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御君录(基建) > 第17章 第十七章

御君录(基建) 第17章 第十七章

作者:啷咚呛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28 21:21:34 来源:文学城

秋雨淅沥,敲打着窗外的芭蕉。声声脆响,像落在人身上,磬出一身凉。

昨夜忽来的一场雨,洗去了锦园原本的旧色,让这个几日前还无甚声息的院子有了些新的神韵。

“姑娘还睡着吗?”小满轻声问谷雨。已至辰时,也该起了。

“嗯,今日落雨,想来是不用去正房了的。让姑娘好生歇歇。”谷雨有些心疼。

昨日那么多事,姑娘回来就懒懒的,做什么兴致都不高。

“夫人已经让人传过话了,让姑娘自用早膳,不用过去了。只是六爻来了,说昨日姑娘有交代了些事,现正在院外等姑娘问话呢。”

谷雨一想就记起来了,昨日姑娘是叫六爻找人跟着那个卖木鹞的一家。

她回头看了眼睡塌上的人儿,还是对小满道:“叫六爻先回去等着罢,等姑娘醒了再说。”

阑之听到六爻来了便睁开了眼睛。她其实早已经醒了,只是外头雨声叮铃,让她生出几分闲情懒意,躺在床上不愿起来。

“让他进院等吧。”阑之坐起身,披散的乌发盖住了整个后背,显的人越发的清灵:“也该起来了,今日估计也不得闲。”

谷雨听声,便立即转身进了屋内。将架上的暗云纹松霜绿锦长袍取下,候在一旁等着给姑娘换上。

阑之漱口擦洗了脸,换上衣裳,便道:“莫梳髻了,编个松散些的长辫便好,今日不出门。”

谷雨有些可惜的应是。姑娘好像有些不爱装扮,可惜了这头浓密青丝。

等阑之来到院内的廊亭,等着的六爻立马躬身道:“姑娘。”

“坐吧。我这没那么些规矩,自己也不懂,你也无需拘谨。用过早膳了?一起吃点?”

“仆不敢。”

阑之瘪瘪嘴也不劝,只让他坐下说话,自己坐着人站着,看着也不舒服。“说说吧,人怎么样了?那家人是什么情况?”

“那家姓丁,原是京州长角县头洋村人。上无父母,也没有亲生兄弟。本来家中也有几分薄田,可前年京州周边干旱,收成少了大半。又赶上那家妇人产子落了病,那汉子是个有情义的,为了给自家婆娘治病,就咬牙将家里的的田卖给了族里,做了族兄的佃户。

只天不遂人愿,那妇人吃了药也不见好,去年就去了。年头的时候,那族兄又把那地转卖了,他们也就没地方种田糊口了,那汉子便带着两个孩子来京,想寻些散活干,实在不行…就找户人家做奴。

可那大儿进了京就病了,没人肯要。小儿又太小,那汉子不能不管那两个孩子也没卖成身。”

这年头,能安心种地太难了。天灾人难,沾着一样就能让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不是说饿的?真病了?什么病?”阑之有些担忧,如今医疗情况简陋,可别是什么重病。

“风寒。具体的那伙计也不太敢上前看,怕被过了病。人饿了,病就更重。吃饱了,许就能挺过来。他们那家的情况,也不是五个钱能解决的。那汉子是个老实人,当时又怕咱怪罪他小儿,不敢多要。

不过,昨日伙计又送去一小袋陈米和柴火,想来吃了些热乎的,人能好些。”

“找个人去医治,要把人治好,这家人我想用。问问那汉子,愿不愿意来府里,跟着我们去青州。不为奴,分他们地。只是前期会苦些。”阑之示意谷雨递上铜钱。

这是昨日出府时,安氏给的一些零用。只是昨日有个哥哥陪着充大头,没用的机会。

六爻接过钱,起身躬躯道:“仆定将事办好。”

等六爻走了,只剩谷雨陪着阑之在廊亭继续用膳。“姑娘,你既要那户人家,为什么不直接买来?他们定然是愿意的。”

“你姑娘我啊。想买的人多了,可也买不过来那么多人啊。”阑之玩笑道。

“那就让郎君买。郎君也不够,就求大爷,再不计济还有大公。姑娘想要的人,哪里就有买不来的?”谷雨理所当然的建议着。

只是这话听在阑之耳里,是既天真又残忍。

“若他们不肯呢?”

“为什么不肯,定然会肯的呀!能进咱们府,是前世修来的福气。”谷雨总觉得姑娘问的有些怪。

“为何?做个堂堂正正的民不好吗?为何要跑来咱们家做奴隶?”

