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阴谋鬼才重生为废材皇子后 > 第1章 因

阴谋鬼才重生为废材皇子后 第1章 因

作者:青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03:09:06 来源:文学城

一夜寒风,秋叶红遍。

杜瑜望着窗外红叶飘零,想起独孤猗下定决心反叛起义的那个秋天,昭光城的满城银杏,也是一夜飘黄。

那个秋天之前,独孤猗还是整日招猫逗狗,打架斗殴的浪荡少年,而今却已经是名震四野的昭王。

若再除去荆王,将再无敌手,成为终结乱世的最终胜利者。

而最开始时,独孤猗还犹豫很久是否要造反。

是既想在乱世中分一杯羹,又舍不得安逸岁月。

放眼天下,独孤氏并不是什么根基深厚的名门望族,只是在昭光城内有些家业。

昭光城偏居一隅,不是什么兵家必夺之地,如果只求安稳度过乱世,只需要稍微谨慎一些,足以达到这个目的。

但如果独孤猗真要起义造反,这点家业显然是不够看的。

拿全部身家来赌一个缥缈未来,就算是独孤猗自己,也不敢说此功必成,也不敢说此赌必赢。

一众亲友固然愿意跟随独孤猗去闯一片天地,但也没有人敢夸下海口,说他一定能在大争之中夺取天下。

在所有人都在纠结不定时,独孤家宅被一把火烧的一干二净。

那把火是杜瑜放的——

在独孤猗找他拿主意后,他就做了这件事。

“现在已无退路可选,主公不必再纠结了。”

在一片飞扬的火光与秋叶中,在一众人等瞠目结舌,还带着些惊恐的注目中——

杜瑜开口喊了第一声“主公”,并交出一份早就拟定好的战略图。

***

独孤猗找杜瑜询问意见,确实是想让他帮自己下定起义的决心。

但怎么也想不到他是这么帮的,更想不到他行动如此果断迅捷。

——虽然他知晓杜瑜出主意向来不走寻常路,且行动力超强,但以前都是些逃课被抓,打架受伤……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杜瑜出主意帮忙遮掩。

小事儿上或许还看不出什么,涉及到大事,杜瑜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作风,就完全显露出自损八百的杀伤力了。

“被迫”踏上征战天下的道路后,独孤猗虽然也带上了杜瑜,却很少主动再找他询问什么主意。

就算询问,或让他参与什么会议,也每次都再三叮嘱,让他不想说可以不说,想说的话,随便说两句过个嘴瘾就行。

不用非要想出什么主意,更不要身体力行的去做什么。

很难不说是因为被他那一把火吓出阴影,害怕他再灵机一动,搞出什么叫人心惊肉跳的惊吓。

一起跟着从昭光城出来的众人,同样都是心有戚戚然。

宁愿杜瑜在会议上睡大觉,也不想让他出什么自损八百的计谋,并且行动超强的去执行。

但在不明就里的人看来,杜瑜显然是一个仗着和独孤猗有亲戚关系,就整日混吃等喝的无用谋士。

***

乱世纷纭,各方势力层出不穷,此起彼伏,谋士也如春笋冒土而出,参差不齐。

无论名门世家,或乡野茶楼,争论起谋士中究竟谁最聪慧,几乎从来没有杜瑜的提名。

但说起来谋士中谁最德不配位,或以权谋私,那杜瑜可就赫赫有名了。

因为他并没有出过什么很有用的计谋,却地位很高。

在昭王独孤猗帐下,从未短缺过任何衣食住行,获得的战利品随他挑选,病发时更是珍贵药材任他挥霍。

这一切,只因为他和昭王独孤猗关系匪浅。

杜瑜的父亲是个穷书生,母亲却是独孤氏备受宠爱的小小姐,因小小姐执意要嫁,杜书生也很有才气,且不自命清高,愿意吃苦奋进,最终独孤氏还是答应了这种婚事。

却不料杜瑜六岁时,一家人游船赏景,遭遇不测,父母双双溺亡,杜瑜虽被救回一条命,却也伤了根本,落下病根,动辄病危。

料理好二人的身后事,杜瑜便被独孤氏接回去教养,一应待遇和本家子女别无两样。

甚至因为他的身世,对他更为珍重,几乎和嫡长公子独孤猗持平,并且叫二人自小吃住都在一起。

但其实独孤猗年长他六岁有余,某种程度上来讲,说是独孤猗带大的或许更合适一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独孤猗闯出什么祸事,来找杜瑜出主意解决。

