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游龙记 > 第137章 第九章 新任堂主

游龙记 第137章 第九章 新任堂主

作者:不会起名的乌鸦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7 16:05:20 来源:文学城

凉城位于西北,此时虽已三月初,却还是风寒料峭,丽妃一大早便起了身,坐在梳妆台前,细细地涂抹着脂粉。

她乃是吏部省主事官窦世权的嫡亲孙女窦丽殊,一年前被选进宫中,窦丽殊容貌姣好,从小在家中便得宠,窦世权从龙有功,她进宫侍寝后没多久就被封了妃,殊荣乃宫中的头一份,陛下专宠了大半年,同期与她一起进宫的其他官家女子还在苦苦等待侍寝机会的时候,她便已是这宫中第一位有了封号的妃子。

即便后来陛下又宠幸了其他人,可也会隔三差五地到她这儿来,常年荣宠不衰,让宫中多少人嫉妒地红了眼。

今日是她的生辰,陛下早些时候便让内务府准备,说好了下了早朝后会带她出宫到城东琵琶山泡温泉为她庆生。

难得一次与陛下单独出宫的机会,她一大早便起来梳妆打扮,就为了等会儿能看到那位少年天子惊艳的目光。

“娘娘今日真是太美了,一会儿肯定会把陛下迷得转不开眼。”

女官彩琳边为她别上大红宝石镶嵌珍珠的步摇,一边赞叹道。

见她含笑不语,彩琳捂着嘴轻笑,又把头凑到她耳边,轻声说道:

“娘娘,夫人请的女夫子为您把过脉了,这几日正适合受孕,您可要好好把握,让陛下多陪您些时日。”

女儿独宠后宫,新帝又正直壮年,虽不是荒淫无度之人,后宫嫔妃也仅有七八人,可是一个月里却总也有那么四五日宿在女儿宫中,女儿得宠,照理说是好事,可一年多过去了,丽妃的肚子却连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可急坏了窦夫人。

明帝年轻,以后肯定会有许多子嗣,又至今未立后,如今谁能生下第一位皇子,便得了长子的优势,今后她若能问鼎后位,她的孩子就有极大机会成为下一任储君,为了这长子的名分,宫里面的几位妃嫔们可都别着劲呢。

“嗯。”丽妃娇羞地点了点头,为了今日,她也是做足了准备,母亲还专门派了几个老嬷嬷来,亲自教导她那些让人羞于启齿的方法,用于取悦陛下。

天光微亮,陛下应该快下早朝了吧。

彩琳看了看天色,道:

“娘娘,您今日起得早,陛下早朝后还要在御书房议事,估计没那么快过来,要不您先吃点东西填填肚子?”

丽妃摇了摇头。

“再等等,陛下应该快过来了,你吩咐下去让厨房把陛下爱吃的金玉膏热着。”

如此等着,又过了快一个时辰,天光已大亮,却还未见陛下的踪影,丽妃也有些着急了。

“彩琳,你去看看,陛下可还在御书房。”

“是。”

彩琳依言退了下去,不多时,她从外面走了回来。

“娘娘,陛下还在御书房和长青将军议事。”

“只有长青将军?还有哪位大人在?”

“奴婢不知,奴婢不敢凑近,不过回来的路上碰到了中枢省洛大人的随从,说是洛大人走得急拉下了披风,让他回来取。”

听到这话,丽妃秀眉微揪,既然中枢省洛大人都不在御书房了,陛下和长青将军还要议什么事?

“娘娘,要不奴婢吩咐厨房先给您煮碗银耳羹垫垫肚子?”

彩琳见她脸色不好,小心翼翼地道,得了丽妃首肯,她忙下去安排膳食。

如此等着,丽妃吃完了早膳,又过了快大半个时辰,眼见着都接近午时了,陛下却还未出现,丽妃盯着敞开的大门仰地脖子都有些发酸了,脸色越发不好看,她站起来在屋内不安地踱了几步,又向着身后的彩琳使了个眼色。

彩琳会意,忙低头退下,又去往御书房查探。

这次足足过了两盏茶的功夫,她才匆匆回来,脸色有些为难地道:

“娘娘,陛下,陛下,出宫去了……”

“什么?!”丽妃腾地一下站了起来,隐忍着怒气道:

“你说陛下去哪儿了?!”

“陛下,陛下,”彩琳见她发怒,心里害怕,犹犹豫豫地说道:

“陛下带了光公公和,和长青将军,出宫去了。说是,说是,长青将军家的雪梅三月不败,邀,邀了陛下同去观赏……”

彩琳磕磕巴巴地把她探听到的消息说完,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自己精心打扮,等了陛下一早上,他说好给自己过生辰的,转身却与别人去赏梅了!丽妃脸色铁青,手上的帕子被用力抓成了一团,她只觉得一股愤怒委屈难受的情绪直冲脑门,怒意涌了上来,啪的一声,手上用力一扫,将桌子上摆着的糕点和刚呈上来的金玉膏扫落一地,那些珍馐美食和碎裂的碗碟混杂着散落房间各处。

满屋子的人噤若寒蝉……

******

“姐姐府里这株雪梅今年开得真好。”

