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唐之辉那边还没有结果,玉容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事业。
她这几年开医馆,积累名声,几年下来,生意趋于稳定。
即便日后迟早要搬走,她也没那么急切的想要关门,到了约定的租期后,她跟房东商量又延长了一个月。
自己赚的钱自己拿在手里,晚上睡觉都十分踏实。
房东那边也没拒绝,反正她按时交租,之前几年,更是从未拖欠过,这么的租客,可不好找呢。
徐掌柜那边,也时刻关注这边的动静。
她是想女儿跟着玉容学到出师,未来几年,女儿会一直跟着玉容。
今年,玉容只要了五两银子的束脩,还给她们便宜了呢,其余什么东西也没要。
这让徐掌柜更放心,两口子都不是那光想赚钱的黑心人。
京城
贡试从开考到结束,一下过去好几天的时间,唐之辉考完后,心情还算不错。
距离放榜,殿试,还有段时间,考完后这几天,他在京城里走了走,熟悉一下。
京城很大,规划比府城好的多,城内是看不到乞讨的人。
能住到城里的,即便是普通老百姓,祖上也都是很富裕的,这里达官贵人无数,有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人,都有可能跟一些富贵人家扯上关系。
这里治安更不用说,街道上巡视的官兵只多不少。
许多唐之辉之前都没听说的东西,眼下在京城都看到了。
除了在街道上闲逛,书肆里看看书,他还去茶馆里晃了几天。
这里可是打听消息的好地方,有的是人聚集在一起,小道消息更是不少。
朝堂的事情,唐之辉知道的不是那么多,他之前也没渠道了解这些。
即便日后要外放做官,大概也是只知道地方而已。
更别说关于皇室这些,眼下他在京城考试,若是能把这些摸清楚,也是好事。
半旬后,贡试放榜,唐之辉一大早去看榜。
围绕在贡院门口的人群是里三层外三层,不远处,排队等候的马车也是不少,这次看榜,比府城热闹的多。
“让一让,让一让。”
周遭很是嘈杂,唐之辉立于人群中,也有些期待,榜单出来后,不少人一窝蜂往前挤。
唐之辉随着人群,慢慢向前,等到榜单跟前,他屏气凝神,神色认真。
除了名字外,户籍地址是一定要核实好的,本地本村基本不会有同名同姓还一起考试的情况。
在倒数第二张榜单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唐之辉激动不已。
确定好身份信息,他从人群中出来,别提多开心。
这里也没有熟识的人,他的喜悦无法直接跟人分享,可回去的路上,他给自己买了一只烧鸭。
“看来老爷是榜上有名,恭喜恭喜。”
客栈老板看着唐之辉只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初见,他就对这个年轻人很有好感。
“多谢掌柜的。”
唐之辉依旧很有礼,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人。
之后的殿试,他还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不能慌,帝王亲自监考,这可是关系到他日后仕途的最大考试。
他不但不能丢人,还得发挥好。
回屋后,唐之辉调整一下心神,继续温书。
他在心里不停的告诉自己,这只是个开始。
眼下好消息也没必要急着分享回去,路途遥远,不如等日后,家里人迟早会知道,一旦前途定了,他会立马给家里写信。
府城
唐母跟柱子也是一心惦念着他,这几日,唐母让柱子媳妇做饭不要烧肉,她们都要吃素,乞求菩萨保佑唐之辉,早日做个大官。
柱子媳妇照做,小虎私下有些抱怨,但也不敢明面上说。
有时候,他觉得二叔才是他爹的亲儿子。
一说为了二叔好,他爹就照做,他想吃肉,还被他爹骂了。
“娘,我爹小时候真的不打不骂二叔吗?”
柱子媳妇眼下在织布,看孩子之余,她也没闲着,闻言点了点头。
她嫁来的时候,唐之辉是个半大小子,柱子一直供养他,从未打骂过他。
兄弟二人年岁差距不算小,小叔子确实也很争气。
唐父走后,柱子自发的撑起这个家,想起那些年的心酸生活,柱子媳妇不由得一叹。
“你二叔有本事,你也要这样,否则,日后怎么办?娘也想你争气呢。”
“我也想,但有些太难学了。”
“没事,你二叔都会,回头让他教你。”
小虎点了点头,又出去跟唐枫玩了。
这些日子,唐母偶尔也给看孩子,亲孙子呢,她怎么会不喜欢。
“咱们家还是人少,这你娘要是能多生几个就好了。”
唐母没少念叨这个,之前柱子媳妇心里多少不舒服,她能生一个,身体肯定没问题,可唐母总说她生了两个。
但现在,她忙起来,就没那么在意。
玉容一直都是把唐母这些话当耳旁风,一点也不在意。
天气日渐变暖,不过早晚还是冷。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棉衣一直都没脱。
玉容这天忙完回来,手上提着两包糕点,两个孩子一人一包。
“弟妹,你可真好。”
“浪费钱。”
糕饼不便宜,做的时候要用到牛乳白糖这些比较精贵的原料,价格合计一下,一斤糕饼都能买两斤肉。
但孩子喜欢吃,玉容也不想亏了他们。
小虎长得壮壮的,个头也不低。
她也不想自己儿子,以后长得太低,牛乳糕是最合适孩子吃的,口感绵软。
