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虞氏女 > 第47章 第 47 章

虞氏女 第47章 第 47 章

作者:苍烟晚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08:40:32 来源:文学城

兰池宫前的地砖纷纷刻了各式祥瑞图章,隔着丝薄足袋,突兀地刺激着她足底穴道,时而酸胀欲麻,时而钻心的疼。她却紧闭着嘴,强忍诸多不适,一声不吭地追在胡亥身后不远不近之处。

风送晚荷残香,清淡幽雅。胡亥仿佛察觉到楚意正跟着自己,脚步不再如刚从宴殿之中出来时那般激急。等从台阶上下来,路面以凭证青石板铺就,他的影子逶迤身后,长长地拖到楚意脚尖前,她忽觉有趣,就低头一步一步踩着他的影子走。

幼时她也总和项藉在光下玩踩影子的游戏,可项藉自恃身怀武艺,腿脚灵便,每每叫她追得满头大汗,也捉不到他影子的一片衣角发梢,气到她撂挑子不干了也从不来哄,挨上一通好打又跑去虞妙意跟前求告。不像胡亥今夜这般,让她每一步都能踩进他影子里去。

未料他冷不丁脚步一停,转身过来时,楚意一个躲闪不及,额头直冲着他胸怀撞上去。他急忙伸手来扶,似恼非恼地一挑眉梢,“好玩么?”

“公子恕罪。”楚意不好意思地缩了缩脖子。

他目光如是在楚意身上一扫,最后落到她裙下脏兮兮的足袋上。不悦地扬起声调,“鞋呢?”

楚意好笑地扬眸瞧着他面无表情地一张脸,掩唇笑弯了眼睛,“也不知方才是谁非把众人的鞋履踢得乱七八糟,我只顾着追着他出来,哪儿还有工夫给自己找鞋穿?”

“有昆弟在那,你大可不必随我出来。”胡亥松了她的手,旋身随即便要登上来时的马车。

“这是个甚么道理?宫里殿室楼台一向泾渭分明,我既是光明台中人,若不随了公子你出来,还能随了谁?”楚意话说得急切,说完着实把自己也吓了一跳,赶紧埋过头坐到那赶车的小哑巴身边去,装作甚么也未发生的样子。

可说出去的话,便如泼出去的水,胡亥俨然入耳,面上却不起波澜,“坐进来。”楚意不解他用意,趁着车马未动,将身子向后挪进帷帘中,后听他指着自己脚上满是尘垢的足袋令道,“脱了。”

楚意闻言,羞得脸上晕红,出身书香门第的母亲在世时就常与她和阿姊念叨,女子玉足当如拳拳赤心,姻缘未定前不得视于男子眼前,只能等婚嫁之后,方才可以与丈夫面前显露。楚意虽自小与项藉一班儿郎厮混,不大注重这些繁琐礼教,却也算中规中矩。对胡亥的命令深感为难,支支吾吾地扭捏着,从也不是,不从也不知该作何解释。

胡见她难做,随即将身上那件墨色赤丝蟠虬海绡外袍脱下,这价值连城的衣料,却被他轻易抛出去,遮掩在楚意脚上。她也不再想为这些细枝末节与他起争执,无奈照做。

车轮吱吱呀呀滚过寂静的甬道,住在兰池宫附近的宫人稀少,百步之余才见一豆残灯。胡亥俯身出去,按着小哑巴的肩膀命他暂停几时,自己下车而去,没入沉沉夜色,连楚意也不知他此行是要去哪,又打着赤脚,只能安静地待在车里等他回来。

约摸有一刻钟,才见他负手而回,上车之后忽将手中之物抛进楚意怀中,自己别过脸去,“穿上。”

楚意低眸定睛一看,竟是一双崭新的女子宫鞋,连同捎带在一块的足袋亦是从未叫人穿过的。一想到他屈尊降贵一回,居然是为了她向别的宫人讨要双新的鞋袜,她的心情已不是受宠若惊能够形容,笑意浮上脸颊,“多谢公子了。”

且一经穿上,新鞋大小恰巧与她脚的尺码完全吻合。横冲直撞如她,费尽心机也与这座宫廷格格不入时,万幸有这样一双再普通不过的鞋与她合称。她悄悄瞥了静静望着帷帘外脉脉夜色的胡亥,之前的不安、顾虑、猜忌、惶恐,一点点沉寂平和下来。

入兴乐宫后,胡亥没有打算直接回光明台,而是带着楚意往太官署去了。他被楚意惯得挑食成性,宴上的吃食不对口味,宁肯饿着肚子也不能将就果腹。

今夜并非熟人守夜,胡亥也不大情愿让楚意再去把熟稔的几个人吵起来,便主动从袖中摸了金铢出来将人打发出去,再自顾自从白天剩下的小食中挑挑拣拣,揣在个小箩筐里,熟门熟路地摸到厨房屋后的梯子,蹭蹭几步便上到了屋顶。

楚意不如他身轻如燕,老老实实攀着梯子爬上去,无意间一抬眸,却蓦然怔愣住了。繁密璀璨的星子簇拥在墨蓝夜空上挤眉弄眼地闪烁着,耳边的蛙声蝈鸣也仿佛是它们在低吟浅唱,时不时还有一穗流银沿着天边滑落。