梅树就在湖的对面,虽已过立春,不过凉城靠近北方,还是有些沉冻,比隆城还要冷一些,柳儿和玉墨此时正带着下人们用厚重的帘子将凉亭半边围上,仅留下了面向梅树的那一边。

两人私底下相处时,明帝还是喜欢像原来那样称称呼付清玉。

“还是柳儿和玉墨对朕好。等明年,朕定要姐姐给你们许个好人家。”

明帝看着围完了亭子又忙碌着给他端上糕点茶水的两人,打趣地笑道。

付清玉望着面前艳色更甚的男子,温和地笑了笑,语气熟稔中带着嗔怪。

“偏你要来,你看,为了你,我这好好的亭子都不得不穿上厚衣服了。”

“哎,去年入冬以来,姐姐都不在府上,朕可许久没与姐姐赏梅了。”

明帝语气轻快,偏又带了些像孩子撒娇般的抱怨。

付清玉好笑地看着他还如十几岁孩童般作怪,似乎他还是在隆城时对自己依恋的那个小孩儿,她心中一软,从怀里掏出一个盒子递了过去。

“喏。给你的。”

“是什么?”

明帝好奇地接了过去,打开锦盒。只见一个精巧的白面小武生静静躺在其中,眉眼精细,神态逼真,就连身上衣饰的褶皱纹路都清晰可见。

“这,可真好看啊。”

明帝不由发出赞叹,摸了摸那小武生细致的眉眼,有些爱不释手。

“就知道你会喜欢,这燕国匠人的手艺就是比我们尉国的精细些。”

明帝摸着锦盒的边缘,抬首向她望去,眼里藏着深沉的颜色,面上却不显,只如往常般微笑着问她。

“姐姐年前是去燕国了吗?是,去见那个叫张镰的人吗?”

付清玉一怔,看着面前那张有些探究的脸,轻笑着摇了摇头。

“不是,是去找一个人。”

“陛下可还记得林铮此人?”

“林铮?”明帝摇了摇头。

“在邺城时,他是你父王府上的一名幕僚。当年邺城事败后,他便流落到了燕国,这次我无意中发现了他的踪迹,便想着请他回尉国为陛下效力。”

明帝垂下眼睑,掩饰自己泄露出的一丝情绪。

“此人有大才,擅治国之道,在你父王手下时,因性格内向,常被人排挤,不受重用,但此人熟悉尉国政事,精通民事,擅针砭时事,做事也颇为老辣,若为我等所用,或可撬动眼下朝廷的积弊,开一副新局面,若此人能为陛下效力,我尉国江山此后必定会更为稳固,陛下亦可大展拳脚。可惜了……”

付清玉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可惜此人如今已胸无大志,投靠了燕国的一个判军头领,甘居人下做一名小小的幕僚。”

明帝嘴角轻翘,难掩心中的欣喜,原来她不惜远赴燕国,是想为自己寻治国之才。

“国内有姐姐,有老师,朕的江山也必定能永固,姐姐不必觉得惋惜。”

付清玉含笑看着他,认同地点了点头,道:

“陛下已经长大了,去年宜兴的水祸,还有宾阳的旱灾,陛下,都处理得很好。”

这个瘦弱的少年,几年间已长成一名顶天立地,治国有方的贤明君主,看着面前这位风姿卓绝的君王,她一手养大的孩子,付清玉心中那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亭内二人谈笑风生,而在亭外不远处,天羽卫统领穆临风却看着亭中的两人,脸色变幻。

******

啪!

龙旭将手中的拜帖一把摔在桌子上,满脸不屑地冷哼道:

“这陈世义也欺人太甚了,竟以鹤岗岭之事为由,逼着各路义军结盟共抗朝廷,还要大家奉他为盟主!他何德何能!不过是个下九流的鸡鸣狗盗!”

此时堂上几人俱是面色沉重,不发一言。

鹤岗岭事变后,飞熊军陈世义趁着几大义军统领被杀,人心离散之机,大肆收拢各路义军残存的势力,败天军和仙泉山的势力有很大一部都投靠了他,飞熊军一时间实力大涨,他打着有田同耕,救济斯民的旗号,当先撑起推翻朝廷、还生于民的反旗,一时间各路散兵游勇的义军、盗贼、山匪们纷纷响应,汇聚到了陈世义的飞熊军旗下。

这一次,由圣母教沈碧牵头,陈世义向民义团和飞耳帮等还保存有实力的义军统领发帖,邀众人会盟共抗朝廷大军。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难道我们真要投靠那陈贼吗?!”

龙旭大声喝问道。

“老何,你什么意思?”

何方煜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一向不擅长处理这种事,被龙旭这么一问,一时愣愣地也不知道如何作答,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旁边的张镰。

龙旭见他不回答自己的话,反而看着张镰,心中更是恼怒,又朝林穆升望去。

“林副堂主,你一向足智多谋,你怎么说?”

谁知林穆升听了他的话,却不回答,也转向一旁的张镰,问道:

“张副堂主,你觉得呢?”

