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逾星记事:顶流与冰山投资人双向诱拐 > 第42章 秤上烟火

逾星书斋的后院,藏着个比前堂还讲究的厨房。

嵌入式烤箱是德国进口的,温控精确到±1℃;料理台上的刀具按功能排列,从剔骨刀到水果刀,刀刃反光得能照见人影;最显眼的是台银色的电子秤,显示屏上的数字跳动时,连小数点后两位都清晰可见——这是沈逾白的领地,比他的公司办公室还要神圣。

温星燃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沈逾白系着深蓝色围裙的背影,忍不住笑出声。对方正拿着量杯往面粉里加酵母,眉头微蹙,仿佛在审核一份几十亿的合同。“我说沈总,”他扬了扬手里的食谱,“做个馒头而已,用得着精确到克吗?我妈做了一辈子馒头,全凭手感。”

沈逾白没回头,指尖在电子秤的清零键上按了下,声音透过面粉袋的窸窣声传来:“食谱上写着‘酵母5克’,多1克会发过,少0.5克会夹生。”他把量好的酵母倒进面粉里,动作流畅得像在签文件,“这是科学,不是手感。”

温星燃走过去,伸手想抓把面粉撒他脸上,却被精准拦截。沈逾白握住他的手腕,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别闹,面粉的湿度刚调好,沾了汗会影响发酵。”他低头看了眼腕表,“现在是下午三点十五分,按流程,发酵需要一小时二十分钟,六点整可以蒸第一锅。”

“我的天,”温星燃夸张地捂住额头,“你这哪是做饭,是在搞实验!”他看着料理台上按顺序排好的小碗——白糖30克,温水150毫升,碱面2克,每个碗上都贴着便签,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沈逾白,你坦白,是不是有强迫症?”

温星燃的记忆悠悠荡荡飘向过去。

他想起他们确定恋爱关系后的不久。

那天温星燃宿醉醒来,闻到厨房里飘来粥香,趿着拖鞋走过去,差点被地上的防滑垫绊倒。“你在厨房铺地毯?”他指着那块印着向日葵的垫子,哭笑不得。

“瓷砖凉,怕你光脚踩。”沈逾白正站在灶台前,手里拿着长柄勺,顺时针搅拌着砂锅里的粥,速度均匀得像设定好的程序。料理台上,一小碟榨菜被切成了均匀的丁,连厚度都相差无几。

“至于吗?”温星燃凑过去看砂锅,白粥熬得绵密,米粒个个开花,却没粘锅底,“我妈熬粥都用高压锅,半小时搞定。”

“高压锅会破坏米的口感。”沈逾白把火调小,“这锅粥用的是东北大米,提前浸泡了四十分钟,加的是纯净水,水米比例1:8.5,中火煮三十分钟,转小火慢熬十五分钟——这样才够软糯。”他盛出一碗,放在托盘上,旁边摆好榨菜丁和一小碟蜂蜜,“温度刚好60℃,不烫嘴。”

温星燃舀了一勺,温热的粥滑进喉咙,带着淡淡的米香。他看着沈逾白站在晨光里,围裙上沾了点水渍,却依旧挺直着背,忽然觉得这人的“强迫症”,好像也没那么讨厌。

后来熟客们常说,沈逾白做的菜,味道未必惊艳,却总能让人吃得舒服。就像他炖的排骨汤,玉米和胡萝卜块大小一致,连排骨都剁成了均匀的小段,汤面上的浮油被仔细撇掉,喝起来清爽不腻;他烤的戚风蛋糕,高度精确到7厘米,切开时截面光滑,气孔细密得像海绵,连甜度都控制得刚好——三分甜,配黑咖啡正好。

“你这蛋糕的配方,是不是用了什么秘密武器?”有次甜品师来书店做客,尝了一口就惊叹,“比我们店里卖的还细腻。”

沈逾白正在清洗打蛋器,泡沫被冲得干干净净:“没什么秘密,就是严格按配方来。低筋面粉90克,玉米油50毫升,鸡蛋五个,每个重量在55-60克之间,烤箱上下火150℃,烤40分钟,出炉后立刻倒扣——步骤对了,味道自然不会差。”

温星燃在旁边补充:“他连鸡蛋都要称重,太轻的不用,说‘蛋液不够影响蓬松度’。”他拿起块蛋糕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不过说实话,比甜品店的好吃,因为……”他故意拖长调子,看着沈逾白的耳朵微微发红,“因为放了‘沈氏秘制强迫症调料’。”

温星燃第一次“挑战”沈逾白的厨房规矩,是在某个下雨的周末。

沈逾白正在准备晚餐,清蒸鲈鱼已经处理干净,摆在盘子里,旁边的姜丝被切成了细如发丝的模样。他刚要往鱼身上淋料酒,温星燃忽然从背后抱住他,下巴搁在他肩上:“今天想吃糖醋的,不要清蒸。”

