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永安遗事 > 第19章 入幕之宾

永安遗事 第19章 入幕之宾

作者:序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4:09 来源:文学城

看到孟策纵那双如寒潭般冷清的眸子,石萱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

她刚才那一掌要是真打下去了,不仅彻底得罪了钟氏,而且钟含章是孟临衡御定的诗会主持者,对钟含章动手,也是对皇上不敬。

到那时,父亲在荆州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处世藏锋就都毁于一旦了。

石萱有些后怕地放下了右臂。但她也不愿意向钟含章服软道歉,只冷哼一声,将脸转向一边,不再看钟含章。

钟含章在洛京见惯了笑里藏刀、口蜜腹剑之徒,这些人恨不得两句话里埋着三个坑,就等着你摔个鼻青脸肿。但她倒真没见过石萱这样话不投机就要喊打喊杀的奇女子,一时之间惊吓之余也有几分纳罕。

不过她想说的话已经说尽,看石萱的反应,她的目的也已达到,便实在不愿意再和眼前的二人多作纠缠。

钟含章冷言道:“石娘子如今身在洛京,不比荆州逍遥自在,为娘子自身计,还是谨言慎行些为妙。”

她看一眼孟策纵,孟策纵面色不辨喜怒,钟含章也摸不准他方才有没有听到她们的争执。她对孟策纵略略一揖:“诗会事务尚且繁多,含章不便久留。雍王殿下想必和石娘子还有旧可叙,含章告辞。”

没等孟策纵回应,钟含章已决然转身,衣袂带起的冷风,若有似无地刮过他的指尖。

日头已过正中,有些才思敏捷的士子已经作完了诗,将其放到了玉盘里。做完了诗,了却一桩大心事,众人的心思也就活络了起来,士子士女们谈笑风生,推杯换盏,氛围逐渐热闹起来。

已有不少人聚集在玉盘周围,互相欣赏评点了起来。你一句“兄台高作,三曹失色”,我一句“贤弟雅言,二陆无光”,端得让人觉得大周人才济济,文曲星漫天。

钟含章随意捡起两篇略略看了两眼,不禁皱眉:

这群草包互相吹捧也该有个度,真不怕三曹二陆夜半敲门。

钟珺本与一群洛京子弟聚在一起喝酒赏景,他侧头便瞥见了钟含章拿着一张诗笺,面色古怪。他想起方才众人说起的那桩事,还是要告知钟含章为好,便朝众人拱手告罪:“诸兄尽兴,珺先失陪。”

他走到钟含章面前,见钟含章没有抬眼看他的意思,便轻咳了两声:“昭昭,数年不见,不知济川兄才学可又有精进?”

钟含章无语:“你要和他切磋学问?我记得兄长十岁时的学问便已是你这辈子都难以望其项背。”

钟珺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决定顺滑地划过这个不利于自尊的话题,直接切入正题:“我这是在关心济川兄能不能拿到诗会的一甲。听说有个天水来的士子,才学诗情俱佳。他门第不高,在天水做郡功曹,但在西北颇负盛名。他这诗才做了半首,便有不少人在拍案叫绝,以为无出其右,尤其是那群寒门士子起哄得最欢,显然是以此人为寒门大纛。”

钟含章微微蹙眉,下意识地抿了抿嘴唇,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她在诗会前曾命人调查过参加诗会的士子,不曾听说有此大才。

此人怕也是被某人“举荐”而来。

不过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好在钟含章对谢汝舟的才学总是有自信的,谢汝舟未必会逊色于这位寒门大才。他们想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寒门才子羞辱世家,却没料到谢汝舟也是个不出世的天才。

更何况,只要他姓谢,自然会有人上赶着推举他为榜首。

钟含章轻轻地摇摇头:“无妨,随他们去吧,这些人永远难成气候。”

钟珺一离开,便有一个身着蓝杉的年轻公子缓步走到了钟含章的面前。他面目白净,身量细挑,是个看起来相当赏心悦目的男子。

那人恭恭敬敬地朝钟含章一揖,含笑道:“久闻钟娘子是若水先生数十年难遇的高徒,今日一会,果然神采非凡。”

“含章眼拙,不知郎君是?”

“某乃阮睦,祖望陈留,年少名薄,未曾入娘子的耳。”那人并未因钟含章不认识他而恼怒,语气依旧温和,甚至说的上柔软......和讨好。

阮睦,钟含章回想了片刻,似乎没听说过陈留阮氏有这号人,想必是阮氏的旁支。

钟含章淡淡一笑:“阮兄何必妄自菲薄,说不定今日之后,阮兄便是名动洛京的第一才子呢?”

