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满香江 [港/美国] (上流社会生存手 > 第59章 天降大饼

然后,又是一个雷雨夜。

广州的正式夏天还没完全来,但空气已经开始沉闷,像被什么东西裹住一样,连呼吸都厚重的仿佛大抽一口就噼里啪啦带电。

暴雨乱炸是前奏。

安安穿着宽大的T恤,坐在计算机楼三楼的小会议室里,投影仪亮着,她的代码和可视化图正投在白板上。

她刚刚完成项目汇报——AI社交交互模块的情绪识别部分,在她的调整下,识别准确率从72.1%提升到了78.3%,尤其是在模糊光线和非标准面部角度下,稳定性提升了将近20%。

几位老师听完,安静了几秒。

然后点头:“逻辑清楚,结果很扎实。这个模块你是主导的吧?”

“嗯。”

“后续我们要推本科-研究生联合实验室申报书,我希望你能加入初步讨论。下个月有个暑期预研计划,名额不多,我推荐你。”

她愣住。

对方又问:“你有意向读研吗?你对数据建模有兴趣,我建议你未来考虑一下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行为预测的交叉研究。”

安安点点头,脑子却还没反应过来。

她走出会议室时,外头正下大雨。

雨水从空调机上落下来,打在水泥台阶上,“啪嗒啪嗒”地响着,像在击打她平静已久的耳膜。

她慢慢撑开伞,穿过校园小路,雨落在伞上“沙沙”作响。

她停在教学楼的回廊下,远远看到宿舍楼的灯。

五月下旬,广州接连几日高温暴雨。

实验楼空调失灵的下午,热得人皮肤发黏。安安却依然一身干净的白衬衫,黑裤子,头发扎成低马尾,坐在实验室的小会议室里翻着资料。

她已经连续五天自发留下来整理模型数据、调试API,提前读完了NLP部分的三篇会议论文,还找了导师去年投的一篇顶会的代码仓库,做了基本分析。

她不是必须要这么做。但她很清楚,如果要进入那个“暑期研究小组”,她不能只是比别人“合格”,而要“不可替代”。

她甚至开始幻想:如果做得足够好,也许能借这个暑研项目留在校实验室继续做长线项目,等大四就能提前参与**文申请,再走科研申请去欧洲或港城读研……

她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不依赖Brady的光。

她给自己设了三天进度计划,第三天早上,她穿了那件洗得有些发灰的藏蓝色衬衫,是她高三那年去P城集训买的,她总觉得穿它“有点小胜利感”。

但那天上午九点四十,导师助理忽然敲她的桌边:“安安,老师喊你去办公室一趟。”

她一愣:“现在?”

“嗯。”

她放下鼠标,带着一点忐忑走进导师办公室。

老师正在泡茶,头也没抬:“来了?坐吧。”

她在边上坐下,心有些跳快。

老师喝了一口茶,才抬头:“安安,你这几天表现我都看在眼里,真的很不错。”

她松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弯起:“谢谢老师。”

“嗯,不过有件事……我得和你说明一下。”老师把杯子放下,语气顿了顿,“暑期小组的正式名额,已经满了。”

安安愣住,嘴巴微微张开,却没发出声音。

“其实我们原本也打算把你加入,但系里那边临时批下来几个调剂名额,有两个老师直接指定了人——你知道的,有些学生是研究生直推班或者跨校联合协议生。”

老师顿了顿,像是怕她尴尬,又温和地说:“但你别难过,等下学期开学,我们还会有项目,你是值得培养的。”

“我明白。”她轻声说。

她真的很想说——我已经提前做完你布置的文献综述了,我还加了交叉领域的资料,我甚至自己改了脚本接口……可是这些话,她都没说出口。

因为她一眼就看出——这不是能力的问题。

她是被“规矩”排除的——那种挂着公平标签、实则早已内定的现实。问,就是对方也走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流程”。

她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裤脚,忽然觉得今天穿这件“幸运衫”有点可笑。

“你别灰心。”老师看她安静,语气放轻,“你是真的好,我记住你了。”

她抬头,笑了一下:“谢谢老师。”

她很快从办公室出来。走廊还是闷热的,窗外阳光在积雨云间闪烁,像一场迟到的暴风雨正要来。

她站在楼梯间,好几分钟都没动。

那种落空感,不是愤怒,而是轻飘飘的、像一根火柴,在点燃前被雨浇灭。

她不是没见过这些——但这次,她真的准备好了,也真的尽力了。

可还是没用。

广州的晚风翻卷着槐花香。

安安坐在计算机楼对面的小花坛边,脚边放着一个吃了一半的外卖便当,饭已经冷了,汤洒了点在袋子里。

她今天胃口不大。

她一口气喝完一瓶凉白开,手机掏出来,盯了会儿联系人列表,最终点开了那个备注为【Yelena】的对话框。

几秒钟的空白后,她打下一段话:

安安:今天原本说暑期研究项目要带我,结果被挤掉了……老师态度很好,但意思就是“有别的更重要的人”。我其实挺努力准备了,我的代码比他们几个人合起来都多。但好像也没什么用。?

