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元妃她不想早逝 >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血火宁锦 暗棋连环

天聪元年十月,皇太极亲率八旗主力,挟新汗锐气,如乌云压境,兵临宁远城下,大战瞬间爆发。

宁远城头,袁崇焕玄甲凝霜,冷眼看着后金军如潮水般涌来。他猛然挥下令旗,城头数十门红夷大炮同时怒吼,炮口喷出的火光照亮了整个战场。每发炮弹都精准地砸向后金军锋线,楯车在爆炸中四分五裂,残肢断臂混着泥土飞溅数丈之高。一枚重达十二斤的铁弹呼啸着穿透三层楯车,将后面整排骑兵连人带马砸成肉泥,在地面上留下丈许深坑。

“放箭!”袁崇焕声如洪钟。城垛后突然竖起千余架强弩,三棱箭镞在阳光下泛着寒光。明军特有的“三叠阵”轮番射击,箭雨如同永不停歇的死亡之幕。滚烫的金汁从垛口倾泻而下,沾之即烂肤蚀骨;燃烧的滚木带着雷鸣般的轰响沿云梯碾落,将攀城的后金兵化作火人。

莽古尔泰亲率正蓝旗死士冲锋,重甲上已插满箭矢。“竖云梯!”他咆哮着挥刀格开擂石,虎口震裂鲜血淋漓。三个牛录额真接连倒在血泊中,最后架起的云梯被明军以铁叉推倒,数十精兵从三丈高处摔下,骨碎之声清晰可闻。

皇太极在中军大帐远眺战局,指节因紧握马鞭而发白。依玉章之策,他强压着投入主力蚁附攻城的冲动,以轮番袭扰和器械佯攻为主,但伤亡数字仍如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

快马将一份份染血的战报不断传回盛京,留守的诸贝勒和朝臣心头如压巨石,清宁宫中,玉章对着地图上代表伤亡的朱红标记,指尖冰凉,她虽知历史走向,但亲历其境的惨烈远超想象,袁崇焕这块骨头,比她预想的还要难啃。

僵持近十日后,皇太极见宁远守军也显疲态,果断实施“佯败诱敌”。后金军大营开始有组织地“混乱”后撤,丢弃部分破损的楯车、旗帜,甚至故意留下少量粮秣,营造出仓皇败退之象。消息通过细作和故意放回的俘虏,迅速传向锦州。

然而,袁崇焕并未被表象迷惑。他站在城楼,鹰隼般的目光死死盯着后金军的动向。“皇太极新登汗位,锐气正盛,岂会因小挫便轻易退兵?此中必有诈!”他立刻派出精锐夜不收(侦察骑兵)尾随侦察,同时以八百里加急向锦州祖大寿发出严令:“建奴狡诈,退兵恐为诱敌之计!锦州务必紧守城池,不得恋战!违令者斩!”

锦州城内,祖大寿接到袁崇焕的严令,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他亲眼看到后金军“狼狈”后撤的景象,立功心切如烈火烹油,但袁督师的威严和军令如山又让他心生忌惮。他焦躁地在府内踱步,副将们意见不一。

就在此时,他派出的心腹哨探带回更“详细”的情报:后金军撤退时秩序混乱,伤兵哀嚎遍野,丢弃的辎重中甚至发现了贝勒的随身佩饰!更“关键”的是,探子“冒死”接近宁远城,隐约听到城头明军庆祝的欢呼!这一切,都强烈暗示着皇太极是真的败了。

副将激动的双眼冒光,“将军,连贝勒的随身之物都丢了!”祖大寿呼吸急促,眼见后金伤兵在雪地里拖出长长血痕,远处还传来“大汗重伤”的哭嚎。贪功的热血终于冲垮理智,他猛地拔出佩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祖大寿的贪功之心最终压倒了疑虑,“袁督师远在宁远,不明此处实情!建奴败象已露,此时不出击,坐失良机,岂非庸将?待我擒了皇太极,再去向督师请功不迟!”他力排众议,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亲率锦州城最精锐的骑兵主力约一万五千人,倾巢而出,如离弦之箭扑向“败退”的后金军。袁崇焕的严令,终究没能锁住这头渴望战功的猛虎。

