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玉楼珠阁 > 第62章 入局

玉楼珠阁 第62章 入局

作者:瑾年流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2:44 来源:文学城

云萱才收起长姐递过来的信,忽觉喉间干痒,不禁又咳嗽了两三声。

“也不知我家好主子在相国寺做了什么,回来不仅生了场病,还认识了个冤家。”赵娘子自府门而来,手中拿了一提药包放在桌上。

“喏,这又是相国寺那位先生送来的。”

自那日淌过溪水后回到家,云萱就生了一场风寒,发高热不说,还落下了咳嗽的病根。

那位自称是怀知先生的张姓男子听闻了,竟将云萱送去的草药尽数送到了傅家,戏称:同病相怜。

云萱对赵娘子的话选择左耳进右耳出,将手中的信递到她手里:“长姐给咱们安排个差事,养孩子可麻烦的很。”

说罢她提了桌上的几副药去门口,唤来小丫头去熬。

左右不过是添一碗饭,对于能白捡一个便宜儿子这件事,傅云萱就这样欣然接受了。

至于第二日傅家门口怎么会神秘出现了一个尚在襁褓当中的婴儿,王府这位妾室的孩子又是怎么“暴病身亡”的。

这便是傅家姐妹心照不宣的默契了。

京城内关于四皇子纳妾的传闻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丹阳部落使臣进京的消息。

这传言自然也进了秀帝的耳朵。

年关将至,秀帝本就忙的焦头烂额,此刻更是多了几分撂挑子不干的冲动。

若这消息是真的,说好听些是使臣进京,不好听便是不召之臣。

他揉了揉胀痛的眉心,挥退通禀的官员,起身望向西方,眼神似乎能传过厚厚的宫墙,直抵滁州外的大漠之中。

彼时大夏国虽不富有,民却十分强大,其中首都丹阳的骑兵部队更是几乎战无不胜,若不是倚仗流金河这条天然屏障,襄国的防守几乎难以为继。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襄国出了位怀知先生,一举将大夏国当时的国主斩杀,大败丹阳的骑兵部队。

游牧民族人心松散,互相看不对眼是常有的事,另外七个臣服的部落自然心思又活络起来,纷纷脱离了大夏国的掌控。

秀帝正是看穿了这一点,继位后才对滁州的行商多了几分宽纵。借着滁州的贸易对几个部落削强扶弱,行的是制衡之道。

时移世易,八个部落中已有四个在互相争斗中衰微,可即便如此丹阳依然是余下部落中最令人头疼的那个,原因很简单:能打。

正值思绪纷乱之时,侯公公敲响了养心殿的大门。

“陛下,有位自称丹阳使臣的人往礼部递了封…折子。”

.

四王府内。

云心才安顿好宣哥儿的一切事宜,正准备去薛科府上拜访,却被银珠拦住了去路。

“王妃是纯善之人,银珠不该有所欺瞒。”银珠说罢,跪在地上重重一叩首,“采人昨日递来了消息,恐怕要走了。”

云心半蹲下来,平视着银珠,想要从那双眸子中探究出一点真相。

银珠同外界的联系她一直都清楚,也正因如此才确认采人并未离京。

只是她没想到银珠会主动说出采人的线索。

半晌,云心开口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你肯把他的消息告诉我吗?让我找到,他可就活不成了。”

银珠自袖中拿出了合婚庚帖和一封休书,怅然道:“他昨日已经把庚帖送了来,又休了我,自此便不是夫妻了。”

夫妻离心,亲父杀子,这婚姻本就是名存实亡,采人最后倒是遂了她的愿,一纸休书对银珠来说不是噩耗,而是通向自由的门扉。她眼睫颤动,最后却无力再将这封休书抓紧,单薄的纸张便飘飘忽忽地落在地上。

云心将她扶到容华阁中,又命琼华在门外守着,银珠既然待她以诚,她自然也不必有所隐瞒。

她苦笑道:“似乎还没和姑娘说过,家父的死和采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查这事,既是为了公理,也是为报家仇。”

银珠愕然,方才那点被她卸掉的力气似乎又从身体里生长出来,断言道:“采人如今还未离京。”

她似乎瞬间变了一个人,握住云心的手,重复道:“王妃,他未离京,不是因为心疼我和宣哥儿母子,是因为他走不成。”

云心霎时间并未理解“走不成”的真实含义,自春闱舞弊事发,她一步步走到这里,查父亲之死,查作弊方式,总是到最后一步便豁然开朗。

唯有到了追查采人踪迹这里,却怎么都慢上一步,她虽面上不显,却早已焦急不已。

此时被银珠一句话点醒,她才意识到症结。

死因和春闱舞弊的方式都已成定局,她只要追查证据,真相总会水落石出。可采人是个变数,还是个棋子,做事不可能随心所欲。

好比双方对弈,对手一步步展开局面,诱她深入,她却次次中计,探究对方的布局,盯着想抢走执棋人手中的棋子。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唯有主动引对手落子,或是令棋子生出异心,这才会有可乘之机。

若她策划一场春闱舞弊,会怎么做?

