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永乐长歌 > 第9章 秦晋

永乐长歌 第9章 秦晋

作者:大妮鸽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23 08:50:22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大本堂少了楚王和齐王,便少了许多闹腾。散学时秦王朱樉笑道:“老六老七不在,静得出奇,才发觉李师傅讲课竟这么无聊。”众人皆笑。

太子笑道:“昨儿乍听说老七挨了打,我还担心。好在父皇打得不重。昨晚遣内官去探望他,内官回来直接禀说‘齐王爷想必已经没事,疼都是装的’。你们说,他装得是有多不像?”众人越发大笑。

朱樉见朱橚也跟着笑得甚欢,笑骂道:“老五好意思幸灾乐祸!同是犯了事,爹怎么既没揍你,又没将你禁足?孙娘娘罚你都比往日轻。是不是留待哥哥们来管教你?”

朱橚侧身一步往太子身后躲了,涎着脸笑道:“要管教我,也是要大哥来,二哥你且歇歇罢,管好自己没犯事被爹揍就不错了。”嘴上挑衅,一边说,一边却往太子身后缩。

朱樉作势要打,被朱标笑着拦下,朱橚躲在朱标身后探出头来冲他吐舌头。

兄弟几人闹了一会就散了,朱橚偷偷给朱棣使了个眼色,秦王、晋王则跟太子去东宫。年关将至,诸王王妃进宫觐见皇后和太子妃,既是一同谋划筹办节庆,也是如叙叙亲情。此时秦王妃和晋王妃都在太子妃处。

待另外三人走远了,朱橚拍拍胸膛笑道:“哥,这回我可是从头到尾咬紧牙关没把你供出来。”

朱棣失笑道:“本就是你把我拖下了水,还好意思来请功?”

朱橚嘿嘿笑。

朱棣数落了他几句,说道:“孙娘娘病着,你近日乖巧些,别再生事。我今早听母后和仪华说,孙娘娘这次的病,不只是身子生病,更有长年累月的心病。心病本难解,你就别添堵了。”

“心病?什么心病?”

“想必是女人家的心事,她俩当着我的面,没细说。”

“嗯……”朱橚倒没觉得贵妃这次发病与以往有何不同,不过哥哥既说了,他便听着。话锋一转,又压低声音神神秘秘笑道:“哥,知道人家闺名啦?刚刚说叫什么……‘仪华’?是哪两个字?”

“你嫂嫂的闺名也是你叫的?”朱棣抬腿就要踹他,被朱橚躲了,故意逗他道:“哥你到底是啥时候知道的,才见面第二天,就已经叫得这么顺口了?”

“用你管!”

“啧啧,仪——华,仪——华……”

朱棣一把扯住他,上手去捏他的嘴,朱橚张不开嘴吐不清字,话音全成了一串“呜呜呜”。

另一厢,朱标、朱樉和晋王朱棡三人同行,朱樉笑道:“你们说,老五这事儿,老四掺没掺合?”

朱标笑道:“你管他做甚?父皇都没追究。”

朱樉笑道:“嗨,无聊取乐罢了。你们看老四,今天可是老老实实一声儿不吭。他以前要么背锅,要么甩锅,可不是这样的。”

朱标笑道:“老四的媳妇进了宫,他可不得夹着尾巴好好做人?你看老三,今儿不也是一言不发?”

晋王八月间新婚,娶的是晋王左傅兼太原卫都指挥使谢成的女儿谢卓夷。

见他沉默无言,朱樉笑道:“老三?大哥说你呢,也不接话。晋王妃一来,就把你的魂儿都勾跑了?你的魂儿,现在是不是已经在东宫坐下喝茶了?”

朱棡浓眉一挑,冷哼一声道:“大丈夫行走世间,谁在意一个婆娘!”

朱樉笑道:“呵,也不知道年初是谁听说父皇给订了谢成的女儿,高兴得走路不看脚下翻进御河里。”

朱棡却没有跟他说笑的心情,没好气道:“二哥回家教好自己的王妃说汉话就行了!”秦王妃是北元丞相扩廓帖木儿的妹妹,蒙古贵族出身,汉姓“王”,小名“观音奴”,长得比画里的观音还漂亮,可惜汉话还懂得有限。起初朱樉和她说话,旁边还需有个色目人宦官充当翻译。

若在平常,朱樉因王妃貌美,乐得以调/教她说话为趣,并不以此为耻,但今日朱棡态度恶劣,朱樉的暴脾气一点就着,刚要恼,被朱标握住手臂,笑道:“行了行了,我昨儿才跟爹说,老二老三成婚后都稳重了,今年做得弟弟们的表率了,你们俩就又闹孩子气。”

太子妃常氏正和秦王妃在殿内拉家常,听得通报太子与两王到,连忙出迎,两厢见礼。

晋王妃竟不在。

晋王见王妃不在,顿生气闷,却不出言问。

太子扫了晋王一眼,笑向太子妃道:“晋王妃哪儿去了,被你藏了?”

太子妃笑道:“三弟心尖儿上的人,妾哪里敢?去给母后请安时,贪恋跟老四媳妇说话,在坤宁宫留下了。怎的,没同三弟说?”

