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银杏黄时雨 > 第2章 第二章

银杏黄时雨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寒月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58:49 来源:文学城

古镇的路灯光,透过雨雾,洒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映出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雨丝细密而轻盈,偶尔有一阵微风拂过,轻轻飘洒在何潆的脸上,她感到脸微凉,心却微跳。

她没少听过异性对她的恭维和赞美,她也从来都是不缺来自异性的溢美之词的。

甚至多到有时令她感到厌烦。

但很奇妙,从这个才刚见一面,还算是陌生人的男人口中,听到夸赞,她丝毫没感觉到不适厌烦之感,反而还有点儿欣喜愉悦,甚至心跳都快了几分。

大概是因为他说这话时,语气很平静,只是承述一个客观事实。他别无所图。

而其他的一些异性,在赞美恭维她时,明晃晃地是在讨她欢心,带了目的性。

何潆微微红了脸,不知该作何回应,心里有些懊恼自己的木讷,轻声说了句“谢谢。”

何怀素:“是我该谢谢何小姐,没有与我计较,我的唐突之举。”

何潆:“能够成为摄影师的片中人,我很荣幸。”

何怀素:“何小姐,是本地人吗?”

何潆:“不是,我是昆明人。”

何潆反问:“何先生你呢?是哪儿人?”

何怀素:“我出生在英国,我父母也在英国,但我祖父长居上海,我在英国和上海两地长大,所以我算是上海人吧。”

何潆转过头,冲他微微一笑,她的曾祖母林素心也是上海人,或许如此,她对他的好感又加深了一分。

何怀素却定定地看着她的脸有好几秒。

何潆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转过脸去。

何怀素也意识到自己的不礼貌,再次道歉,“不好意思啊,我只是觉得何小姐很面熟。”

何潆下意识地摸了摸脸,轻笑地转过头问:“像谁吗?”

何怀素:“想不起来。”

何潆:“……”

若是换成他人,何潆肯定要怀疑对方只是在故意搭讪,或者没话找话,可对上面前男人清澈的蓝眼眸,他的眼神中没有闪烁,没有躲闪,只有一种坦然与真挚。她没有这样想,反而觉得他有点可爱。

十分钟后,俩人抵达了“听雨客栈”。

一进院门,何怀素停下了脚步,仰头看着院子左边的那棵百年银杏。

细雨中,银杏树静静伫立,枝干苍劲而古朴,青色小伞轻轻摇曳,宛如一幅淡墨晕染的画。

“你喜欢银杏?”何潆见他呆看了这棵树很久,忍不住问。

何怀素:“我爷爷喜欢。他应该会很喜欢你的客栈,因为这棵银杏。不介意我拍几张照吧?”

何潆摆手,“不介意,我先帮你把行李箱拉进去,你慢慢拍。”

何怀素:“好,谢谢。”

何潆拉着他的行李箱穿过院子,停在柜台边上,走进柜台里,边整理柜台里有些杂乱的书籍资料,边悄悄用余光瞥着拍照的人。

等他拍好了照片,走过来时,何潆早已收回了目光。

何潆帮他办理好了入住手续,并递给他房卡,“何先生,您预定的房间在顶楼,我带您上去。”

何怀素:“你叫我Nathan吧。”

何潆莞尔一笑:“好,我的英文名叫Nancy。你也可以不必叫我何小姐。”

何怀素哈哈一笑,笑意深达眼底,“好,Nancy。”

何潆发现,他笑起来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蓝眼眸里星光点点,笑容干净而明朗,仿佛五月的阳光般令人舒适。

而他不笑的时候,眼眸如深海,带着点难以言喻的忧郁气息。

很矛盾的两种感觉在他的身上完美融合,就好像中西两种血统造就了他那张完美英俊的脸。

“我们客栈一楼是公共区域,有咖啡吧兼书吧和餐饮厅,还有个暖房,以及这个小院子,可以坐着喝咖啡、晒太阳……”

何潆边带何怀素上楼,边给他介绍道。

“对了,Nathan,你是怎么选择来我们家的客栈?或者说是从哪里知道我们家客栈的?”何潆问,每个来这儿的客人,她都会问这个问题,进行统计。以便下一步研究推广策略。

“我是听我的一个朋友介绍来的。她是个记者,半个月前入住过你们的客栈。”

何潆一听就知道是谁了,是那个来自上海的漂亮姐姐,她半月前通过小红书来到她家客栈,住了三天,她性格很爽朗,与她和陆瑶都很聊得来,还彼此加了微信好友。

何潆已经带他到了房门前,浅浅一笑,“原来你是林蔚小姐姐的朋友。”

