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御东风 > 第12章 骑马

御东风 第12章 骑马

作者:甜原牧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4 08:10:00 来源:文学城

流放队伍一路南下,翻山越岭,过江跨河,入冬后终于抵达了江州地界。

江州府自古以来就是通衢大邑,南北货物都从此地转运,旱道水道四通八达。

不料,为首的队伍进入江州府后,却见道路两旁浓烟滚滚,街边铺面人去楼空,整个江州府死寂得犹如一座空城,解差们误以为有敌人来袭,忙不迭地拔刀警戒。

袁知晏没等进城就发现情况不对,队伍突然停了,前面人声嘈杂,不一会儿就有消息传来,说城中似有敌袭,他扶着周管家跟在后面,抄起树枝拨弄着路边散落的余烬。

“这烧的像是艾草和苍术啊。”

“您没看错吧,周伯?”

周管家摇头,低声道:“错不了。”

两人对视一眼,不对,不是敌袭,倒像是时疫!

袁知晏儿时曾听父亲说起过军中防治时疫的法子,他想起疫毒大都是从口鼻处传入人体的,于是便找到领头的差爷,希望他能号令众人,以洁净的布帕掩鼻,每日坚持烧水饮用。

起初,队伍里很多人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没人将黄口小儿的话放在心上。

眼下这般情形,能有冷水喝就不错了,哪有功夫烧水供给他们这群流犯,更别提洁净的布帕了,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直到解差们抓到了一个躲躲闪闪的店铺伙计,一通打听后才知道,他们果真赶上了江州府爆发时疫,街道两旁的浓烟就是在焚烧药材和纸钱。

伙计说,人一旦沾染上这种疫毒,先是高烧呕吐,咳嗽不止,后是疠气入肺,吐血惊厥。哪怕是健壮的成年男子,感染后短短十几日,身体也会迅速溃败衰竭,等到了后期便再也无力回天。

尽管袁知晏预警在先,队伍里还是有不少人相继感染,还没到岭南,犯人就死伤大半。

解差们怕人数不够,耽误了工时,于是更加玩命催促,剩下的人惶惶不可终日,还要戴着沉重的枷锁夜以继日地赶路,他们即便侥幸存活下来,身体也严重亏损了。

到达岭南之后,这群外来者才算真正领教到了“鬼门关”的威力。

十人到岭南,九人难还家。

买好棺材板,再把老本花。

岭南潮湿郁热,四季晦明,无论是地形还是气候,都与北方中原全然迥异。

瘴气毒物,蛇虺之害,无所不有,无孔不入,众人难以适应,大多患上了肿泄疟痢之类的病症,更别说还要拖着病体去做开荒修葺的活计。

章文帝在各地大肆修筑行宫,被发配到此地的流犯主要负责运送搭建宫墙的砖石,筑墙的青砖每块重达几十公斤,驼背伛偻者不计其数。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老管家也死在了岭南的瘴气里。

袁知晏花光了钱袋里所有的银两,厚葬了他最后一位亲人。

他将那只空钱袋折了又折,妥帖地收进怀里,再也没有离过身。

此地位置偏远,信息闭塞,众人整日埋头干活,还不知道外面局势风云突变,镇安将军横扫奸党,从西北一路打到了岭南。

袁知晏被陆淮岳救下的时候已经瘦得不成样子,陆淮岳一剑斩断袁知晏身上的铁链,上前用力握了握昔日好友的肩头,高高隆起的骨节硌得他掌心发疼。

少年开始抽条了,破烂的衣衫几乎无法蔽体,可是袁知晏站得很直,粗大的骨架支楞着,往日丰润的面颊凹陷下去,眼窝底下青黑一片,一双眼睛却大得吓人,眼里闪动着癫狂的寒光。

他看着陆淮岳,咧开嘴笑了起来。

“我就知道你会来,只要我不死,死的就是他。”

“袁家人骨头硬,只能折断,不可压弯。”

“走啊淮岳,我们去宰了他。”

大部队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肃清南方各州府后一路北上,天下苦暴/政久矣,讨伐军所到之处,许多人自发前来投奔,队伍规模空前壮大。

袁知晏跟随陆家父子四处征战,大军最终在下一个春天到来前攻占了帝京城。

此时,端王手握百万雄兵,而御林军犹如丧家之犬,双方胜负已然分明。

章文帝在大军压城前便仓皇出逃,可是这些年他服用了太多的丹药,身体早已是强弩之末,一行人刚逃至京郊,就被埋伏于此的袁知晏一箭穿心!

