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寅夜逢灯 > 第16章 疏纸斩三公(一)

寅夜逢灯 第16章 疏纸斩三公(一)

作者:裁春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2:37:36 来源:文学城

清晨,清辉堂里,宝兰进来伺候萧绥起身,替她仔仔细细的穿戴公服。

自从元璎登基之后,原本每日早朝的规矩便改为了大朝、小朝轮流交替制度。大朝设于紫宸殿前,七品以上官员须尽数到场;小朝则移至元极宫内,只有五品及以上官员方有资格入内觐见圣人。

今日恰逢小朝。萧绥手持象牙笏板,缓步穿过宫道往元极宫走去。按部就班的踏上宫殿正前的石阶,她甫一抬头,就看见郑融与汤阖二人已侯立于宫门外,眉眼间隐隐透出几分志得意满的神情,郑融的手里还拿着一封奏本。

奏本,萧绥的目光穿过人群,不动声色的定在那封奏本上,心里不禁猜测二人打算在今日将舞弊案彻底结案。

科场舞弊牵涉甚广,非同寻常,御史台将案件在纸面审结之后,最终仍需在圣人面前奏报,待圣人批准定夺,方能正式论罪定刑。

萧绥稍作停顿,随即状若无意的侧过身,与身边的官员应承寒暄。

片刻后,宫门徐徐开启,一众官员鱼贯入内,整齐跪伏于龙椅前,三呼万岁。

待礼仪完毕,一旁黄门依次宣唱各衙门名字,被点到的官员依次上前奏事。

很快,“御史台”三个字清晰地传入众人耳畔。

萧绥神色自若地迈步向前,郑融与汤阖紧随其后,三人恭谨叩首下拜:“吾皇万岁无忧。”

元璎低头掩唇咳了几声,身侧的奉茶侍女见状上前两步,托着漆盘将药茶奉给元璎。

元璎抿了几口润了润嗓,待喉咙舒缓些,她放下茶杯,正视了面前的三人:“平身吧,有什么事,即刻奏来。”

在郑融与汤阖眼里,箫绥是个不管事的主儿,因而两人根本没去看箫绥。

郑融走上前,将一摞卷宗交给迎上来的文书官,然后气定神闲的朗声道:“微臣御史台知杂事侍御史郑融,特就科举舞弊一案,奏明圣人。此案已详加查实,判决书已备妥,请圣人御览。”

元璎神色淡漠,垂眸把玩着腕间晶莹的珠串:“念。”

文书官打开奏本,将纸平摊在眼前,不紧不慢的开始宣读:“礼部郎中陈简上疏,劾奏郑攸宁贪赃枉法、泄题鬻题之案。今经御史台会同大理寺、刑部三司共勘,查实礼部右侍郎郑攸宁以主考之权,暗通窦淼、曹涵二生,鬻卖闱题,纳贿营私,致抡才大典失其公允,赃证如山,铁案难移。三司会谳既定:郑攸宁身膺衡文之任,竟悖法乱纪,蠹蚀文场,虽有微功,难掩大恶,当处斩立决,以儆效尤;窦淼、曹涵夤缘舞弊,玷辱斯文,依律杖责一百,流徙三千里。朝廷整饬纲纪,涤荡积弊,彰律法之威,肃科场之序。”

元璎的脸色随着内容的铺陈变得越发晦暗,她抬起头,目光审视性的看向箫绥:“这是御史台最终的结案之辞?萧御史,你可看过了?”

萧绥眸光微颤,茫然地眨了眨眼,神情坦然。她双唇微启,声音虽然不大,却足以清晰地传遍殿中每一个人的耳朵:“微臣并不知晓此事。”

此话一出,语惊四座。

案子已然呈送御前,可身为主事人的萧绥却一脸茫然,事态蹊跷得任谁都能觉察出当中的古怪。

郑融与汤阖登时一惊,他二人本以为萧绥乐得当个甩手掌柜,顺水推舟便可蒙混过去,谁料她竟会临阵倒戈,在御前玩了招回马枪,将矛头直指二人。

元璎眉梢一挑,低头拨弄腕上的珠串,片刻后冲着文书官摊开手掌。那文书官会意,当即恭恭敬敬地将奏本呈上去。她接过奏本漫不经心地翻了翻,最后目光落在那枚盖得方方正正的红印上。她顺势将奏本一转,将正面亮给萧绥看:“御史中丞的印信赫然在此,你却说一概不知?”

郑融与汤阖此刻不敢吭声,只将目光牢牢盯在萧绥脸上,看她如何回应。

萧绥却气定神闲,缓缓直起腰身,开口时连一丝颤音也无:“微臣不知。此案牵涉诸多权贵,微臣初入御史台不过数日,如何敢轻率落印定论?如今印章凭空出现,微臣不得不疑心,是有人胆大妄为,假传微臣之令,恣意专行,擅擅自裁。”

元璎眸光一沉,啪的一声合上了奏本:“有话不妨直说,你所指究竟是谁?”

萧绥略略侧过脸,视线冷冷扫向一旁的郑融与汤阖:“御史台事务多由郑、汤两位御史经手,莫非是二位越过了我,私自做了决定?”

