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鱼跃青云 > 第2章 第2章

鱼跃青云 第2章 第2章

作者:十有九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03 21:21:56 来源:文学城

赶到酉时,一家老小终于到了家。

江刘氏去堂屋里把出门前放凉的绿豆汤端出来,“当家的,孩子们,来喝点水歇歇再干!”

这忙罗了一天,众人早就又饥又渴又乏了,忙过去端着茶碗一口闷。

江鱼儿也累坏了,她在现代压根就没干过农活,这呼哧呼哧跑了一天累的真够呛的。

江俊儿个子高,身体壮,喝水更是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了两大茶碗。

稍微歇息后,江二郎招呼着孩子们把麦子放到装着麦屯的屋子里,等明天天亮了再给麦穗子脱皮取粒。

江刘氏趁着这个时间,赶紧去灶屋里烙个饼子弄点下饭的菜。

早上出门时,面就和好放到烧火的铁锅里了,这赶到晚上发酵的不软不硬,用来烙发面饼子刚刚好。

取下墙上挂着的风干的腊猪肉,切四分之一放到菜板上。

她又去屋檐后的篱笆围起来的小菜圃里择一大把小葱,洗菜的水就顺着土地蜿蜒流下去,滋润着小菜圃里的农作物,一水多用,物尽其用。

往灶台里点火,塞一块大木头,足够一顿热乎的饭用了。

趁着火的温度刚上来,阿娘往锅里放了点猪油,把刚刚揉好的生面饼子放进去来回正反面的烙。

锅里一次能烙四个饼,家里的男丁虽然不多,但江二郎和俊哥儿好歹也要吃三个饼子;桃儿是老大,平时干活最多,一顿也得俩饼子;宝儿跟鱼儿吃的少,但怎么着也得一个饼子。

江刘氏算着每人吃多少。

不一会儿,烙的金黄酥软的饼子就出锅了。

借着火的余温,江刘氏手脚麻利的把小葱跟切好的腊肉片一块下锅,加上一点盐巴,花椒,大火翻炒几下,再加一点水盖上圆木锅盖,小火焖个几分钟,喷香下饭的小葱腊肉就出锅了。

“洗手吃饭啦!”

江刘氏边吆喝着,边利落的把两盘装着腊肉的中碗端到木桌上,又把装满饼子的编织筐也放到桌子上。

江宝儿老早就闻到饭香味了,一听说阿娘吆喝能吃饭,把车子一松,一溜烟的就往堂屋里跑。

江鱼儿眼疾手快的忙拉着车把手,奈何人小力气也小,俊儿哥看见了忙过来一起帮着。

江二郎看看早就跑到堂屋里的宝儿,又看看勤快的俩孩子,有点无奈的摇摇头。

要说他这四个孩子,就数江宝儿最会讨巧卖乖贪吃,唯一的优点就是人不懒惰了。

江桃儿擦了擦鼻尖的汗:“阿爹,您带着鱼儿妹先过去吃吧。这里也差不多只剩收尾了。”

看着懂事乖巧的桃儿,江二郎哪能自己一个人去吃呢。

约莫过了半柱香,江二郎才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去吃饭。

江宝儿眼睛红红的,正啃着自己的饼子,桌上的饭菜动也没动。

江鱼儿不着痕迹的看了眼一脸严肃的阿娘,心想,二姐姐这是没吃上挨吵了吧。

江二郎是个庄稼人,管教女儿家的事儿都交由江刘氏管,他自当是看不见江宝儿的委屈。

“吃饭罢!”

他开了口,大家才拿起筷子赶紧吃饭。

江家没啥规矩,不讲究食不语寝不寐那一套,所以一边吃着饭,江二郎和江刘氏一边说着话,江桃儿和江俊儿也时不时的插话讲一句。

江鱼儿专心的啃着饼子,满脑子想的都是得找个机会去京城,又或者看看哪儿有郎中,再不济有能挖草药的山也行呐!

她总不能就这样天天虚度时光。

一顿饭热热闹闹的快要吃完,江俊儿喝了一大碗凉茶后,突然面露痛苦之色,他‘哎呦’了一声,扑通就仰面从凳子上摔下去了。

这一变故让几人都呆了。

距离江俊儿最近的江鱼儿率先反应过来,她赶紧去扶江俊儿,一入手她就惊觉的发现江俊儿身上的温度不正常!

摸一下皮肤,更是有黏腻的汗渍。

这……

江鱼儿瞬间冒出来一个想法,中暑了?

“三哥哥?”

她这一嗓子也让江家人反应过来了,江二郎一把抱起江俊儿,往屋里的床上放,其旁人也紧跟着赶紧过去。

经过这一颠簸,江俊儿一躺床就要作呕,结果吐了一会儿,什么也没吐出来。

江刘氏慌张的摸了摸江俊儿的额头,又试探着叫了声:“俊儿哥,能听见阿娘的声音么?”

江俊儿此刻头晕目眩,面色潮红,自然是听不见。

“完了!”

江刘氏一屁股坐到地上,当即就要抹了泪:“这怕不是贪了刚刚的凉茶,得了胃寒!”

江二郎一听,面色瞬间变了,在他们这江家村里,压根就没郎中,平时发热胃寒,全靠自己熬过去。

江鱼儿在一旁看了个七八分明白,虽然她学的中医,但是中西医不分家,她能确定俊哥儿这是中暑,而非阿娘口中的胃寒。

她挤去前面,借着灯光看了看江俊儿,四肢湿冷多汗、面色已经从红润转为苍白、脉搏不寻常的增快,再加上刚刚的恶心呕吐,听不到阿娘的话,种种迹象表明,这就是中暑了。

想想也是,顶着大太阳在外面干了一天活,又回来呼哧呼哧干了那么久,这期间还喝了那么多凉水,搁谁谁都得中暑。

“阿爹,我去请郎中来罢!”