消息发出去,她合上手机屏幕,像是发了封不太想收到回信的信。

十分钟后,手机震了一下。

Yelena:你跟Brady说了吗?

安安:……没有。

安安:我不懂( ????? ),我为什么要说啊 他又不是我导师,会不会太麻烦了点。

Yelena:不是导师但他是你手里最强的资源。

安安盯着那行字,皱了眉。

安安飞快回复:会不会别人以为我走后门啊

Yelena:靠资源 ≠靠男人你得学会分清楚这两件事。

Yelena:你不是“靠Brady”,你是用你的时间、信任和情绪劳动力交换的筹码,换来的一个能帮你上桌的通行证。如果你连求助都开不了口,等于白付出。

那行字像一记冷冷的指针,直戳安安心口那点绷紧的自尊。

她没有立刻回。

Yelena好像知道她在犹豫,补了一句:

Yelena:不耻下问是一种聪明。真正聪明的女人,从不把“靠谁”看作羞耻,而是把“怎么拿到结果”当成核心逻辑。不然你努力的价值,谁替你证明?

这一次,安安过了好久才回:

安安:我怕他觉得我在“要东西”。

安安:或者……变得不那么“干净”。网上都说男的不喜欢这样。

过了一分钟,Yelena发来一句话,像刀锋一样清醒:

Yelena:没有谁是只靠自己赤手空拳干净长大的。小孩子还要上补课班呢。只看你要成为谁。不是留在谁的眼里。

安安愣在那里。

安安没回消息,Yelena像是等烦了,发来一句:

Yelena:行吧,看你这么沉重,我给你讲个我外公以前讲给我听的苏联笑话。

几秒后,她发来一条长文字:

“有一天,苏联工人Petrov在工厂里发现他少了一把锤子,于是他报警。KGB很快来了,问了他三个小时,然后说:‘别担心,锤子我们已经找到。不过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你曾经想偷一把锤子,只是因为你太蠢没成功。所以你已经构成预谋犯罪,我们要拘留你十天。’”

安安看了一眼,没笑。过了几秒,才发了个表情:σ(^_^;) 。

Yelena马上跟了一句:

Yelena:听不懂?

Yelena:我外公说,这个笑话的真义是——在一个把“想法”都管控的体制里,努力只是你的“预谋”。成功不是奖励,而是审判。所以别幻想这个世界是按照你读过的教育学原理来运转的。

安安沉默了一会儿,打下一行字:

安安:你这人真的……

安安:6.

Yelena:宝贝学点俄语,苏联笑话最好笑了。

———————————————————————————————————————

港岛四月末的夜晚,雾气没入海港,远处观塘码头的吊臂在灯影中像一排等待开场的机械戏偶。

陈生,一位穿得像个司机的“文旅控股公司董事”,坐在Tom身后的沙发上,翘着腿,小心翼翼地擦拭自己金色眼镜框上的水汽。他不敢对这个比自己小十几岁却目光如刀的男人掉以轻心。

“横琴岛这一波,‘双区 特区通道’,其实是你下场最好的一次,”陈永新语气中带着劝,“资金开口了,只要你敢走得比你姐快三步,哪怕是个废标,也能做成故事。”

Tom像没听见一样,忽然侧身,将雪茄在墙边的玫瑰金雪茄刀上剪断,“我不是为了做故事。”

他转过头,眉眼沉冷得像沉入水底的枪。

“我要她闭嘴。不要挡路。”他平静地说。

他当然知道“她”是谁——克莱门汀。他那位异母姐姐,唐家大房的毒玫瑰。父亲的前妻之女,资本市场的宠儿,国际评级机构里内线信任的“金融界女性代表”。

“她闭嘴的时候,也许你已经被提前清算干净了。”陈永新笑,试图轻化话题,却又咽了下去。

Tom没有回应。

他一夜没睡。这老东西说话真气人。

第二天凌晨四点,Tom坐在办公室的玻璃会议室内。会议桌对面空空如也,身后投影机蓝光未灭,白板上潦草写着:

