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御东风 > 第22章 分别

御东风 第22章 分别

作者:甜原牧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4 08:10:00 来源:文学城

“不会吧?”袁知晏满脸茫然,“这地上只有咱们先前往北去的脚印,并没有多余的痕迹啊?”

陆淮岳一直没说话,此时忽然开口:“不对,多了一些脚印。”

“在哪儿呢,我怎么没瞧见?”

宋清和环顾四周,树掩着树,地上的雪是松软的,此处距离营地不远,士兵们偶尔会过来砍些柴火,这条路应当是被他们清理过,积雪不算太深。

她跳下虎背朝一棵树走去,白桦树下的雪地上,深深浅浅的脚印赫然在目,鞋底纹样都是一致的,她蹲下去用手比量。

“这人很聪明,他基本上是踩着我们的脚印往前走的,唯独这里不是。”

袁知晏也跟着蹲下身:“还真是有人跟着,像是军靴的印子,看样子这人个头不矮啊。”

宋清和在心里默默计算,单从正常的脚印长度推断,此人的身高大概在178厘米以上,可留下鞋印的这个人,绝对没有那么高。

她指着稍浅一些的脚印说:“你们看这里,还有这里,重压点后移至脚跟,足迹边缘不完整,掌内外两侧虚压明显,说明这人应该是小脚穿大鞋,推测穿鞋人的身高不会超过168厘米。”

“什么?”

袁知晏傻眼了,为什么她说的话每个字他都认得,连在一起就听不懂了?

宋清和抬手在肩膀到头顶之间来回比划了两下,陆淮岳看了一眼就明白了,替她解释道:“最高不会超过五尺三寸。”

“没错,甚至更矮,他的脚很小,却穿了一双大鞋,显然是早有预谋,具备一定的反侦察意识。”

袁知晏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肃州的征兵条件与别处不同,营内士兵多在五尺六寸以上,低于五尺三寸的算是比较罕见了,一般是在伙房任些闲职,还有就是……”

“军眷!”三人异口同声。

陆淮岳和袁知晏对视一眼,若是军眷,营中男女老少都有,这筛查范围可就大了。

“东寻曷萨达干!”宋清和突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黑山大营不就在那个窑洞的东边吗?或许我们要找的人,一直都藏在眼前。”

黑山大营,军门岗哨。

冬季守营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在这样的暴雪天里,天地萧索,严寒砭骨,一天执勤下来,人比冻鱼还硬。士兵们一回到营房,来不及等到眉毛上的冰柱化掉,就一头钻进冰冷的被窝,哆嗦了大半宿也睡不着。

立于层楼重栅之上,满目皆是刺眼的白,十里八乡都见不着一个活物,低温导致嗜睡,容易使战士丧失原有的敏锐性和警惕性,熬是熬不动的,只有胡吹乱侃方可缓解这里的萧条与寂寞。

一名年轻士兵在寒风中搓手跺脚,脸冻得像是落了霜的苹果:“哎,你们都瞧见刚才跟陆世子一起出去的那个人了吗,他可是个厉害角色。”

“你说那个小矬子?看着是有点儿面生,不过他又瘦又小的,能有什么本事?”接话的是一个长瓜脸士兵。

“御兽之术,你听说过吗,那人懂御兽之术!”

距离他们不远处,一个三角眼士兵不屑地嗤笑,他起身拍落肩头的积雪,边说边往瞭望台上走去:“老子还当是什么了不起的本事,要说御兽,独眼儿不也听老子指挥吗,让它朝东它不敢朝西,让它作揖它不敢撵鸡,照你这么说,老子岂不成了御兽的祖师爷哇!”

听热闹的人哄堂大笑。

独眼儿是黑山大营里的流浪狗,它瞎了一只眼,整日邋里邋遢地四处流浪,身上的毛厚得能打两床铺盖,一见到人就伸着舌头贴上来要东西吃,只要你手里有吃的,它能比战士都训练有素,要是再给它一块肉,它还能站起来作揖哩。

“你们别不信啊,真不是俺瞎白话,显武营的人都这么说!”

苹果脸急了,他一着急,颧骨上两坨高原红就愈发明显。

“那人名叫河清,他能驱使老虎,显武营的人都看见了,老虎在他面前比狸猫还乖顺,对了,就是那头黑毛碧睛虎,听说连老狼王都不是它的对手!”

四周骤然一静,紧接着爆发出比刚才更为响亮的笑声。

长瓜脸笑得前仰后合:“你个瓜怂,人家说啥你信啥,还御黑虎,你当他是武财神啊?”