何怀素又看向院中的银杏,“当然主要是因为这棵银杏树,我看到林蔚发在朋友圈的你们客栈的照片,看到了这棵银杏。”

何潆盈盈地笑,“很高兴你喜欢,这棵银杏是我祖奶奶亲手种下的,已经80多岁了。”

何怀素递给何潆雨伞,笑容温和,彬彬有礼,“Nancy,今天谢谢你来接我,早点休息,明天给你看照片。晚安。”

何潆忍下在他面前打哈欠的冲动,眨了眨略微酸涩的眼,扬起一抹甜美的笑,“好。床头柜上有一张卡,有任何需要都可以从里面找到解决方法,也留有电话,有任何需要都可电话联系。晚安,好梦。”

转身上了楼。

回到自己的小阁楼里,何潆锁了门,一个后仰,直接倒在了柔软的床上。

这个何怀素还挺有意思的。

何潆心想着,嘴角不自觉地翘了起来,拿出手机,点进他的微信朋友圈,想多了解下这个人。

他发的朋友圈并不算频繁,大概一年里有个几张,对,他只发图片,未配任何文字。

那些图片应都是他拍的照片,有风景照,有人物照,更多的是记实照。

她这才第一次知道,原来照片也是可以打动人心,调动起人的情绪的。

有一张□□女性怒而剪发的照片,让她停留了好几分钟,深受震撼。

照片里,年轻的□□女孩正一手扯着自己的长发,一手持着剪刀剪发,缕缕发丝正在断裂落下,她漆黑深邃的双眸怒视前方,眼眸深处闪着泪光和决绝的光芒……

隔着遥远的距离,何潆都能感受到来自女孩的愤怒和抗争。

她大概知道这个事件。

是去年,2022年,伊朗女性因玛莎·阿米尼之死引发的伊朗人民的反头巾法抗议活动。

鲜明的色彩,人物的眼神与表情的捕捉得极好。

瞬间勾起了何潆当时看到新闻时,愤怒的心情。

玛莎因为未遵循□□严格的头巾佩戴要求被德黑兰“道德警察”逮捕,之后她在沃扎拉拘留中心昏倒并陷入昏迷,三天后“离奇”去世。

那种愤懑愤慨与激动的心情再次在心中升腾,久久难以平静。

她已经开始期待看到他镜头中的自己了。

何潆洗漱后,再次爬上床。已经是凌晨一点半了。

这段时间她从没有十二点前睡过觉,基本上都是凌晨一两点才能睡,自己创业果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她却一点也没觉得累,反而干劲满满,睡眠质量也很好。

在昆明时,虽然她每天锻炼完,十点半就上床睡觉了,但入睡困难,时常翻来覆去地到凌晨一两点也睡不着,经常需要借助药物才能睡着。可这段时间,她带来的安眠药居然没有拿出来过。