祖大寿部刚出城三十里,便一头撞上了严阵以待的莽尔古泰、岳托所率后金精锐主力,莽古尔泰悍勇无双,岳托年少沉稳,两支生力军以逸待劳,瞬间将疾驰而来的祖大寿部拦腰截断,八旗铁骑的冲击力在开阔地带发挥得淋漓尽致,双方在广袤的原野上展开了惨烈的骑兵对冲与绞杀。祖大寿惊觉中计,又惊又怒,仗着麾下关宁铁骑确实精锐,死战不退,战斗陷入白热化,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与此同时,阿敏、萨哈廉率领的镶蓝旗精锐轻骑(约六千人),如同幽灵般从预设的隐蔽山谷中杀出,直扑空虚的锦州。然而,袁崇焕的警觉发挥了作用,他在严令祖大寿的同时,已预判后金可能分兵袭扰锦州,紧急从宁远守军中抽调了悍将赵率教,率三千精兵火速驰援锦州。赵率教部虽少于镶蓝旗,但全是死守宁远的老兵,战斗力极强。他们几乎与阿敏、萨哈廉同时抵达锦州城下。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在锦州城外爆发,赵率教部依托城头留守明军的微弱火力支援,拼死阻击镶蓝旗。阿敏、萨哈廉虽勇猛,但意气莽撞,但遭遇意料之外的顽强抵抗,攻势被严重迟滞。锦州城门紧闭,城头箭矢火铳齐发,镶蓝旗陷入苦战,伤亡陡增。奇袭的突然性丧失殆尽,战局一时胶着。消息传到正在围歼祖大寿的皇太极耳中,令他眉头紧锁。

皇太极面临两难:主力正与祖大寿死战,难以立刻分身;锦州奇兵受阻,若久攻不下,待袁崇焕再派援兵或祖大寿残部缓过气来,后果不堪设想。

“传令济尔哈朗、图尔格!”皇太极当机立断,调出两支最精锐的巴牙喇护军,由济尔哈朗、图尔格统领,火速驰援锦州方向,“告诉济尔哈朗、涂尔格不惜一切代价,速破锦州!赵率教部,务必歼灭!”

援兵如尖刀般插入锦州战场。生力军的加入,瞬间打破了平衡。赵率教部虽拼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殆尽,赵率教力战殉国。济尔哈朗、图尔格趁势猛攻锦州城,守军失去外援,士气崩溃。激战至次日黎明,锦州城门终于被巨木撞开,镶蓝旗的旗帜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插上了硝烟弥漫的锦州城楼。

锦州陷落的噩耗,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正在血战中苦苦支撑的祖大寿。他肝胆俱裂,知道大势已去。“突围!向西!”他集结起身边最忠心悍勇的数百亲兵家丁(多为祖氏族人及多年豢养的死士),组成锋矢阵,朝着兵力相对薄弱的西侧,发起决死冲锋。莽尔古泰、岳托虽奋力围堵,但祖大寿部困兽犹斗,爆发出的战斗力惊人,竟真的被他们撕开一道口子。祖大寿身披数创,血染战袍,在亲兵拼死护卫下,带着不足千人的残兵败将,丢弃所有辎重,狼狈不堪地遁入西面莽莽山林。岳托军追出数十里,斩杀溃兵无数,终因地形复杂,未能擒获祖大寿本人。

当锦州城破、祖大寿主力覆灭、仅以身免的消息最终确认,宁远城头的袁崇焕仰天长叹,悲愤交加,却也无可奈何。他只能严令紧闭城门,将悲愤化为死守宁远的决心。皇太极见重创关宁机动力量、夺取锦州已基本达成,宁远急切难下,且己方伤亡亦重,尤其镶蓝旗在锦州城下损失不小,果断下令停止对宁远的攻势,主力移师锦州,肃清残敌,巩固战果,并派出多路轻骑扫荡辽西走廊的明军孤立据点。

宁锦大捷!

当插着象征大捷赤羽、却也隐含沉重代价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冲入盛京,高呼“宁锦大捷!大汗神威!我军浴血克复锦州,重创明军!”时,全城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然而,欢呼声中亦夹杂着对伤亡将士的悲痛。留守的贝勒大臣们,在最初的狂喜后,细读战报,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皇太极运筹帷幄,于宁远城下佯装受挫后撤,诱使锦州守将祖大寿不顾袁崇焕严令贪功冒进,率主力出城追击。祖大寿部于野战中遭莽尔古泰、岳托所率主力迎头痛击,血战竟日,终至全军崩溃,仅祖大寿率数百亲兵溃围西逃。同时,阿敏、萨哈廉贝勒率奇兵奇袭锦州,遭遇明将赵率教部顽强阻击,血战方克,赵率教战死。我军虽最终攻克锦州重镇,缴获堆积如山,然将士伤亡亦重(尤其镶蓝旗),未能擒杀祖大寿、袁崇焕。此役,重创关宁铁骑主力,斩获无算,夺下辽西锁钥锦州,彻底洗刷老汗王宁远之败耻辱,新汗皇太极之威,以铁与血铸就!

盛京留守的贝勒大臣们,在最初的狂喜后,细读战报中详述的血战与伤亡,无不心情沉重。玉章端坐凤位,面色沉静如水,心中却翻江倒海:胜利的代价如此高昂,袁崇焕依然如定海神针般守在宁远,而祖大寿...这个打不死的悍将,带着他最核心的力量逃走了。她清晰地记得,历史上,正是这个祖大寿,不久后就在大凌河再次竖起明旗。溃围而出的他,此刻必如受伤的孤狼,在舔舐伤口的同时,疯狂地收拢旧部,等待着在下一个洗刷耻辱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