郑融与汤阖瞬间脸色惨白,愣在原地片刻后,汤阖率先反应过来,急得几乎要跳脚:“殿下!昨日明明是您亲口允许、亲自授意我二人代为用印,怎的今日到御前,您却改了说法?”

郑融这时也回过神来,连忙附和:“正是如此,昨日主簿姚莲台也在场,亲耳所闻,绝无半句虚言。”

萧绥冷笑一声,复又冲元璎拱手道:“陛下,既然郑大人说姚濂能为证,不如便唤他来一问,便知真假。”

元璎也不迟疑,当即朝身边的严旸示意。

严旸会意,亲自往御史台去请姚濂。

姚濂赶到时,其他官员早已纷纷散去,殿内只余萧绥与郑、汤二人对峙着。他迈步入殿,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洒在他脚下,明暗交错。他踩着这些杂乱的光影走到元璎跟前,小心翼翼地跪下行礼。

待一套繁文缛节的仪式毕,他听到头顶响起一道威严而冷肃的声音:“你便是御史台主簿姚濂?

姚濂官阶太低,连上大朝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这样的小朝。他记得上次御前觐见,还是金榜题名之时。当时的自己有多得意,多风光,后来就有多狼狈,多憋屈。

此时此刻,他跪伏在地,周遭种种不寻常理的迹象给了他暗示,恍惚间,他怀疑自己这些年的夜路已然走至尽头,再往前,天便要亮了。

“正是微臣。”他深埋着头,语音低微。

元璎沉声问他:“汤阖说科举舞弊案卷上的御史中丞印信,乃是萧绥授意,当时你就在场。朕问你,此事可真?”

姚濂并未立即作答,他微微抬头,作势要向旁睨去。元璎见状,猛的厉声呵斥:“你不必看旁人!只管对朕如实道来,朕保你平安无虞。”

姚濂的身子顿住了,他缓了缓神儿,语气异常坚定的开口道:“启禀陛下,不曾有过此事。自始至终,微臣未曾听闻公主殿下有过这般授意。”

话音未落,汤阖在背后暴怒出声:“姚濂!你竟敢欺君!”

姚濂蓦地回头,向来顺从的眼里流露出反抗的光:“下官未曾欺君!此事与微臣无关,且下官又与公主殿下平素毫无交集,何须替殿下做任何隐瞒?”

确实如此,他姚濂是郑融身边的主簿,若有倾向也该是倾向郑融才对。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也正是所有人都明白,姚濂在表态时才不会有任何顾虑。

他违背了真相,却遵从了自己。这是他给箫绥立下的投名状,从今往后,他跟定了箫绥,只盼箫绥真的是位慧眼识珠的明主,不妄负自己这番拳拳之心。

元璎震怒,猛地将手中奏本狠狠摔落地上:“来人,将郑融与汤阖押下去,此案重审!萧绥,若再出任何差池,朕唯你是问!”

萧绥镇定地拱手道:“微臣谨记,请陛下放心。”

从元极宫出来,萧绥带着姚濂直接回了御史台。随行还有一队承明卫的亲兵,数十人肃立御史台衙门之前,一个个军容严整、杀气腾腾,无言地昭示着御史台即将风云变色。

还是那间合议堂,还是那个座位。萧绥端坐在圈椅里,目光冷冷扫过堂下的众臣。

她面容冷肃,一双眼睛如同鹰隼一般锐利,透出难以言述的威严与压迫感。

先前的日子里,她装纨绔、扮浪荡,惹得满朝上下无人将她放在眼里;而今忽然摇身一变,相同的外表下却换了个截然不同的灵魂。众臣看着她,眼里不由得含了几分惊疑与惧色。

堂中一片寂静,无人敢发出任何动静。

岿然不动的静坐片刻,萧绥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缓缓开口,语声朗然道:“今日早朝时元极宫内发生的事,想必诸位都已有所耳闻。郑、汤两位御史恣意妄为,擅权乱政,已被圣上下旨关押。本宫如今奉圣人之命,再度彻查科举舞弊一案。”

话到此处,她眼中冷意更甚:“若本宫详查之后,发现结果与先前大相径庭,那说明其中定有人颠倒黑白、徇私舞弊。既有徇私舞弊,便必然有罪魁祸首。当初是谁去审的供、是谁做的录、又是谁拟的结案陈词,本宫自会逐一详查清楚。无论最终查出的人是谁,本宫必严惩不贷!”

“啪——”的一声脆响,萧绥一掌拍在桌案上,像是落下的惊堂木,震得堂内众人齐齐一哆嗦。

堂中众臣原本就各怀鬼胎,此刻听她如此斩钉截铁地一番话,人人心惊胆战。偌大的合议堂中,静的只剩下窗外传来的风声。

萧绥的目光不动声色的扫过面前的每一张脸,心中渐渐有数。她深吸了口气,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再次开口道:“不过——”

她故意拖长语调:“本宫虽对御史台之事涉足不深,却也明白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若是郑、汤二人逼迫你们如此定案,你们自然也没有不依从的道理。这样,本宫愿给你们一个机会。此刻若有谁能主动坦白此案当中的异样,待本宫日后查证属实后,便可将功折罪,既往不咎。”

话音落下,众人面面相觑。

过了片刻,角落里忽然传出一道战战兢兢的声音:“下官……监察御史王粲,有要事向殿下请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疏纸斩三公(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