“就是,还能驱使老虎,我看你才是真虎啊,一听就是他们忽悠你呢!”

“梁哥,快放这小子进去烤烤火吧,怕不是被冻傻了,净在这儿说胡话!”

梁虞侯也忍笑摇头:“行了行了,你们都多大的人了,要是实在闲着没事做,就出去多铲两锹雪,少编弄这些有的没的……”

话音未落,瞭望台上传来三角眼惊恐的呐喊:“那边……那边有东西过来了!”

他眼神惊骇万分,双腿打起了摆子,一屁股跌坐在地上,与刚才张狂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众人当即抽箭拔刀往重栅扑去,待他们看清楚远处的来客时,皆被吓得胆颤魂飞!

是黑虎,一头巨大的黑虎!

都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阴云笼罩的地平线上,这头黑虎却犹如君王巡视领地一般,闲庭信步缓缓而来。肆虐的寒风一吹,遍地飞沙走石,虎爪往地上略略一按,所踏之处就冲腾起团团雪雾,每一步都像是在众人心口蹂践。

咚咚,咚咚,咚咚——

战士们的胸膛擂起了战鼓,再细看那虎背之上,竟真坐着一个人!

那人穿着营中最普通的棉甲,看装具也并非精锐,他皮肤微黑,清瘦俊逸,一副十足的好相貌,就算与陆世子行在一处也没有被其光华掩盖,只可惜这样的相貌长在男人身上,尤其是一名战士身上,未免显得不够霸气。

要是在往日,军汉们遇见这样的清俊小生也许会上前调笑一二,但此时此刻,无一人敢生出轻慢之心。

强者是气势上的威压,无需练就一身腱子肉加以标榜。

正如眼前这人,他虽然身形纤瘦,却大马金刀地稳坐在虎背上,当真是嚣张至极,就连陆世子和袁副指挥也只能策马跟在他后面,两位将军看起来倒像是跟班了。

“娘啊,是山君,活生生的山君啊!”长瓜脸士兵喃喃道。

“看看,俺没说大话吧?”苹果脸悄悄往裤腿上蹭了一把手心里的汗,又是得意又是激动,“真大,这头黑虎怕是比咱们青虎还要厉害!”

梁虞侯冷飕飕地瞪了他一眼,苹果脸自知失言,缩了缩脖子,不敢吱声了。

“你说他叫什么?”梁虞侯问。

“河清,显武营的说他叫河清!”

一虎两马渐渐逼近,离近了看更叫人心惊肉跳,黑虎半张着大嘴,呵出腾腾白雾,风吹雾散,显露出两颗又长又利的巨齿,它喘息声若闷雷,四肢粗壮有力,爪子比人的脑袋还大,一巴掌下去不知道要拍碎多少颗人头。

青虎营众人哑然失色,呼吸变得异常艰难,有人的牙齿在不停打颤,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谁也不敢拿性命作赌,弓箭手拉满大弓,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可那黑虎仿佛浑然不觉,依旧稳稳当当地走着,碧绿的眸子又圆又亮,墨色的瞳孔却缩成针尖大小的细点,犹如深渊中的两粒寒星。这片土地的山君不紧不慢地瞥了一眼在场的士兵,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了梁虞侯身上,像是锁定了它的猎物。

梁虞侯被盯得头皮发炸!

那是来自地狱的凝视,是真正意义上的虎视眈眈!

就在这时,宋清和翻身跳下虎背,阿乌收回目光,长长的尾巴贴在她腰间,一人一虎旁若无人地商议着什么,似乎没有注意到周围黑压压的箭镞,而后她挥手作别,阿乌长啸一声,转身离去。

将士们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没等落回实处,就又被洪亮的虎啸声吓得俱是一抖,险些脱手将箭射出去,看着严阵以待的青虎营众人,袁知晏乐呵呵地拍了拍梁虞侯的肩膀。

“不错,不愧是冯指挥带的兵,虽说胆气上稍有逊色,但应战速度果然一流,赶明儿让显武营也来学学。”

梁虞侯咬牙强笑,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袁知晏装模作样地背着手,亦步亦趋地跟在那两人身后走远了。

三人走到庵庐附近的分岔口,陆淮岳和宋清和打算去地牢提审那帮绑匪,见袁知晏也脚步不停,她忍不住转身问他:“陈潜已经醒了,你不进去看看吗?”

“再等等吧。”

“等什么?”

