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元妃她不想早逝 >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战云蔽大凌 暗刃藏金镯

此时的大凌河城外,围城工事纵横交错,将城池死死困住。皇太极御驾亲征,八旗大军将这座明军费尽心力新筑的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深挖的壕沟与高筑的土墙,将大凌河城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岛。

城头,明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守将祖大寿面色凝重地望着城外连绵不绝的营垒,以及远处严阵以待的后金大军。

中军金顶大帐内,巨大的舆图上,清晰地标注着大凌河城及其周边地形。皇太极端坐主位,正与岳托等心腹将领部署着全局。他的战略核心便是“围城打援”——死死困住祖大寿,吸引并歼灭敢于来援的明军主力,彻底摧毁明朝在关外的精锐力量。在他身侧稍后一步,站着一个穿着合身小号甲胄的少年——十一岁的皇长子洛博会。他努力挺直小小的胸膛,小脸绷得紧紧的,目光专注地追随着父皇的手指在地图上的移动。这是他第一次随父出征,皇太极有意让他从小感受战争的脉搏。

帐外,战鼓声隐隐传来。多尔衮与阿济格策马巡视着镶白旗负责的围城区域。十二岁的多尔衮身披银甲,骑在通体乌黑的骏马上。少年身形抽条,虽仍显单薄,但挺直的背脊和冷冽的眼神,已初具将帅的锋锐之气。他的左臂早已痊愈,此刻正稳稳地握着缰绳。身旁,是战意昂扬的阿济格,魁梧的身躯散发着迫人的气势。

“十四弟,看清楚了!”阿济格指着远处被围得铁桶一般的大凌河城,声音洪亮,“皇兄这围城打援的计策真绝!祖大寿这老小子,插翅难飞!不过,明军肯定不甘心,援兵迟早会来。宁远那边,吴襄是总兵,他儿子吴三桂也在军中当游击将军,父子俩守着宁远,多半会派兵来救!”

多尔衮扫过坚固的城防和四周预设的伏击阵地,他没有立刻回应兄长,脑海中却飞速闪过临行前玉章对他提及的一句话:“大凌河城新筑,守军粮秣储备未必充足,其势孤悬。若能严锁四方,断其粮道外援,困之,其心必乱,援军亦如飞蛾扑火。”他猛地抬眼,指向城西南方向一处扼守要道的山口:“十二哥,你看那里!若是明军援兵敢来,那里必是必经之路!若能在此设伏,定能大破明军!”

阿济格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眼睛一亮:“好小子!眼光毒!那是宁远方向援军奔大凌河的咽喉!吴襄父子在宁远坐镇,必会遣兵来救!等皇兄下令,咱们镶白旗定要争这先锋!”

“十二哥且慢!”多尔衮一把拉住兴奋的阿济格,脸上满是凝重,“伏击之地,重在隐蔽与时机。我担心……”他压低声音,目光扫过远处正蓝旗莽古尔泰营地的方向,以及更远处隐约可见的镶蓝旗帜,“恐有人不愿见我军再立大功,或更甚者……”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已明。临行前皇后的警示和坠马疑云,让他对某些“自己人”充满戒备。他立刻召集心腹,调整部署:将镶白旗左翼阵型收拢,预留精锐骑兵由自己亲自率领作为快速反应预备队,并秘密命令几支小队占据侧翼关键高地,密切监视正蓝旗动向。

阿济格脸上的兴奋稍敛,“你是说……莽古尔泰?还有……阿敏那厮?他娘的!他们敢?”

多尔衮眼中寒光一闪,立刻召集心腹,快速下达命令:“左翼阵型收拢,预留最精锐的骑兵,由我亲自率领作为预备队!再派三支小队,秘密占据侧翼那几处高地,给我死死盯住正蓝旗的营地!有任何异动,立刻飞马来报!”

就在多尔衮兄弟紧张部署之时,几匹快马从不同的方向冲破烟尘,奔向战场后方那顶最为醒目的金顶大帐。

巨大的舆图前,皇太极正与岳托、萨哈廉等将领部署全局。

战报如同雪片般飞入大帐,帐内将领无不振奋。

“好!”皇太极眼中精光四射,“多尔衮、阿济格,初战告捷,扬我军威!传旨嘉奖!命其乘胜进击,务必切断大凌河一切外援通路!”他转头看向洛博会,“看到了吗?为将者,当智勇双全。你十四叔虽年少,此计甚妙。”

洛博会用力点头,“儿臣明白!十四叔真厉害!”他心中暗暗发誓,将来也要像十四叔一样,为父皇冲锋陷阵。

盛京,清宁宫后苑。

瑚图礼的生辰宴如期在清宁宫后苑举行。后苑里张灯结彩,摆开了几桌精致的席面。孩子们的笑闹声给深秋的宫廷增添了许多生气。四岁的瑚图礼被打扮得像个精致的瓷娃娃,穿着塔娜送的那身鹅黄软烟罗裁成的新衣,头上戴着布木布泰亲手做的绒花,开心地跑来跑去,接受着长辈们的祝福和礼物。

玉章作为皇后和主人,端坐主位,含笑看着女儿,目光温和。只是细看之下,她眉宇间比平日多了一丝明显的倦色,手不时轻轻抚过依旧平坦的小腹。

哲哲、浩善、布木布泰、塔娜、穆库什等人皆在座,还有几位宗室的小格格、小阿哥,气氛正酣,哲哲笑容温婉,招手唤过被嬷嬷领进来的瑚图礼:“小格格,快来瞧瞧阿牟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她身后的侍女捧上一个红木雕花的精致锦盒。

