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与她攻心 > 第13章 下雪

与她攻心 第13章 下雪

作者:容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22:15:04 来源:文学城

朝廷的赈灾款与赈灾粮,很快顺利送到了许州。一起来的,还有命黄德孝赈灾的圣旨,整个府衙都参与到了此次赈灾。

有了充足的钱粮,应瑶也能大展身手了。她先给灾民们改善了伙食,除了粥之外,每人每日还可以领一个馒头。已经入冬了,若不及时搭建庇护所,只怕灾民们难以熬过这个冬天。

有沈容湛的监督,黄德孝不敢有什么小动作,事情进行的格外顺利。很快,便搭建好了几处难民营。

没过几日,开始下雪了。

今年的初雪来的比往年更早些,刚入冬,天气一夜骤降,第二日便下起了大雪。

应瑶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融化,“幸好已经建好了难民营,若是晚了片刻,不知又要生出什么样的变故。”

陶安不禁感叹,“都说瑞雪兆丰年,是吉兆,愿来年不再有天灾。这几年天灾不断,百姓们活得都很辛苦。”

应瑶也明白,朝廷虽年年派官员赈灾,可那些人尸位素餐,赈灾的银两,怕是一半要流入他们自己的口袋。

似是想到什么,陶安眼中似有泪光,继续道:“从前……宁王在时,常常自掏腰包到各处赈灾,可惜……”他后面的话没有说完,而是摇了摇头。

听到“宁王”二字时,应瑶觉得自己的心被揪了一下。她的外祖父宁王,最是仁善,是她最敬爱的长辈。从前,她也常随外祖父去施粥、赈灾,此次赈灾能如此顺利,也多亏了在外祖父跟前耳濡目染,学了许多。

“那宁王……宁王现在怎么样了……”她将脸微微别过去,不让陶安看见她眼里的泪光。

陶安诧异地问道:“你还不知道?”

“我不过是一深闺妇人,哪里知道外面这许多事。”

“唉!”陶安深深一叹,“他们说宁王谋反,已被斩首,整个宁王府都……没了,可我怎么都不信,宁王会是谋反之人!”

说到宁王,陶安只有无尽的愤恨与叹息,他看了眼天色,道:“不早了,我要回去了,林娘子也早些休息。”

“好。”应瑶强撑着,吐出这一个字。

她不知陶安究竟往哪里走了,何时走的,眼前只剩下雪花在月色下,映衬片片晶莹的亮色。

“你与宁王,是什么关系。”

身后传来的声音,令应瑶吓了一跳,她伸手抚上脸颊,原来早已泪流满面。

拭去泪痕后,她转身看清来人,福身行了个礼,唤了声:“沈公子。”

“我一介商贾之女,如何能与宁王有关系,不过是受过宁王恩惠之人的其中一个,闻此噩耗,不免有些难过。”

沈容湛没再追问,他伸出手,应瑶却本能后退一步。

“公……公子……”

在她视线下方,一只修长的手,轻轻掸去她毛领上落的雪花。

“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和我说。”

泛着红的眸子抬起,正看见那人背着月光,宛若神明。她张了张口,却只吐出个“好”字。

灾民们回了难民营,二人行在无人街道到,一路无言。只有风声,雪落声,还有脚踩在雪地上的声音。

如何说呢?如何能与他说呢?

她何尝不贪恋那为她拂去尘雪的手,可她是罪臣之女,而他眼看着受陛下器重,前途无量。

而她在做的事,凶险无比。

……

葳蕤的烛光下,何盛只看得见沈容湛沉着的一张脸,自他回来后,便是这幅样子。

他平日里虽话多,却也知道,世子爷出现这种表情的时候,他应该呼吸都小声些,最好别被他发现自己的存在。

直到沈容湛开口,才打破了寂静。

“差人去寻魏泽,问我他怎么还不回来。”

何盛方想起,魏泽已经离开二十多日了。

话说魏泽那边,他快马加鞭赶到杭州,用令牌调取了户籍档案。

却有一户姓林的商户,情况与林娘子说的基本吻合。

但那林家遭难,却发生在三年前……

“那林家三姑娘,是名动杭州的美人,提亲之人都要踏破了门槛。后来林家的人都死在逃亡的路上了,就剩了她一人,再然后便不见踪迹了。”

“后来有人去京城,说见到了林柔姑娘,是在京城的一品楼中,林柔姑娘做了琵琶女,后来就再未听过她的消息了。”

那管理档案的吏人,言语间尽是惋惜。

魏泽片刻不敢耽误,拒绝府衙官吏留他用饭的请求,带着干粮骑上马便上路了。

一路快马加鞭到京城,又过了七八日,他丝毫不敢耽搁,直奔一品楼而去。

一听说他找林柔,那老板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你找林柔啊?那个蠢货,本可以在一品楼享福,后来攀了伯爵府公子的高枝,替她赎了身。”

“后来不知怎的,听说她又爱上了个穷书生,一年前好像是去了……哦,许州。”

“伯爵府?”

