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游戏竞技 > 与深渊对弈 > 第32章 行吧,跑就跑吧,顾不上了

这一步,使得两人之间仅剩一寸之隔,呼吸可闻。

林暮甚至能清晰地闻到她身上淡淡的馨香,能看到她月光般白皙肌肤上细微的绒毛。

他的心鼓噪得厉害,一声声撞击着耳膜,呼吸不由自主地变得紊乱。

最终,他手腕一沉,将那柄短刃撤了下来。

他无法下手,无论是出于理智的判断,还是那莫名滋生的、他不愿深究的情感。

“林公子,”

纪舒颜仰头看着他,用最温柔的语调,说着最锋利的话,

“当日我敢赔上自己收拾谭明锦,你便该知道,我从不畏死。那么你呢?难道就不怕......出师未捷身先死么?”

这句话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入林暮心中最深的恐惧与软肋,让他瞬间脸色发白,竟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他迅速闪身绕开她,几乎是仓促地转身,快步走向门口,拉开门,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纪舒颜看着他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意外地愣在了原地。

她原以为,将话说到如此地步,甚至点破他针对太子的图谋,已将他逼入死角,他至少会愿意谈谈条件。

却没想到,他的反应竟是直接逃离。

本是察觉到他与渡世门关系匪浅,想着利用一下这层关系帮自己做个任务,该是无妨的。

为此才故意顺着渡世门给他的线索,刻意将院子里弄得乱七八糟。

一来方便他下手,二来也便于观察他的行踪。

眼下他的计划告一段落,她的院子也收拾停当,该是最好的交易时机的。

可是......

她颓然坐回窗边的软榻上,暗自懊恼。

这下好了,威胁彻底失败。

再过几日,等他冷静下来,便会想明白——

即便他什么都不承诺,她也不可能真的去揭发他。

到那时,他只怕会更加有恃无恐,对自己视若无睹了吧?

纪舒颜垮着一张脸,无力地靠在窗棂上,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低声嘟囔了一句,带着几分挫败与无奈:

“这个男人......可真是难办。”

清晨的微光透过雕花木窗,轻轻落在纪舒颜的梳妆台上。

她仔细整理好衣襟,望着镜中那张尚带几分睡意的脸,深吸了两口气,才推门而出。

院子是前些日子重建的,她虽未亲自操持,却意外地合她心意。

不同于从前的中规中矩,新院浸润着柔美闲适的韵味。

暗纹石砖小路蜿蜒穿过大片白色沙地,道旁栽着常年墨绿的矮松与蓝白相间的小花,远远望去,既开阔又带着几分清冷意境。

院中央那棵巨大的蓝楹树正值花期,粗壮的枝干上缀满了蓝紫色的花朵。

树下设了茶几与软榻,皆精雕细琢,既舒适又雅致。

纪舒颜轻倚在软榻上,抬头便是漫天的蓝花,偶尔有花瓣翩跹而下。

树荫清凉,微风拂过,带来几分自在惬意。

自院子修好后,这里便成了她最常停留的地方。

“小姐,小厨房备了早膳,您用些吧。”

清芷端着食盒走来,脸上挂着明朗的笑。

纪舒颜接过瓷碗,轻声问:

“你用过了吗?”

“用过了,小姐!”

清芷笑得眼睛弯弯,随即像是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

“对了小姐,今早我没见着林暮呢。”

“他没去厨房用饭?”

清芷摇头,

“大管家说,他一早告假出府了,似乎有什么急事,天刚亮就走了。”

纪舒颜闻言,暗自松了口气。

昨日那般情景,林暮仍缄口不言,原还担心今日相见难免尴尬,谁知他竟直接避开了。

这样也好,省得彼此难堪。

但转念一想,二人如今是因弘渡尊者一言而勉强牵连,若他离府多日不归,母亲怕是会派人去寻。

“可知他去往何处?”

“大管家说,是去探望故友,请了五日的假。”

纪舒颜挑眉。

五日?若只为避开她,未免太久了些。

不过眼下她也无心深究,林暮既不在,渡世门的线索便断了,只能再去崇文院翻阅典籍,看看能否找到其他有用的记载。

用完早膳,纪舒颜带着清芷和护卫出门。

经过前次的意外,她谨慎了许多。

虽说这不过是剧本世界,生死未必真实,但若真遭遇不测,游戏失败,她就无法停留了。

但现在,她还不想离开。

崇文院的书卷排列得整齐有序,与历史相关的典籍均陈列于左侧角落。

似乎如今的学子对史书并无兴趣,这一隅显得格外寂静。

纪舒颜挑了几本不同时期的史册,在窗边的书案前坐下,沉浸其中。

一连三日,她皆夙兴夜寐,埋首于故纸堆中。

直至第四日,清芷终于忍不住小声抱怨:

“小姐......您该不是打算将崇文院的书全都看遍吧?这都第四日了。”

“那倒不是,”

纪舒颜目光未离书页,只轻声道,

“觉得枯燥了?”

“何止枯燥,腿也酸,腰也疼,日日搬书放书,比练武还累人。”

清芷撇嘴,一副委屈模样。

纪舒颜轻笑摇头。

清芷性子活泼,最不耐久坐,与她确是不同。

她的耐心是自幼被磨出来的。

在那个由政府统一管辖的学校里,除了上课,便再无其他消遣。

没有娱乐,少有机会交谈,终日不是读书便是独自发呆。

年复一年,她学会了与寂静共存,也逐渐养成了沉稳的性子。

细想来,那些年除了上课、吃饭、睡觉,便只剩看书,长大后多了项打工赚钱,日子单调得近乎苍白。

这几日,她仔细翻阅了有关晟朝历史、前朝旧事以及五国之乱时期的残存笔记,渐渐理出些许头绪:

晟朝建国前三十八年,大陆曾爆发一场极大的瘟疫,十日之内蔓延各地,所到之处哀鸿遍野。

当时各国应对策略不一,却无一能找到根治之药,唯晟朝一位告老还乡的老御医研制出了缓解之剂。

其余四国几乎束手无策,瘟疫过后,人口损折三成。

这意味着,原本五国鼎立之势,经此一疫,四国人口总数竟只堪堪比得上从前三国之数。

更严重的是,瘟疫过后,农耕废弛,饥荒肆虐,百姓无粮可食,朝廷赋税锐减,军备亦随之衰颓。

一场瘟疫,不仅夺人性命,更令诸国经济一蹶不振,四国财力相加,竟不及昔日两国之强。

然而蹊跷之处在于:别国死者男女老幼分布均匀,可见瘟疫传播并无偏好;

唯独晟朝,亡者中十之**皆为老人,青壮年与妇孺几乎无恙。

这实在太不寻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