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月光珥 > 第2章 铁路

月光珥 第2章 铁路

作者:不开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6:18:17 来源:文学城

阿砚不过十**的年纪,一双血手硬不过瓦砾,还没将脚下一块地方掀开,他就听到高处的轰鸣从远处由小变大,像是玉帛被一把利刃隔开,低沉如蜂鸣的嗡嗡声渐渐清晰——敌机掉头了。

天气好,视野好,无风,所以这一次轰炸同时进行了低空扫射。

哒哒哒哒……

阿砚粗喘着气还未看清敌机来临的方向,周围的人群就开始尖叫着四散,刚刚还在倒塌医院边施救的男人女人脸上的眼泪还未擦得干,就开始仓皇拼命地跑。

阿砚跟着大部分人躲到街上的屋中,贴着墙边跪下去曲着身子,又像是不死心般抬起眼扒着玻璃窗沿。

哒哒哒哒……远处的人随着声音一个接一个倒下了,像是按照顺序躺倒的棉花人偶,瞬间失了魂一样直溜溜的栽在了地上。

哒哒哒哒……声音远了,阿砚在屋里抖得如同筛子,眼睛失了魂,失焦瞪着前方。

如同大部分的南京老百姓,此刻他终于切实意识到,日本人真的打来了。

飞机走了,天空又恢复安宁。

躲在屋子里的人惶恐试探着从屋里的走出来,确定了周围没有敌机,他们匆匆飞奔着四处流窜。有一些是往家跑,有一些蹲下开始翻找地上血肉模糊的残体。

一边走一边翻的哭得小声些,抱着不再动弹身子的哭得大声些。

尸横遍野,硝烟漫漫,满目疮痍。

“阿珮……”阿砚也开始飞奔,父亲母亲没了,连同着自己还未瞧过的阿瑾也没了。但是阿珮还在,那个赖着自己的小人还在黑乎乎的地窖等着自己回去找她,他得回去护着她。

“阿砚!”未来得及进家门就被周妈喊住,阿砚无神回头看了看,就瞧见平时神色爽利的周妈此刻慌慌张张地疾步走来。

“外头乱了是不是?”周妈头发乱了,眼里全是惊慌,她一把抓住阿砚的手腕,又像魔怔了,声音低下来,不知说给谁听一般,“我就知道,抵不住了,外头抵不住了……”

“周妈。”阿砚叫了一声。

周妈被吓到了,失了心智,没听见没回答,仍是嘴里咕噜着:“怎么办,怎么办”

阿砚胸膛还在抖,但他吸了一口气,用力压了压嗓子:“周妈!”

这么一叫,周妈魂回了一半,愣愣看着阿砚。

“周妈,我爹娘没了,阿瑾也没了,”阿砚神色发直看着周妈,双眼充满可怖的血丝,“再待在南京,我们也得没。”

“对!对!”周妈彻底回神了,她把手指用力插进头皮捋了捋掉下来的碎发,发了狠地说,“得跑!坐火车!”

“阿砚你听我讲,”周妈像是看到了希望,眼睛一错不错盯着阿砚,“我听人家讲了,一张火车票五十块,你现在赶紧回家收拾东西收拾钱,带着你家阿珮跑。”

“好!”阿砚知道家里钱存放的位置,他转身就往家里跑,又突然回头盯着周妈,“周妈,你呢?”

“我也跑,”周妈无意识地摸了摸自己上衣口袋,“我回去拿钱,我也带着小虎跑,我们也去坐火车。”

“好,”阿砚用力点点头,对着周妈道,“一起走!”

“真的吗?”阿珮站在自己房间里,从柜子里抽出要带着的裙子,看着阿砚问道,“爹娘说要在火车站等我们吗?”

