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愿宁 > 第7章 合抱之木

愿宁 第7章 合抱之木

作者:醉清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20:30:18 来源:文学城

惊蛰一过,金陵城热闹了起来,江南贡院人潮涌动,又是一年春闱胜景。

历经数日,终于待到放榜的这一天。

姜雪和温久耐不住好奇,也跟着一齐挤进看榜的人群之中,细数着榜上的名字。令人惊喜的是,进士前三甲里,竟出其不意地出现了一位女子。

“今年的探花郎,非比寻常,当改唤‘探花娘子’咧!”

“每年放榜都听闻有人榜下捉婿,如今怕是要改成榜下求娶了!”

一旁的几个看客,连连感叹道。

姜雪和温久默契地瞥了那几人一眼,相视着摇了摇头。

大凉建朝后,男女地位比之前朝更为平等,士农工商,乃至行医,女子皆可从之。不过,世虽如此,春闱中上榜的女子却寥寥无几,更遑论,是前三甲了。

其中因由,不难理解,从古至今,世人无不认定女子终将出嫁,久而久之,便成了束缚人心的一座无形牢笼,到底不是人人都有勇气,敢迈出这新的一步的。

“春闱一过,你便要当直了。”

温久挽着姜雪走过朱雀桥,见无甚行人,才开口。

姜雪不答,长长地叹了口气。

“你无需太过担心,入大理寺之人又岂止你一个,”温久安慰她道,“到时与新科进士一起,他就算注意到你,也看顾不及。”

“但愿如此。”

姜雪撇了撇嘴,心中暗自祈祷,但愿那位沈小郎君能对她视而不见,不然她可真是作茧自缚,平白给自己添堵啊。

金榜题名的热潮刚过,又掀起一波新浪,登科的进士骑马游街,今年亦不例外,引得一众百姓围观。

温久这次却没了闲暇——礼部忙完了春闱事宜,便到了吏部授官,好巧不巧,上月她刚找完姑夫帮忙,这不,转头就被姑姑逮去,以作偿还。

她虽不乐意姑姑这胳膊肘向外拐的举动,但明面上,还是积极地来到吏部帮忙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若非她来了吏部,还不会提前知晓这么多密辛,其中一桩,是前些日子,她和姜雪在放榜时注意到的那位探花娘子,容小娘子,现已官拜国子监司业,说起来,还真是有缘;另一桩,依旧和姜雪有关,今岁的进士,入大理寺的竟屈指可数,不知是不是因了岁初沈家灭门一案的影响,反观刑部,倒是水涨船高。

温久轻笑,世事不过,时也,运也。曾几何时,刑部式微,大理寺光鲜,屡破奇案,成了升迁的一块敲门砖,而今,树倒猢狲散,想来,这新任大理寺少卿,还颇不得法啊。

她适时敛了思绪,悉心记下大理寺官员任职的情况,以便姜雪日后能够应对。

* * *

日子过着过着,终是来到了这一天。

姜雪脚步沉重,怀着视死如归般的心情,艰难挪动到大理寺门前。

很快,她便发现,不只她一人如此,那些很快将与她成为同僚的到任新官们,也都一个个垂头丧气,反倒衬得她最为精神。

她腹诽:好歹这里也是京城的大理寺,怎么弄得好像被贬了似的。

“吏部给的名单,我都一一核查过,这一批新到任的人里,有她吗?”

大理寺内,一个小官人喃喃道。

“你忘了,圣人启用了恩荫之制,她应该就是那个恩荫入仕的世家子弟。”

另一个官人小声答道。

纵使他二人声音压得极低,姜雪还是一字不落地听了个全部。

这也意味着,不止她听见了,与她一道前来的众位新官也都听了个一清二楚。

“她这模样弱不禁风的,来大理寺能受得住吗?”

“嘘——小声些,人家可是世家女,还是得圣人准允,恩荫入仕的,我们得罪不起。”

…………

姜雪付之一笑,加快脚步,径直进了堂内。

一身着玄紫官袍的少年于堂内负手而立,远远瞧着,就莫名让人生出一丝寒意,那气场,说是冷冽的隆冬将至,也不为过。

好在姜雪自幼与他相识,故此今日才能见怪不怪。

那少年闻声回身,目光扫过少女的脸,很快移向她身后。

姜雪呼吸一滞,她余光瞥见他的神情——那是一种极不耐烦的表情,想来他的心情很不好,那么,他们怕是要遭殃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少年厉声喝道:“倘若有一日你们去抓嫌犯,也是这样闲庭信步吗?”

方才那群在姜雪身后议论纷纷的新官们立时噤声,小跑着冲进堂内。

少年不屑一顾,连个正眼都没给他们,冷笑道:“瞧你们这慌慌张张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嫌犯!”

