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元妃她不想早逝 > 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珠帘献策 凤诏定鼎

殿内一时沉寂。阿敏撇撇嘴,不假思索:“汉人懦弱,杀怕了自然臣服!当年老汗在辽东……”

“阿敏贝勒!”济尔哈朗沉声打断,“如此杀戮,恐失天下人心!辽东旧事,殷鉴不远!”

“那你说如何?”莽古尔泰不满地瞪着济尔哈朗。

皇太极的目光,却似有若无地转向了崇政殿侧后方那扇通往内殿的珠帘。玉章正静静立于帘后阴影之中。方才殿内关于杀戮的争论,一字不漏地传入她的耳中。

时机到了。

玉章深吸一口气,缓步自珠帘后转出。殿内几位贝勒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阿敏和莽古尔泰眼中掠过明显的不以为然。洛博会看到母亲出现,小脸上闪过一丝安心,坐得更直了。

皇太极看着她,眼神深邃。

玉章走到御阶之下,“大汗,诸位贝勒。”她的声音清越平静,打破了殿内的僵局。她并未直接回答莽古尔泰的质问,而是转向皇太极,朗声道:“妾身以为,大汗改元称帝,承天受命,当有与之相配的朝章典制,以彰新朝气象,定天下视听。”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愣。这与方才争论的杀伐安民,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洛博会也困惑地眨了眨眼。

玉章坦然迎向皇太极的目光:“尤其衣冠服制,乃礼之始,国之表。若他日入主中原,强令剃发易服,流血漂杵,终致民怨沸腾,国祚难长。我大清既承天命,欲君临天下,当以‘和’为贵,以‘安’为本。陛下何不颁下明诏:入主中原后,各族各从其俗,衣冠发式,一仍其旧,永不更改!如此,则汉民知陛下仁德,非为掠地屠城,乃为解民倒悬,天下归心,可翘首而待!”

“永不剃发易服?”阿敏失声叫道:“那…那还是我们女真人的天下吗?成何体统!”

“正是!”莽古尔泰也粗声附和,“没了这辫子,没了这袍褂,谁知道谁是主子?”

玉章心中不屑,君臣之分,岂在辫子袍褂?况且辫子袍褂有什么好看的?她只定定望着御座上的皇太极。她清晰地看到,皇太极眼中那抹深思的光芒越来越亮。他并非不知强行剃发的后果,只是作为征服者,固有的骄傲和掌控欲让他本能地排斥异族习俗。此刻玉章以“天命”、“仁德”、“天下归心”为旗号,将这“各族各从其俗”包装成新朝肇基、彰显胸怀的国策,其分量与说服力,远胜济尔哈朗单纯的反对杀戮。

“各族各从其俗…”皇太极缓缓重复着这六个字。殿内陷入一片紧张的寂静,只有几位贝勒粗重的呼吸声。洛博会屏息凝神,紧紧盯着父亲。

半晌,皇太极锐利的目光扫过阿敏和莽古尔泰,两人顿时噤声。最终,他看向玉章,“大妃此言,深谋远虑,切中肯綮!此乃安定天下之良策!准!”

皇太极霍然起身,声若洪钟:"传旨!改元崇德,国号大清。朕,即大清国皇帝位。自今日始,废女真旧称,定族号为满洲,以示万象更新,册封大妃钮祜禄氏为皇后。诏告天下:我大清入主中原,意在解民倒悬,非为屠戮!入关之后,无论满、汉、蒙、回,衣冠发式,各从其俗,永不更改!违令擅行剃发易服者,以乱国法论处!"

“陛下圣明!皇后娘娘千岁!”济尔哈朗、岳托率先跪下,声音带着由衷的激动。洛博会也跟着跪倒,小脸上满是崇敬。

阿敏和莽古尔泰纵然心中万般不甘,在皇太极凌厉的目光和这煌煌圣旨之下,也只能低头领命,跟着山呼万岁千岁。

玉章深深垂下眼帘,掩去眸底的如释重负。第一步,终于成了。这“永不剃发易服”的诏书,或许,真能改变那注定的血色未来。

“陛下,”玉章再次开口,“新朝初始,万象更新。陛下与诸王公大臣之朝服吉服,亦当体现我大清兼容并包、统御万邦之气度。妾身不才,近日绘得几幅服制图样,或可呈陛下御览,以备采择?”她早已备好,只等此刻。

皇太极眼中精光一闪,朗声道:“好!速速呈上!”

两名内侍抬着一架蒙着明黄绸缎的巨大木架进入殿中。玉章上前,亲手将那绸缎掀开——

殿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叹抽气声。连小洛博会也忍不住好奇地张望。

木架上绷着数幅工笔重彩的巨幅画卷。正中一幅,乃是皇帝朝服:其制式在满洲传统袍服的形制之上,深蕴秦汉古风。袍身取深邃玄纁之色,交领右衽,广袖垂云,腰间束以大带,悬以组佩。袍服之上,以金线、朱砂、靛青诸色,绣五爪团龙盘踞,威严赫赫;更于领缘、袖口、袍摆处,饰以连绵的云纹。尤为夺目者是那十二章纹——其山纹雄浑如秦岱,云纹舒卷若汉帛,将满洲的勇武与秦汉的浑厚磅礴熔铸于一炉,气象森严,尊贵无匹。

