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逸羽风流 > 第33章 第 33 章

逸羽风流 第33章 第 33 章

作者:澹台扶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14:24:36 来源:文学城

此时的君逸羽好容易打发了君熙佑,已经出了皇宫,自然不知道自己成了延英殿中一对主仆君臣的话题。

骑马在回家的路上,君逸羽摇头有些失笑。若是让二师叔知道他教的灵谷医术,成天只是用来给小儿做药膳,不知道会怎么数落人。

君若萱打娘胎出来身体就不太好,为她调理体质,君逸羽是乐意的,还有她那个让人心疼的母皇,君逸羽也不吝啬顺便着关心。至于其他研究疑难杂症的伟大医学事业,还是交给师叔师兄师姐吧。

也不知师傅回谷了没?他这次出去这么久,不知道干嘛去了,还把我打发了回来。这又一个月了,等下次见到师傅,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出师都没能和他老人家告别……师姐不知道在灵谷还是又出谷游历了,真想像她一样潇洒江湖啊。记得听师兄他们说过……

想着心事的君逸羽,没有留心看路,等回过神时已经快走到卫国公府了。好在只是走过了两个街头,君逸羽调转马头,刚准备往回走,却听到有人叫着:“赵羽贤弟,赵羽贤弟,等等!”

声音有些耳熟,名字又和自己前世的一样,君逸羽下意识地回头,看清拍马赶上的来人时,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化作了惊喜:“许兄?!”

这拍马赶上的不是别人,正是洛城花会上与君逸羽一见如故的许浩轩。

“哈哈,赵贤弟,真的是你!洛城一别,不知贤弟仙乡何处,愚兄本以为再难相见,深以为憾,不想才进京城,就能路遇,你我真是有缘啊!”他乡遇故知,许浩轩笑声爽朗,言语颇为愉悦。

君逸羽在洛城牡丹会与许浩轩结识,聊得颇为投契,心下已是把他当做了友人,此时偶遇,也很是高兴。

听了许浩轩满是喜悦的话,君逸羽正要开口,却见许浩轩身后多出了一行人,领头的红衣少女看到君逸羽,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是你!”

许浩轩闻声回头,笑问道:“歆儿,你认识赵贤弟?”

“哼!我才不认识这个登徒子!”少女撇嘴,偏过头去不看君逸羽。

君逸羽看着眼前的娇俏少女,倒是有几分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于是问道:“许兄,不知这位小妹妹是?”

“哼!登徒子!谁是你小妹妹!”少女又是一声怒哼。

许浩轩出言调解道:“歆儿,不要无礼,来,快过来赔礼。这位赵羽赵公子,是表哥的朋友,快且见过。赵贤弟,这是我表妹唐歆,她是卫国公的嫡孙女,家里娇惯坏了的,你别见怪。”

“哦,原来是唐小姐,在下有礼了。”此时,君逸羽方才想起,这叫唐歆的少女,就是那日在洛城纵马、差点撞到自己的人。

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芝麻绿豆大的事,难为这大小姐还记着,看样子还有些怀恨在心?果然是宠坏了的千金小姐,不管对错,都是别人的错。

面对君逸羽的见礼,唐歆还是有些爱搭不理。她见到当日的白衣少年,本是惊讶中夹杂着一丝自己也没察觉的喜悦,可恶的是,这人竟全然不记得自己了。想她贵为卫国公府的千金小姐,何曾受过这种无视!哼!

唐歆的表现,让许浩轩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君逸羽只当是刁蛮千金的小姐脾气,倒也不太见怪。她看许浩轩有些变了脸色,当即出言道:“许兄今日舟车劳顿,我就不打扰了。不知许兄在京中落脚何处,你我明日再来叙旧,可好?”

许浩轩见了唐歆的表现,也知道今天的情况是没法再谈了,当即说他住在卫国公府,和君逸羽约好了明日相见,便各自分别了。

*

四月的帝都玉安一片繁华,此时还不到饭点,玉安八大楼之一的醉仙楼,却已经客满八成,君逸羽和许浩轩正是在此间二楼的一处临窗雅阁把酒叙话。

“许兄,你怎会来了京城?”

