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渔娘发家札记 > 第1章 小渔村

渔娘发家札记 第1章 小渔村

作者:未晚we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4 04:00:00 来源:文学城

黎明时分,天刚蒙蒙亮,祁州城外的小渔村就飘起了炊烟。

沈渔轻手轻脚地走到灶房门口,正要推门,里头压低的争吵声却让她顿住了脚步。

“……多一张嘴是多大的开销你不知道?自家都快揭不开锅了,还充什么善人!”是大表嫂邵银花尖细的嗓音。

“你小点声……人都来了,总不能撵出去,让村里人戳脊梁骨吗?”这是大表哥宗泽川无奈又疲惫的声音。

“我不管!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她走,要么我带着雨宝回娘家!”

“你……唉……”

门内的声音还在继续,沈渔却已悄悄退开几步,装作刚走来的样子,故意加重了脚步,这才掀开布帘走进灶房。

邵银花见到她,狠狠剜了一眼,用力摔打着手里的抹布,扭身出去了。宗泽川脸上挤出一个尴尬的笑,也低头跟着离开。

灶房里只剩下沈渔一人。她垂着眼,走到面缸前,掀开盖子,拿瓢去舀面,不想却舀了个空。

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光,俯身一看,只见半人高的缸子里,粗面只剩浅浅一层,可怜巴巴铺在缸底。

她心里清楚,这不仅是家里穷,更是表嫂明示对她的不待见。沈渔面上不显,只默默把腰弯得更深,才从缸底舀出一小碗面来。

一碗面,两碗水,再混上昨晚提前剁碎的野菜,搅成稀面糊糊。呲啦一下倒在提前刷了油的陶锅里,不多时,金黄油香的野菜饼就出锅了。

她刚把饼盛出锅,还没等端出去,邵银花就撩开布帘走了进来,沈渔垂下眼,低低唤了声:“表嫂早。”

邵银花嘴角一撇,白眼几乎翻到天上,咕哝道:“谁是你嫂子?少在这儿套近乎!八竿子打不着……”

说着,她余光一扫,寻着香味瞧见了灶上焦黄的野菜饼,顿时眼睛瞪得溜圆:“哎哟喂我的天爷呀!你这是放了多少油啊!好家伙,不使自家的银子不心疼是吧!”

沈渔赶忙怯生生解释:“这个饼里加了野菜,不放油会粘锅,我没用多少——”

不等她说完,邵银花又一个箭步凑过去看面缸,这一看可了不得,下一秒就拍着大腿嚎起来:“面呢?”

“我那么些面呢?前几天还厚厚一层呢!哎哟我的天爷,你人瘦瘦的,咋恁能吃?造孽啊!”

沈渔僵在原地,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耳根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满肚子话憋在喉咙里打转,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谁叫她如今寄人篱下,矮人一头?

示弱、忍耐,叫人可怜,才是她这个孤女最好的生存方式。

一周前,她还是现代一家知名海鲜酒楼的大厨,一场意外,再睁眼就成了现在这个借住在穷亲戚家、朝不保夕的古代小可怜。

从记忆中得知,原身七岁死了爹,十四岁死了娘,家里穷得连根针都没有,这才来投奔祁州远房表舅一家。

表舅一家虽不情愿,但到底还是收留了她,勉强给口饭吃。沈渔也不想做个闲吃白食的,这才早早起来干活做饭,结果还是撞在了枪口上。

“唉……”她忍不住轻轻叹气。

这声叹息三分是真无奈,七分是叹给屋里其他人听的。

“你还叹起气了!那家里的粮食都是有数的,你多吃一口别人就少吃一口!”邵银花一张瘦脸拉得老长,眼里满是嫌弃。

沈渔再怎么能忍,到底前世也是被人捧着的,此刻耳根**辣发烫,手掌下意识攥成拳头:“要不我——”

“走”字还没说出口,门帘再次被掀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抱着柴火逆光走进来,唰啦一声把柴火扔到地上,露出一张小麦色的俊脸。

“嫂子,我那儿还有一吊钱,等会儿我拿给你,面没了再去买就是。”他嗓音淡淡的,却有一股不容置喙的气势。

邵银花抽抽嘴角,把剩下的埋怨咽回肚里,嗯了一声,扭头掀开帘子走出去,灶房里只剩下沈渔和男人。

沈渔讷讷喊了一句:“二表哥……”