他手握父亲的弓,射出袁家的箭。

那支被打磨了成千上万遍的利箭裹挟着罡风,铮然离弦,瞬间就刺穿了章文帝明黄色的外袍,连带着心脏的血肉钻出了后背,鲜红的箭镞划开了灰蒙蒙的天色!

袁知晏双目赤红,双手因极致的痛快而忍不住发颤。

蠢货,死到临头也舍不下这身黄皮!

章文帝仰面倒地,周围尖叫声四起,盖住了他呛血的嗬嗬声,挤在他身边的太监妃嫔如鸟兽散。

袁知晏从腰间抽出佩刀,上前想要砍烂那狗贼的脑袋,却被陆淮岳一把拦下。

“不可,切莫让新帝心生猜忌!”

“可是他杀了我全家!我在坟前发过誓,要将他碎尸万段,让开!”

袁知晏悲声低吼,牙咬得咯咯作响,眼底猩红的杀意不肯褪去,像是入了魔。

陆淮岳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用力拍了拍袁知晏胸前的布袋,他知道,那里装着袁知晏最为珍视的东西。

柔韧的细布轻扫着他的胸膛,将他心头笼罩的阴霾一一拭去,将心底坼裂的痛楚一一抚平,袁知晏仍然喘着粗气,但是不再叫嚣,理智逐渐回笼。

是啊,他不能为了泄愤,就与这厮同归于尽。

他还有人要见,还有事要做,他要报恩,要替袁家的男女老幼长长久久地活下去,他的身后站满了人,他的命比狗皇帝要重得多。

他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心中明白陆淮岳拦下他,是要替他担下风险。

而后,陆淮岳一声令下,铁骑营万箭齐发,将百十具尸体射成了刺猬。

箭箭皆致命,再也看不出破绽。

至此,尘埃落定。

……

立春这天,五寺鸣钟,四门大开,新帝率大队人马从南薰门直入帝京城,过了龙津桥,九重宫阙便遥遥在望。

沿着御街向北行进,望山楼和万鲤渡一带是皇城的中轴线,两侧店铺林立,宾客盈门,一路都有重兵把守。

以太傅徐南卿为首的文武臣工,一大早就候在朱雀门前迎驾,声势极为浩大,成千上万的民众挤在路旁,手里拿着立春的雪柳和春幡,欢呼雀跃,一派太平春光。

入城的大部队由十二排骑兵打头引驾,接踵而来是由幢幡组成的旗阵。

新帝没有乘坐帝辇,而是率一众将士御马前行,龙骧虎视,折冲四海,帝王君威将雕金祥龙銮驾都压得黯然失色,路边百姓们皆俯首跪拜,山呼万岁,声音响彻整座帝京城。

朱雀门前恭候圣驾的队列中,两位大人站在队伍边缘窃窃私语,其中一人看着缓缓而来的銮驾面露不悦。

“这个端王,还没登基就摆出这副架势!”

“低声些罢,”贾大人按住他的胳膊,微微摇头,“马上要变天了,李大人千万慎言!”

李大人愤怒地一甩衣袖:“哼,秋后蚂蚱,他得意不了太久!”

伴随新帝左右的,是镇安大将军和宣平侯,上百人的近卫军仪仗紧随其后,各式步辇、金辂渐次排列,华盖高举,浩浩荡荡。

队伍行至万鲤渡时出了个小插曲,宣平侯突然勒紧战马,抬头远望高楼,那个被人群簇拥在正中央的红衣女子朝他挥挥手,宣平侯朗然大笑:“陛下,臣归家心切,斗胆先行一步。”

新帝无奈:“去!”

“谢陛下!”