“哪里是奴隶?这怎么能一样!我们府向来对下人亲和。再说,做奴就不用交税服役了啊,还能吃饱,还有利钱,还有赏钱!”谷雨不服道。

呵,是啊……这样说来,做人奴才,好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阑之看着院中的落花景象,忽然没了刚起床时候的兴致:“回吧,将昨日我买的图拿来。再给我备些石碳。”

“是……”谷雨感觉姑娘好似忽然间心情就不好了,有些不安的应下。

———

此时的外书房,苏衡正细问着苏琮昨日在多宝楼的事。

“你看看你,痴长了那几岁。都没有你妹妹警醒。”

苏琮瘪瘪嘴嘀咕:“你在你也昏。”

“当我听不到?”

苏琮讨好的笑:“嘿嘿嘿…翁翁,当年你怎么不把我也送白云观去~那观里修行,学的东西可真有趣。”

“哼!你?”

“我怎滴?我和我妹妹一母同胞,也不比她笨啊。她学得,我就学不得?”苏琮显然不服气。

“哦?既如此,《圣人九律》《经言》《周天启式》皆已通晓了罢?可依其治文了?”苏衡斜眼笑看着自己这个孙儿。

“那……那不一样。”苏琮心虚的缩缩脑袋:“这些哪里就能说通晓啊。我是说妹妹学的那些,听都没听说过。您看,您不也不知那夜明珠能害人于无形吧?

翁翁,您说,白云观到底都教些什么?不该是念经修行吗?怎地妹妹就能知道这么多事?以前何曾听过能杀人的光?又哪里知道滴血验亲实则不灵?

还有,妹妹昨日总问农事,说要去青州种地。白云观教种地?妹妹那模样可不像下过地的啊。”苏琮现在对白云观充满了好奇。

四妹妹昨日还说,那木鹞能真飞起来呢,那岂不是仙家之术?

“种地?”这着实让苏衡很意外。阑儿在那方世界到底都学了些什么,如此驳杂?

知奇物,晓血缘,懂人心,难不成她还知民生?

“你与我说说,她昨日里都做了什么,又说了什么?”

苏琮就将昨日与阑之说的话,做的都说了一遍:“翁翁,你看,妹妹还说要舆图,还要去书肆。这世上哪有什么书肆啊。”

苏衡听别的还好,她长于观中,于俗世钱粮上多有不通,她又聪慧,多问问也是应当的。

只是书肆,让他觉着难以置信。难不成阑之梦中的世界,书是可以随意在街上买卖的吗?

谁来卖?为什么要卖书?书典传家是兴家之本。又为什么要卖?

虽说本朝鼓励为民开智,但是读书人也大多都是乡绅大户。偶有小民聪敏,才会收入大户门下赠书准其抄录教导,何来买卖?

何况,又是怎么买?拿着钱银进铺中挑挑拣拣?这…这有辱圣贤。再就是哪里来的那么多抄本。排队等着?

苏衡完全想不明白,也想不出去书店买书的场面。难道就能像街上老妇买菜一般?

他转身看向被自己郑重的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想像自己的学生进来,对着满架书东翻西捡的,他便有一股怒气从腹中腾起。

胡闹!

“她有说怎么种地吗?”苏衡让自己不在去想有人来他书房挑书的场面,问起其他。

“这个没说,还说保密。哦,我们还遇到个小童卖木鹞,她喜欢的紧,还说那东西值钱,看样子还挺宝贝…

“宝贝?”苏衡回想起昨日阑之回答自己的话【寻了件宝物……】。

值钱?宝物?木鹞?

“苏忠,去请四姑娘,我这个做翁翁的,也想开开眼界。看看什么宝物能入我们家阑之的眼。”苏衡也不纠结,直叫人去将她找来,问问便知了。

本想着等下晌再和她细谈夜明珠之事。但如今,苏衡的好奇心是彻底被勾起了。

此刻在自己屋内的阑之,正挥着石碳削的笔,画着草图。她想等那个做木鹞的人好了来府里后,就动手试试,能不能照着图做几样模型出来。

她不是什么设计师,可她见过的人和东西多,要与人打交道的便少不了谈资。为了什么都要懂一些,平日里也会看一些手工博主的视频,也收集些手办和模型,所以能照样画个葫芦。但是其中一些关窍就需要真正有天赋的人来做了。

“姑娘,大管事来请,说是大公找您,想看看您昨日得的宝贝。”谷雨对着专心想事情的阑之道。

宝贝?她还以为自己祖父要来问昨晚没说完的事呢?