但今晚有些奇怪,往常她在这个时候肯定倒头就睡了,可怎么又有点睡不着。

她忽然想起曾奶奶有个旧箱子,她以前一直很好奇。

三年前曾奶奶临终时,把钥匙交给了她,她这几年一直没来腾冲,怕想起曾奶奶而心伤,此时她睡不着,干脆爬了起来,从胡桃木衣柜里翻出了那个木匣子。

匣子已经很旧了,边角处磨得发亮,露出里面深褐色的木纹。

何潆伸手抚过那些细密的划痕,仿佛能触到时光的纹路。

匣子上的铜锁已经泛绿,何潆找出钥匙,插入孔洞,轻轻转动,“咔哒”一声响,锁开了。

何潆取下锁,打开木匣子,一股淡淡的樟脑味飘了出来,混合着陈年的墨香。

匣子里的东西用一层暗红色的绒布包着,边角处已经磨得发白。

何潆记得小时候,她偶尔会陪曾奶奶来这里住一段时间,曾奶奶会在她睡着了的时候,坐在书桌前,拧亮一盏昏黄的台灯,打开这个木匣子,翻看着里面的东西。

她有一次夜里被尿憋醒,无意中看到,曾奶奶拿着一张老照片在看。

她的背影瘦削单薄、背脊也有些伛偻,她看得那么专注,身影一动不动。

她不忍心惊扰了曾奶奶,硬生生憋了尿继续睡,结果第二天发现自己尿床了。

曾奶奶倒是没笑话她,曾奶奶一向是宽厚包容的,但是晾晒被褥的时候,被邻居家小屁娃看到了,笑得可欢了,说她十岁了居然还尿床。

何潆把绒布包着的东西从匣子里取出来,小心翼翼地打开绒布。

里面包着几张老照片,两个本子,还有一块丝绸布包着的一样东西。

何潆打开,竟是一枚金戒指。

戒指中央雕刻着一片舒展的银杏叶,叶子轮廓优雅流畅,叶片微微卷曲,戒面周围点缀着几颗微小的金珠,更衬托出银杏叶的精致。

何潆拿着戒指仔细端详着,发现戒指内测还刻着一个字,是个“素”字。

这一定是曾爷爷送给曾奶奶的结婚戒指,何潆从没见曾奶奶戴过,被曾奶奶珍藏得如此之好。

包好戒指,何潆拿起那几张老照片翻看。

第一张是曾奶奶独照,照片已经泛黄,边角卷曲,用毛笔写着工整的小楷:民国三十一年春。

她穿着剪裁合身的深绿色军装,腰间系着一条宽皮带,勾勒出她的窈窕身形,下装是及膝的军裙,头戴一顶军帽,帽檐微微上翘,帽徽上有红十字标志。

帽下是一头整齐的短发,干练而精神,她微微笑着,杏眸微弯,容貌清丽而不失妩媚。

曾奶奶年轻时可真是万里挑一的大美人,而何潆与曾奶奶年轻时有七八分相似。尤其是那份清丽如玉兰,妩媚似玫瑰相融合的气质,格外相近。

第二张是曾奶奶和曾爷爷的合照,照片上同样用小楷写着字,不过是:民国三十一年秋。

他们二人站在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下,曾爷爷一身笔挺军装,身形挺拔如松,容貌俊美,英姿勃发,他的一只手搭在曾奶奶的肩头,笑得极灿烂。

而曾奶奶则笑得极温柔。

何潆伸手轻轻地抚摸过曾奶奶和曾爷爷的脸,心变得极为柔软。

她想,难怪曾奶奶这么喜欢银杏树,要在这个院子里亲手种上一棵银杏树,她通过这样的方式诉说着对曾爷爷的思念。

小时候,她时常看到曾奶奶在银杏树下,或站或坐,什么也不干,就眺望着门口的方向,她是在等待着曾爷爷的归来吧,虽然她知道,曾爷爷永远不会归来的。

在1943年,曾爷爷就在缅北滇西战役中牺牲了。

何潆没再去翻那照片下的两个本子。

她有些困了,明日还需早起,等着下次再找个时间,慢慢地来看吧。

何潆合上了匣子,铜扣发出清脆的响声。

那些被尘封的岁月,那些泛黄的记忆,再次安静地躺在这一方小小的木匣里,等待着下一次再被轻轻打开。

翌日,六点半,何潆就起来了。

她洗漱后,挑了条颜色稍稍鲜亮些的休闲款旗袍穿上,照了照镜子,觉得缺了点什么,从首饰盒里选了两只米粒大小的珍珠耳钉戴上,再把长发随意地盘起。

推开窗,凉风袭来,夹杂着阳台上花草的气息,天还未大亮,万物都好似还沉浸在朦胧的睡意中。

何潆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困了,元气满满的感觉,她迈着轻盈的步子下了楼。

七点左右,陈阿姨来了,她五十来岁的年纪,跛足,走路一高一低,圆圆的脸,是何潆聘请来做保洁和煮饭的。

“陈阿姨,你来啦,我帮你摘菜吧,今早可能有六位客人要用餐呢。”

陈阿姨笑起来很和善喜庆,“阿潆,我忙得过来的,你小姑娘家家的,不用起那么早,多睡一会多好啊。”

何潆只是笑,也不多说什么了,从陈阿姨手里接过她一早去集市买来的新鲜蔬菜。

“昨天住二楼的一个小姑娘跟我说,您做的小锅米线啊,真是太好吃了!”

陈阿姨笑眯眯:“这好吃的秘诀啊,就在这个酱里,阿潆你想学啊,改天我教你。”

何潆摆手,“那怎么行,那可是商业机密,我暂时也拿不出多少钱来买。”

陈阿姨:“什么机密不机密的,我这个年纪,身有残疾,手脚动作还慢,只有阿潆你不嫌弃我,还给我开那么高的工资……”

何潆笑着打断她:“陈阿姨快别这么说,就冲您这厨艺,是我赚了呢。”

俩人边说边干活的功夫,天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这时,院门吱嘎一声,被人推开了。

何潆抬眼看去,心骤然快跳了几下,是他!

何怀素一身运动装的打扮,白色连帽卫衣和浅灰色运动裤,脚上一双黑色运动鞋,眉目清俊,少年感十足,额前乌发微湿,看样子应是刚从外面锻炼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