晋王红脸道:“二哥说二嫂在东宫,弟以为谢氏也一起,就没差人问她。”实则是秦王妃曾派人送信给秦王通报自己行踪,谢氏却并未派人向朱棡通报。兄嫂面前,朱棡为了面子,换了一种说法。

太子妃见晋王发窘,猜到小两口最近闹别扭,便嫌自己刚才问得太唐突,忙找补道:“谢氏和徐氏从小要好,姐妹几个月没见,一见面高兴得连夫君都忘了。别说是她,就连我,这几天时不时和徐氏相见,都聊不够呢。”说完,旋即又后悔——这话显得像是秦王妃妨碍了她们姐妹发小三人相聚一般。

太子见太子妃一脸做错事的神色,不禁莞尔,柔声笑道:“你呀,就是话多。跟这个弟妹也聊不够,跟那个弟妹也聊不够,昨儿同我说要跟二弟妹学做酥酪,看来是骗人的,实则只是想把二弟妹诓来陪你说话罢?”不露痕迹帮她圆了场。

秦王妃高兴道:“嫂嫂爱酥酪呵?不用学也,想吃时告诉我来,弟媳为嫂嫂做则个。”一口的蒙古味儿汉语,她语气又娇憨,几人都笑了。

坐下略叙了几句闲话,秦王携王妃告辞。太子道:“老二若没事情忙,不如留一留,老三也且莫去扰了王妃姐妹谈心,先在东宫坐坐。都用过晚膳再走。明年开春,要在山东、河南、北平屯田,又要巡海抓捕倭寇,我正想听一听你俩的意思。”

而坤宁宫里,此刻谢卓夷在仪华房中,已经彻底忘了朱棡这个人——与其说是忘了,倒不如说她根本不愿想起来。只一味与仪华聊些别的。

“自从潇虹姐姐进了宫,就是好几年不见,直到今年八月才面对面见着,当时将我吓一跳,都不敢认。”谢卓夷说。

所谓“今年八月”,就是她婚后第三天/行觐见东宫礼的时候。但她偏偏不愿提及自己的婚事,只用“今年八月”指代。

“我也是。”仪华道:“见潇虹姐姐瘦得厉害,起初还当她受了委屈,后来看,太子殿下是个十全十美的人儿,待她又极周到贴心,才知道大概坐在她那个位置,是心累。”

卓夷道:“虽然累,我想她也是情愿的。但凡女子,若能嫁个天下数一数二的好男子,为他累死也甘心,不像——”

“哎——”仪华连忙在手边比个食指,示意她收声。

含情/欲诉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谢卓夷的性子向来是不吐不快,在晋王府已是憋屈,好不容易见着能掏心窝子的闺中姐妹,怎么肯将吐到嘴边的苦水再咽回去?顿了一顿,便指着仪华床上的绣花枕头道:“世间我最瞧不上的,便是这东西!”

这是骂晋王中看不中用了。

晋王身形高大伟岸,凤眼狭长,朱唇水润,兼之肤白如玉,宫人们私下偷偷给他起绰号叫“玉山”。可说是人见人爱的好样貌,寻常女子配不上他。

谢卓夷也生得极美。弯刀般英气的两道蛾眉,黑曜石般莹亮的眼,吹弹可破的白嫩肌肤。京城达官贵族的夫人太太们,都知道谢家养得好女儿,绰号“雪仙”。

晋王成婚时,铺十里红妆,官道两旁人山人海,都伸长了脖子看辂车与彩舆中的两个璧人。到底是“玉”美过“雪”,还是“雪”美过“玉”,竟难分伯仲。

谢卓夷是少女,见了晋王的模样,怎会不动心。但她原本想着,上天造人,既造出美玉无瑕若此,当也赐他些学识本事,怎料天底下,竟有这样的草包。诗词歌赋,刀枪棍棒,稀松平常,没一样入得她谢卓夷的眼。

仪华知道卓夷的心气高,小声在旁解劝道:“才认识了几个月,人的本事才干,总要日子久了才看得出。”

“日久没见才干,倒见人心呢!”卓夷冷笑一声,不屑道:“你难道没听说,王府前些日子,不知怎的,后花园里大冬天竟然进来条蛇,他吓得躲在我身后!他躲在我身后!最后是我拔了他的佩剑将蛇斩了。”

朱棡身长八尺,个子比卓夷要高两个头,那场面想想就滑稽。仪华听了直想笑,但忍住了,安慰她道:“晋王据说也曾跟着上过战场的,算不得胆小。或许只是怕蛇一些。就好比我家恭儿,跟我娘进宫时看见狮子老虎都不怕,被只鹦鹉吓得哭呢。再说了,夫妇两人,刚柔调和,有一个能仗剑斩蛇的就够了。”

“但愿吧。”谢卓夷叹了一声,不再说晋王,转而道:“你的燕王如何?你可见着了?”

仪华欲说“燕王很好”,又害羞。况且以她的性子,向来不爱评论人,尤其是在宫里。因而只淡淡道:“是极守规矩的一位王爷。”

说完,想起他爬墙的英姿,唇角不免微笑。

谢卓夷看在眼里,心中吃味,不好流露出来,便笑她道:“还装。没想到‘女诸生’,也有动凡心的一天?想必燕王是极好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知识,秦王妃的哥哥扩廓帖木儿就是金庸《倚天屠龙记》中赵敏哥哥的原型哈。另外秦王妃那句话,是我参考资料写出来的明初蒙式汉语,每句句尾的“呵”“也”“来”“则个”都是没有意义的语气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