旁边一幅,是皇后礼服。交领制式依稀可见,外罩深青翟衣,其上九凤翔云,姿态灵动却透着一股古拙之气;内衬大衫,虽沿明黄之尊,然领襟袖口皆以玄色镶滚,缀以繁复的卷草纹与变形兽面纹。霞帔垂珠依旧,整体气度天成,端庄中透出远古的华贵。

更有亲王郡王服制、文官补服、武将甲胄,形制各异。王公袍服或饰螭龙、蟒纹,辅以雷纹勾边;文官补子于禽鸟走兽外,或增饰古朴的卷云、蒲纹;武将甲胄则在札甲、鳞片间,融入饕餮兽首护心、夔龙纹护臂。虽细节纷呈,却都透着一股融合了满汉蒙及上古遗风的堂皇气象。

更令人侧目的是,图样旁还用小字精注着不同场合、不同族群所应遵循的衣冠细则,条理分明。

“好!好一个‘兼容并包’!”皇太极抚掌大笑,眼中满是赞赏,他细细看着那十二章纹的布局,心中震动。“皇后真乃朕之股肱!此等服制,深合朕意!着即命内务府与工部,依样赶制!待朕登基大典之日,百官皆着新服,昭告天下!”

他走下御阶,径直来到玉章面前,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她。殿内群臣的目光也聚焦在她身上,有钦佩,有敬畏,亦有阿敏等人深藏的审视与忌惮。洛博会看着母后站在父皇身边,接受众人瞩目,小胸脯也不自觉地挺了起来。

“皇后,”皇太极郑重道:“你为朕,为大清,思虑周全,立此大功。朕心甚慰。这新朝气象,有你一半心血。”

玉章微微屈膝,姿态恭谨依旧,“陛下言重了。妾身不过尽本分,为陛下分忧,为社稷添一份安稳。此皆陛下圣德感召,天命所归,妾身岂敢居功?”

皇太极深深看了她一眼,但此刻被更大的喜悦和野心所覆盖。

崇政殿内山呼万岁千岁的声浪仿佛还在耳畔回荡,清宁宫的殿门在身后合拢,庄严肃穆的朝堂气息瞬间被寝殿内熟悉的沉水香与暖意取代,玉章紧绷了一日的神经终于得以松懈。

皇太极屏退了所有宫人。偌大的寝殿内,只剩下他们两人,以及角落里几盏跳跃的烛火,将两人的影子长长地投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

他径直来到玉章面前,他伸出手,缓慢地抚过她发髻上那支点翠凤钗。

“今日殿上,朕的皇后,光芒万丈。”

他的指尖顺着凤钗的流苏滑下,轻轻触碰她光洁的额角。

玉章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她微微仰头,迎上他的视线。

“不过是…为陛下分忧。”她的声音比在殿上低柔了许多,带着一丝倦意。

“分忧?”皇太极的手指滑到她的下颌,“何止是分忧?你为朕定鼎了国策,描画了江山气象。”他摩挲着她细腻的肌肤,“那十二章纹……那九凤翔云……乌那希,你胸中的丘壑,究竟有多深广?”

他的话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叹,也带着一丝探究。玉章今日展现出的眼界和底蕴,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期。

“陛下谬赞了。”玉章被他灼热的目光看得有些赧然,“妾身只是……只是想让陛下的江山,更安稳,更堂皇。”

“安稳……堂皇……”皇太极重复着,眼神愈发深邃。他俯下身,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唇瓣,“朕今日才真正明白,何为‘凤诏定鼎’。这定鼎之力,有你一半。”

话音未落,他一手依旧固定着她的下颌,另一只手已紧紧揽住她的腰肢,将她整个人牢牢锁进怀中。

玉章在他强势的引导和那几乎要将她揉碎的拥抱中,她的手攀上了他宽阔的后背。

感受到她的回应,皇太极的吻变得更加炽烈,他揽着她腰肢的手也开始不安分地在她背脊上游走,隔着繁复的衣料,感受着她身体的轻颤。

不知过了多久,在玉章几乎要窒息时,他才稍稍退开些许。两人的额头相抵,气息变得都急促而灼热。玉章的脸颊染上了动人的绯红,眼波迷离。

“夫君……”那声无意识的低唤,落入耳中,比殿上任何谏言都更撼动他的心魄。

他眸色一深,未竟之语消散在相触的唇间。皇太极将她稳稳抱起,玉章一声轻呼,揽住他脖颈的手臂,成了唯一的依凭。

烛影摇红,灯花轻爆,映着帷帐上模糊交叠的影。风动罗帷,掩去一室春深。

待到云收雨歇,寝殿内只余彼此渐沉的呼吸。他慵懒把玩着她枕畔的一缕青丝,下颌轻抵她发顶。

“那十二章纹,”声线里浸着餍足的沙哑,“画得极好。朕很喜欢。”

玉章倦极,只在他怀中轻轻一应。

“以后,”手臂无声地收紧,“朕的冠冕,朕的龙袍,这万里江山……都交予你笔下。”他语意沉凝,是许诺,亦是重托,“为朕,画一个更堂皇太平的天下。”

玉章心潮微澜,于朦胧中望向他深邃的轮廓,轻声应道:

“好。”

夜色,愈发沉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