在出昭光城前,独孤函——即是独孤猗的父亲也是千叮万嘱,要独孤猗一定照顾好这位表弟。

——把杜瑜留在昭光城那也是不可能的。

万一有谁潜入昭光城把他策反,那岂不是自毁老巢。

况且独孤猗与一众跟着他出来的狐朋狗友,早就习惯向杜瑜讨主意,养成有他在免烦恼的心绪。

总之就算用不着杜瑜,让他跟随在侧,也能使人心安。

外界流言当然没这么详细,只是大概说受父命所托,纵然这位表弟体弱多病没有武力,智力平平不出计谋,也叫独孤猗不能将他抛弃,不然就是不孝。

因此,从昭王的名号打响后,有关于杜瑜,类似于“无用谋士”,“拖油瓶”,“吃空饷”……的流言从未中断过。

杜瑜倒是没怎么为这些流言烦恼,但挡不住有人非要当面挑衅他。

那就没有办法了。

***

杜瑜时常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忍辱负重的好表弟,好同乡。

为了不让主公表哥心惊,不让同乡好友胆颤,很多时候他就算想出主意,证明自己真不是吃白饭的无用谋士,也都遗憾闭口。

只老老实实做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偶尔生个病来调节一下营帐氛围的吉祥物。

一开始跟随独孤猗的,都是知根知底的亲友同乡,当然不会对杜瑜的特殊性有什么质疑。

但随着独孤猗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大,招纳的陌生士卒越来越多,无法理解这种优待,进而看不惯杜瑜的氛围,也越发浓厚起来。

只是碍于独孤猗对杜瑜深信不疑,且走哪带哪,杜瑜也很有自知之明,并不仗势欺人,惹是生非,就算有心之人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也找不到插针的缝隙。

直到水泽之战。

恰逢杜瑜病发命悬一线,实在不能长途跋涉,劳神劳心,独孤猗只能让他就近留守溪川,带着其他亲信前去迎敌荆王越闻韶。

却没有想到荆王早与阆王结盟,杀了独孤猗一个措手不及,致使战败溃逃,陷入生死危局。

消息传回溪川时,留守的人皆是担忧不已,见杜瑜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懒散样子,怎么不气不打一处来。

恰好了解杜瑜本性且能说得上话的人都不在,导致的结果就是杜瑜被团团围攻,恨不能直接把这个吃白饭的关系户驱逐出城。

为了不真的被赶出去流浪要饭,杜瑜只能证明自己有留下的价值。

“这可是诸位极力要求,而非是我自作主张,在下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杜瑜无奈叹气,然后抽出一份早就写好的名单,从容立下军令状:

“诸位只需要将这份名册上的人调出来给我,全权听我安排,半月之内,必解主公之危,若不能解围,在下可举身赴死。”

然后,杜瑜兑现了他的承诺。

当时追击独孤猗的兵马是荆王帐下魏涵容,距离最近的援兵属于荆王盟友阆王严宏毅,杜瑜先是派人伪造出另外一股势力——瑞王参与围剿的假象,再分别派人对此二者说:

“如今荆王(阆王)最大威胁昭王已败,荆王(阆王)说是围杀昭王独孤猗,实则是打算故技重施,联合瑞王围杀您。”

“昭王的溃逃,也是计划中的一环,否则怎么能引诱您主动送上门(大开城门)呢。”

“甚至,并不介意给昭王一次苟延残喘的机会,只要他按照这个方向逃窜……”

“您也知晓,昭王性情不羁,若能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可不介意向宿敌低头。”

同时,又安排人在魏涵容处下慢性毒药,并故意被抓住,招供是严宏毅的属下;

在严宏毅处安排自称是瑞王帐下的舞姬自荐枕席,并在魏涵容的探子获取这个消息离去后,立刻实行刺杀计划。

同样故意被抓住,供词说只有严宏毅死了,才能让荆王与瑞王的联盟更有诚意。

与此同时,又联系上独孤猗,叫他做出将要活命的欣喜姿态。

如此一番操作,步步紧逼,不给二者过多思索时间。

最后成功叫魏,严二人互相残杀,让独孤猗趁乱逃出生天。

但事后三方终于回过神来,一怒之下,却是对昭王发起了更为剧烈的共同围剿——

是说不仅仅是荆王,阆王想要扳回一局,是连原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瑞王,也被牵连进来。

虽然三王之间彼时并无任何信任可言,所谓的围剿也很快土崩瓦解,但得知三方势力齐齐发来复仇围剿,黑压压望不尽的兵临城下时,还是让昭王帐下所有人都眼前一黑,如临天塌地陷之终焉末日。

但要怪杜瑜么。

他可是被迫不得不出手,而且——

“我的目的是拯救主公,目的已经达到了,不是么。”

至于会带来什么更长久的后果,那可就不在他的负责范围之内了。

经此一遭,终于是叫人都不敢再说什么叫杜瑜自证身份的话语,实在是承担不起他出谋划策的后果。

于是杜瑜又继续他混吃等喝的无聊日常。

顺道承担起看管教养长公子独孤无恙的事宜——放眼望去,整个昭王帐下也只有他最空闲。

况且长公子灵巧聪慧,听话懂事,也用不着他去思索什么教育良方,照着书册念文写字足以应付所有。

直到独孤猗又一次陷入致命危机,才让杜瑜再次出手。

那也是他此生最后一次出谋划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前尘往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