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诱骗敌国君主后 > 第24章 固宠

诱骗敌国君主后 第24章 固宠

作者:糖果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2 23:42:09 来源:文学城

顾王叔早年遭逢巨变,才成了如今淡漠的性子。

这些年刀光剑影,已经甚少有人和事能入王叔眼中。

但萧询看得分明,王叔并不排斥瑜安入府,甚至是默许。

起初他自然以为王叔是顾念自己的情面,只是这几月相处下来,王叔对瑜安仿佛是天然的长辈对晚辈的宽和。

只不过表露得并不明显,唯有熟悉王叔之人方能感受到。

“王爷这些年,想必甚是不易。”

从异国叛将到北齐重臣,当中的辛酸艰险,叶瑾舒实在难以想象。

见她好奇,萧询便略略说了些。

“你可知道,十三年前羯族大举来犯,齐梁联手共御外侮之事?”

叶瑾舒点头,这一场战事,上至耄耋老人,下到稚子孩童,在边境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边地告急,羯族毫无人性的屠戮迫使齐梁不得不摈弃前嫌,暂时联手。

北齐皇室武将出身,素来崇武,齐顺帝任命尚是豫王的明帝挂帅出征,至于北梁那处,则是威名赫赫的顾老将军领兵。

“我父皇与王叔就是在军中相识。王叔他……救过我父皇两次性命。”

彼时大齐储位之争已落到明面上,争斗不休。

他的父皇实在未料到,外敌当前,边地百姓生死存亡之际,皇室诸人仍一心内斗。

皇都的刺客来时,若非顾王叔恰好遇上出手相助,只怕父皇凶多吉少。

说来讽刺,齐梁对立百年,效忠北梁的顾王叔尚且知道齐心退敌,仗义援手,而他的那些叔伯,眼中却依旧只有一张冷冰冰的龙椅。

国守不住,何谈帝位。一国之君,怎可向羯族卑躬屈膝,忍辱媾和?

父皇长顾王叔七岁,二人同在军营中,惺惺相惜,渐成莫逆之交。

到了对羯族的最后一战,父皇在刀林剑雨身先士卒,华夏军民士气大振。

那一仗打了三天两夜,又是顾王叔,拼力在羯族的箭矢下保下了父皇性命。

无关乎彼此立场,生死相托。

羯族战败退兵后,一时间父皇的声望在北齐达到顶峰。

可更大的危机旋踵而来。

未有喘息,父皇率将士在前线浴血拼杀得胜,安居京城的皇室权贵却趁势发难,构陷父皇勾结顾家,意欲谋反。

他们有备而来,一应“罪证”俱全,满城风雨。

皇祖父召父皇回京问罪,对此事已然信了五六分。

父皇没有坐以待毙,调用在皇都的所有人马,挟击退羯族之余威,孤注一掷在京城起事。

厮杀三日,最终夺下了大齐帝位。

可顾氏一门作为北梁臣子,却被判上通敌叛国的罪名,满门皆斩,只有王叔逃出生天。

父皇尚立足未稳,闻听消息,派了身边半数精锐奔赴千里,终于在齐梁交界之处,救下了被一路追杀、身负重伤的王叔,将他带回了大齐皇都,护在自己的羽翼下。

对叶瑾舒谈起这段往事,萧询略去了皇室操戈,心中亦不免随旧事怅然。

父皇对他提起过战场上的王叔,少年将军,鲜衣怒马,那是何等的骄傲飞扬,意气风发。

可他真正第一次见到王叔时,他卧床养伤,面色苍白,眸中全无半点生气。

至亲含冤而亡,独一人留存于世间。换作是他,亦实在难以振作精神。

他还记得,自己奉父皇之命照看王叔多时,王叔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我有个小侄女儿,只比你小上几岁。”

“她……没有等到我回家,会不会怨我?”

话语间的忧愁,浓重得化不开。

顾王叔在豫王府住了三年,丧亲之痛尚未平复,羯族再度兴兵来犯。

以游牧为生的民族,离不开对华夏的劫掠。

大齐内忧外患,朝中父皇信任的可用之将,无一人能够派去抵御羯族,独当一面。诸王虎视眈眈,野心仍在,联合所属朝臣对父皇施压,意欲父皇御驾亲征。

父皇腹背受敌,危难时刻,是顾王叔主动请缨。

定下出征的主帅李健守成有余,克敌不足。王叔愿意前往,解了父皇燃眉之急。

王叔在边关对羯族的第一战,率了父皇拨给他的一千骁骑,长途奔袭深入大漠千里,直捣羯族王帐,斩敌三千零七十二人,俘虏羯族右相国,在军中打响了威望。捷报传回皇都时,所有对父皇的流言与攻讦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此后李帅受父皇密令,大胆放权给王叔。王叔领兵七战七捷,长期驻守在边关。有王叔在外,父皇得以腾出手来,肃清内乱。