“这样美的夜空,我也许久未曾见过了。”楚意一面喜不自胜地贪看,一面摸到胡亥身边抱着膝盖坐下。

胡亥将手里的甜荞饼掰一半分给她,也跟着释然仰头,“我从前有段时间总是饿肚子。”楚意啃着甜荞饼,默默转眼瞧着他,听他的低磁的嗓音沉沉散进风里,飘到天上去。“阿嬷是我三岁以后才来照顾我的,那时她虽举家入秦,半数家卫充入秦军,却仍为陛下疑忌,便将她抛进了光明台这个死地。那年荆轲刺秦事败,他忙着征讨燕国,胡姬苛责光明台这种事,也不知他究竟是否听说。那段日子,我和阿嬷时常食不果腹,连口干净的水都是奢求。是阿嬷想尽法子,接雨水、煮树皮,才将我喂活的。直到王翦、辛胜二将于易水大败北燕,凯旋之日,陛下下令封赏后宫,不然我恐怕就要死在那个冬天了。”

楚意耐心听他说完,心里大为触动,“这样的日子我也过过。九岁那年,秦国的王翦蒙武两位将军攻入寿春城,掳走楚王负刍,楚朝中一片混乱,死的死,逃的逃。我随父母兄姊躲在地窖中,等待着项燕将军迎昌平君归来。那阵子兵荒马乱的,阿父前半生又是个空有两袖正气的清官儿,家中多余的粮食全都被他分去救济百姓了。我家那破落地窖,根本撑不住我们一家四口三天,三天过后,便靠着阿父和兄长冒着被巡城士兵发现,就地正法的危险去到地上摸点残羹剩饭,到后来残羹剩饭也没有了,堂堂楚国三氏大家,堂堂两朝肱骨之臣,就只能啃草根捡树皮来苟且偷生。”

“那年昌平君叛离秦国,遭到他愤恨追杀,一路颠沛流离终是回到楚国,于淮南匆匆被拥护为新君。”胡亥对秦楚那段殊死之争颇有印象,隧道,“两军匆匆兵戎相见,楚军不敌秦师,一败涂地。”

“项燕将军知大势已去,恨自己守不住这家国疆土,自尽于阵前。昌平君为项家庇佑,诈死退回寿春,不幸被占领寿春的秦军发觉。危难之际,昌平君选择将王剑太阿与楚国虎符分别交付我阿父和项伯父。”楚意的神情黯淡所至藏就几分永远无法释怀的悲伤,“待我们拼死杀出寿春后,回头便看到昌平君他一把火点燃了寿春楚宫,漫天的红烧烫了所有侥幸逃出的人的眼睛。”

胡亥中肯地点头,“昌平君,实乃忠肝义胆之国士矣。可惜这一把火,陛下不会让它烧在史书里。”

“这一把火烧尽了楚人被秦军践踏的懦弱,烧尽了楚国王室飘摇半世的屈辱。”楚意自我开解地大大地伸了个懒腰,饮了一口胡亥带上来的凉汤,“可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当属那段啃树皮草根的黑暗日子,我还差一点因为哭闹的动静将巡逻的秦军召过来。但抱着我的阿母非但没有训斥我,反而告诉我;‘哭泣是最无用的,哭不来干粮,哭不来援军’。”

她顿了顿,方又撑头苦笑着,“从那以后,我便不常哭了,便是二老撒手人寰,我也愣是没落下一滴眼泪,所有人都说我冷血,说我没心肝儿,可是只有我知道,即使我如何哭闹发疯,他们都再回不来,唤我一声‘乖阿囡’了。”

胡亥静默半晌,破天荒地吐出两字安慰,“节哀。”

“节甚么哀?”楚意肆意强撑着一张笑脸,苦涩与欢喜掺半,狰狞而柔弱,“公子,我们尽早去雍宫罢。早一日查出巴夫人和先考先妣的死因,揪出凶手,挫骨扬灰,将这血海深仇洗雪。到那时,就可以离开咸阳宫,离开秦国了。”

“是么?”胡亥不自在地别过脸。

楚意再次抬眼望向漫天繁星,起身憧憬地张开双臂,“江东的夏夜也是这般星辰明亮,与月争辉。到时我可以陪着公子一道去到咱们江东,好山好水,天大地大。我们那里的女子人美歌甜,便是不唱歌,说起话、撒起娇来,便能叫人苏到骨子里头去,到时公子要是不嫌弃,我便,我便给公子好好相一相,为妻为妾,早些成家立业,不再去理会江湖庙堂中那些打打杀杀之事。”

“是么?”胡亥不喜不悲,更无怒色,平淡如常。他的眼神落在楚意眸中却是深邃滚烫的,莫名地烫进了她心坎里去。

她讷讷地对他互相将彼此的影子刻画在瞳孔中,启唇欲言,喉咙里却仿佛堵了团炙热的火,下意识地随着他喉结不经意的起伏上下燎拨。

“敢问顶上可是胡亥公子?”

地上冷不丁传来一声质问,太官署上下已经被团团围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