姜雪微微低头,强忍住笑意,本就冷峻的小郎君偏又生得这样一张嘴,也不知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上加霜。

“本官乃大理寺少卿,沈霁白,”沈霁白言简意赅,“我大理寺不养闲人,亦不留心猿意马之人,望诸位谨记。”

言罢,他抬手示意,一个年近而立、面色和善的官人迎上前来。

“在下大理寺司直,张极,还请各位将敕牒交与我,以验明身份,”张极笑着望向他们,“而后,我会带诸位一道行遍这大理寺,事毕,各位便可去各自任职之处当直了。”

姜雪正欲随行,就见沈霁白上前一步,走到她面前:“姜录事,随我来。”

她微怔,旋即跟上他的脚步。

这一路,她垂眸思量,都没顾上仔细去看周遭风景,就这么默默跟着他行到一处破旧的阁楼前。

“此处为我大理寺案阁,”沈霁白幽幽开口,“你便在此整理寺内卷宗。”

姜雪颔首,侧目打量着案阁,同时思索着他的话,这样破败的地方用来存放大理寺的卷宗,说出去怕是都不会有人相信,真可谓反其道而行之。

她本以为,录事一职要负责勾检稽失,却没想到,被安排到了此处。不过,这倒是正合她意,刚好便于她顺理成章地行事。

“此外,你亦要负责案阁每日的洒扫。”沈霁白补充道。

姜雪指了指自己:“我……一个人?”

“不然呢?”沈霁白抬眸望向她,眸光依旧如寒潭般深邃而冷冽,“我大理寺只有你一位录事。”

姜雪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是,沈大人。”

“这是大理寺的随身鱼符,你好生收好。”

沈霁白不欲再与她多言,待她接过鱼符,便转身快步离去。

姜雪舒了口气,垂眸去看手中的鱼符——铜质鱼符上,刻着“录事”两个大字,身份标明的倒是醒目,比之华灯令的风雅,逊色了不止一点。

她小心地将鱼符系在腰间,又理了理衣衫,而后用力推开了案阁的大门。

沉积在阁内的浮灰被风卷起,扑面而来,呛得她咳嗽了好几声。

姜雪挥了挥衣袖,待空气清新了些,才走入阁内。

她环视四周,除却地面和书案、书架上的浮灰,卷宗倒是有一部分干干净净,想必是有人翻阅过。

罢了,姜雪双手掐腰,在其位,谋其政,就算她只是个负责案阁的录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也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

说干就干,她楼上楼下走了一圈,把案阁内的布局摸了个清清楚楚,很快便找到了打扫的物什。

洒扫一番,地面和书案被擦拭得纤尘不染,姜雪很是满意,坐在书案旁的椅子上小憩。

门外忽而一阵嘈杂,姜雪侧耳去听。

“恩荫入仕又如何,还不是去守那升迁无门的案阁。”

“人家是世家贵女,做做样子罢了,何必当真呢?”

“我们这位少卿看起来年纪轻轻,脾气倒是不小!”

…………

姜雪叹了口气,原以为大理寺这种地方是不会有人有闲心去嚼舌根的,现下看来,是她天真了,有人在的地方,就不可避免的会有纷争。

她转念一想,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这是被针对、被排挤了,排挤她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与她年少相识的大理寺少卿。

沈霁白,你最好一直这样下去,别来给我添乱,她如是想到。

此后数日,姜雪渐渐习惯了大理寺当直的日常,也鲜少再听见什么抱怨之言,倒不是因为没有人背地里说闲话,而是因为,她这案阁地偏,寺内繁忙起来,哪有人顾得上到这儿来说呢。

她也乐得清净,暗中着手调查卷宗。

一楼的卷宗中,有一部分被人近期察看过,她从此入手,看得很快。

全部看完后,她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索性暂且搁置。

姜雪转而走上二楼,她沿着窗边的书架,按顺序一个个地翻阅,悉心记下每个卷宗的内容,然后将其擦拭干净。她渐渐发现了案阁卷宗摆放的玄机,二楼的卷宗,记载的反倒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案件,而一楼的卷宗里,就算有些是陈年旧案,也都是可被现在借鉴的大案要案。

想到这儿,她不假思索,奔向楼下。

这一次,她没有急于翻阅楼下落满浮灰的卷宗,而是先倚在书案旁,默默思量。

被人翻阅过的卷宗多有几点相通之处——或作案方式为纵火,或其中凶犯有假死逃脱,更为怪异的是,有几卷前朝的灭门案件卷宗也在其中。

姜雪心头一震,这翻阅卷宗之人还能有谁?答案不言而喻。

她敛了思绪,一鼓作气将楼下的卷宗逐个整理出来,无意间,瞥见了书架后,隐于角落里的一纸薄笺。

姜雪微微将窗子推开,露出一道几乎微不可察的缝隙,悄然望向阁外,确认无异后,她俯下身,伸手去够那纸笺。

待她拾起后,小心将其藏于袖中,复又返回二楼。

她逐字逐句地读着纸上内容,惊得浑身战栗。

准确来说,这是一份验尸记录,一份本应附在沈家灭门案卷宗中的验尸记录。

合抱之木,取自《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合抱之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