沈逾白的动作顿了顿:“食谱上写的是清蒸,更健康。”

“我不管,就想吃糖醋的!”温星燃故意蹭他的脖颈,声音带着撒娇的意味,“你做的糖醋汁最好吃了,酸酸甜甜的……”

温热的呼吸拂过耳畔,沈逾白的耳根慢慢泛红。他沉默了三秒,拿起手机调出糖醋鲈鱼的食谱,手指快速滑动屏幕:“需要番茄酱80克,白糖50克,陈醋40毫升,淀粉15克……家里的陈醋只剩35毫升,差5毫升。”

“哎呀差不多啦!”温星燃伸手关掉他的手机,“少一点没关系的!”

“不行。”沈逾白挣开他的怀抱,拿起外套,“我去便利店买一瓶,五分钟回来。”

温星燃看着他急匆匆出门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便利店就在巷口,沈逾白去了十分钟才回来,不仅买了陈醋,还拎了袋草莓。“刚才在楼下遇到张阿姨,她说这草莓甜,给你买的。”他把草莓放在水槽里,用盐水浸泡,“按标准时间,泡三分钟,杀菌。”

那天的糖醋鲈鱼,最终还是按食谱完成了。糖醋汁浓稠度刚好,均匀地裹在鱼块上,连摆盘都用了西兰花围边,像幅精致的画。但温星燃发现,沈逾白在淋汁时,故意多淋了些在自己碗里——他知道自己喜欢吃汁拌饭。

“你看,”温星燃舀了勺汁拌进米饭,笑得狡黠,“偶尔打破规则,也挺好吃的嘛。”

沈逾白没说话,只是默默把草莓从盐水里捞出来,用纯净水冲洗三遍,沥干水分,放进玻璃碗里,摆成了漂亮的圆形。“草莓要这样吃才干净。”他把碗推过来,语气依旧严肃,却没再提“标准时间”。

这样的“妥协”,后来渐渐多了起来。

沈逾白会在温星燃熬夜看剧本时,煮一碗“不精确”的面条——鸡蛋煎得有点焦,青菜烫得有点老,但卧在碗底,正好暖手;他会在温星燃生日时,烤一个“形状不规则”的蛋糕,因为温星燃说“圆的太普通,我们要独一无二的”;甚至有次,温星燃突发奇想,要在排骨汤里加玉米笋,沈逾白查了半小时食谱,确认“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后,还是加了进去,虽然全程皱着眉,像在做什么冒险的实验。

“你看你,”温星燃啃着玉米笋,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以前连盐多放0.1克都要计较,现在居然允许我‘乱加’东西了。”

沈逾白正在给汤撇浮沫,闻言动作顿了顿:“偶尔的变量,也是实验的一部分。”他把撇好的汤盛进碗里,推到温星燃面前,“但仅限你。”

沈逾白的厨房,有本厚厚的“实验日志”。

封面是温星燃画的,两个小人在厨房里打架,一个举着锅铲,一个拿着面粉袋。里面记录着沈逾白做过的每道菜:日期、食材、用量、步骤、口感评价,甚至还有“失败原因分析”。

翻到某一页,字迹有些潦草,显然当时很匆忙:“3月15日,温星燃发烧,做了白粥。大米100克,水850毫升,熬制时间45分钟。评价:他没吃完,说没胃口。改进方案:下次加少许姜丝,驱寒。”

下一页是第二天的记录:“3月16日,姜丝白粥。大米100克,水850毫升,姜丝5克。评价:喝了半碗,说想喝甜的。改进方案:备蜂蜜,按需添加。”

温星燃第一次看到这本日志时,是在一个深夜。沈逾白在书房处理文件,他睡不着,溜进厨房找水喝,无意间翻开了这本放在料理台上的本子。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记录,从最初的“严格按食谱”,到后来的“温星燃喜欢多加半勺糖”,再到“今天他说西兰花不好吃,换成芦笋”,眼眶忽然就湿了。

他拿着日志走进书房,沈逾白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看到他手里的本子,有些不自然地想合上:“还没整理好……”

“沈逾白,”温星燃打断他,声音带着哽咽,“你是不是把我当实验对象了?”