横琴——B122—文化科技—文旅园 康养医疗金管——架空持股—中马文创平台——SPV出口吉隆坡战略落脚点:先谈政府关系,再定地段资源;Silent Partner(赌业方)= 避税 舆论盾牌。

他的衬衫只扣到第二颗,袖口翻卷,一支旧钢笔夹在耳后。他看上去像个熬夜写基金路演材料的文艺疯子,偏偏眼神清醒得可怕。

他给Brady发了三条微信,没有回音。

然后他打电话叫醒了法律顾问,强行约了资管经理、两位港岛的政务前高层,还临时请了一位前地政厅副厅长出来喝早茶。他要启动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在金管局登记了一个专户基金,名义上是扶持“文旅和文化资产数字化”,实则是用来整合他散落在唐氏控股旗下各地的几个旧项目。曾经父亲随手批的“健康事业部”、“医疗体验基地”,都将被装进一个SPV,然后打包转入双澳 拉斯维加斯这个平台。离岸,规避合规,法律缝隙里做文章。

更狠的是,他准备用这块“文旅创投”的牌坊反哺港城总部的报表。

用这块新肉——去填唐氏集团那具“健康部门”早已烂透的尸体。

这一切,只为了下一次董事会开场时,能把那份季度增长数据砸在克莱门汀那张光鲜得令人作呕的脸上。

——————————————————————————————————————————

夜深了,宿舍的灯早已熄灭,除了窗外偶尔飘来的车灯剪影,整层楼都安静得像一口水井。安安窝在床铺一角,脸埋在被子里,手机屏幕的亮光照亮她睫毛下阴影浓重的眼眶。

她反复滑动着那段Yelena发来的对话,看了第五遍。

“在一个把‘想法’都管控的体制里,努力只是你的‘预谋’。成功不是奖励,而是审判。”

她想起了那天会议结束后老师看她的眼神——带点遗憾、但更多的是“你知道的吧”的那种默认共识。想起自己为了项目准备的那堆密密麻麻的笔记,被卷进书包时发出的沙沙声,像是无声抗议,却没人听见。

“我到底在坚持什么呢?”她默念了一句,喉咙有点发涩。

手机震了一下。是Brady的微信。

Brady:我刚刚回到家。你睡了吗?

安安回了一句没睡。

Brady:只要你愿意,我都在。

安安指尖停在“只要你愿意”那一行。

她忽然觉得有什么地方被轻轻触动了,那种熟悉的情绪:既像是委屈找到出口,又像是被人轻轻接住——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拧巴的挣扎:

她曾发誓不做依赖男人的女人,不当谁的附庸。她清楚,Yelena说的没错——资源,就是资源,它没有道德。但安安一直活在“你得靠自己”的信条里,这道信条,是她逃离原生家庭时自己立下的誓。

“我不能靠他。”“可我真的,好累。”“我该不该告诉他?”

她放下手机,翻身,压住眼角涌出的湿意。天花板白得发亮,像极了她在这个社会里自我价值的投影——努力到极致,也不过是一块干净的、没有裂缝的瓷砖,装饰用,但不被依赖。

手机又震了一下。

Brady:我买了你上次在Loro Piana看过的那条白裙子。等你哪天想出去走走,我们去南丫岛晒太阳。

这一刻,她没再犹豫,手指迅速打下一行字:“接电话吗?”

几乎是立刻,屏幕弹出“Brady 来电”的提示。她按下接听键那一刻,忍了很久的情绪像打开的闸门,瞬间漫溢开来。

“我真的很努力了……我从年初开始就在准备那个项目,”她声音发颤,咬着唇低声道,“老师还让我去找数据源,说选题很有价值……但今天他叫我去办公室,只说了一句‘名额满了’,就像我什么都没做过……”

她没哭,但声音哑得像是刚从废墟底下爬出来。

Brady那边沉默了几秒,呼吸均匀,却明显比平时缓慢。他在消化她的情绪,不急着说话。

“是不是有人加塞?”他低声问。

安安没回答。

但她没否认。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微弱的皮鞋落地声,是他起身走动的声音。

“我明白了。”他说得极轻,“你不用太失落,这种事……说白了是资源之间的流动,不代表你的能力有问题。”

他顿了顿,像在斟酌词句:“六月份,我要去淞沪出差几天。我们家跟电子系有些老交情,其中有一位教授,你可以去认识一下。他一直在推动几个跨学科的硕博研究项目,你的背景也够——计算机基础扎实,项目经历也不是空的,到时候我们吃个饭就行了,你来一起。”

安安原本正揪着被角的手忽然停住了。

伊人暗泣心犹徘徊去留,泪眼无眠誓要翻盘争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9章 天降大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