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浴火而生[刑侦] > 第70章 他真的不要我了

浴火而生[刑侦] 第70章 他真的不要我了

作者:生生息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2 23:00:42 来源:文学城

他带着我从寨子里跑出来后,再也没有抛下我,一直把我带着身边,不论到了哪里。

我就这样跟着他,走走停停,一路漂泊。

我问过他,我们到底要去哪里。

他回答我,他不知道,被我问得烦了,干脆直接敷衍我,说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会有绵延无尽的大海。

大概又是大半年后,我们终于到了那个很远的地方。

是一处临海的小县城,没有名气,甚至在地图上的位置也很不起眼,但是这里的产业形成极大的规模,数年之间,厂房、高楼、商场平地而起。

在这里,房地产也相应地跟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自然而然成为了我们定居下来的地方。

6岁那年我闹着离家出走,他面上不显,但肯定是吓得不轻。因为我很快就发现,我稍微消失一会儿,他就恨不得满世界找我。

更有一次我因为贪玩,跟同学约定在她家看动画片,看得十分入迷,以至于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等看得差不多了,我一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我抄起书包,慌不择路地就往家里跑,正好在半路碰见找我找得快要发疯的他。

那是我离挨打最近的一次。不过,还好还好,最后他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我又逃过一劫。

说来奇怪,他总是这样,明明很担心我,却害怕我知道。但凡察觉到我有一丝亲近依赖他的迹象,他就对我避之不及,好像我是什么可怕的传染病。

就像那次我离家出走一样,只不过是忍不住喊了他一声“爸爸”,他就勃然大怒,气急败坏。

这样刻意回避我的态度,他坚持了十三年,直到他死的那一天。

我也不逞多让,从那次他拒绝我脱口而出的称呼之后,我也和他赌气了十三年。

十三年来,无论他怎么待我好,无论我们如何自然和谐地相处,无论他如何无意中表现得像我真正的爸爸,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那次的教训,再也没有“不小心”地将那两个字脱口而出,一直到他死都没有忘记过。

那时候我正在上高三。

估计是临海的缘故,虽然已经接近六月,这座小城市却并不炎热。至少和我小时候待过的几个地方相比,这里的温度显得十分善意。

年轻的班主任跑进教室找我的时候,我正在忙着整理数学错题。

距离高考的时间还剩不到一个月,大多数的习题早已经烂熟于心,只是心里焦虑,习惯性地翻一翻才能安下心来。

可是,当她把我叫出教室之后,我的心却再也安顿不下来。

“许姝,你爸爸出了车祸,现在正在医院……”

她话音未落,我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但是脚下却率先做出反应,奋力地跑了出去。

一路上,我六神无主地跑着跑着,眼睛突然一片模糊,泛起来一股湿意,氤氲在我的眼镜镜片上,更加看不清楚前路。

我一边跑,一边抬手,想用衣服袖子擦干净眼泪,但是那天偏偏穿了一件短袖。

等我终于跑到医院的时候,我的眼泪被我沾得满脸都是,样子十分狼狈可笑。

但不管我怎么紧赶慢赶,还是晚了。

我和他的缘分,结束在我十八岁那年的夏天。

他死了,死在替我求完符回家的路上,因为车祸导致肝脏出血过多,送到医院时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

他本来是不信这些怪力乱神的玩意儿的,至少我以为他不信。

“大佑啊,你闺女都快要高考了,你怎么不去城郊的文昌庙拜一拜?很灵的。”一周前,邻家阿婆晚间散步回家,拦住了同样回家的我和他。

他正接我下晚自习,闻言,傻傻地笑了笑,摸了摸他的寸头,没说话。

却在关门的一瞬间,小声地嘀咕了几句,像是在说给他自己听,又像是在说给我听。

“求谁也不如求自己。”

他一如过去的十三年,别扭又心软,口是又心非。

他还是去了。

急救室外,两个警察一个劲地跟我道歉。

说他们看错了人,也追错了人。

说他实在长得太像他们正在追踪的一个毒贩,一米七左右的身高,干瘦结实的个头,一张黝黑的脸,最主要的,他们两人的额头上都有一块比一般人更突出的骨头,正是因为那颇具特色的额头,他们才不小心认错了人。