沈逾白愣住,随即明白过来,伸手把他拉进怀里:“不是实验对象,是……重要的人。”他低头看着日志上的字迹,语气忽然变得柔软,“我不太会做饭,也不太懂怎么照顾人,只能笨办法,记下来,下次做得更好。

温星燃靠在他胸口,听着沉稳的心跳声,忽然觉得那些精确到克的数字,那些严格的步骤,都不是强迫症,是笨拙的温柔。就像沈逾白的人,永远一丝不苟,永远按部就班,却会为了他,一点一点打破自己的规则,一点一点学着“不精确”。

后来,这本日志里多了些“温星燃手笔”。

“5月20日,沈逾白做了牛排,说要七分熟,结果煎成了八分熟,因为我在旁边捣乱,他分心了!不过很好吃,比餐厅的好吃一百倍!”下面画了个大大的爱心,旁边写着“原谅他了”。

“7月3日,今天尝试一起做饼干,沈逾白说我放的黄油太多,结果烤出来超香!他偷吃了三块,还嘴硬说‘尝尝熟了没有’。”旁边画了个吐舌头的小人,像极了沈逾白偷吃时的样子。

熟客们偶尔会看到这本日志,笑着说:“沈总这哪是做饭,是在写情书啊。”

沈逾白总是不承认,说“这是科学记录”,但耳根会悄悄泛红。温星燃则会大大方方地翻开,指着那些“不精确”的记录,跟大家炫耀:“看,这是我的功劳,把冰山融化了一点点!”

后来有次书店店庆,沈逾白承包了所有的餐点。

从早上六点就钻进厨房,烤面包、做三明治、调沙拉酱,忙得像个陀螺。温星燃想去帮忙,被他推出厨房:“去前厅招呼客人,这里有我。”

熟客们透过厨房的玻璃窗,看到沈逾白系着围裙,在料理台前忙碌的身影。他的动作依旧一丝不苟,给三明治抹酱时,连边缘都涂得整整齐齐;切水果时,每块大小都差不多,摆进盘子里,像精心设计的图案。

“你看沈总,连切个西瓜都这么讲究。”穿格子衫的程序员笑着说,“这要是在我们公司,绝对是顶级产品经理。”

“我觉得更像科学家。”学化学的女生推了推眼镜,“精确控制变量,追求最优解。”

温星燃靠在窗边,看着那个认真的背影,忽然想起沈逾白说过的话。他说:“工作上,差一点就可能满盘皆输;生活里,或许可以不那么精确,但对你,我想做到最好。”

那天的餐点,最终摆了满满一长桌。三明治按口味分类,沙拉酱单独放在小碟子里,连饮料都按温度排列——冰的放左边,常温的放右边,热饮放在中间,用保温杯装着,避免变凉。

“太完美了!”粉丝们举着手机拍照,“燃哥,你家沈总真是被投资耽误的大厨!”

温星燃笑着拿起块三明治,咬了一大口。面包烤得外酥里嫩,火腿和生菜的比例刚好,连千岛酱的量都恰到好处。他看向厨房门口,沈逾白正摘下围裙,额角带着薄汗,眼神里却有藏不住的期待:“怎么样?”

“嗯……”温星燃故意拖长调子,看着他紧张的表情,忽然笑出声,“除了太好吃,让人想再吃十个,没别的缺点!”

沈逾白的嘴角,终于微微扬起。他走过来,自然地擦掉温星燃嘴角的沙拉酱,动作熟练得像做过千百遍。“慢点吃,还有很多。”他的指尖带着厨房的烟火气,温热而真实。

夕阳透过玻璃窗,给餐桌镀上了层金边。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精确到克”的餐点,聊着天,笑声此起彼伏。有人问沈逾白:“做饭这么累,还这么讲究,不觉得麻烦吗?”

沈逾白看向正在给大家分蛋糕的温星燃,他的鼻尖沾了点奶油,像只偷吃的猫。“不麻烦。”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因为值得。”

那天晚上,收拾完厨房,温星燃靠在沈逾白怀里,看着他清洗那台陪伴了无数个日夜的电子秤。“你知道吗,”温星燃把玩着他的手指,“其实你做的菜,最特别的调料不是精确的克数,是你啊。”

沈逾白关掉水龙头,水珠顺着他的指尖滴落,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嗯。”他低头吻了吻温星燃的发顶,“你的‘捣乱’,也是重要的调料。”

厨房的灯亮着,料理台上的刀具依旧排列整齐,电子秤的显示屏已经归零,但空气中,还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温柔的气息。或许沈逾白的强迫症永远不会改,他依旧会严格按食谱做饭,精确到每克每毫升,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爱从来不是要求对方改变,而是在严谨的规则里,为你留出偶尔“失控”的空间;是在精确的生活里,心甘情愿为你多放半勺糖,多等五分钟,多做一次“不完美”的尝试。

就像此刻,沈逾白把洗干净的草莓放进碗里,这次没有摆成圆形,而是随意地堆着,像颗颗散落的星星。“这样也挺好。”他说,语气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

温星燃笑着凑过去,拿起一颗塞进他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两人舌尖散开。是啊,这样,真的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