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鸢肩公子二十馀 > 第22章 第 22 章

鸢肩公子二十馀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一灯人著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7 01:20:57 来源:文学城

22

江萼所组的家班,他取名为敷英班。乐善记得,当日来拜的女戏当中,为首那个就叫林敷英,想来她一定是其中翘楚,才有资格担此门楣。

敷英班里女孩子们的来历,红夫下午出去逛了一圈,替她打听了来:大多都是孤女,出身贫寒之家,**岁时父母卖女换钱,江萼见她们天资好,从牙婆手里买来,养在天镜园,为了她们精益技艺,平日没少延师课戏。

可以说,敷英班完全是江萼悉心雕琢的一件作品。

果然,乐善晚上只是跟他一提,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不行。”

乐善还想争取:“为什么不行?府里摆宴也就一日,你若担心影响她们课戏,其实不会耽搁太多时间。何况戏班本来也要上台亮相,在哪里不行?”

江萼眉头一皱,说:“谁叫你来的,你就原封不动把我的话转告给她,不行就是不行。”

乐善听了闷闷不乐。

红夫替她生气,说:“举手之劳的事,他为什么不帮?”

乐善倒还理智,叹说:“他没道理要帮我啊。”

她是后知后觉,三奶奶着意刁难,老夫人顺水推舟——这婆媳俩一唱一和把她架在这里,完全骑虎难下。

要是她做好了,根本不值得一说,要是为这个和江萼争得面红耳赤,别人不说,三奶奶肯定乐见于成。

至于老夫人是怎样的思量,乐善不好确定,不过听说她向来不满江萼不务正业,或许是想借新婚夫妻浓情蜜意,她闹一闹,江萼就肯为她遣散家班?

毕竟,没有哪个女人心眼大到能够容忍丈夫在园中豢养美貌女子。哪怕还没温香软玉在怀,哪怕她们几个尚在豆蔻之年……今日楚楚文弱的小女孩,来日也会长大,长成足以威胁主母的绝世佳人。

古往今来,少爷和戏子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雅事”可真不少。在老夫人看来,乐善不是个傻的,现成的导火索,自然知道该如何去做。

该如何去做,乐善也在思考。

若从江萼那儿入手,把他惹烦了,日后连表面功夫也不做那就坏了。她苦思半天,灵机一动,决定从敷英班入手。

第二日,乐善中午自己用过了饭,左右无聊,相携红夫四处参观。

天镜园内水路贯通,她们叫来一个家僮撑杆,泛舟观景,小船一路晃悠悠的经过了洞若阁。台上女戏们正咿咿排唱《牡丹亭》,女主角提眉吊眼,团云似的胭脂晕开在眼窝,偶一掠来,顾盼生辉。

是林敷英扮的青衣。乐善定定地看了有一会儿,忽叫停了船,率先登岸。

转过花团锦簇的池坛,她看见江萼也在。

明知她来不怀好意,江萼眼风一瞥,只是不动声色。乐善哪能想到他这么小心眼,戏正演到最酣畅处,她不好打断,径直坐过去观看。

其实她从来看戏少,因为静不下心,这时要不是为了知己知彼,也难得肯耐下性子。

当真看进去了,方知精彩,竟会情不自禁地跟随台上杜丽娘的云步好一阵笑叹怨尤。直到一出戏罢,她还意犹未尽。

女戏们过来谢台,一一请安:“问少爷、少奶奶好。”

乐善含笑点头,说:“诸位刚才的表现真是不错。”

她随口一赞,有女戏当了真,虚心请教:“想必少奶奶平日也和燕客少爷一样,精于鉴赏,还请为我等点评一二。”

“还请少奶奶点评。”女戏们纷纷道。

乐善笑容不免一窒,自己外行,只知喝彩,哪儿能看出名堂。

转头求助江萼,他整个人往交椅上一靠,若有似无地笑着,摆明了要作壁上观。

乐善绞尽脑汁,努力夸出花来,谁知江萼置若罔闻,压根不理她,反而看向女戏们,讥讽一笑:“别人随口一夸,你们就飘飘然了,是真觉得今日发挥好了?”

林敷英是担当,不得不站出来,低声说不敢:“请少爷指教。”

“往日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戏曲讲究唱念做打,每个环节都要细细摹拟……”

训了半天,训得女戏们个个垂头丧气,我见犹怜,乐善本来装作不甚注意,后来实在有点过意不去,到底是因为她才起的这个话头。

她忍不住说:“你未免过于苛刻了。”

江萼没理她,继续说:“小英,你今日曲白有误……”

乐善插话,说:“我也看过不下十遍《牡丹亭》了,小英的戏词分明一字不差呀。”

江萼还是不搭理她,转头又点名另一个女戏,台上扮演柳梦梅的,说她唱到“小生哪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时,全无欢欣愉悦的表达。

乐善郁闷,说:“怎么会呢?我在台下看戏,很能感同身受啊!”

他评戏,她就抬杠一句,胡搅蛮缠,跟故意似的非要呛他的话,江萼终于不得不停下,看她一眼。

乐善丝毫不觉理亏,还问:“你爱过吗?不然怎么敢笃定她表达的情感不对。”

江萼真被她气笑了,说:“岂有此理,我是头回听说一定要亲身经历过,才能评戏。”

乐善嘴硬,说:“评戏也要讲公道嘛,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那照你的意思,倘若我要评一出《赵氏孤儿》,还需得先犯一个满门抄斩的重罪,设身处地之后,才有资格?”