那老板斜倚在凳子上,慵懒地答道:“是啊,就是从前那个昌宁伯府。”

从前林柔在时,风靡一时,自她离开后,这样找林柔的男子亦不计其数。不免让这老板觉得,林柔赎身的银子要低了。

她留意到魏泽阴沉的脸,心道又是一个痴情的汉子,可惜那女子早就有了心上人。

魏泽将拳头握紧,那人在许州竟有一年,况且还与昌宁伯府有关。谁知她遇到了什么人什么事?如何又不与心上人在一起了?还敢欺骗世子爷!

将证据整理成册后,魏泽不敢耽搁分毫,便往许州赶去。

快要抵达许州时,却遇到大雪,一时封了路,无法行进。

……

热腾腾的馒头出锅了,应瑶有条不紊地给灾民们发馒头。

“一人一个,大家不用急,人人都有。”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蒸笼附近徘徊,他黑溜溜的眼睛紧盯着应瑶,时不时往馒头上瞥。应瑶当他是饿了,便拿了个馒头递给他,“下次记得排队哦。”

那男童低着头,说了声“谢谢”。谁知下一刻,他竟从蒸笼里抓起一个馒头就跑。

“唉……”

不一会,那男童就跑远了,气得春桃直跺脚,“若是人人都向他这样,日后不就乱了套!”

说完,春桃便追了上去。

她性格活泼,却有失沉稳,年纪又小,而那抢馒头的又是个孩子,应瑶担心出什么事不好收场,便也追了上去。

那男童七拐八拐跑进了难民营中,小桃大喊一声:“喂!小贼站住!”

男童听闻跑得更加快了,待跑到难民营的一个角落里,那男童终于停下脚步。

春桃也终于追上了他,厉声道:“快还给我。”

那男童闻言,竟将其中一个馒头塞进自己嘴里,另一个则放在地上踩了两脚。

春桃正要上去抓他,应瑶拦住了。

“动静轻一些,咱们跟上去看看。”

顺着难民营的缝隙,应瑶看到,男童将馒头脏了的皮扒掉,露出完好的部分,又将馒头掰碎,泡在热水里,用筷子搅了搅。

他把碗端到一旁,只见那草堆上正躺着个孩童,大约四五岁的样子,眼睛半眯着,远远看着,便能感觉到他气若游丝。

想来,他是怕二人要回馒头,才放到地上踩。

为了防止冒领、多领,应瑶早已将灾民登记造册,需本人带凭证到场领完粮食,再签到画押。

是她忽略了还有病重无法下床的灾民。

应瑶拉开帘子,走了进去。男童以为她是要馒头的,忙将碗往身后藏。

她蹲下身,柔声道:“若是想帮他要馒头,应该跟我说才是,不可以硬抢的,明白吗?”

男孩愣了愣,木讷地点点头。

“明日你来找我,我会多给你一份粮食。”

那男孩却不为所动,端着碗站着,闭口不言。

“怎么了,你可是还有什么难处?”

男童道:“可不可以,每日再多给我一份?”

应瑶不解,只见那男童指了指角落。

“还有她……”

那女子身形消瘦,形同枯槁,头发一缕缕打成结敷在面上。

虽然已非往日模样,但应瑶还是一眼认出了她。

应瑶朝女子走去,脚下似有千钧重。她蹲下身,伸手握住了女子枯柴般的手。

女子也看向她,缓缓朝她摇了摇头。

“你早就认出我了对不对?为什么不来找我?”

说完,她已经泣不成声,轻唤了声,“表嫂。”

女子说不出话,只一味摇头。

应瑶不忍再看,而是冲出帐子,右手扶在柱子上,大口喘着气。

她叫来春桃,嘱咐道:“你那些银子,去租间好点的房子,让他们三人住进去……对了,再找个大夫。”

春桃并未听到应瑶对那女子说的话,只隐约觉得她方向的行为有些古怪,但林娘子人又好,又聪明,她做的一定是对的。

宁王有位孙子,少年时便仗剑游历天下,是为应瑶的表兄。而方才的那位,是她表兄的妻子,她的表嫂。

她表嫂不过是一民间女子,身份不被认可,并未上皇家玉牒,表兄一直在外,生死不知,而表嫂和那两个孩子,或许是宁王唯一的血脉了。

一定要想办法保全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