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玉阙辞 > 第55章 留雪

玉阙辞 第55章 留雪

作者:云葭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1 18:22:10 来源:文学城

留雪山庄是施家在城郊的一处宅子,那地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冬暖夏凉。施先生当年花了不少钱买下来,就是为了给女儿施云黛养病用的。施云黛自娘胎出来就有些不足,身子骨比一般女子弱一些。大夫说只要在安静的地方修养,施云黛的病不会有大碍。

书局不忙的时候,施云黛都会带着侍女来留雪山庄小住。她很喜欢这里,在这儿待着比在汴京城里心情都要好上许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里没有她的好朋友,如赵宜真,还有灵夙。

此刻,施云黛正倚在回廊的栏杆上看雪景。侍女碧儿端着药盅过来,提醒她:“姑娘,该喝药了。”

“你们总是人让我喝药,可是我这病,喝药怕是没什么用……”云黛轻轻咳嗽了一声。她虽抱怨,还是把药一滴不剩地喝了。

“表哥呢?”

“表少爷在书房看书。要我叫他来吗?”

施云黛摇摇头:“不必了。他这次科举落榜,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一直耿耿于怀。还是让他好好温习吧。碧儿你也退下,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是,姑娘。”

碧儿一走,园子里又恢复了安静。施云黛痴痴望着远方,眼前渐渐蒙上了一层水雾。她心里很清楚,她的病药石无医,皆因那个叫沈源的男子而起。

……

年初,施云黛的表哥公孙修进京赶考,在留雪山庄暂时借住。到了六月中,公孙修的同乡好友沈源前往汴京做生意,期间特地跑了一趟留雪山庄,为公孙修捎了封家信。那一日施云黛正在阁楼看书,阁楼的窗口斜对着山庄大门,她一起身就看见了门外手持杨柳枝的沈源。也不知为何,只一眼,她就确定自己爱上了这个男子。

公孙修和沈源老友相见,都十分高兴。沈源将杨柳枝赠予公孙修,祝他事事顺遂。这是他们家乡的习俗,友人出行或再见时,都会互赠杨柳枝,以表示祝福。

公孙修舍不得沈源就这么匆匆离去,想留他在山庄小住。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向施云黛开口,没想到施云黛一口答应了。施云黛说,表哥的朋友就是她的朋友,想住多久都行。

施云黛没有告诉公孙修,她也希望沈源能多住一阵子。

时间久了,施云黛跟沈源越来越熟悉,对他的爱慕之情也越来越深。沈源不仅温柔儒雅,一表人才,而且博古通今,比她见过的许多以文人自居的汴京男子都要有博学。只可惜这份感情她一直藏在心里,不敢表露,因为她觉得沈源只是拿她当妹妹而已。

施云黛这份懵懂的感情隐藏了不到半个月,就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那日夜里,他们三人对月饮酒,畅谈诗词歌赋,沈源喝得大醉,拉着她断断续续喊另一个女人的名字。她错愕,试探地追问了一句,没想到沈源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把心里的苦全都倾吐了出来。

原来沈源一直爱慕着一个女子,是他同窗友人的胞妹,叫陆宛之。陆宛之却另有所爱,她自幼就和青梅竹马的心上人订了亲。她的心上人当年入伍参军,因战功卓著,在军中迅速升到了将军之职。可惜去年西北爆发了战事,那位将军在战乱中失踪了,至今生死未卜。陆宛之不相信爱人已死,非常执着地要等他回来。沈源亦是一样的痴心人,他也在傻傻等着陆宛之。

沈源离开留雪山庄前,找施云黛帮了个忙。他想从汴京带一份礼物回去送给陆宛之,但他对女子喜欢的东西不太了解,让施云黛帮他出出主意。施云黛听完,极力忍住了心中苦涩,她不想扫了沈源的兴致。她告诉自己,没关系,只要能让他开心,那也是好的。

留雪山庄地处京郊,离汴京有一个时辰的路。施云黛对沈源说,为买礼物特地回一趟汴京太麻烦,她从自己带回山庄的物品中挑了一块锦缎送给沈源。那锦缎出自京城近几个月来最出名的江家织造坊,名为落霞锦。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锦缎颜色如天际的云霞一般,在阳光下会泛上一层金色柔光。据说落霞锦的织造需要极其复杂的工艺,因此一匹难求,整个京城也没有多少。若不是灵夙和江家大小姐是故交,施云黛花再多钱也是买不到的。

