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银杏黄时雨 >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银杏黄时雨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作者:寒月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58:49 来源:文学城

“更残忍的是,”林蔚那近乎耳语的声音,像一枚纤细的针,精准地刺破了何潆强装的平静。

“在生死关头,他女朋友驾驶着车子,往右边打死了方向盘,把生的机会留给了Nathan,自己当场死亡。”

她的心口猛地一缩,泛起一阵尖锐的钝痛。

她必须离开这里——立刻,马上。

电话的震动恰如其分地传来,她几乎是抢夺般抓起手机,碰翻了茶杯,好在茶水所剩不多,只氤氲了一小块桌布,“我去接个电话,你们先聊着。”

“好,你忙你的。”林蔚笑着点点头,继续扭头与陆瑶道:“我就很好奇嘛,想看看Nathan女朋友长啥样,一直让他念念不忘的。还真让找到一张,是一张我二爷爷、他爷爷,他和他女朋友的合照……“”

然而,最致命的那句话,还是追上了何潆逃离的脚步。

“……他女朋友跟阿潆长得有几分相似。”

何潆脚步一顿,胸口的钝痛骤然爆开,化作一把生了锈的冰锥,慢条斯理地、残忍地楔入她的心脏。

原来,她所以为的独一无二,不过是另一道影子的延续。

她立刻接起了孙祥明的电话,以转移注意力,好暂忘掉那份钝痛。

“何姐,第三批样品出来了,我拍了几张照片发你微信上了,你先看一下。晚点我再把实物带回来。”

何潆挂了电话,点开微信,眉尖微微蹙起。

这已经是第三批的样品了,还是没有能烧制出何潆满意的文创陶器。

何潆与袁梦设计的“檐下听雨”系列的香插和烛台,“四水归堂”的茶器,“雨打银杏”系列的风铃,以及“金叶留声”系列的扩音器和笔搁等文创陶器,设计思路、想法、图纸、用意,何潆都与孙师傅和孙祥明一一细说,但他们怎么也烧制不出她想要的产品。

“怎么了?”陆瑶已经察觉到了何潆的不对劲,时刻关注着她的动向,此时见她站在柜台前紧锁眉头,便起身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

何潆把手机递给陆瑶,“孙师傅总是get不到我想要的感觉。可能他们传统的陶艺师更专注于传承古法技艺和传统器型,对现代简约、几何、抽象或极简主义等风格的理解和接受度很有限。”

陆瑶看了也直摇头,“他真的是够固执的,这个釉色,你不是跟他强调了很多遍了吗?怎么还是这样?!”

林蔚也走了过来,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双眸晶亮,“嗳,我发现这是个很好的选题耶,传统陶艺与现代设计对于美的标准不同,该如何平衡。我想一下,首先陶艺师傅和设计者要建立共同的认知,他们有没有面对面的沟通过?”

何潆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没有,都是我在中间转述。”

林蔚踱了几步:“不光要面对面沟通,在烧制过程中,我觉得设计师最好也要介入。”

何潆点头:“不错,林蔚,你真不愧是记者,见多识广,你说得很对。传统和现代对美的标准看法确实差异很大,传统陶艺更欣赏自然窑变、手工痕迹、古拙韵味;现代设计则可能追求精准、光洁、一致性和视觉冲击力。一定要找到平衡点,让“手工感”成为现代产品的加分项而非“瑕疵”,这确实需要陶艺师和设计者的深度沟通和理解。”

何潆立刻给袁梦发去信息,问她近期有没有时间来趟腾冲,很快袁梦回复她,最近不行,她太忙了,在赶设计稿子。

“她来不了,你带着孙师傅和小明去嘛。”陆瑶说。

林蔚:“那最好了,我们可以一起。”

何潆略一沉思,点点头,“行,我带孙师傅和小明去趟上海。”

林蔚:“我先去整理个选题,给领导报一下。”

陆瑶:“你不是来休假的么,这壶茶都没喝完呢,就要去工作啦。”

林蔚哈哈一笑:“好选题跟好男人一样嘛,可遇不可求,遇到了就要抓紧,抓住。”

大家都笑起来。

三日后,何潆与林蔚结伴,带着孙茂才、孙祥明去了上海。

何潆他们到了上海,稍作休息,就直奔袁梦的工作室而去。

袁梦是何潆高中时期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她与陆瑶的个性极为不同,她性格清冷孤傲,话极少,对于不喜欢的人,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不给。