她就没把唐母的话放在心上。
深夜,母子二人躺在床上,唐之辉走后,玉容又把儿子抱到身边睡。
“爹呢。”
有时候唐枫想起来就会问他爹。
“出去忙了,过些日子你就能见到他了。”
说起当父亲,唐之辉也是很尽责的,他没当甩手掌柜,尽可能的也在带孩子。
“睡觉。”
“是的,闭上眼睛。”
母子二人睡得很快。
一转眼,到了殿试的日子。
这次考试在宫里考,唐之辉为了不耽误时间,提前三次踩了路,这天,天色还未大亮就收拾妥当,准备出发。
这里距离皇宫不算近,不过一般这个时辰,街道上人不多。
他早出发半个时辰,路上人群并不拥挤。
等唐之辉立在宫门口的时候,环顾四周,有些感慨。
他一步步考上来,走到最后,也没碰到之前认识的,四周已经立了一些人,可他都不认识,全是陌生的面孔。
这些年来,身边的同窗也是换了一波又一波,有的同窗甚至至今还只是个童生,他熟识的秀才公都没几个。
眼下,跟他一起参加殿试的,毫无意外,也都是各地脱颖而出的读书人。
走到这一步,他很庆幸,只要参加殿试,中途不因为各种意外退出,怎么也会有个三甲进士的出身。
时辰一到,礼部官员核对好人数,众人排好队列,被带进宫里。
宫墙巍峨高耸,偶尔还能碰到几个穿着宫装的宫人,唐之辉没有四处乱看。
他始终一言不发,目视前方,步履稳健的走在宫道上,直到考场。
皇帝还没来,他们只能站着等。
时辰到了,皇帝刚走来,所有人立马跪下。
唐之辉也不例外。
“都起来吧。”
皇帝神色严肃,语气还算平和,众人不敢大意。
叫起后,各自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伴随着一声开考,桌上提前放好的考卷可以开动。
唐之辉的座位是很偏后的。
他压根没看上首的帝王,专心答卷,私心里也一直安慰自己,就当是一场普通的考试,不要紧张。
自己不给自己压力,旁若无人的答题,这样的心态让他眼下十分专注。
甚至都没注意到一旁的人,浑身颤抖的模样。
期间,皇帝下来巡视两圈,又坐回上首龙椅。
四周都是礼部官员,考完后,他们还得收卷阅卷,挑出好的,之后给皇帝评判。
下午,唐之辉跟随官员们出宫,走出皇宫的那一刻,他抬头看向天空。
今日天气并不阴沉,还算晴朗。
他苦读多年,尽力作答,希望能有个好的结果。
回到客栈后,他脱下外衣,整个人沾枕即睡,直到第二天天亮。
府城,玉容也算着日子,唐之辉之前没回来,那就说明,他要参加殿试,这是好事。
殿试过后,柱子买了两斤肉炖了。
傍晚的时候,全家吃的是一口不剩。
这其中,唐母吃的最多。
柱子是很孝顺的,刚炖好,他就给唐母盛了一大碗,唐母就着饼子,吃的是满嘴流油,一口不剩。
玉容看着这个婆婆,只觉得有些好笑。
殿试放榜,还得等半个月,不知不觉,春暖花开,大家都换上了春衣。
在京城继续待着的唐之辉,彻底放松下来,他去一家书肆买了几本之前一直想要也很有名的古籍回来。
书不便宜,尤其是新书,可往后,他不会有什么开销。
眼下花钱买这些书,他心里也没负担,之后养家糊口,肯定不是问题。
半月后,殿试放榜。
唐之辉满怀信心的去看榜,结果也没辜负他。
二甲第四十六名,这个结果,可以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又过了几天,他收到了吏部的文书,上面还盖着皇帝玺印,他进了翰林院。
这次上榜的进士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他没有出色到成为皇帝钦点的状元郎,可也不差。
他之前只是想着,考个进士出身,排名靠前一点,这样外放的时候,能去一个好点的地方,做个小官,没想到他却入了翰林院。
三年后还要外放,可这跟直接外放是不一样的。
他到时候外放的官职不光会高一级,也不会去那些偏远苦寒的地方。
唐之辉手持文书,激动不已,差点忘了道谢。
来给他送文书的当然不可能是吏部官员,只是一个吏部跑腿小吏,这人还是很客气的。
唐之辉这么年轻,眼下入了翰林院,日后出息肯定大着呢。
道喜过后,他就走了。
唐之辉回过神,跟客栈老板打听翰林院的具体位置,他要去附近租房,过后还要把家里人都接过来。
这几年开销小不了,可一想到往后自己的前途,他就开心不已,上天是眷顾他的。
他自己也很争气,没有辜负家里人的期望。
写信的时候,唐之辉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喜悦,差点失态,好在是在自己屋子,也没人看他从头笑到尾,说他行为怪异。
写完后,他立马加钱加急,让人把信送回去,地址是玉容的医馆。
他全家,除了妻子以外,也就小虎认字,可小虎认识的字也不多。
接下来,他趁着还有几天空闲时间,立马去翰林院,在附近开始找租房的牙婆。
所幸出门的时候带的钱不少,加上他入了翰林院之后,就可以去吏部领取这一年的俸银。
眼下官员俸禄都是实打实的银钱,很实在,要什么,你自己拿俸禄买。
较之前,官员俸禄也有上涨,足够他们全家租住在京城,吃喝是没问题的。
小唐:我可真是太开心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5章 第 75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