“怎么,这京城只许你赵贤弟来得,愚兄就来不得了?”许浩轩是性情中人,与君逸羽洛城一见,引为知己,如今重逢,言笑晏晏。

“许兄说笑了。”

“实不相瞒,愚兄此次是为恩科而来。”

“恩科?我看许兄游戏人间,还以为你不惯入朝呢。”君逸羽听说他是为科举进京的,倒是心中奇怪。官宦贵族子弟可以门荫入仕,以许浩轩的才学家世,要想为官何必等到今日,又何必参加什么科举?

许浩轩一口饮尽了杯中酒,长叹一声,才说道:“男儿在世,学得一身才学,又哪有不想为国效力的?想我朝太祖天纵英才,中原一统,救天下于水火,一度把胡人赶到了漠北,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惜太祖爷英年早逝,不然何至于安承北伐丢了蓟简二州!北方疆界门户大开,乃至我大华今日处处受制于北胡,只能用和亲和岁币去填补那群北方野狼的无穷胃口!如今我大华看似繁荣,可这荣华却是镜花水月,虚得紧。饶是如今两国交好,胡人还将我们的北境做了跑马场,若不能一战定北,狼子野心的胡人占据着我朝蓟简门户,来去自如,终究是心腹大患,后患无穷!

当今陛下虽是女主,为皇储时却已经表现不凡。神龟负石的天命君王之说,不过是说给平民百姓们听的。今上以女子之身坐天子位,纵然有太上皇的鼎力支持,可想要天下之人真心实意地信服,非得有一番大作为不可。我大华五十多年休养生息,尤其太上皇在位之时,一扫高宗朝浮华之风,外修武备,内备耕织,如今兵强马壮、国库充实,正是君王大有为之时。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高宗丢了蓟简门户,太上皇没有去收回来,若今上收复了,必然是传唱千古、天下称颂的帝王功业。若如此,还有谁敢拿女子身不足以担天下任来向陛下发难?以今上的才干,只要皇权稳固,必可开我华一世昌盛。太上皇拳拳爱女之心,用心良苦啊!北方边事,想来必是要着落在当今陛下身上了。

今上刚刚登基,朝中一帮老夫子看不到陛下的才能,看不清如今的形式,眼睛只盯着陛下的女儿身,实是误国误民!陛下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赵贤弟,愚兄不才,却也想凭着自身的真才实学,在今秋科考的桂榜中求得一席之地,好辅助新皇,强我大华啊!”

君逸羽今生十五年,虽然在灵谷十年学武,算是半隐居的生活,但博览群书,尤其史书上着意留心,当今天下的事,自是知晓的。

君逸羽穿越所在的时空,想来是平行空间的平行中国,文化传承与他前世的中国大为类同,便是历史地理也多有相似,但若真要他具体定义到朝代,却是不能。

三百年前,中原齐朝空虚衰弱,北方各族各部趁机而入,进而瓜分消灭了齐国,在中原华汉土地上相继建立了几十个大小强弱不等的国家,史称“胡夷乱汉”。

近两百年战乱,汉人在夹缝和奴役中艰难偷生,直到君瑾横空出世,驱逐胡夷,收复中原,建立大华。君瑾称帝后,劝农扶桑,兴文重教,天下得以初治。十年磨一剑,华太祖兵锋直指北胡,于玉瑾十一年亲征北伐,扫荡了漠南王庭,将胡人尽皆赶回了漠北。便在此天下方安、华朝形式一片大好之时,一代雄主君瑾,却因为旧时战伤发作,驾崩于大华宫,年仅四十二岁。

君瑾死后,他唯一的儿子,年仅十二岁的世宗瑾隆帝即位。遵太祖遗命,瑾隆帝的生母、太祖的文德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大华开国才十二年,幼主继位,女主主政,国政不稳,连太祖刚刚征服的漠南也来不及整合,更遑论漠北。巴鲁尔特部的首领阿日塔布,借机收拢了被君瑾打败的部族遗民,逐步统一了漠北草原。

苍天的护佑似乎在君瑾的生前用尽了,并没有庇护他生后遗留的那对孤儿寡母。

瑾隆十年,刚刚亲政的世宗驾崩,年仅二十二岁。他的独子,时年八岁的仁宗隆安帝即位,大华再一次陷入了主幼国困的境地。十年间历经了丧夫丧子之痛的文德皇后,抚育幼孙,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再度临朝称制,稳定华朝大局。