张镰被他这样一问,不疑有他,沉思着开口道:

“这个会盟,我们要参加。”

“我们民义团难道要向陈贼屈服,奉他为盟主?!凭什么!”

张镰望着激动的龙旭,耐心劝解道:

“龙副堂主,此时飞熊军已率先联盟,竖起了反旗,占了大义,如果我们拒绝合盟,轻则会被天下英豪嗤笑不敢对抗朝廷不说,若被有心之人利用,让其他义军疑心我们有投靠朝廷的企图,届时,民义团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我们堂主都被朝廷杀了,我们又怎么会投靠朝廷!”龙旭怒吼道。

“没错,正因为仇堂主被朝廷所杀,我们更应该同仇敌忾,以此契机加入盟军,才更顺理成章,占据主动。”

这样,民义团在盟军中的话语权才会更大,与其被动加入被人防备,不如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有更大的机会。

林穆升对张镰的一番话似乎颇为认同,何方煜觉得张镰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也跟着点头。

“可是我们惠州临近暄王的封地泗州,暄王如今已调派了四十万兵力至州府防守,现在惠州边境起码有超过十万的洪川军,若我们此时轻举妄动,万一洪川军来攻打惠州,我们该如何应对?!”

龙旭并不赞同张镰的想法。

“暄王不会来攻打惠州。”张镰摇了摇头,道:“燕帝立了辛贵妃的四皇子为太子,如今,几位皇子之间的皇位之争已经白热化,同一时间暄王和定西王各自回到封地且调动大军,暄王此时最大的敌人应该是太子和定西王,我们虽然就在泗州旁,可一个民义团在他眼里根本并不足为惧。他要问鼎的是燕国的江山正统,要与那两位争燕国的皇位,我觉得你他此时调派军队更多是要防备朝廷而不是我们。这个时候,暄王必定不会为了我们兴师动众,给太子等人可乘之机。所以,我们眼下反而是最安全的。”

“如果我们此时投奔盟军,一可占据主动和大义之名,二可在盟军中谋得更高的位置和话语权,三可有盟军支持,反而可以威慑泗州不敢轻举妄动。”

林穆升听了张镰此言,缕着他的小胡子,含笑着点头。

“这……”难道他们真的要投靠陈世义?

龙旭听了张镰的分析,虽觉得有道理,可他也不愿投靠飞熊军,位居人下,有些惊疑不定地看向其他两人。

林穆升却不管龙旭的反应,反而看着张镰,满脸严肃地道:

“相比这些,老夫反倒觉得此刻我民义团的危机,不在外,而在内。”

“先生此言何意?”

“仇堂主身死,如今我们民义团群龙无首,若再这样下去,不说为先堂主报仇,就单是带领民义团抗击朝廷,保卫惠州,恐都难以为继。”

“老夫觉得,当务之急是要重新选一人担任堂主之职,方可带领我民义团走出困境、抗击朝廷、保卫家园!”

龙旭听他这样一说,心中一动,不由看了眼何方煜,他心思电转,正想开口,林穆升却抢先说道:

“老夫举荐张堂主任我民义团的新堂主!”

龙旭听到林穆升的这话,神情一愣。怎么会是张镰?论资历,他来得最晚,别说何方煜和林穆升了,连自己的资历都在他之上。

就在在他还惊疑不定之时,又听见旁边的何方煜低沉的声音说道:

“我也觉得张镰合适。”

这下,龙旭更惊讶了,难道,他们都提前串通好了?可是他当向张镰望去时,却又见后者一脸惊讶,表情不似做伪,显然张镰也没料到今日这样的情形。

张镰诧异地看向林穆升,又看了看何方煜,然后又转头再次看向林穆升,他深深皱起眉头,却见到林穆升眼神坚定地对着他点了点头,两人眼神交汇,一瞬间交换了几个神色。

这时,只听得何方煜又开口道:

“龙旭,你怎么看?”这次的语气听着似乎不太友好。

龙旭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下眉眼,皱眉思索起来。如今这情形,场中三人似乎已暗地里达成了一致,他的视线又瞄到何方煜隐隐放在身侧的兵器上的手,心中惊疑。若自己此时反对,说不准马上就会身首异处,他武功虽然不错,可也不是何方煜的对手,更何况场中还有张镰,他可是亲眼见识过张镰对付何刹的那些手段。

龙旭是个识时务的人,此情此景,容不得他反对,想着,他便也点点头,道:

“我也觉得张堂主合适。”

张镰觉得林穆升和何方煜有些奇怪,不过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上,若说他没这野心,那他这四年多在惠州所为便是个笑话,四人之中,不是他自夸,也唯有他与林穆升有这个能力,而自己武功更强,手中更是掌管民义团的大部分兵力,确实比林穆升更合适。

“张某却之不恭!”

“既然如此,那从今日开始,张堂主便是我民义团的新任堂主。拜见堂主!”

林穆升当先站起来躬身行礼。

“拜见堂主。”

“拜见堂主。”

何、龙二人也相继行礼,只不过一个声音爽朗,一个似乎透着些不情不愿。

历经磨难,终于是走上这一条路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7章 第九章 新任堂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