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元妃她不想早逝 >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凯歌裂苍穹 汗王坠玉阶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乌林珠伏在玉章膝头酣睡,手里还攥着没编完的丝线。玉章轻抚着妹妹柔软的发辫,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扎克丹隔着门帘禀报:"福晋,大妃派人来问冬衣筹备的事。"

玉章指尖一顿,琴音戛然而止。她早料到会有此一问——各贝勒府需在霜降前为前线将士备齐五千套棉甲。昨日她刚验收完最后一批棉花,此刻正好借机展示。

"请使者稍候。"她转向阿兰,"去库房取样本册来。"又对福佳道:"把昨日那套改良过的护心镜取来。"

午后阳光斜照进书房,玉章正在核对账册。案头堆着各庄子的秋收清单,最上面是浑河畔三十顷稻田的产量记录——比去年多了两成,这是她推行新式秧马的结果。

"福晋,三贝勒府来借粮。"阿裕捧着拜帖进来,"说是战马饲料不足。"

玉章唇角微抿。莽古尔泰的人这时候来借粮,分明是试探。她提笔在帖子背面写下数目,又添了句"听闻三贝勒新得科尔沁良驹,改日当前往观赏"。

待阿裕退下,她从暗格取出一册蓝皮账簿。这是皇太极留下的密账,记录着各旗真实的粮草储备。指尖在"正蓝旗"条目上停留片刻,朱砂笔轻轻圈了个记号。

当乌林珠揉着眼睛醒来时,发现姐姐正在院中指挥仆妇晾晒棉甲。秋风卷着桂花香掠过,那些厚重的冬衣在阳光下像一片移动的城墙。小女孩不知道,她梦中那只白鹿,此刻正在姐姐腹中悄悄长出玲珑的蹄印。

戌时的更鼓响过三巡,玉章独坐灯下。案头摊开着葛洪的《抱朴子》,书页间夹着皇太极出征前夜写的字条:"内丹之说虽玄,然养生之道可参。"

突然腹中微动,她惊得按住小腹。这种奇异的悸动让她想起《黄庭经》里"胎息守一"的说法。颤抖的手翻开妆匣底层,青铜钥匙在灯下泛着冷光。

暗格里除了城防图,还有个小锦囊。里面装着几片已褪去鲜妍却依旧柔韧的芍药花瓣——那是六月盛夏皇太极临行前,从她簪于云鬓的那朵粉玉芍药上轻轻摘下的。玉章将花瓣贴在唇边,仿佛还能嗅到一丝被时光凝住的夏香,忽然听见急促的脚步声。

有前线的密信传来,玉章急匆匆地打开信封。

月光下,熟悉的字迹力透纸背:"......丙寅,破杜松部于吉林崖。"纸角还沾着些许硝烟味。翻到背面,却见朱笔添了行小字:"闻家中桂子飘香,思卿罗襦素手。"

玉章将信笺贴在心口。

萨尔浒的硝烟尚未散尽时,浑河的水已被染成刺目的暗红。界藩山伏击的号角犹在耳边回荡,八旗铁骑踏着明军的尸骸与破碎的旌旗,将杜松的骄狂碾作齑粉,将马林部冲得七零八落,将刘綎的悍勇围困绞杀于阿布达里岗的密林,李如柏的懦弱则直接化作了不战而逃的烟尘。

短短数日,明廷苦心孤诣拼凑的四十七万大军(实际精锐约十余万),如同纸糊的巨兽,在八旗锋锐的刀锋下土崩瓦解,留下漫山遍野的辎重、哀嚎的俘虏和一片狼藉的绝望。

萨尔浒大捷!这不仅仅是战役的胜利,是国运的转折点!它像一道撕裂阴霾的闪电,宣告了后金的崛起无可阻挡,也彻底击碎了明帝国在辽东最后的心理优势。而这一切辉煌的缔造者,是端坐于中军大纛之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他采纳了皇太极“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雷霆之策,更以其无上的威望和铁腕,统御着麾下如狼似虎的贝勒与八旗劲旅,将这一战略完美地化作了横扫千军的现实。

捷报如同长了翅膀,飞越烽火连天的战场,提前抵达赫图阿拉。整个都城沸腾了!压抑许久的担忧瞬间化作狂喜的洪流。八旗妇孺涌上街头,老人们浑浊的眼中溢出热泪,少年们激动地挥舞着木刀。萨满的鼓点敲得震天响,悠长的神歌穿透云霄,向阿布卡赫赫女神献上最虔诚的感恩。

“呜——呜——呜——”

低沉雄浑的牛角号声由远及近,如同巨兽的呼吸,宣告着王师的归来。八旗旌旗猎猎作响,在风中撕扯出胜利的咆哮。刀枪如林,在残阳下折射出冰冷而耀眼的光芒。凯旋的将士们,虽然人人带伤,铠甲染血,脸上带着长途奔袭的疲惫,但那股狂喜之情,却如同无形的巨浪,冲击着每一个迎接者的心神。他们高唱着古老的战歌,声浪直冲云霄,震得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努尔哈赤端坐于高头大马之上,一身金甲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虽已年过五旬,但腰背挺直如松,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欢呼的臣民,充满了睥睨天下的雄主气概。他是这场辉煌胜利无可争议的统帅与灵魂,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等贝勒分列其后,如同拱卫北辰的群星,各具锋芒,但此刻都沐浴在大汗胜利的光辉之下。皇太极银甲染血,身姿挺拔,深邃的眼眸沉静如渊,紧随着父汗的马蹄,忠诚而坚定。