阮睦闻言眼神中忽现惊异之色,他亲手斟上了两杯酒,躬身将其中一杯呈给了钟含章,柔声道:“某借娘子吉言。”

钟含章见阮睦进退有度,举止得体,而且长得确实赏心悦目,心中颇生出几分好感,便接过了酒杯,一饮而尽。

阮睦抬手去接钟含章饮尽的空酒杯,在两人双手相接之时,钟含章感觉手心被塞入了一枚冰凉的物件。

她低头一看,竟然是一枚龙凤佩。

钟含章这才意识到阮睦似乎误解了她方才的意思。她无奈地看着阮睦,阮睦望着她的目光滚烫,又带着一种隐秘的、勾人探究的意味。

钟含章哑然失笑:“阮兄胸怀大器,不必如此行事。”

阮睦见自己竟然被拒绝了,白净的面上浮现出淡淡的红晕,他轻声道:“是阮睦唐突了,望娘子见谅。”说完,怕是不敢听到钟含章的回应般,疾步离开了。

钟含章惋惜地叹了口气,她本以为阮睦是个有趣的人,怎么也学洛京子弟那一套。

在本朝,民风开化,世家贵女中养面首的风气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即便是出嫁之后,仍有不少女子在后宅中眷养俊俏郎君,世人亦多见不怪。其中尤以长乐长公主为甚。自开府建衙以来,公主府中便常有才俊出入,珠帘之后,宾客不绝。即便后来下嫁征西将军秦徵,这般作风也未曾稍改,依旧恣意如初。

孟宜周地位尊贵,自幼得先帝珍爱,今上亦对其圣宠优渥,凡有所请,无不应允。因而京中渐生风气:若有才貌双绝的清贵郎君能得长公主青眼,成为其入幕之宾,便似寻得一条青云梯,仕途通达指日可待,以至于洛京流传着“暮入公主府,朝拜秘书署”这样看似讽刺却不无欣羡的话。

这些年来,对钟含章自荐枕席的人自然也不少,无非是想通过她得太尉征辟,或和颍川钟氏沾上些缘故,再不济也能在皇帝、太后面前得几句美言。

钟含章却从未接受过任何一个人。这倒不是因为她有多清高,而是这些人对她来说实在算不上诱惑。

在阮睦走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人想来自荐枕席。这些人长得不如阮睦,却更加急功近利,恨不能立马收拾东西跟着钟含章回钟府。钟含章不胜其烦,她知道只要自己一个人待着,便会有这种不识趣的人凑上来。

她环顾张望了一下,却没瞧见卢簌玉,便避开人群想去找找她。不知不觉中,竟走到了清风苑后面的曲池边。

这里没有点灯,暮色渐起,显得有几分昏黄萧索。四下无人,一片寂静,惟听到前苑的喧笑声隐隐约约地传来,倒在这偌大的清风苑成了一方自成的天地。

凉风袭面,吹散了钟含章面上那抹淡淡的酡红。钟含章其实不怎么会喝酒,方才几杯薄酒,已经让她的面颊有些发红发烫,脑袋也昏沉起来。见四下无人,她索性将鞋袜脱去,把双脚浸在池水中。秋日的池水已然冰凉,但钟含章因吃了酒,身上发热,不仅不觉寒冷,反倒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酒也跟着醒了几分。

清风苑乃皇家花苑,哪怕无人时也自有仆役每日扫洒。因此这曲池之水并未因落叶堆积而浑黄,依旧清澈透亮,钟含章低头便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双脚。她的脚肤白胜雪,浸在池水中像从淤泥中长出的一段藕节。钟含章毕竟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终究是孩子心性。她越看越觉得有趣,忍不住踩起水来,直到溅起的水花险些打湿了上衣才停了下来。

她有些疲惫地躺在了草地上,两脚有一搭没一搭地在池水里划动。这样久违的惬意让钟含章的身心都松快了起来,不禁轻哼起了记忆里那首熟悉的歌谣:

“春来台城柳,秋深栖霞红,夏夜秦淮舟,冬雪钟山松。乌衣巷口燕,年年入画栋,朱楼歌舞歇,江水自朝东。”

这是昔年于东擎书院求学时,金陵人人会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曲调悠扬,宛转动人,带着江南独有的风情,钟含章却觉得此曲中繁华落尽的寂寥实在令人悲哀,因此即使在金陵时也很少哼唱。这时倒不知为何又想来了。

太阳还未完全落下,仰面朝天时,余晖依然刺眼。钟含章将右手覆在了眼睛上。

忽然间,一道阴影罩在了她的面上,替她遮挡了余晖的灼热。

钟含章移开了手,便见到孟策纵立于她身侧,神色微妙地看着她。

钟含章逆着光望向孟策纵,这是她第一次仔细打量这个或许三年后会成为她枕边之人的男人。他生就一张棱角分明的面孔,剑眉星目。他的俊朗仍旧带着京华的清贵风致,但陇上的朔风将这份清贵锤炼得深邃迫人。

钟含章一直很讨厌孟策纵的眼神,坚冷锐利,像被雪夜中的孤狼盯着一样危险。但此时,秋水倒映在他的眼中,平添了几分不知所起的深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入幕之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