,更像是行台的亲传。”

“林石溪……”君王素手指向墙上悬挂的画作,感慨道,“打从一开始,朕便知道,老大人一直心有去意。”

林翊抬头望去,画中有重峦叠嶂、林海苍茫,山石嶙峋、溪水潺潺,有野猿、孤鸟,有晨光熹微的暖意,却更含圆月西落的寂寥。

她不常见林石溪的画作手稿,却早就听闻对方画技精湛,骤然得见,一时有些不可置信,“这是,林石溪大人的《扶月夜归图》?”

“或者说,该叫《天地飘零客图》才是——”

“天嘉一朝能臣何其多,宰辅宗谦之下,赵、薛、林三人的凤阁、鸾台与行台,崔、卢、闻、卓、沈、庞六人的吏户礼兵刑工六杰尚书。‘崔擢才’‘卢省之’二人是最有名的,个性也实打实叫人难以招架,第一次跟着姚太傅前去吏部选长史的时候,两人互扯官袍不松手,龇牙咧嘴对吵的场面至今难忘……可惜贤才肱骨多是天不假年,宗大人故去后,六杰去三,凤阁与鸾台先后辞世,独留行台林大人继续支撑。朕也是在那时候,得到这张画的。”

“荀璐,你是卢琛的弟子,见林老大人的画作多。你说说,他在想些什么呢?”

林翊惊觉,方才苏和悄悄离去,竟是遣人去请新任的太府寺卿荀璐。

外貌温和淡雅,人如其名的荀大人既承袭了荀姓蕴含的志与智,又如同名那般纤尘不染,温文尔雅,闻言轻轻笑了笑,抬手礼道:“陛下若是说林大人得知画作被老师高价卖出去的心境,只怕唯有‘哭笑不得’。”

“就属你滑不留手。”天晟帝笑骂一句,转头取了前太府寺少卿谢贞并户部尚书蔡恒的奏折交给他,“你先瞧,之后的章程不得少于这个数。”

荀璐闻言心领神会,目下的改革力度仍不能让陛下满意。一偏头,对上林翊的目光,又是轻轻一笑。

林翊眉眼低垂,心中暗忖:不愧是荀氏一族的玉璧,果然气质出尘,名不虚传。

更深露重,夜风寒凉,林翊不自觉一抖,就听同行宫道,被宫人提灯引路的荀璐关切道:“林少卿还是要多保重身体才是。”

林翊闻言一愣,随即道:“多谢大人体恤。”

年二十又四的荀璐身量修长,兼之习文弄武,更是文人身份武人体魄。林翊知对方高大,却不料一步当她两步,若非对方有意放慢速度,二人也不至于行了两刻钟才出宫门。

二人宫门前辞别,一人宝马雕车往东城而去,一人青顶小车往城南去。

深夜回到家中,林翊又让人煎了药服下,捂了一夜,身上的低烧可算退了下去。

引用

1.“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请行两税法奏》(唐)杨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八章 明镜归客玉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