当施云黛把落霞锦拿出来,公孙修和碧儿都猜到了。她舍得把这么珍贵的东西送给沈源,足以说明她的心思。公孙修看在眼里,心里只能默默哀叹。

沈源却始终蒙在鼓里,对于施云黛送的礼物,他再三道谢:“云黛姑娘,我在山庄叨扰许久,你不仅费心思招待,还送我这么贵重的礼物。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

“我平日不怎么穿艳丽的衣服,这锦缎我也用不着。”施云黛假装不在意,“若能帮你讨得陆姑娘欢心,促成一段姻缘,也算我功德一件。”

“姑娘的好意我记下了。能有姑娘这样的朋友,是我沈源三生有幸。”

“朋友……”施云黛心中愈发酸涩。是啊,她再怎么费心思对他好,他只会把她当朋友。

沈源还没来得及把落霞锦收起来,山庄内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打乱了大家的心绪,有人来向施云黛提亲了。

来人姓苏,是汴京易乐楼的少东家,也是公孙修的同届考生。此次科举苏公子榜上有名,且名次很靠前。他的家人一高兴,就想给他议亲。苏公子是万象书局的常客,早年间就见过施云黛,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借着此次中举,他向父母说了自己的心事。苏家父母都是通情达理之人,自然乐意促成儿子的姻缘,他们派媒人去施家说了亲。但施先生说,他答应过施云黛,她的婚事可以自己做主,因此还得问云黛自己的意思。苏公子得到这一回复,亲自准备了丰厚的彩礼,让人送到留雪山庄。

扎着红绸的彩礼一箱接一箱被抬进了大厅,施云黛当场傻了。她对这位苏公子有印象,是个白净斯文的书生,可她只当他是书局的客人,从未往旁的方面想。何况她心里已经有了沈源,怎么还能再接受别人的提亲?

施云黛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媒人大为意外,苏家在汴京城是有名的富户,苏公子又刚考中了举人,想嫁到苏家的女子说是排了长队也不为过。反倒是这位施姑娘,论长相顶多是中上之姿,据说身子也不是很好。遇到这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竟然还有拒绝的道理!

纵使心中不解,媒人也不好意思当面戳破,直说让施云黛再考虑考虑,就带着人和彩礼悻悻然回汴京去了。

提亲一事发生没几天,沈源也告辞返乡了。施云黛的病就是在他离开后加重的,她整日恍惚,夜间不容易入睡,睡着了又不容易醒过来,甚至时常出虚汗。往留雪山庄请的大夫一波接一波,都说身子并没有大碍,应该是心病。

碧儿悄悄对公孙修说:“姑娘得的,怕是相思之症啊。”

公孙修何尝不知,他在书房中不慎翻到过施云黛为沈源画的像。他和施家虽是近亲,但因家乡离汴京路途遥远,两家人来往并不算多。施云黛这个表妹,他也算不上特别了解。诚然,女儿家的心思不是他这样的人能猜透的。

眼看着施云黛的病一日比一日加重,公孙修实在看不下去了。他问施云黛:“表妹你这又是何苦?那位苏公子我认识,论架势和容貌,都在沈源之上。你为何拒绝了他,反而对沈源一片痴心?你明知道他心里有别人。”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施云黛赧然一笑,“初次见他就觉得似曾相识,心中很是欢喜。”

“那你为何不告诉他,反倒帮他去讨别的女子欢心?他并未婚配,你若说了,你们之间或许还有机会。”

“若他没有心上人也就罢了,他既然心有所属,让他把我的当成一个肯为他分忧的朋友也好。何况,喜欢他是我一个人的事,我并不想给他增加困扰。”

听完施云黛一番话,公孙修再次叹息。他只得劝她安心休养,早日好起来。

公孙修不放心施云黛,特地给表舅施先生写信说明了情况,让表舅从京城请几个医术好些的大夫过来。不久之后,舅母亲自带了一位名医来到留雪山庄。经过那位大夫的调理还有舅母的细心照料,施云黛的病总算有了一些起色,但也还是病恹恹的,看着着实令人心疼。

施夫人不知道施云黛和沈源的事,时不时会在女儿耳边提起苏公子,说他相貌堂堂,谦和有礼,她和施先生都很满意。她还时常感叹,女儿拒了苏家的亲事太可惜。这些话,施云黛其实都听在耳中。

转眼几个月过去,年关将至。万象书局每年临近年关都非常忙碌,施夫人只得先回汴京。而她前脚刚走,施云黛就做了个惊人的决定。她让公孙修给她父母写信,让他们替她允了跟苏公子的婚事。

公孙修照做了,他百思不得其解,问施云黛:“你为何突然又愿意嫁给苏公子了?”

“我爹娘就我这么一个女儿,近几年书局生意越来越好,事情也越来越多,而我缠绵病榻,不能为他们分忧也就罢了,怎么能让他们再为我操心呢。”

“你真的想好了?”