还略有抱怨地说他也是奇怪,既然没有犯法,为什么要害怕警察。如果知道他们把自己错认成了毒贩,大可以大大方方地告诉他们,而不是慌不择路地横穿马路,以至于被一辆疾驰的货车撞上,最后连累他们酿成这样的祸事。

我看着他们的嘴巴一张一合,仅仅几句话,就给一个人的生命在生死簿上画了一把叉。

几息之后,他们就能从他的死亡中抽身,该工作工作,该生活生活,只有我,只有我要留在他们酿成的祸事中,永远难以解脱。

他被推出来时,手里还紧紧地攥着他给我求来的符。

黄色的符纸被鲜红的血液沾满、浸透,只有零星几点透出些许的纸张本色,皱皱巴巴地躺在他的手里。

到那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一次,他真的不要我了。

短短几天,他从一个陪伴了我十三年的活生生的人,变成罐子里的几抔骨灰。

他的丧事很快办完了,非常仓促,因为我和他在这个小县城里并不认识太多人,因为我们的根不在这里。

到这一刻我才知道,虽然我已经在这个小县城里住了十几年,但我们的状况和定居在这里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和我四岁时同他一路辗转的生活是一样的,我们仍然是水上的漂萍,是没有根的存在。

两周后,我带着他给我求来的符上了高考考场。

又过了两个月,我带着我为数不多的行李,也带着他,去了安城,彻底离开了这座我居住了十几年的滨海小县城。

至于为什么放弃去沿海大城市的机会,而是选择去了安城这个西南地区的小地方,可能……可能是因为那里是他的根吧。

我四岁的时候,他就带着我到处跑,一直到我十八岁,这些年来我从不知道他是哪里人,自然也不知道我从何而来。

我只知道他叫余大佑,和明朝历史上十分骁勇的抗倭名将俞大猷谐音。

俞大猷的名号在那座滨海小县城十分有名,所以从我小学一直到高中,每次班上要是有人知道了他的名字,总会调侃我是抗倭名将的女儿。

我最初总觉得尴尬,最后却渐渐地学会接受他们的调侃,总归是没有坏心的。

但是现在,在他死掉之后,在他再也不能亲口告诉我他的来处的时候,我却奇迹般地知道了。

并非是我有了什么特殊际遇,突然灵光乍现,想起了以前的事情,而是我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封信。

这封信被他放在衣柜最里面,用一个小小的、旧旧的木盒子锁了。

里面除了一封信,还有一个被红布包裹着的金镯子。

那个金镯子我曾经看到过,在我十岁生日的那一年,他把它当做生日礼物送给了我。我那时候只喜欢各种毛茸茸的玩偶和一些花花绿绿的漫画,对他送我的金镯子非常不满意。

但是他不管,哪怕是看出了我不喜欢,仍然用一根红色的绸带绑着,放在了我的床头柜里。他一边绑绸带,一边告诉我:“你还不懂,以后长大了就会喜欢了。而且,按照我们老家的风俗,我给你绑上红色的带子,以后它就可以保佑你了。”

“我们?我们的老家在哪里?”我第一次听到他提起老家,不由得瞪大眼珠子,好奇地问他。

他便抿紧了嘴巴,谨慎地不说话了,以后也再也没有提到过什么家乡之类的话语。

虽然他按照家乡的习俗,将这个绑着红绸带的桌子放在了我的床头,但是我们家乡的习俗好像不怎么灵,因为不出一个月,我就生了一场大病。

本来是一场小小的风寒,不过买点药吃了就算了,再不济,去医院打上几针或者输液也就治好了。

但是那次,我的风寒却演变成一场凶险的事故,高烧不退,一直到了四十多度,浑身抽搐,直至被送往医院抢救。

从医院回家之后,我接着又休息了两天才彻底痊愈。

自那以后,我床头柜里的镯子就被他收了起来,我再也没见到过那个镯子,直到他死后。

我拿过那个镯子,上面还绑着当初的那根红色绸带,好像我十岁的生日就在昨天。

那封信就放在木盒子底部,被镯子压着。

与其说是一封信,倒不如说是几张草稿。因为它并不是几张信笺纸,而是从我的作业本上随手撕下来的几页。

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笨拙硕大,十分费力地挤在作业本的绿色线条之间。

我记得这是我初中的时候曾用过的本子,纸张很薄,质量不佳,但两毛钱一个,胜在便宜量大。

但我连一毛钱都没花过,我的所有本子都是期末考试后老师给的奖励,那时候每个学期领完成绩单的那天,我都能像个斗胜了的公鸡,高调地拿着我厚厚一沓的“战利品”回家,那些“战利品”好些都被他后来拿去写字。