“把那幅图收起来,我们去一趟。这案上的东西,让人仔细收好。别丢了。”

谷雨卷了多宝楼那得来的图,其余小丫头赶紧将案上的纸张整理好放入一个木匣之中。小满见没有遗漏了,便为阑之撑起伞,几人步入雨中。

苏忠领着阑之来到外书房,苏衡见自己孙女今日一副闲散打扮,也未多言规矩体统,只道:“来来来,今日落雨,咱们祖孙三人啊就在这闲谈逗趣。打发打发时间。都忙去吧,非要事勿扰。”

苏忠招走了其余小厮,连带着将谷雨和小满也带走,于偏房茶水间等候。

苏琮见阑之手上就抱着一卷画,有些诧异:“忠叔不曾与你那些丫鬟说,是要见宝贝吗?你怎么不带那木鹞?”

“木鹞?”阑之眨巴眨巴眼睛,随即笑道:“原来你说的宝贝是那个?那是死物,确有几分意思,但说是宝贝却也算不上。昨日得的宝贝啊,是这个……”

阑之指指手中的画,见苏琮不解,又见苏衡只轻拂胡须挑眉不语,便走到桌边,让苏琮帮着一起清空了桌面,再将那画摊开,展于苏衡眼前。

“祖父,您看,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吗?”

这是什么?疆域水图?

这画上,笔墨粗粗细细,毫无章法,似小儿戏作。

苏衡皱着眉头,满眼的不解:这算……宝贝?

“看来…是翁翁不识货了。竟看不出这其中有何关窍。”苏衡看了一圈,实在看不明白。

阑之浅笑,指着图上那几根粗细不一的墨痕道:“祖父细看,这几条,如果画的是河道,那这几笔细处,应该便是支流了……”

“哦?”苏衡不住细看,随后点点头:“你这样说,的确是有几分意思。这三条粗墨,的确有几分经江,秋河,平川的水型样貌。

宫内倒是有这三条水道的总貌,只都是分段绘制,少有这样全图一览。一时间倒是未做联想。只是……这就算宝了?未免………”

图上写着疆域水图,苏衡自然看到了也想到了,但是那又如何。一副水图,宫里有比这更精美的。虽不如它整合,可这也算不得什么。

“祖父。我曾听过一句话,叫【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出自一位叫骊元道的著书《水经注》。那可是一本奇书。记载那方世界的山川地貌,水系河道。”阑之不紧不慢的解释。

“您乃饱学之士。自然能明白水生万物生,水漫万物死,水竭万物灭的意思。水是是一个地域成型的关键,更是那片民众生存之根。

水域的联系与河道的变迁就是民生之本。我不知道如今当朝在治水上有何举措,但是论治水便得先懂水。”

“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水经注…听你说的真是心神向往,可惜无缘拜读啊……”苏衡不禁感慨,便神情认真的看着桌上展开的图,问道:“你是说,画这幅画的人。正是一个懂水之人?”

阑之点头:“正是。而且,我觉得他可能已经游历完成。我们手上的这副图更像是个手稿,不是正图。更有可能,他此时正在编写着什么。

您看这山,明显不是山脉,我思来想去,只可能是矿藏了。疆域水图,那是不是有疆域矿图?”

“矿?”听到这里,不说苏衡,苏琮已经开始兴奋起来。

但凡是矿,不拘什么玉矿,铁矿,铜矿等等可都是可富一族乃至一地的宝地。

“你是说矿?什么矿?按这位置来看应该是在哪?”

“从图上的位置来看,不好说……”苏衡抓着胡子皱眉道:“这区域太大。总不能经江中游一整片都是吧。若真有这么大,那千百年来,我们的前人就都没发现?那他又是如何得知的?这想来真是手稿,可惜了………”

苏琮不懂就问:“翁翁可惜什么?是觉得得的图不够详尽?是有些可惜。不过也无甚关系,我们派人去寻,费些功夫罢了。”

“祖父是在可惜,只得画,不见人。”阑之笑着解释道。

“你看看你妹妹。以前也觉着你聪慧,现在一比…很是差强人意。”苏衡对着自己的孙子,无奈的叹斥。

“可惜人就可惜人。总是话说半句。”苏琮不服气的嘀咕。

苏衡瞪了他一眼,苏琮立马讨好的对其笑。

阑之在一旁看这祖孙两人的暗战,只觉好笑:“是可惜。不过他来过京中,这样的人,多宝阁掌柜说是狂生,那自然不会毫无踪迹留下。用心找,应该还是能找到的。”

苏衡点点头,却又摇头叹息:“我不仅可惜人……翁翁我,终究还是差了几分时运啊……·

他踱步来到窗边,看着窗外漓漓秋雨,叹道:“人找到了又能如何?如今青州之行已定,便是将夜明珠的事情上报上去,这消息换不了留我们留在京中的旨意。便是找到这人……哎…”

又有何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