哲哲亲自打开,里面赫然是那对赤金镶嵌红玛瑙的玲珑手镯。她笑着拿起一只镯子,轻轻套在瑚图礼的小手腕上,大小竟正合适。她抚摸着镯子上冰凉润泽的玛瑙,语气带着深意:“这玛瑙来自西藏高僧开过光的圣山,最能辟邪护身,保平安顺遂。愿我们瑚图礼格格,永远像这红玛瑙一样,明艳照人,福泽绵长。” 她的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玉章的小腹。

“谢阿牟!”瑚图礼奶声奶气地道谢,开心地晃着手腕,玛瑙在阳光下折射出炫目的红光。

玉章的目光在那对手镯上停留了一瞬,面上不动声色,温言道:“二嫂太破费了,这么贵重的东西,小孩子家戴着怕糟蹋了。”

“娘娘说哪里话,”哲哲笑得毫无破绽,“格格金枝玉叶,再好的东西也配得。只盼她平安喜乐,长长久久地在您身边承欢膝下。” 她刻意重复了“长长久久”。

这时,浩善也拿出自己的礼物——一把镶嵌着宝石的小巧匕首,刀鞘上还刻着祈福的经文。“咱们满洲格格,光漂亮可不行,还得有点英气!来,小瑚图礼,拿着!以后跟你十四叔学骑马射箭,没个趁手的家伙可不行!咱们满洲格格,光漂亮可不行!得像她额娘一样,能文能武才成!”她豪爽地塞到瑚图礼另一只小手里,语气带着羡慕。

瑚图礼一手戴着金镯,一手拿着匕首,小脸兴奋得通红。布木布泰送的是自己精心缝制的布偶和绒花,纳喇氏送的是新衣,穆库什送的是装了安神香料的荷包……礼物堆满了旁边的小几。

气氛正酣,一个小太监匆匆走到玉章身侧,低声禀报了几句。玉章眸光微凝,随即恢复如常,对众人笑道:“前朝有些军务急报需我处理片刻,诸位姐妹且先乐着,我很快回来。” 她起身,示意嬷嬷看好瑚图礼,便带着阿裕离开了喧闹的后苑。起身的瞬间,那阵恶心感又涌了上来,她脚步顿了一下,阿裕担忧地上前搀扶。

回到安静的书房,阿林阿已在那里等候,脸色比上次更加凝重。

“娘娘,大凌河军报,还有……科尔沁密信。”他呈上两份文书,同时敏锐地注意到玉章略显苍白的脸色和虚浮的脚步,“娘娘,您……身子可还安好?”

玉章摆摆手,压下不适:“老毛病了,不打紧。” 她先展开军报,是关于围城进展和打援准备的报告。但当她的目光落到那份来自科尔沁的密信上时,神色陡然转冷。

信是阿林阿的密探截获并破译的。发信人赫然是哲哲留在科尔沁的心腹嬷嬷,收信人则是哲哲,信中内容触目惊心:科尔沁的孔果尔贝勒在信中隐晦地抱怨皇太极称帝后对蒙古诸部“恩威过甚”,尤其对阿敏、莽古尔泰等大贝勒权力被削深感不安,认为威胁到了蒙古贵族的地位。

信中甚至提到,若局势有变,科尔沁将“审时度势,择强者而附之”。而哲哲回信的草稿已被销毁,但被密探从废纸中拼凑出部分则提到“小儿(暗指多尔衮)在军中渐露锋芒,深得帝心,于阿敏、莽古尔泰及我科尔沁皆非益事,当早剪除羽翼”,“大凌河战事,围城打援,凶险异常,或可为机”等字眼。更令人心惊的是,信中竟隐晦提及皇后“似有喜脉”,需“留意其动向”。

玉章的手猛地攥紧了信纸,果然!哲哲!她不仅与浩善勾结,更利用母族科尔沁的势力,意图在大凌河战场上,借围城打援的混乱,对多尔衮下手! 多尔衮坠马是试探,这围歼援军的血战沙场,则是她们精心选择的杀戮场。她们想借明军的刀,除掉皇太极着力培养的少年将星,同时削弱皇权。而莽古尔泰作为统兵大将,阿敏则在盛京留守坐镇,两者勾结,再加上科尔沁部分势力的暗中支持,足以在战场上制造致命‘意外’。更让她心头发寒的是,自己刚刚察觉的身孕,竟也落入了她们的视线。那对“辟邪”的金镯……想到此,一股怒火攻心,小腹猛地一抽,痛得她扶住桌案。

“娘娘!”阿裕惊呼。

“无妨,”玉章深吸一口气,强忍着痛楚和翻腾的气血,“是这小家伙在抗议了。” 她眼中寒光四溢,“阿林阿!”

“臣在!”阿林阿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神情肃杀。

“立刻动用我们在大凌河前线最可靠的渠道,将此信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原封不动密报陛下!同时,”她眼中寒光四溢,一字一顿,斩钉截铁,“以我的名义,给多尔衮送一道密令。”

“谨防背后,明枪易躲!”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补充道:“再给陛下带一句私话:‘宫中瑚图礼得哲哲所赠金镯,言称辟邪护身,玛瑙乃藏地圣山之物,妾……心甚不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