虽然知道他不会是成心的,但乐善这一刹那胸口刺痛难言,几乎不能呼吸。

江萼察觉到她面色微白,只当是她语窒了,不由得揶揄问:“说得你哑口无言了?”

乐善勉强一笑,敷衍说:“是啊,我甘拜下风,你可高兴了?”

江萼不以为然,说:“就你这样囫囵吞枣地看戏,说赢了你有什么好高兴的。”

一旁的女戏因为他们斗嘴正兢兢战战,想劝也无从劝起。

乐善看向她们,心中无限苦涩,也许正是因为她和这些飘零无依的女孩子们在感情上有着共鸣,今日才会一反常态,出声维护。

然而,然而。

戏子也总有谢幕的时候,不像她,至今还在台上入戏,看不到尽头。

回到屋中,红夫也为她感到忿忿不平,说:“好端端的往人心口上插刀,他真不体贴。”

乐善实话说:“他又不知道。”

兴许是一霎的心疼,牵引出她旧疾,乐善回去之后整个人都病怏怏的,提不起劲头,所幸临行前,杨娥请女道长为她备了几枚药丸应急,红夫这时翻箱倒柜找了出来,拿水送服。

缓了有一会儿,乐善脸色回温,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红夫不免迁怒,念叨说:“你的身体怎么样,你自己清楚,非跟他争一时口舌之利干嘛,他不懂怜惜,难道你也不懂?”

她是因为联想到杨娥那时突然发病,深有后怕之感。

乐善很领情,扭着红夫的胳膊,不无殷勤地说:“不是有红夫姐姐怜惜我吗?”

红夫拿她没办法,怒其不争:“你光对我嬉皮笑脸有什么用,真有这手段,不如用在他的身上,好叫他别对妻子这么冷酷无情。”

“他?”

乐善把身子坐正,鄙夷地说算了吧。

红夫连日替她看账本、掌家,一定因为事忙又忘记了,他们到底算哪门子夫妻?

何况她再美,也没法对一个睁眼瞎抛媚眼啊。

……

那日过后,乐善常去洞若阁看女戏们排戏。

女戏们年纪小,先还拘谨着,后来觉得少奶奶实在平易近人,对她印象大为改观,非但不惧怕她了,每次还争先恐后邀宠。因为少奶奶很会夸人的哟,请她点评,足以慰藉被少爷狠狠伤过的一颗心。

而乐善多看了几出戏,听过江萼细致的点评以后,对他也略有几分改观。

纨绔虽然不务正业,实在有几分见识,经他指点后的林敷英,下次登台亮相,犹如脱胎换骨,连乐善也觉眼前一亮。当然她不会承认。

然后她也总算知道了,为何江萼不肯松口让敷英班登场了。

在他挑剔的眼光里,一是因为敷英班众女戏的表现尚有瑕疵,还未臻于完美,二是他根本没看上江府宴会的排场——他要的,是敷英班甫一亮相,震惊满座,名扬天下。

乐善很腹诽了,私下和红夫说:“人家的志向都是大登科,唯独他,哎!哎!”

虽然三奶奶那里没法交差,乐善也不着急,隔三差五总去洞若阁看一看,难免叫江萼疑心她还有后招。

不过他这次是真冤枉她了,她亲眼见过女戏们为了一句曲白多么刻苦地练功,也心有不忍,也希望她们能够一次成名。

盼他夸口后说到做到吧,乐善心想。

当然,每当老夫人或是三奶奶问起,她都虚与委蛇,含糊笑说:“放心好了,应是没问题的。”

到时敷英班上不了场,总不能把她这位少奶奶拉上台唱吧?虽然听得多了,乐善也能哼唱两句:“未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她是又有点得意忘形了。

这日去老夫人跟前应卯请安,刚到院前,乐善就和一个中年男人迎面碰上。

男人鬓发微白,蓄着一嘴胡须,瘦削的身子外虚虚笼着一件素袍,颇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错身而过时,乐善和他清晰可见彼此眼中笑意。

直到坐在老夫人眼皮子底下,乐善还极力掩饰着,听三奶奶说:“老太太觉得怎么样?这位周予乐先生是山西阳城人,举人出身,我着人考较过他学识,蛮不错的。”

私塾里岑夫子告老之后,没有老师坐堂,三奶奶找来找去,总没个合心意的,现在好不容易遇见一个,忙来请示老夫人的主意。

老夫人看过了,狐疑说:“这周先生不显老呀,看着挺年轻的,他可有家室?”

“周先生是甲寅年生人,四十来岁,其实不年轻了,听说早年间曾和世交家的小姐订过亲,妻子未过门就去世了,他便终身未娶。”

三奶奶惋惜,说:“也是个可怜人。”

江萼心里苦

吃他的喝他的,比较起来还是少奶奶得人心。

——

仿了《色戒》里,王佳芝那段:“她倒是演过戏,现在也还是在台上卖命,不过没人知道,出不了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