说起来,从我记事起,他是不会写字的,完完全全不会。

那时候老师让带着成绩单回家,让家长在上面签字,每次要么是我找邻居家的婶婶签,要么干脆就自己歪着身子仿造。

后来等我小学读到高年级了,总觉得自己应该肩负起“扫盲”的民族责任,于是就开始教他学写字。

所幸我当初萌生了那样的责任感,不然,连这几张破旧得快要裂开的纸条也不会有。

我展开纸张后,一个我不曾了解过的他出现在我眼前。

读完信后,我已经是泪流满面。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哭,是因为他明明对我有亏欠,却装成是一个好人,陪在我身边十多年吗?

不对,他从来没有装作是个好人,也没有意图让我对他产生好感,他甚至提防我把他当做父亲,早早地、不停地警告着我。

是因为我那无辜的母亲而哭?可是我所有的记忆都消失了,我记不起她的样子,想不起她的名字,同样也想不起我的父亲是谁。

从我四岁离开那个诊所后,我就只依稀记得我的小名。

在诊所的时候,我多半时间都在昏睡。

睡梦中,总有一个模糊朦胧的女声唤我“小舒”,那声音时而温柔,时而充满恼怒,时而近,时而远。

距离那女声最近的一次,是她将我抱在怀中,声音满是惊慌和恐惧。

梦境里,我的脑袋昏昏沉沉,周围满是黑灰色的烟雾,熏得我睁不开眼,我只能听见她明明害怕却故作镇定的声音。

“小舒,你进去,听话!”

我好像是不怎么配合她,因而她的声音带着极大的恼怒和严肃。

“乖乖的,我把你放进坛子里。你千万要闭上眼睛,护住脑袋,不要害怕!很快的,很快我们就可以出去了!”

她说着说着,就将我往一个巨大黑暗的陶土坛子里使劲塞进去。

我仍然露在坛子外的脑袋伸直了,眼睛奋力地睁大,想要透过布满烟尘的厚重空气,将她的脸看得分明。

但我始终看不清楚,我拼尽全力地张大双眼,却看到她的脸上密密麻麻的烧伤痕迹。

黑色烟尘和血红的伤痕混在一起,滚烫的热泪和充满铁锈味道的鲜血交汇到一处。

滴答,滴答,滴答……一声声滴落在我的脸上,在四周正将我裹了满身的炽热中留下一点点冰凉,又随着她手上的动作,和我一道被她藏进坛子里的无边黑暗中。

深夜,我在诊所狭窄的小床上醒来,目光所及之处,是和梦境最后的坛子里面一样的漆黑,而梦里感受到的那抹冰凉,正从左手上输液的针头处传向我的四肢百骸。

一场梦后,我什么也没能想起来,只除了我的小名:小舒。

因此,六岁之前,所有人都叫我“小舒”,不知道我的姓氏,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舒”,但是总也没有妨碍。

不过六岁之后,情况变了,因为我到了该念小学的年纪。

他带着我去补办了身份信息。

穿着讲究的工作人员按下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捏了捏鼻梁,略带疲惫地问他是哪个“舒”。他摇摇头,然后看着我。我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自然也不清楚,只能跟着摇摇头。

工作人员估计没见过这样的情况,她也无奈地摇了摇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随后,她接着问我姓什么。

我刚张嘴要说出一个“余”字,却听他打断了我,斩钉截铁地说了个“许”。

于是工作人员握着钢笔,又几次三番地抬头看了看我,沉思一阵子后,当场给我写上了个“许姝”。

从那以后,我就有个了新的名字。

许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