王叔在边关鲜有败绩,军功累累,被齐梁百姓奉若神明。父皇对他已是赏无可赏,为王叔修建顾氏宗祠后,在民心所向中,破例加封王叔为大齐第四位异姓王。“靖平”二字,是父皇亲自拟下。

王叔在边关八年,羯族败退数百里,漠南再无羯族王帐。

凯旋之时,父皇亲率文武百官相迎。

当问及王叔还有何所求时,王叔只道,想为自己的小侄女求一份荣耀。

于是父皇赐下郡主之爵,诏命礼部拟来几十个封号,供王叔择选。

甚至于,郡主之位并非追封,而是父皇实打实的封赐,只为圆王叔一个心愿。

晚风吹拂,迎着天边落日余晖,叶瑾舒忽而想起靖平王府中那一处华贵的院落。

她所有话语,最后只余极低一声叹息。

萧询未传步辇,二人一同回了长庆宫中。

……

宁静的午后,高进代帝王来长庆宫送赏赐时,容妃娘娘正把玩着手里的一柄木弹弓。

他行了礼,瞧见前日送来的一对夜明珠,三斛南海珍珠,还有那柄黄杨木嵌玉的莲花如意都还搁在一旁八仙桌上。

他赔了笑,呈上今日陛下给长庆宫的赐礼礼单,皆是丝路上的外邦贡品,新奇且贵重,库房里难得一见。

容妃娘娘面上却未有多少欢喜神色,依着礼数谢了恩,随手抓了几枚珍珠给他作赏。

高进受宠若惊,推辞一番才受了赏,一五一十回到朝宸宫复命。

萧询合上手中书案,这几日瑜安皆有些闷闷不乐的模样。

不知是因为当真想去元宵灯会,还是年节思乡。

他发觉自己渐被她牵动思绪,许是近来政务清闲,倒引得他为这些俗务烦恼。

罢了罢了,由她去罢。

到了晚间,嬷嬷传来帝王吩咐,请容妃娘娘入朝宸宫侍寝。

叶瑾舒早有所料,无可无不可。

沐浴完,因是天冷,便披了件外裳,在寝殿中等着萧询。

“陛下万福。”

她曲膝行礼,被萧询抱去榻间。

丝制的寝衣褪开,帷幔由君主挥下。

……

美人如玉的面庞染上三分**,摄人心魄。

身下人照例乖巧,一派顺从之意。

萧询吻上她的唇,美人轻启唇畔回应。

虽则恭顺,却不是他完全想要的。

或许是他那日的回拒,让瑜安不敢再有旁的祈求。

萧询并不喜如此。

有些时候,稍稍纵容着她也无妨。

……

十五那日,午憩时的叶瑾舒迷迷糊糊被圆桃唤醒。

“娘娘,陛下到了。”

叶瑾舒定了定神,坐起身时压下了被吵醒的两分烦躁。

“怎么这时辰还在睡?”

已近申时,叶瑾舒心道成日无事可做,睡得久些只当补上过去几年的亏空。

不过话出口,顺从地变成:“还不是昨夜陛下———”

她欲说还休,倒是取悦了萧询。

“去换身衣裳罢。”

刚睡醒的美人眸中犹带着几分雾气,神情不解。

“元宵灯会,今夜最是热闹。”

叶瑾舒这才发觉,君王今日着的是月白色的锦袍,周身上下并未有任何表明身份的物件,只在腰间系了一枚白玉佩。

萧询轻笑,如愿在眼前人的面上见到了明媚的笑。

叶瑾舒去里间更衣,选了条藕荷色绣缠枝莲花的袄裙,配了深一色的比甲。这身衣裙是兄长后头为她置办的,一直没有机会上身。

难得穿一次,恰巧同萧询今日的衣着相配。

发髻挽了寻常的云髻,以一支赤金嵌明珠的发簪做点缀,腕上套了一对羊脂玉镯。

收拾妥当,黄昏时分,马车驶出了宫城。一路行过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巷,最后停在一间熟悉的酒楼外。

望仙楼。

叶瑾舒忆起,她初次在皇都之中见到萧询,便是在这座酒楼中。

大约那时,他便已有谋算。

这个时辰正是望仙楼热闹之时,酒楼的掌柜如上回一般恭候着。

二楼视野最佳的一处雅间留与帝王。叶瑾舒取下帷帽,推开窗子,能望见不远的裕河,如玉带一般穿城而过。

街两旁,华灯已陆陆续续装点起,只待日暮。

“先用晚膳。”

叶瑾舒点头,发簪上的明珠闪着温润的光。

她依旧不喜望仙楼今夜菜色,只用了一碗元宵。

膳房的师傅费了些心思,以瓜果之色,将碗中汤团染作了五色,每一色配有不同的馅料。

除了廊下的护卫,叶瑾舒发觉附近长街上亦有暗卫。

她内力不深,只怕守在帝王身边的人手远超她所察觉的。

她并无半点出逃之意。

看起来,哪怕她对萧询一片顺意,他依旧防备着她。

点个收藏么么哒!

快要火葬场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诱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