宣平侯一拍马背,飞身而去,引得围观民众惊叫连连。

正当百姓们还未从天子雄威中回过神时,追随新帝锄奸肃政的文武官员和各精锐纵队就到了跟前。

只见两匹高头骏马上,端坐着两位年轻公子。

一位身着玄甲,眉眼冷峻,虽处于万人中央,却如入无人之境,闲庭信步,深不可测,他手中长枪一片清寒,本就清越无方的气度,被沙场打磨得更加沉敛。

纵马走在他身侧的那位,像是刀山火海里冲荡出的顽石,眼风凛然,兵戈铮然,尽管他身形消瘦,却不显得荏弱,远远望去只觉得此人如满月弯弓,蓄势待发!

陆淮岳和袁知晏率铁骑军先行,煞气铺天盖地,刀箭直指云霄,令人骨寒毛竖,望而生畏。

如此出色的少年郎可不多见,帝京的男女老少都看得移不开眼,真真是走马御街,万人争睹。

姑娘们壮着胆子将雪柳、春幡往二人身上掷去,袁知晏下意识接住了一截雪柳,枝上碎花如雪,其他人见状欢声雷动,更是不甘落后,一时间,花包香巾纷飞如雨。

就在这时,有人高喊了一句:“这不是将军府的公子们吗?”

嘈杂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继而一片哗然,像是沸水泼进了油锅。

“你说的可是陆公子和袁公子?你没看错吧?”

“我在将军府东边的行市卖了十几年的青鱼了,准保看不错!”

“天爷啊,两位小公子一晃都这么大了!”

有好事者拽住一个匆匆路过的男子问:“哎,炭张家的,你家铺子离国子监近,你看那马上的是不是昭德将军府的袁公子?”

“什么?”张阿四猛地停下脚步。

天气回暖,买炭的客人不比年节,忙活了一整个冬天,柜上的伙计都乐得清闲。

张阿四今日要去各家府上收帐,他原本还打算来御街凑热闹,一想到袁公子至今生死未卜,他就歇了心思,听说镇安将军又立了大功,要是昭德将军在就好了……

张阿四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惊得张大了嘴巴:“是,是……”

话还没说完,他就奋力往人群中扑去,挤到最前面时被禁军拦住了,他愣愣地凝视着马背上那道瘦削的身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袁公子!是我,我是张阿四啊!”

袁知晏也看到了他,他握紧手中的缰绳,正想下马将人扶起,却听见了对方撕心裂肺的哭嚎。

“要不是昭德将军,我早就死在羌贼刀下了,逃难到帝京后,是公子您给我找营生糊口,再生之德我张阿四一辈子也不敢忘!”

“该死的,可恨我自己没本事,恩人落难,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能干看着,干看着他们杀了将军啊!”

男人狠狠掴了自己一巴掌,仿佛不知疼痛一般,将头磕得砰砰响,呜咽道:“公子啊,您受苦了……怎地瘦了这么多……”

人群中,白发苍苍的老阿婆跟着抹泪:“当年曹家二房仗着出了个贵妃,就欺男霸女为害乡里,那些当差的管都不敢管,要不是昭德将军收拾了那帮没人性的东西,我老婆子一家可就没甚活路了。”

“将军护国佑民,咱们哪个没受过他的庇佑!”

“就是,昭德将军千古!”

“昭德将军千古!”

呼声一出,八方响应,如山崩海啸席卷而来,一浪高过一浪。

声声皆落地,句句皆叹息。

袁知晏再也忍不住,他以手掩面,任由泪水漫流。

爹,娘,你们总说,忠义在于心,而不在于名,孩儿今日懂了。

皇家没给袁家的公正,如今天下百姓给了。

这边人声鼎沸,新帝和文武百官自然听得十分清楚,甚至有些官吏当场吓变了脸色,他们都与袁家灭门脱不了干系,倘若袁家小子就此得势,日后焉有他们好果子吃?

太傅徐南卿捋着胡须长叹:“吊君丹心在,黎民长哀吟,好在将门无犬子,小袁公子行事果决,心性更甚其父,老臣恭贺陛下得此良将,实乃天佑我大乾啊。”

新帝淡淡地扫视着在场官员:“袁家满门忠烈,如此赤忱之臣,朕只盼再多些。”

众人皆敛了心思,躬身齐声道:“臣等受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