敌人的厄运,是自己的幸运。刚刚于漠北称汗没几年的巴鲁尔特·阿日塔布,伺机侵入漠南,并逐步统一了北方草原,直至隆安五年其子巴鲁尔特·多兀希根即位,终于定都塔拉浩克,确立了‘大宏’国号,在广袤的北方草原上,建立起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统一政权。

终世宗、仁宗两朝,主政的文德皇后重心在稳定太祖逝后岌岌可危的大华上,文治颇有建树,但于武功之上,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巴鲁尔特氏一步步崛起于草原,终究饮恨青史。

隆安二十六年,三十四岁的仁宗隆安帝驾崩,时年十八岁的高宗皇帝御宇登极,次年改元安承,开启了大华建国以来最长久、最浮华、最窝囊的年号。安承三年,年轻气盛、刚愎自用的安承帝,一力推动亲征。北伐失利!质子遣胡!蓟简易手!大华向宏国献上了岁币和公主!北疆年年沦为胡人的粮仓、奴隶源、跑马场!

安承三十四年,高宗安承帝驾崩后,太子君承天继承大统,为承天帝,也就是现在的太上皇。承天帝在北胡过了三十年的质子生活,回国不到一年就继承了皇位,国内毫无根基。好在承天帝颇具政治才华,借着卫国公府的支持,把控兵权,收拢皇权,励精图治,开创了大华的繁盛局面,可称一代有为君王。

可惜承天帝自承天十三年强行立独女为储君后,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给女儿的登基铺路了,北胡之事也多是沿用高宗朝的和亲政策,两年前还封了一名宗女为宁远公主,嫁往北胡为妃。

承天二十五年,也就是今年年春,承天帝以“神龟负石”为契机,退位太上皇,将天熙帝送上了皇位。从天熙帝皇储期间的表现,不难看出帝王才学,登基后更是雷厉风行地颁布诏命,决定今年秋天就开科举,连明年改元再行恩科都等不及。由其求才之心的迫切,就可见其抱负的一斑了。

君逸羽前世就看不得重男轻女的现象,现在听到许浩轩客观地认可了君天熙的皇帝地位,并愿意倾力辅助,心中很是高兴,举杯敬道:“日月纷纷车走坂,少年意气何由挽。许兄忠肝义胆,小弟佩服!来,我敬你一杯!”

许浩轩本是陷入了忧国忧民的情绪,听得君逸羽此话,心中开解,当下哈哈一笑,也不多言,举杯一饮而尽,端得是意气风发,慷慨豪迈。又邀请道:“贤弟高才,不知可有兴趣与愚兄一道科举,求一个功名报效国家?”

君逸羽摇头轻笑:“小弟胸无大志,才学也不堪献丑,便只在许兄身后为你摇旗助威的好。”

“哎——”许浩轩皱眉,便要开劝。

君逸羽不待他说话,举杯再敬他一杯,转而问道:“话说回来,许兄,如今才四月,恩科是今秋八月,洛城到帝都最多不过半月路途,许兄怎么来得这般早?”

人各有志,许浩轩见君逸羽不欲再谈,便也跟着跃过了科考话题。又听君逸羽所言,当即起身长揖一礼到底,“说起这个,愚兄说不得得替我那表妹向贤弟道歉了。”

君逸羽见了连忙起身推辞。

许浩轩坚持行礼致歉,这才继续说道:“我那表妹是卫国公的嫡亲孙女,她父亲早逝,国公怜惜她孤苦,最是疼爱她,被宠坏了,得罪之处,万望贤弟见谅。愚兄来得这般早,说起来也有我这表妹的原因。她前些日子去洛城我家中看望外祖母,这次国公生辰将近,她要回来祝寿,家父命我相送。愚兄索性就收整行囊来了玉安,代家父来给国公爷祝寿之余,也好提前看看帝都才子的风华。也幸亏早来,昨天才能巧遇贤弟啊,哈哈。”

许是想到故友巧逢,许浩轩心中高兴,说到最后忍不住笑了出来,君逸羽看了开怀,也跟着笑了,笑完才将在洛城得罪唐歆的故事说了一遍,许浩轩听得有趣,忍不住又乐了半响。

君逸羽故作苦恼地说道:“原不知那小女孩有那么大来头,卫国公府显赫,你那表妹又得唐公爷喜欢,小弟惹下了这么大的麻烦,许兄不替小弟担心,怎的还笑得出来?”