“嗯,”阿砚低着头,数着从账房里拿出的银元,眼泪就滴在那团花白上,“娘身体还虚着,抱着阿瑾不方便,爹带着直接去车站了,和我说好了在那里汇合。”

一共一百二十块,买车票一百块,还有二十可以留着他和阿珮到了汉口之后生活用。

药铺不是什么暴利的生意,但也可以混得温饱,近来战乱,伤病溃军不断,凭着这药铺也挣到了一些。阿砚这么想着,竟一时间不晓得是庆幸还是愤恨。

“那吃了午饭再走吧,”阿珮恹恹的,她只觉得火车站远得很,走过去不知道要花多少力气,“我想吃豆腐,倜安昨晚就磨好了,说是中午做给我吃呢。”

“不吃了,”阿砚抹了把眼,站起身已然看不见泪,他把钱装在布兜里,贴身放好,拿起阿珮挑出来扔在床上的衣服,胡乱塞在了麻袋里,拉着她的手就往下跑,“等到了汉口,你想吃多少我都给你买。”

阿珮被他手上的力攥得吓了一跳,刚准备发脾气,自己卧室的门就被阿砚拉开,门外是钱倜安,他手上拿着半大不小的包裹站在门口。

阿砚怔住了,不过一瞬就心虚地垂下了眼睛,拉着阿珮侧开身想从钱倜安身边越过。

乱世之下,保全自己姑且不易,谁有余力去照拂和相识尚不足两月的人呢。

谁料想钱倜安逼近了一步,用身体挡住了两人的去路,这个举动像是用小刀割断了阿砚脑中那根绷紧的弦,情绪瞬间溃提。

“干什么?!”

钱倜安默不作声,沉眼看了看阿砚,也不让步,就这么贴在他的眼前。他长得高,比阿砚还高出半个头,垂下眼能看见阿砚唬人的红眼和因着心虚而颤抖的睫毛。

可是心虚什么呢,用不着的。他钱倜安本就是逃难来的,倒在药铺前被这一家好心人捡了回去,医好了自己。

不仅医好了,还给自己吃了饭,腾了地儿,像个人一样过了许久,这余出来的时日分明就是这家人赏的。

钱倜安把手上的包裹塞到阿砚手里,温热的,一块一块略微带着硬,阿砚抓着的时候有酥香从包裹的布料里渗出来,“烧饼,刚炕的,你和阿珮带着路上吃。”

又把手伸进自己口袋里,是一个半手掌大的药盒,他把药盒轻轻放进了阿砚的口袋:“天气冷了,你哮症得注意,药随身带。”

阿砚眼神一下就软了,心虚像是变成了浓烈的愧,浸满了他的眼,他低下头看着怀里的包裹,一时间没了刚刚的气势也没了话。

倒是阿珮先叫出声来:“倜安哥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她眼睛睁得老大,满脸的不可置信,说着就晃起和阿砚握在一起的手:“哥哥,倜安哥哥不和我们走?为什么?他留在这里干什么?”

阿砚不知道如何作答,他没有勇气回头看阿珮,也没有勇气抬头看钱倜安。

除了阿珮他再没有多余的力气去承担额外一个人的命,他没办法,他只够保全阿珮,他一定要保全阿珮,他只有阿珮了。

“你这小妮子,你们匆匆忙忙地走了,铺子要还是不要了?”钱倜安出了声,竟是带了几分笑意,“你们前脚走,我把铺子收拾收拾就跟着去,汉口嘛,我晓得的,先生太太和我说好了,要在那里汇合的。”

这是他进到药铺以来说得最多的一次话,以前总是默默地把事情做好,把铺子洒扫好,把阿珮贪嘴又吃剩的小零食收拾掉,从不多话也从不逾矩。

如今这么一大段竟是为了段谎。

好在不撒谎的人难得的一次谎言很容易让人信以为真,阿珮松了一口气:“那你今天就收拾好吧,我们今天走,你明天就去火车站坐火车来找我们。”

“好!”倜安替阿珮理了理衣角,捏着一小处不小心掖错的下摆拽出来,温和的笑了笑,“去了给你做豆腐。”

阿砚不想再听,仿佛钱倜安的一字一句都在提醒着他的自私和懦弱,他转身把那袋装着酥油烧饼的包裹放在了阿珮的怀里,从自己胸口衣襟拿出沉甸甸的一袋,从里面快速抓了十个银白色的小圆盘塞进了钱倜安手心。

阿砚拿完钱就把那兜口的绳抽紧,快速把钱袋重新放回胸口,粗糙的布料磨着皮肤,兜子一装一塞,里面银元呼啦啦的响。不过不管是钝痛还是声响,只要是银元,他就觉得安心。

“保重!”