如今替罪羊已经被揭发出来,还赐了死罪,从上至下,几乎无人愿意再追查案情。

采人这颗棋子,办事伶俐,手里又捏着自家主子策划春闱舞弊的把柄。至于如今为何还没变成死人,想来是今科举子依然有作弊的漏网之鱼。

不管今后要不要启用采人,都要将他藏在身边,活在监控之下,又怎么会放出城外?

“银珠姑娘所说我已知晓,多谢。”云心朝女子一笑,往府外而去。

如今正是借力打力的好时机,她要采人这颗棋子变成烫手山芋。

王府马车还未进东市就被人群挤的走不动路,云心只能下车步行往茶楼而去。一路看下来,街上多是给东市商铺送货的行商,偶尔还会见到些异族面孔。

季十一在茶铺内正忙得焦头烂额,年下各家买茶叶的就多,还赶上南方的行商来送货,又要迎客,又要入库,一双腿恨不得拧成陀螺,在桌椅间来去如风。

茶楼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云心绕过众人直接进了门,身后还传来几声不耐的叹气声。

“我说你怎么插队啊?”队伍中有一位半大的少年,口气冲得很,看着云心的眼神也不大友善。

人群顿时有些躁动,季十一这才分出神来,赶忙拦住众人:“这是我们茶铺的东家,来巡视的。”

听了他的解释,这些人才作罢。

两人进了店内,却见一旁坐着位风尘仆仆的男子,满脸愁容,那位长相喜庆的小二正坐在男子身旁,扶着左肩的抹布叹了一口气。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既来之,则安之吧。”小二拍了拍男子的肩膀,去柜前招待客人了。

“圣上今日下令,全城戒严,任何人不能进出,这些行商就只能等到除夕过后才能回家了。”季十一在一旁说道。

丹阳使臣进京的传言早进了云心的耳朵,再结合秀帝的反应,便知这一行人的到来本不在秀帝的意料之中。

这便好办了。

楼上厢房内,云心和季十一相对而坐,想到楼下小二此时分身乏术的状态,她只能长话短说。

“我需要你散消息出去,就说丹阳使臣是被人从西门迎进来的。”

季十一面露疑惑,丹阳本就在滁州以西,想要进京自然要走西门,这消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啊。

对百姓而言这消息自然如同废话一般,可若是这一行丹阳人的行踪秀帝并不知情,这一句话便是埋入秀帝心中的定时炸弹。

自家都城被人悄无声息地混了进来,竟然还是有人大摇大摆地开门迎客,将人请进来的。对于一位帝王来说,这事的可怕程度堪比有人上殿行刺。

襄国重文轻武,守城兵士都要听参事的调度,而西门的参事,正是今科选上的举人。

一旦秀帝有所怀疑,必然会对春闱舞弊的有关线索继续追查,届时采人这个代号便难免与通敌叛国扯上关系。

季十一办事麻利,消息很快便在京城内传开了,百姓们自以为这所谓的“迎客”是丹阳与襄国交好的信号,大肆宣扬这段佳话,更有甚者还排演了戏曲。

茶楼内正好招进来个戏班子,在店内终日传唱,替那些个排队卖茶的客人顺带着解了闷。

宫外一片祥和盛景,宫内却处处散发着山雨欲来的窒闷。丹阳使臣自从递上那封折子过后就再没有了动静,百姓的流言却是源源不断。

秀帝虽然不主张捕风捉影,可帝王的多疑却让他不得不留了个心眼:使臣进京并未通告,没有守城参事的帮助,这近乎是绝不可能的事。

他眼神落在守城参事的名字上,白颉,好像是今科选上的举子。

侯公公正在他身边磨墨,近两日秀帝心情不佳,听到他哎了一声,手一颤就要跪下讲两句“奴才该死”。

秀帝十分无语地打断了他:“你去把薛科传进宫来。”

大约一个时辰,才准备从大理寺动身回府的薛科就出现在了养心殿中。侯公公一脸好自为之地退了出去,惹得薛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秀帝斟酌着开口:“近日丹阳使臣的传言,你可听说了?”

薛科不明觉厉,坦言道:“是,听说了。”

“春闱舞弊的主使真的是叶玄礼吗?”秀帝看向他,眼中风起云涌。

面对这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问话,薛科闻言重重一叩首,答道:“依蓝大人的供词,以及证物,的确是叶大人所为。”

“我记得你前阵子上了个折子,说叶府的管家尚未落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