江桃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抬腿就要往外走。

江宝儿着急的拉着她:“大姐姐,这大晚上黑灯瞎火的,你去哪里请郎中!”

“那怎么办。”

看着床上已经陷入昏迷的江俊儿,江桃儿说话间已经有些哽咽了。

江二郎和江刘氏脸色也格外的难看。

江鱼儿很能理解,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只要生病,都是从鬼门关走一趟的事儿,况且古代还不比现代便利,万一得了病自然是七分看天,三分看命。

她想了想,问道:“咱家有没有地窖?或者特别凉快的地方?”

江桃儿点头:“有!鱼儿妹你问这个做什么?”

江鱼儿用通俗的话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然后就看着江二郎。

在这个家,大事还得是江二郎做主,他要是能同意她的想法,那俊儿哥的命自然是能保住。

江宝儿一听就跳了起来:“鱼儿妹妹,你在哪里看来的东西?你在质疑阿爹阿娘的经验么!阿娘说是胃寒难道还有假么?你懂什么啊,也不嫌折腾俊儿哥!”

江鱼儿没吭声,要是真当胃寒熬一夜,那人准没了。

“阿爹。”

她叫了声江二郎。

江二郎看看昏迷不醒的俊儿哥,又看看说的头头是道的鱼儿妹,心里叹了一口气。

知女莫若父,他哪里不知道眼前的小女儿其实已经不是之前的小女儿了呢?

他这个小女儿自幼木讷沉默,长到十六岁还是一副呆呆傻傻的模样,自从落水醒来之后,整个人就鲜活起来了,有时候还会突然叽里咕噜的说一些大家都听不懂的话。他这个当爹的,自然都看在眼里。

他能看得出来,现在的鱼儿妹没有恶意,甚至还会帮着家里忙些农活。

江二郎转过头对江桃儿吩咐:“桃儿,你跟着你阿娘先去把地窖收拾一下罢。”

这话的意思非常明确了,他愿意按照江鱼儿的话试试。

“宝儿,你先去打点水备用。”

江宝儿呆了一下,但是也不敢再说什么,她不怎么情愿的往院子里去。

偌大的房间就只剩下了江鱼儿没被安排活儿,她主动开口:“阿爹,我去把堂屋里的碗筷给收拾了吧。”

江二郎无声的张张嘴,想说点什么也没说,他莫名的有种预感,他这个小女儿不属于这里,也不会甘心在这里。

江俊儿在地窖里躺了一晚上,阿娘就在旁边守了一夜。

江桃儿在前夜,忙前忙后的打一些井水,用粗布浸湿,然后搭在俊儿哥的额头和四肢。

她忧心忡忡:“阿娘,鱼儿妹的这个办法真的有用吗?怎么感觉有点荒唐。”

江刘氏叹气,开口却是说了旁的话:“桃儿,你去休息罢。这里阿娘守着,家里能干活的不能一次性都倒了。”

江桃儿张张嘴,还是回屋了。

眼下俊儿哥倒了,阿娘这熬了一夜,自然明天也是干不了活儿了,眼下她不能也跟着倒了。

江鱼儿躺在床上假寐,直到听到江桃儿的鼾声,才悄悄的穿了鞋下床,放轻脚步去了地窖。

借着灯光,江鱼儿把地窖里的场景看的一清二楚。

阿娘熬的双眼都是血丝,整个人靠着墙面上半眯着,手里的粗布虚虚的拿着,显然她也困急了,累极了。

而她的到来居然没有惊扰到阿娘半分。

江鱼儿干脆大着胆子直接上前,伸手摸了摸俊儿哥的皮肤,皮肤温度已经转凉,面色也已经转为正常的红润,脉搏也恢复了强有力持续的跳动。

这显然已经降温了。

按照正常来说,应该在一个小时内降温的,奈何这里条件有限,物资有限,能在三个时辰内降温也不错了。

江鱼儿想了想,又扯着薄被给俊儿哥盖上。

虽然已经降温了,但是这里的温度比着堂屋里的温度还是有点低,为了避免感冒,也就是他们口中的风寒,还是得注意保暖。

做完这一切后,江鱼儿又放轻脚步回到了自己床上,但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真要是生个病可咋办呢?

果然不论在哪个年代,想满足温饱很容易,但是想生活的稍微便利一点,还是得去繁华的城镇。

夜来的快去的也快,第二天一早,江二郎麻溜的起床,刚出了堂屋门,就看见俊儿哥已经在院庭里坐着了。

“阿爹。”俊儿哥虚虚的叫了声。

江二郎一喜,忙上前把俊儿哥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看了一遍。

俊儿哥整个人除了有点力气无力虚弱点,未见半分的不适。

其他人见了俊儿哥这样,也是又惊又喜。

江二郎很快把今天的活儿分配好了,江刘氏小憩一晌午,江桃儿先把麦穗给脱脱皮,江宝儿就负责打打下手,做中午饭,另外看着点俊儿哥,得了空帮着一起去给麦穗脱皮。

至于江鱼儿,江二郎指名道姓:“鱼儿妹,你跟我一起去镇上!”

这话一出,江鱼儿还没有来得及惊讶,江宝儿就撅着嘴不乐意了:“阿爹,你偏心!为啥鱼儿能去镇上!我也想去!”

江二郎心里不舍得责骂孩子,但面上还得做足了功夫,他眼睛一瞪:“你去干什么!哪次不是带你去了?鱼儿妹长这麽大,也该见见世面了!”

江桃儿也跟着数落:“就是。哪次都你去,你老老实实在家照顾阿娘罢!”

反正经过这一闹腾,江宝儿得了块冰糖后,才肯罢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