玉章强撑着身体的不适,在侍女的搀扶下,立于四贝勒府门前高高的台阶上。她的脸色比平时更加苍白,近几日晨起的恶心感挥之不去,加上对皇太极安危的日夜悬心,让她整个人显得异常憔悴单薄。府门前早已挤满了前来道贺的部属和邻近的旗人,喧闹声不绝于耳。当那明黄色的大纛和紧随其后的银色身影终于清晰可见时,玉章眼中瞬间迸发出光彩。她看到了皇太极,看到他铠甲上的血污和征尘,也看到了他平安归来的身影,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下大半。

凯旋的队伍缓缓入城,接受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努尔哈赤志得意满,苍老的面容因激动而焕发着光彩,他频频向欢呼的臣民挥手,享受着这无上的荣光与胜利的巅峰时刻。队伍行至内城,努尔哈赤在众贝勒和亲卫的簇拥下,正准备下马接受更隆重的迎接仪式。然而,就在他翻身下马,双脚刚刚落地的瞬间——

异变陡生!

只见努尔哈赤伟岸的身躯猛地一晃!脸上的红润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骇人的灰白,他下意识地伸手想扶住马鞍,手却抓了个空,高大的身躯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大汗——!”

惊呼声撕心裂肺,离得最近的代善和皇太极反应最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堪堪在努尔哈赤倒地之前将其架住,但触手之处,一片滚烫,努尔哈赤双目紧闭,牙关紧咬,已然人事不省,高热的体温隔着厚重的铠甲都能清晰感受到。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冰水浇头,瞬间浇灭了全城的欢腾,方才还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寂静和无数双惊恐的眼睛,赫图阿拉的天空,仿佛在胜利的巅峰瞬间被浓重的阴霾笼罩。

“快!传太医!抬大汗回宫!”代善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慌。侍卫们手忙脚乱地将努尔哈赤抬起,飞速向汗宫奔去。皇太极紧随其后,脸色铁青,他飞快地扫了一眼陷入混乱的现场和惊恐的人群,眼神锐利如刀。他迅速对身边的亲卫低声下令:“立刻封锁消息,安抚各部,严加戒备!任何人不得妄动!违令者斩!”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令人胆寒的肃杀,瞬间稳住了因大汗突然倒下而濒临失控的场面。

做完这一切,皇太极才猛地想起什么,霍然转头,目光穿越混乱惊慌的人群,精准地投向四贝勒府门前高高的台阶——那里,玉章脸色惨白如纸,一手紧紧捂着嘴,另一只手死死抓住身边侍女的手臂才勉强站稳,显然是被这惊变吓得不轻,身体的不适感似乎也因此更加强烈。

皇太极心头剧震,一边是突然倒下、生死未卜的父汗,一边是脸色惨白、摇摇欲坠的妻子,巨大的压力如同两座大山同时压来,他深深看了一眼玉章的方向,眼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担忧与歉意,但军情如火,容不得半分犹豫。他狠狠心,咬牙转身,随着抬着努尔哈赤的队伍,疾步如风地冲向汗宫。此刻,他必须守护在父汗身边,也必须守护这刚刚经历大胜却又瞬间陷入危局的国本。

“福晋!福晋您怎么了?”阿兰惊恐的呼唤声在皇太极身后响起。

只见台阶上的玉章,在目睹努尔哈赤倒下、皇太极决然离去的双重冲击下,那股强压了许久的眩晕与恶心再也无法抑制,!眼前一黑,身体软软地向后倒去。

“快!扶住福晋!”

“传府医!快穿府医!” 四贝勒府门前瞬间陷入另一场慌乱。

府内,玉章被紧急安置在暖炕上。老府医匆匆赶来,摒息凝神搭脉。片刻后,脸上露出惊异与一丝喜色,对着焦急的阿兰和众侍女道:“快!去禀报贝勒爷!福晋这是喜脉!滑脉有力,已有月余,只是连日忧思劳神,心绪不宁,加之体虚受惊,胎气不稳,才致晕眩呕逆,需得好生静养,万不能再受刺激了。”

“喜脉?” 阿兰又惊又喜,但看着福晋苍白脆弱的脸庞,再想到宫中大汗的危急和贝勒爷的处境,这份喜讯也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消息被火速送往汗宫。然而此刻的汗宫,早已是重兵把守,气氛凝重。太医们进进出出,人人面色沉重。诸贝勒齐聚殿外,神色各异,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权力的暗流。皇太极守在努尔哈赤的寝殿外,当听到亲卫低声传来的“四福晋晕倒,诊为喜脉,胎气不稳”的消息时,高大的身躯猛地一晃。

巨大的狂喜与更深的恐惧、对妻子的揪心、对父汗的担忧、以及对这风云突变时局的沉重压力……所有情绪如同狂暴的旋涡,瞬间将他吞噬,他死死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才能勉强维持住外表的镇定。他目光如冰,扫过殿外神色各异的兄弟子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风暴,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