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玉骨怜 > 第46章 第45章 免其死

玉骨怜 第46章 第45章 免其死

作者:尉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4:07:51 来源:文学城

朱筠徵却只是慢慢抬眼,视线掠过白尉怜,又落回那满堂文案与证据之上,眼神沉静如水底霜。

“库钥确实在赵家,我也不否认那是我名下的旧仓。”

“但臣若真要做这些事,会留钥匙在自己人家中?还是放着等人查出来?”

他声音不大,却字字分明,带着一丝讽意:

“堂堂摄政之下,一案接一案,破得如此痛快,未免也太顺利了些。”

朱筠徵轻轻吸了一口气,仿佛将胸中翻涌压回腹中,缓缓拱手道:“臣并非圣人,若有罪,自当认。但今日证据来得太巧,太快,太全。臣无话可说,也不必多说。”

摄政王挑眉,似笑非笑:“哦?那你是不认罪?”

摄政王眸色渐沉,缓缓起身,披风如水般自阶前落下,踏出一步,声如寒刃:“证据确凿,是官员职责所系、查办有方。如今你一句‘太巧、太快、太全’,便想将自身撇清,倒像是我们朝廷的不是了?”

“若不是你亲自调度车辆、私设封缄、运送军粮,谁能越过礼部与太常寺的双重典守?朱筠徵,你既非无知庸碌之辈,那便只能是蓄意谋逆!”

朱筠钦听到此处,眼中血丝乍起,挣扎欲言,却被左右侍卫死死按住肩膀。

而朱筠徵仿佛未听见“谋逆”二字,只是望着堂顶,像在想什么,又像早已放弃。

朱筠徵沉默片刻,忽而缓缓抬眼,望向堂下不远处的白尉怜。

那一眼并不带恨,亦无愤怒,只是极深的一种明悟。

仿佛已知局势无法挽回,又仿佛早知这日终会到来。

白尉怜微微垂首,未言一语,只以极细微的动静轻轻回望。

那眼神冷静中带着一丝歉意,也有压抑不住的疲惫。

两人四目相对一瞬,无言胜有言。

朱筠徵嘴角动了动,旋即低头,长叹一声,终于开口:“……我认罪。”

此言一出,堂内哗然。

但他没有抬头,语声反倒更低,却字字如铁。

“仓库确是我名下,钥匙也存于我府,是我疏于处置。那批军粮,是我下令藏入其中。”

白尉怜神色微动,目光落在他身上。

只听朱筠徵续道:“但我……并无谋逆之心。”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抬起,看向高座之上,直视摄政王的双眼。

“父亲西北数年,我亦听闻边民之苦。灾年粮道断绝,军中兵困马乏,而百姓啼饥号寒。若再上报请求,层层批转,等到批下旨来,人早就死了一半。”

他忽然咬了咬牙:“我只是想……留些粮,哪怕只能帮上一户一村。”

“这些粮是我留的,是我擅动的。我该死。”

他陡然收声,然后又慢慢补了一句:“但这事……我弟弟朱筠钦,全然不知。”

他望向朱筠钦,目中竟泛出些微悲意,“他是将门之后,却一心为国,不曾插手军政之外事,若今日连他也受牵连……实非我所愿。”

朱筠钦瞪着他,满脸血色褪尽,一时间几乎要说不出话来。

摄政王静静听完,面上神情未动,唯指节轻敲椅扶,发出微不可察的声响。

“所以,你所做一切,不过是——‘义举赈民’?”

摄政王倚于御座之上,语声不高,却字字逼人。

堂中寂然。

朱筠徵沉默片刻,终是缓缓点头。那一点,像是千钧压身之后,仅余的力气所能给出的回应。

半晌,摄政王轻轻一叹,似无奈又似怜悯:“你若早将这些话,奏入中枢,也许今日局面,不至于此。”

他话锋一转,语气骤冷:“朱筠徵藏匿军粮,罪证确凿。此事涉兵部、礼制、库储三部,动摇朝纲,实不可轻。”

殿中空气仿佛一瞬凝成冰铁。

就在这时,一人缓步出列,年近五旬,须发微白,面色肃穆,重袍曳地,竟是镇北侯旧部、原西陲军中副将。

他双膝重跪,长揖到底,声若洪钟:“臣,有奏。”

朱筠钦猛然抬头,白尉怜神色微敛。摄政王略一挑眉:“你欲为他求情?”

那人深深叩首:“朱筠徵藏粮之事,确实难辞其咎,臣不为其脱罪。”

“但定北侯朱铎镇守西北十年,三破敌骑、五筑新垒,西陲得安,边民得活。先帝在世时,亲赐‘安边之柱’匾额,御笔为证。”

他缓缓抬首,语气诚恳沉稳:“今若因一案未审即断其命,朝廷往后如何服人、如何使人守边?”

“朱筠徵此举虽违法度,却并未谋私。他所做,固有错,但非为己利。”

“臣不求宽宥,只请王上念其旧功,削其职、罢其官、贬西北军中为末将,听调遣、禁迁转,既示法度之威,亦保边地之稳。”

此言落下,满朝俱寂。

短暂静默后,太常寺少卿、兵部右侍郎、吏部侍郎先后出列,附议恳请留其一命。

“朱将军有罪无可讳,但其功亦著;边地不稳,实不可一日无人。”

“请王上宽之,仍充西北,听由差遣。”

摄政王指节缓缓敲击椅扶,似在斟酌,又似早有定意。

片刻后,他朗声开口:“既然诸卿皆请从宽。”

他略一顿,目光如风掠过朝臣,终落于朱筠徵身上:

“……那便,免其死。”

“削其爵,夺其职,罢其京籍军籍,贬为西陲凤林关文录参佐,听兵部节制,永不叙功。”

“即日起押送出京,明日清晨启程,不得有误。其人此后,不得擅离守地,亦不得再涉朝议。”他语声一顿,目光一扫群臣,继而缓缓落在堂下白衣之人身上。

“白尉怜。”

白尉怜躬身拱手,神色如常,额前一缕青丝垂落,遮不住他眼底那道幽深如夜的光。

摄政王继续道:

“查礼失,破阴仓,验车辙,追旧库,识变数,断军粮,功不可没。”

“虽不执兵,不奉印,却能以一人之力拨动全局,断奸擒凶,朝堂所稀。”

他顿了顿,声调温润却庄重:“白尉怜,原任太常寺博士,素有才识,学礼精通,实不胜其才。今擢升为太常少卿,暂掌封坛、礼仪、仪存三部之政,以资调度。”

“赐玉印一方,以备日后召对、签书、入中台档案所用。”

堂上群臣或动容,或低头无言,有人诧异于破格擢拔,有人则已心生警觉。

白尉怜却始终垂首,不言不动,唇线冷凝。

他心知,从这一刻起,已再无回头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