袁知晏答不上来。

“不要在揭晓真相的前一刻犹豫,犹豫本身就意味着错过。”她说。

陆淮岳闻言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袁知晏也愣在原地,等他再抬起头时,那两个人已经走远了,他一脚踏碎地上的冰雪,调转方向往庵庐走去。

庵庐很静,林大夫带着林枝出诊去了,白蔹和麦冬也不在,陈潜坐在榻上绣一副灰兔毛手衣,炉中薪火烧得正旺,她的两颊被热浪扑得微微泛红。

听见有外人进来,她慌张地拽过被子盖住腿脚,不料却被石膏挂住了,只好又急又窘地伸长胳膊去拉扯,看上去很是无助。

袁知晏进门时就看到这样一番景象,他像是被她手里的针尖刺了一下,难言的酸涩感涌上心头,于是大步上前帮她整理好被子。

陈潜的脸更红了。

“袁副指挥是来见林大夫吗,林大夫才刚出门。”

“无碍,就在这儿等吧。”他说着退后几步,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你的伤怎么样了?”

“劳烦袁副指挥记挂,已经好多了,宋姑娘说石膏再打一月有余便可拆除,然后就能慢慢恢复了。”

袁知晏松了口气,转眸看向她手里的针线,陈潜察觉到他的目光,羞涩地笑了笑。

“这是给宋姑娘的谢礼,让您见笑了,我能拿出手的也就只有女红了,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怎么会,这就很好。”袁知晏的视线久久停留在那副灰兔毛手衣上,过了好半晌才斟酌着开口,“陈姑娘,前阵子我们在那伙贼人手里发现了你母亲的书信……”

“她不是我母亲!”

他不说不要紧,此话一出,陈潜的身子剧烈一抖,针尖刺破手指,血珠瞬间冒了出来,袁知晏不知所措地站起身,却被陈潜冷峭的目光钉在原地。

她脸上柔和的笑意消失了:“姚氏不是我母亲,她是陈胥娶的续弦。”

“是续弦,实在对不住,都是袁某失言,冒犯之处还望姑娘见谅。”

陈潜没接话,指尖在帕子上随意揩了揩,低着头只顾穿针引线。

袁知晏喉头滚动,坐立难安,截杀章文帝那会儿都没这么紧张过,他懊恼极了,明明是来道谢的,结果却变成了道歉。

看着她飞针走线,他的嘴巴也像是被缝上了,一句讨巧的话都说不出来。

“不瞒姑娘,其实我今日前来叨扰,是为了一桩陈年旧事,十年前的仲夏,你是不是曾乘马车路过京郊?是不是给过一位老伯一袋银钱?”

“抱歉,时间太久,记不清了。”

“就是这只钱袋!”袁知晏从怀里掏出一只陈旧的钱袋,急急地补充道,“那位老伯身边还有一个男孩,他们拉着板车,车上,车上拉的是……”

“我想起来了,他们是流犯。”陈潜手中的针线猛然顿住,诧异地抬起头,“是你?”

“是我。”袁知晏站起身,朝她躬身行礼,“多谢姑娘当年出手相救,若非姑娘一番善举,在下也无法将先慈就地安葬。”

“举手之劳,袁副指挥不必客气。”

陈潜从他手中接过钱袋,袋子还有他的余温,她没想到他竟还保留着。钱袋边角已略显磨损,表面也泛起绒毛,那是无数次摩挲的结果,每一寸布料都承载着过往的沉重与风霜。

她的声音也软了下来:“伯母的坟茔还在那两棵松树下吗,如今应当迁走了吧?”

这回轮到袁知晏一脸错愕了,他失声问:“你怎么会知道?”

“母亲去世后,父亲迎娶新妇、拜官入京,寄人篱下不易,我在京城待了半年便回肃州了,临行前在纸马铺买了些纸钱想回老家祭拜母亲。”

“途中路过京郊,丫鬟闲话间提起昭德将军,听脚店伙计说那里有处孤坟,想到亡母亦是这般孤寂地葬在乡下,心中倍感伤怀,就去坟前烧了几刀纸……”

袁知晏说不出话来,他胸口酸胀,千言万语都哽在了这里。

当年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有人伸手将他拽起,后来在他不知道的地方,那只手又为他拭去了眼泪。

本章借鉴了宋朝征兵标准,入伍最低标准是五尺二寸,一尺为31.68厘米,一寸为3.168厘米。据《宋史·兵志》记载,“一千者以五尺八寸、七寸、三寸为三等;奉钱七百者,以五尺七寸、六寸、五寸为三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脚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