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永安遗事 > 第10章 落日熔金

永安遗事 第10章 落日熔金

作者:序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4:09 来源:文学城

香炉中升起的檀香烟柱渐渐变得纤细、稀疏。

弘映率清普寺众僧人们齐诵着经文,低沉的诵经声在宝殿穹顶下回旋、减弱,与尚未散尽的香烟交融,融成一种近乎凝滞的、哀伤的庄严。

百官垂首,命妇掩面,所有人都维持着最后的、也是最疲惫的肃穆,只待皇帝和雍王率先起身,便可结束这漫长而煎熬的仪式。

孟临衡眼帘低垂,目光落在面前即将燃尽的莲花长明灯上,灯花偶尔爆开一声细微的噼啪。

就在法事即将功德圆满的一刹那——

一声沉钝而极响的钟声被寒风裹挟着撞进了宝殿中。

两声、三声。

殿内所有人的心都像被钟声震动,跟着重重地跳了三下。

这钟声来自于清普寺的大青铜钟。前朝每有国丧,便会敲响铜钟,重敲三下。钟声沉重,可传至整个洛京城内,以示国有大丧。康帝即位后,认为此举易引发城内百姓骚乱,便废止了这项规定。因此,康帝和王太后薨逝皆没有再敲丧钟,这口铜钟也已经沉寂了多年。

康帝和王太后已逝,这钟声为谁而敲,其背后的深意让人不寒而栗。

宝殿内的众人无一不听到这钟声了,却无人敢开口,只跪在地上,将头埋得更低了一些。

所有人都在默默地等着孟临衡的反应。

孟临衡没有起身,他仍恭敬地跪着,看着太后灵位前的长明灯。

他没有回头,只清声说道:“奉言,你带人去看看是何人敢行此悖逆之事。”

武卫将军陈诚闻言应答后就起身离开了。

宝殿内,诵经声还在继续着,只是再也没人有心思听了,最后无奈地化作一片嗡嗡的背景音。

这诡异的钟声如同投入静水的巨石,激起一层一层的涟漪,让怀疑、不安、惊恐乃至窃喜等种种难言的情绪在宝殿内迅速扩散开来。

弘映仍在领着众僧诵经,仿佛对周围无声的骚乱置若无闻。

他身边的小沙弥信能就是法事开始前给钟含章倒茶的那个小和尚。他从进入沙门以来跟着师父弘映。小信能很喜欢这个年轻的师父,师父持重沉稳,博通经籍,十分有沙门领袖的气度,而且他身上有一种莫名的让人想要亲近的感觉。

但信能却察觉到师父诵经的气息有些不稳,似乎有些心烦意乱。信能年纪太小,他不懂那三声钟声代表什么,只好猜测师父是在皇帝面前诵经太紧张了,亦或是被刚才突然的钟声惊到了。

弘映其实内心很烦躁,他烦躁于竟然会有人在太后的法事上找死,万一孟临衡因此迁怒清普寺岂不是断了他的财路?

更令他心乱的是,他心里有一种自己也不想承认的巨大的不安和恐惧。

他不禁看向了钟含章的方向,钟含章此刻正跪在地上,低垂着头,仿佛和其他女眷一样惶恐不安。

弘映收回了视线。

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孟策纵察觉到了弘映的视线,他微微侧头,也看向那处。钟含章这时候倒正好抬起了头,她对上了孟策纵探寻的目光,然后,笑了一下。

孟策纵诡异地觉得:

她这笑容似是从来没有过的...真诚?

武卫将军陈诚回来了。他径直走到孟临衡身边,轻声说道:“陛下,犯事的人找到了。不过臣带人赶到的时候,人已经死了。”

孟临衡似乎并不惊讶,毕竟敢做这种事情的都是亡命之徒,定然不会留活口。

“死了?怎么死的?”

“那人以头撞钟,重撞了三下,臣赶到时已经头骨碎裂而死。”

孟临衡眉头微皱了一下,这种决绝的死法他倒是没想到。

“看得出来是什么人吗?”

陈诚沉思片刻,开口道:“今日清普寺为太后做法事,臣与护军将军王燮早已将清普寺和铜驼大街戒严,清空了无关人等。所以,除了来参加法事的各官员所带家眷仆从,就只有清普寺的僧人和奴仆。臣观此人穿着形容,更像是清普寺的人。”

孟临衡冷笑一声:“清普寺?原来向佛之人也会行此悖逆之事吗?”