在这个家里,真正有话语权的人。

表舅家有俩儿子,大儿子宗泽川,在县城酒楼里给人跑腿做伙计,大前年娶了邵银花,生下个小闺女。

二儿子就是面前这位,名叫宗明川。似乎并非宗表舅亲生,具体什么情况不得而知。

他模样生得极俊,却寡言少语,周身带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场。据说早年在外从过军,是水师里的好手,前两年因伤退役归家,手上是见过真章的,因此他在宗家说话很有分量,就连泼辣的邵银花在他面前都不敢过分撒泼。

说实话,沈渔平日里看见对方,总是眼神发怵地避开——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对家中最具威势的异性表现出些许畏惧再合理不过,还能省去许多麻烦。

可没想到,对方今天竟然会主动帮她解围。

宗明川目光掠过她泛红的耳根,顿了顿,然后蹲下身理柴火,边道:“嫂子的话,你莫要放心上,安心住便是。”

听着这勉强算作安慰的话,沈渔心底微微一暖,不管他出面是为了家庭和睦,还是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无论如何,暂时稳住了局面。

她乖乖应道:“我明白的。”

吃人家的,住人家的,就算人家给她脸色看,她也只能受着不是?真要被赶出去,人生地不熟,该怎么活?

刚刚差一点就赌一时之气,说出要走的话……冲动是魔鬼,在找到自立门路之前,宗家就是她必须依靠的跳板。还好没说出口。

早日熟悉环境,自力更生才是王道。

“嗯,吃饭吧。”宗明川码好柴火,顺手把灶上的野菜饼端上,往正屋走去。

沈渔拿好碗筷和小咸菜跟在他后头。

正屋里,宗家人已经上桌了,大表哥已经不见踪影,想必是赶早去了县城。她麻利把咸菜放中间,和野菜饼摆在一起,又给每个人面前摆好碗筷。

一家人的早饭是咸菜、饼子就凉水。

沈渔烙的饼,火候恰到好处,边缘烙得焦脆,香味扑鼻。一端上桌,所有人都忍不住吸吸鼻子。

宗家老两口先伸手,各掰了巴掌大的一块,然后是邵银花,给自己和女儿雨宝各掰一块。

轮到沈渔时,她下意识瞥了邵银花一眼,想起刚才对方在灶房里嫌她吃得多,抿抿唇,只掰了拳头大的一块,捏在手里,就着咸菜一点点嚼。

坐在沈渔对面的雨宝,双手捧着自己手里的野菜饼,鼓着腮帮子,嚼东西的样子活像一只小仓鼠。

她今年还不到三岁,不懂得什么有钱没钱,只知道家里忽然来了个漂亮的表姑,表姑做的饭还特别香,哪怕是寻常野菜饼,也比阿娘和奶奶烙的香,她喜欢这个表姑!

她看看表姑手里的小饼,又低头瞅瞅自己手里的大饼,乐呵呵掰下一块儿,往沈渔嘴边递:“吃,吃,表姑吃!”

沈渔还没反应过来,邵银花眼疾手快,一把扯住闺女,瞪她一眼:“吃你自己的!”

雨宝皱着小眉头,咕哝道:“表姑,吃少少!吃不饱!”

瞬间,桌上所有人都看向沈渔手里的饼。

沈渔脸腾地红了,倒像是自己做了错事似的,把饼往碗后藏了藏:“没事、没事,我吃得饱。”

宗表舅有些不自在,但到底啥也没说,低头夹了一筷子咸菜,装起乌龟来。他家属实不富裕,能把沈渔留下来已经仁至义尽,吃口饭可以,但想吃饱,那可太难了!

雨宝试图挣开阿娘把饼给表姑,邵银花自然不肯她给,眼看雨宝小嘴一扁要哭时,宗明川开口了,嗓音比往常柔和些。

“雨宝要听娘的话,多吃饭才能长高,到时才能跟小叔去打渔。”说罢把自己手里的饼,掰下一块放到沈渔碗里。

雨宝见表姑有饼了,这才收回手,重新乐呵起来,晃荡着两条小短腿,啃起饼来,咕哝道:“长高高,打大鱼!”