七年未见,何潆欢喜极了,袁梦同样欢喜,一见到她,就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你没什么变化,若一定要说有的话,就是头发越来越短了。”何潆笑着打量着袁梦。

她在高中时就留着利落的短发,而今,这头发近乎锋利的短,越发显得她的五官深邃清丽且精致。

“你也没什么变化,若一定要说有的话,就是姿容越发地夺目动人了。”袁梦也笑着打量着何潆,并套用她的话调侃她。

俩人简单地寒暄了一番,就开始了工作对接和交流沟通。

何潆先与他们明确了项目的核心,不是要打造高端艺术收藏品,也不仅仅是面向大众的普通设计产品,而是想要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兼具现代审美的日用器皿。

目标市场和用户画像主要是20到50年龄段的,具有一定艺术文化审美的人群。

果然设计师对于自己所设计的作品的审美、价值、意义等各方面的把握与理解,是别人很难以转述的,经过袁梦的讲述,孙茂才对于市场导向的现代审美以及陶器现代生活需求有了进一步的认同和理解。

同样,在与孙茂才的交流中,袁梦也对陶艺不同黏土特性、工艺限制与可能性都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也思考着调整一些设计。

在不断的交流探讨甚至争论争执中,袁梦和孙茂才也逐渐达成融合点的共识,器物就是供人使用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应该是第一位的,不能只将重点放在传统陶艺技艺技法的传承或者现代审美设计的应用上。

而是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都为器物的功能性、实用性服务,让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更好地实现功能效用和用户体验。

这次的沟通总体顺畅,也达成一定共识,但在一些技术难点、审美上仍有一些分歧,何潆提出,不如找个时间一起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也是一种市场调研和学习借鉴。

通过这种辅助沟通的方式,弥和双方在各自领域专业上的差异,进一步找到彼此尊重的融合点。

袁梦和孙茂才欣然答应。

林蔚得知后,也表示要一同前往,顺便完成她的“传统陶艺传承与现代艺术创新”专题的采访。

翌日,何潆、袁梦、孙茂才、孙祥明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泡在了博物馆,林蔚在下午四点左右赶了过来,与大家汇合,随后做了个深入的访谈。

访谈做完,已是暮色降临。

林蔚:“我订了一家地道上海味道的餐厅,大家累了一天了,一起吃个饭吧。”

袁梦:“我工作室还有一堆事没处理,我就不去了。”

林蔚:“哎呀,人是铁,饭是钢,再忙也要先吃饭不是。阿潆,你说是不是?”

林蔚看向何潆,她发现袁梦对谁都很淡漠,唯独对何潆,才有几分温柔。

何潆:“梦梦,一起去吧。”

袁梦犹豫了下,还是答应了,“好。”

林蔚高兴地挽住何潆的胳膊,悄悄瞥一眼袁梦,“我们去淮海路的青禾吃吧,袁梦,你去过吗?”

袁梦:“不记得了。”

林蔚亮晶晶的眼眸暗淡了几分,又扬起一抹明媚的笑,“那今天一起去。”

抵达青禾餐厅门口时,暮色已四合,淮海路初燃的灯火次第亮起,车灯汇成流动的星河,在渐深的蓝调里蜿蜒。

几只归巢的鸟自远处楼宇的轮廓线上急急掠来,投向那几株静立在街边、被华灯镀上一层温柔的琥珀色光晕的法国梧桐。

袁梦等人都跟着林蔚几人进了餐厅,何潆却停住了脚步,看向那几只鸟,那是什么鸟?

何怀素很喜欢看鸟,也喜欢拍鸟,他给她说过,他认识上百种鸟儿。

当她转过身,要走进餐厅时,却猝不及防地撞进了一个坚实而温热的胸膛。

她的额头猝然撞上他的下巴,带来一阵微麻的钝痛,脚下更是一下踩空,眼看就要向后栽倒。

一只手臂骤然横亘腰间,铁箍般将她牢牢稳住。那人身上的气息霎时如同无形的薄纱,悄然将她缠绕、包裹。

那气息很熟悉很熟悉,泪水悄然间就弥漫开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