弘映闻言立即跪下,顿首道:“小僧管理无方,竟让寺内出现如此无君无父之人,小僧愿代清普寺上下受过。”

孟临衡没有说话。弘映不算什么,杀他一千次一万次又有何用,重要的是他背后之人。他是钟太尉举荐的,甚至连长乐长公主都帮他说了两句话。

孟临衡起身,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众臣工,他清楚地知道,这群人各有各的算计,各有各的立场。

他对孟策纵道:“牧之,此事多有蹊跷,且关乎太后哀荣,朕不放心交与别人,就劳你亲自查办此事,务必彻查清楚。”

这件事既然牵扯到太尉,那么和钟氏有关的人就都不能用了。廷尉冯嵘是钟衢的故吏,由廷尉寺来查自然不行。尚书令王修虽是孟临衡的母舅,但太原王氏与颍川钟氏之间的关系太过紧密,都官尚书也未必合适插足此事。

思来想去,反倒是孟策纵最合适。他虽然和钟衢之女有婚约,孟临衡并不认为他会因此包庇钟氏。

孟临衡并非觉得钟氏真会有什么悖逆之举,世家需要什么,他很清楚。他只是觉得借孟策纵不时敲打一下他们也没什么不好。

孟策纵微微躬身领命。

虽然出现了这场骚乱,但在孟临衡的坐镇下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桩法事也算功德圆满地完成了。不久后,王太后的陵寝就要下葬明陵,与康帝合葬。

孟临衡离开后,群臣和命妇也都陆陆续续地走了。

钟含章没有离开,她走到王太后的灵位前,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跪下磕了三个头。

她起身时一个小小的身影突然朝她冲了过来,她连忙抱住小太子,堪堪稳住了身形,才没有连带着两人一块儿摔在地上。

徐妃带着几个侍女也赶忙跟了上来,徐妃见孟明泽没摔着便想把他牵过来,但孟明泽紧紧拉着钟含章的手不肯松开,徐妃只好无奈地一笑:“太子倒是和钟娘子投缘,方才都到殿外了,见娘子在里面就非要跑过来。”

徐妃圆脸杏眼,肤白胜雪,眼角似永远带着一抹甜丝丝的笑意,虽不是什么美人胚子,却也让人见之忘俗,心生好感。

徐妃出身不高,她的父亲徐项原不过一郡吏,后受钟衢征辟才做了尚书郎。当初康帝为孟临衡向钟衢求娶钟含章不成,便索性先为孟临衡挑选了几个侧室,不问门第高低只要家世清白、贤良淑德即可,徐雁便是其中一个。

因徐项是钟衢的门生,钟含章也与徐雁时常见面,私交甚笃。徐雁要嫁给周王世子的消息一传开,在洛京仕女宴集之时,就免不得有人要拿此做筏子。真心祝福者有之,暗自拈酸者有之,话里话外瞧不上徐雁要给人做小者亦有之。

徐雁为人和善,不喜与人争辩,但这些话听多了,面上总有些挂不住。

钟含章觉得徐雁要嫁给孟临衡,多少有点待己受过的意思,心里有些微妙的不是滋味。

她将窘迫的徐雁从起哄的仕女中拉走,两人默默无言地走到无人的溪水边。

钟含章有些犹疑地开口:“雁姐姐,你要是不愿意嫁给孟临衡,我可以帮你想办法。”

钟含章不是在空口安慰徐雁,虽然多少有些麻烦,但她确实可以做到。

徐雁似是被她的话吓了一跳,但随即明白了钟含章的好意,她轻轻笑了:“含章妹妹说笑了,我怎么会不愿意嫁给周世子呢?你是不知道,我们全家人为了这件事有多高兴。以我父亲的地位,能高攀上周王想必还是托了太尉大人的福。”

徐雁有着一张天生和善的脸,她只要笑起来就让人如同尝了口甜甜的蜂蜜一般,但此时钟含章却觉得她的笑容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落日熔金,将水面熔炼成一片萧瑟。

徐雁嘴角的笑意逐渐敛去。

“情势所迫,人又奈何。这已是诸多下策里,最为有利的一着。”

钟含章没有再说什么,她知道徐雁说得没错,对徐雁来说,嫁给孟临衡已然是上上之选。

她嫁给孟临衡如同自己不嫁给孟临衡一样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两人无言,耳边惟听潺潺溪水不断西流,再难回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