许浩轩收了笑容才说道:“贤弟见谅!我那表妹自小娇蛮,在京城也是敢无法无天的。她只是小姐脾气和你怄气,怕不是真的恼你。再者,愚兄虽不知贤弟家世,但想来必是不凡的,又哪会真的怕了她去?”

君逸羽听得前句还是带笑的,听到后句时却是面色一整,起身肃然一礼,致歉道:“许兄对我倾心相交,小弟却是躲躲闪闪,说来惭愧,我其实不叫赵羽,而是翼王府的世孙君逸羽,洛城时不便透露身份,对许兄多有隐瞒,还请许兄多多包涵!”

君逸羽说完,偷眼去看许浩轩,却见他面无表情,不由心中一紧:“莫非许兄怪我欺瞒,真恼了我,不肯原谅?”

许浩轩突然起身,大声呵斥道:“好你个皇子王孙君逸羽!骗得我好苦啊!”

“许兄……”君逸羽不想丢了许浩轩这个朋友,但自己欺骗在先,人家恼怒也是正常,当下无言以对。

见君逸羽面带难色,许浩轩却是爽朗地高笑数声,这才说道:“你欺我在先,现下我吓你在后,你我彼此扯平,可好?”

看到面色带笑,语出真诚的许浩轩,君逸羽心中感动,却也不矫情,只朗声说了声“好!”

许浩轩坐下给君逸羽斟了杯酒,才继续说道:“贤弟,说来好笑,当初洛城初见时,贤弟一身布衣,在花中漫吟,端得是文采风流,愚兄见了心下欢喜,只当你是哪个贫家士子,这才折节下交。没成想,我自报家世,贤弟不为所动,与贤弟半日交谈,发现贤弟才学见识更是远胜愚兄,心中便有了些计较。直至昨天在皇承区巧遇贤弟,愚兄便确信了贤弟的出生必然不凡。今日得知贤弟是皇家子弟,愚兄虽然惊讶,却也是早有准备的。”

“许兄目光如炬,小弟佩服!不过我却当不得贤兄‘才学’二字。”

“贤弟切莫妄自菲薄,你小小年纪诗才了得,见识广博不说,每每论事更是见解独到,愚兄自愧不如。‘才学’二字,你若担不起,又将愚兄置于何地?”

“我那也不过是看过几本书罢了,诗词也是书上的。再者,小弟可是从小学武,立志要做大侠的人,许兄你这般夸我才学,莫不是看不出小弟是身负武林绝学的高人?”

“贤弟不必过谦,愚兄自信读书不少,古籍孤本也是看过一些的,怎的贤弟的诗愚兄前所未闻?至于武功——”许浩轩笑语盈盈地说到这,又以手托颌,仔细看了看面前唇红齿白的少年,实是看不出半分武者气息,只当他是说笑,继续说道:“嗯——,贤弟若是隐而不露的武林高人,那愚兄就是九成宫云鼎天那般的江湖传奇了。”说完忍不住放声大笑。

云鼎天是辅助太祖开国的豪侠人物,大华建国之后,他辞了太祖的封赏,退居江湖,一手创建了如今可称正道武林龙头的九成宫,的确堪称传奇。许浩轩如此玩笑,可见戏谑之意十足。

许浩轩开怀,君逸羽却是有些哭笑不得了。说了诗句不是自己的他不信,总不能说是前世看的吧。十年灵谷学武,别的不说,武林年轻一辈想来是能数一数二的,说是武林高人也不为过,可他还是不信。君逸羽心下腹诽:“真的不信,假的偏信。我难道就长了个说笑脸?不信拉倒,以后有得你信的时候!”

其后,君逸羽和许浩轩又随意闲聊了些朝野趣闻,约好次日再聚,便各自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