两个字,阿砚说完就拉着阿珮掠过钱倜安,噔噔蹬蹬的下了楼,阳光从楼梯口探进来,清瘦的两个背影像是嵌在白玉砚台里的墨,随着远去越来越小,最后是两个化不开的浓点。

钱倜安站在铺子门口,抓着阿砚留给他的十块钱,他想,那天从上海家里出来时,自己那老得走不动的老嗲应该也是这样在门口看着自己的。

周妈抱着小虎已经在门口等着,见着阿砚只拽着阿珮,也不多问,只一味的问着东西是不是拿齐了,钱都装了没这样的话。

破巢之下,焉有完卵,能护住自己,就已是天大的本事。

周妈和阿砚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周妈:“你们兄妹俩去了汉口打算怎么办?”

“看吧,得先租个房子”阿砚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阿珮,伸开手牵住了她:“再看看那里有没有女校,阿珮总是要念书的。”

“就是苦了你要,”周妈颠了一把抱在身上的小虎,娃娃刚满周岁,不哭不闹,养得胖乎乎,眼睛圆溜溜看着自己奶奶:“在南京也算是个小业主,去了那里就你们孤苦伶仃的两个娃娃,什么都要重头开始了。”

“周妈你在说什么啊?”阿珮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话,周妈回头看向阿珮,她的杏眼里干净透彻,周妈自知失言,赶紧说:“说你们一家人在一起,总比我们孙俩孤苦伶仃得好。”

“那等到了汉口,你把小虎丢在我家,我让我娘带着小虎和阿瑾玩,这样不就热闹了啊。”阿珮笑道。

他们逆着铁轨走,这个时候的火车已经少了很多了,阿砚瞧着觉得外头传着八一三失守,京沪铁路被日军切断这事儿应该不假。

他一路看着铁轨,总觉得轨道上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颜色深浅不一,都是红红绿绿裹着一截白,细细分辨,也实在是看不清楚。

不过很快,月台的嘈杂就占据他脑子,他目光从猜不出玩意儿的轨道上抬起来,看见了不可置信的一幕。

很难看得出这是一辆正常的火车,他目光所及之处全部都是人,车厢里的人像是快要溢出碗边的猪油,他们挪动着身躯,挤压着面庞,但是手脚紧紧攀附车内,此刻谁也不能把他们从火车里给扯下来。

除了车厢内,月台处是人,售票处是人,铁轨周围也全是人。

但是人最多的,是火车的车顶。母亲抱着孩子,男人拽着老母,无儿无女的孤身汉抱着一个麻袋,里面也许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他们密密麻麻坐在顶上,如同筑巢的蜂。

不,不止火车顶,车底也有人,阿砚看见一些人钻了进去,其中有一个穿着黄袄子的男人把自己用绳子绑着,爬进了火车下面,把自己用绳子固定在那里,而身体离铁轨只有十几厘米的距离。

“呜……”火车鸣笛,它开始启动了,像一只驮着沉重的对生带着奢望念想的老狗,爬向远方尚有希冀的明港。

可是火车越来越快,男人那一包麻袋掉了下来,碎了一地,家当没了。不过很快,男人也掉了下来,摔在他家当前面一些,在地上滚了十来米停下,面上破了一大块,他肿着眼皮看着火车离去的方向,终是回头拾起了那一包零散,木讷走回月台下。

阿砚觉得他应该是要等下一班火车,也许他这一次运气会好一点,可以挤进车厢。

也有运气不好的。

火车开远了,铁轨重新露出来,阿砚看过去,地上原先那些他分不清的红的绿的裹着白的,此刻又多了一块黄的。

阿砚现在知道那是什么了。

他顿住了,像是被突然降临的寒潮冻在了原地。

阿珮瞧着阿砚不对劲,摇了摇他的臂:“哥哥你在想什么?”

他在想什么,巨大的悲哀下他什么都没想,他只想了那个黄色袄子的男人,大概是永远到不了汉口了。

南京第一次的空袭始于1937年8月15日晚,接下来的几个月,日军对当时的首都进行了几十次空袭,无差别轰炸学校、医院、电厂、政府大楼。史料来源于张纯如女士的《南京大屠杀》。

老嗲:上海话,意指爷爷。

12月1日,最后一列民用火车离开南京,车上挤满了攀附在车顶的难民,沿途不断有人被甩下摔死,而一张座位的价格为三根金条。(此处史料来源于百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日军攻占南京前,特权阶层逃离,平民无力逃走成为日寇刀下亡魂!》)

逃难的人进入到车底也为真实史料。源于张纯如女士的《南京大屠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铁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