沈渔捏着筷子的手紧了紧,低头看看碗里那块厚实的饼子,忽然觉得二表哥或许并不像表面那么冷硬。

“谢谢表哥。”她小声道。

吃完饭,沈渔和邵银花去洗碗刷锅,宗表舅和宗明川则在院子里检查渔网,准备出海捕鱼。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祁州靠近东海,周围都是盐碱地,难以耕种,小渔村全靠捕鱼为生,宗家也不例外。现在正值春天,水温回升,是捕乌鱼、黄鱼、鰆鱼的好时候。

沈渔在灶房里洗碗,脑子里却一直在琢磨方才饭桌上宗明川对雨宝说的话——‘到时跟小叔去打渔’。

归根结底,她现在在宗家矮人一头,都是因为她不事生产,没啥经济价值,任谁也不喜欢一个光吃不赚钱的人。

在这儿洗碗做饭没啥用,毕竟宗家也不缺干家务的人,人家缺的是银子,缺的是米面油粮。自己不如央宗明川,让他带自己一起去海边。

打定主意,沈渔手下动作快了两分,麻利刷好碗,把手往衣摆上一蹭,朝院里走去。

“二表哥!”

宗明川扛着渔网正往院外走,忽然听到一声喊,转头见是沈渔,眉毛一挑,站在原地等她走近。

沈渔小跑过去,仰起脸。她年纪小,眼睛清凌凌的,里面尽是期待,“二表哥,你今天出海,带上我行不?”

宗明川眉头皱起,目光从她纤细的手腕,滑落至那瘦得一把就能握住的小腰,几乎立刻就给出了回答:“不成。”

就她这小胳膊小腿,别说拉网,哪怕给她个鱼竿,钓上条大点的鱼恐怕都扯不住,再出点什么事就得不偿失了。

还不如在家做做家事,扫扫鸡棚,补补衣裳。

沈渔眼里的光瞬间黯下去,嘴角抿成一条线,像被霜打过的花儿。示弱的表情在她这儿已驾轻就熟。

宗明川看她这副样子,喉结微动,沉默片刻,难得又补充几句,语气虽还是淡淡的,却放缓了些:“海上风浪大,而且我在船上很忙,顾不上你。”

原来是因为这个!

沈渔眼前一亮,方才的失落一扫而空,连忙保证,声音软糯却条理清晰:“表哥,我不上船,也不用你照顾。你就带我去海边,我在岸边捡点儿贻贝螃蟹什么的,绝不给你添乱!”

“蚊子再小都是肉嘛,捡回来给家里加点餐也是好的。”

她越说越觉得可行,语速也快了几分,带着恰到好处的雀跃:“哦我还可以带把米,带个小陶罐,在岸边做好饭等你们,这样也省得你们中午往家跑了。”

男人看着她亮闪闪的眼睛,半晌没说话,只将肩上的渔网往上颠了颠。

就在沈渔的心一点点沉下去时,却听他沉声道:“跟着可以,别乱跑,潮涨潮落只在顷刻间,若是淹了,可没人救你。”

沈渔一愣,意识到二表哥这是答应了,脸上顿时漾出个真心实意的小酒窝,重重点头:“我明白,我明白,保证不乱跑,都听表哥的。”

成了!

邵银花路过听到二人对话,打量一眼沈渔豆芽菜似的小身板,讥道:“不是我说,沈家表妹,你一个禹州来的,哪里懂海边的事,能弄到个啥?再叫浪冲个好歹!别去给二川添乱了,老老实实搁家待着比啥都强!”

沈渔转头温温柔柔一笑,挽挽耳边碎发,“嫂子,我会小心的,就让我去试试吧,捡多捡少的,多少也能贴补贴家里。”

见她这么说,邵银花嘟囔了两句:“你捡那仨瓜俩枣够干啥?”然后翻着白眼走了。

宗表舅知道沈渔也要去时,也没说啥,只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她回屋翻出个背篓,去灶房抓了一小陶罐米,灌了一竹筒水,拿上一对打火石、一对勺儿,最后又用油纸包了点儿盐揣怀里,便跟着二人出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