“你说得对,苏公子挺好的。我若婚姻美满,爹娘会为我高兴。他……应该也会的吧。”

那个“他”指的是谁,他们都心知肚明。

……

沈源离开留雪山庄已近半年,想起关于他的种种,施云黛总会有一种不真实感,仿佛那只是她病中的一场梦。但她很清楚,她放不下他,对他的感情非但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反而愈发深刻了。她如今能做的,唯有减少想他次数。

施云黛不知道的是,她每每独自一人在园中发呆,公孙修全都看在眼里。见她如此,公孙修很是懊悔,并且时常自责,若不是因为他,沈源就不会来留雪山庄,施云黛也就不会经历这些。

“终是我害了表妹,让她空相思一场。”公孙修哀叹一声,默默离开了园子。他实在不想看见施云黛这副样子。她心里难受,他也不痛快。

公孙修原是想去附近走走,排解心中郁闷,不曾想在林子里遇见了一位不速之客。那人身着金纹玄色衣袍,金冠束发,目光灼灼,竟是少见的丰神俊朗。他明明从未见过这位男子,心底却无端浮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来。

“这位公子,我们是不是见过?”公孙修满是疑惑,“我看您很面熟。”

“是公孙公子吧?在下崇明,与施姑娘是旧识,或许我们是在万象书局见过。”崇明并不打算对他透露天界旧事。公孙修毕竟不是元清,他如今**凡胎,已然不记得昔日种种了。崇明此番前来,只是想弄清楚为何元清与旁人不一样,一次普通历劫需要如此之久。

公孙修听到“崇明”这个名字,心中立刻有了答案。他记得施云黛跟他提过,她有一位挚友叫灵夙,住在汴京城的永和巷中,灵夙的未婚夫就叫崇明,二人都是万象书局的常客。他猜,崇明应该是和灵夙一起来留雪山庄探望施云黛的。

“原来是崇明公子,失敬。不知灵夙姑娘可有一同前来?”

“她和施姑娘许久未见,在厅堂聊了有一会儿了。我随便走走,没想到在这里碰见公孙公子。公子一直皱着眉头,似乎有心事?”

“见笑了。我只是担心表妹的身体,她病了很久了。”

“施姑娘的病虽难根治,但目前来看并不严重。”崇明话锋一转,“公孙公子可有婚配?”

公孙修一愣,不曾想崇明会问这个问题。他如实回答:“去年就已娶妻,不过我此次进京赶考,妻子远在肃州老家。公子为何有此一问?”

“闲聊而已,公子别介意。”

崇明没再多说什么,二人寒暄了几句,一同返回了山庄。

厅堂内,炭火烧得很旺。施云黛脸上难得有了红润之色,她正微笑着,和灵夙说着话。

灵夙拿出那支紫玉簪,随手插在了施云黛的发髻上,“真好看,很衬你。”

“这是送给我的?”施云黛将紫玉簪取下,仔细打量。身为从小在汴京这个繁华都城长大的女子,她对首饰器玉一向敏锐,只一眼就能看出这支簪子价值不菲。她塞回灵夙手里,推脱道:“不行,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拿着吧。”灵夙声音不大,话语中却有种不容拒绝的气势,“本就是为你准备的。迟到了这么多年的礼物,如今算物归原主。”

施云黛完全没听懂灵夙的意思。灵夙也没有继续解释,不由分说地将紫玉簪继续插回到她头上。

施云黛很低落:“你大老远来看完,还特地给我准备这么贵重的礼物。可我现在这副身子,什么都不能为你做。”

“你为我做得已经足够多了。”

“可我没有……”

“嘘——”灵夙比了个禁声手势,微笑:“别想那么多,也别问,以后你就会明白的。你现在只需好好休养就行。相信我,你的病没有大碍,听大夫的话好好吃药,假以时日就会康复。”

施云黛点点头。灵夙和崇明的特殊之处,她是亲眼见识过的,他们能入赵宜真的梦,还能召唤出《华明录》的书灵。出于对灵夙的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信任,她从未追问过灵夙的身份,而灵夙此刻说的话,她也全然相信。是的,她一定会康复的。

从汴京回留雪山庄至今,这是施云黛最踏实的一刻,她发自内心地笑了。

公孙修和崇明进屋时,正好看见这一幕。自沈源离去,这是公孙修第一次见施云黛的笑容,他忍不住打断她们:“还是灵夙姑娘有办法,有你在,相信表妹的病一定会很快康复的。”

灵夙回头,公孙修正笑着朝她颔首,她回以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