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一言成道:我有千徒化仙缘 > 第79章 大道普及

一言成道:我有千徒化仙缘 第79章 大道普及

作者:逸凡泽牧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6 02:38:24 来源:文学城

正月初五卯时三刻,青溪镇的茶棚还飘着昨夜的灶火味。

夜凝萝抱着火灵珠跨进棚子,蓝布门帘被风掀起,露出她发间那朵清晖崖的红梅瓣——是今早梳头时白灵用幻术粘上去的。

棚里挤了二十来号人,王二柱的娘蹲在最前头,怀里抱着光脚的小娃娃;昨日刚入门的绣娘阿巧坐在长条凳上,蓝布裙下摆沾着草屑;连镇东头开染坊的张婶都来了,手里攥着团靛蓝布,布角还挂着没洗净的染缸水。

“夜师姐!”小娃娃挣着要扑过来,被王二柱娘按住,“先听说道理。”

夜凝萝蹲下来,火灵珠在掌心亮起暖光,照得小娃娃的光脚底板红扑扑的:“今日不讲引气诀,讲怎么把灶火里的热气变成灵气。”

她指尖轻点火灵珠,珠身腾起缕紫火,在半空凝成个跳动的小火团,“你们烧饭时,柴火烧得旺不旺?

柴烧得透,灶膛里就有火灵;火灵聚得多,就能像这团火似的,钻进你们的指尖。”

张婶凑过来,靛蓝布扫过火团,布角的染缸水“滋啦”一声被烤干了:“那染布时,染缸里的热气算不算?”

夜凝萝笑着点头,火团“忽”地窜到张婶手边,在靛蓝布上烙出朵梅花印:“算。

你染布时把气往布纹里送,染出来的布能多留三日香。”

棚外突然“咔嚓”一声,王二柱家院里的老桃树提前开了花,粉白的花瓣打着旋儿飘进茶棚,落在小娃娃光脚上——是火灵珠引动了山气。

与此同时,三十里外的剑溪镇演武场传来“当啷”一声。

慕容清影的青锋剑挑开木剑,握住个粗布短打少年的手腕:“虎口贴紧剑柄,不是攥死。”

少年手背青筋凸起,木剑柄上沾着汗:“我爹说,杀猪要使狠劲。”

慕容清影的剑穗晃了晃,银线上的白梅瓣扫过少年手背,剑气顺着她的指尖钻进少年经脉:“杀猪是断,握剑是接。

你试试,把木剑当要飞走的雀儿。”

少年的手松了些,木剑竟真在掌心轻轻颤起来,像有活物要振翅。

演武场的青石砖“咔”地裂开道细纹,是剑气渗进了砖缝——和正月初三清晖崖碑前悟到的“剑是接住”同个道理。

镇西头铁匠铺的老周头扛着铁砧跑过来,铁砧上还沾着没淬冷的铁水:“姑娘!

我家小子说你教的法子能让菜刀砍骨头不卷刃,能教我不?”

慕容清影解下剑匣,剑气在半空画出个握剑的手型:“你打铁时,把气往锤柄里送,铁水就听你使唤。”

药香镇的济世堂飘出股甜丝丝的味道。柳絮儿的药囊敞着口,金齿灵叶的清香混着石乳藤露的苦,钻进每扇临街的窗户。

她蹲在药柜前,教个系着围裙的小药童认药材:“这是星芒草,叶子尖儿带银边;这是石乳藤,藤条上有小瘤子。”

小药童捏着星芒草,叶尖的银边突然亮了,像沾了夜露:“阿絮师姐,我昨日按你教的法子熬护脉丹,药渣子泡的水,我娘喝了说腰不酸了。”

柳絮儿从药囊里掏出个青瓷瓶,倒出颗续力丹放在药柜上:“你把药渣子晒干,混着松针烧,烟能驱蚊。”

她抬头时,窗外飞过群白蝶,翅膀上沾着星芒草的银粉——是前日百芳圃新种的灵草引动了虫儿。

镇南头米铺的陈掌柜拎着半袋新米挤进来,米袋漏了个洞,白米“沙沙”往下掉:“柳姑娘!

我家米仓总招耗子,你教的法子能治不?”柳絮儿把药囊系紧又解开,取出片金齿灵叶递过去:“把叶子夹在米袋里,耗子闻见味儿就跑了。”

幻云镇的绣坊里,白灵的幻术袋鼓得像个小包袱。

她坐在绣绷前,指尖点在块素白绸子上,粉雾“唰”地冒出来,绸子上立刻显出并蒂莲的纹路,花瓣边缘还沾着露水。

绣娘阿秀捏着绣针,针尾的红线被粉雾裹着,自动往莲心扎:“白师姐,我绣了十年并蒂莲,从没见过这么活的。”

白灵的幻术袋抖了抖,袋口的粉梅瓣飘起来,在绸子上空画出个引气诀的手势:“你绣的时候,把气往针脚里送,绣出来的花能多开三日。”

绸子突然“扑棱”一声,并蒂莲的花瓣抖落两滴露水,滴在阿秀手背上,凉丝丝的。

镇东头茶楼的李掌柜掀开门帘,手里端着盏茶,茶面上浮着层白雾:“仙姑!

我家茶客说喝了茶总犯困,你教的法子能让茶更提神不?”

白灵的幻术袋往桌上一放,粉雾钻进茶盏,白雾立刻凝成个小茶盏的形状:“你泡茶时,把气往茶梗里送,茶味能透到喉咙底。”

琴韵镇的清风楼飘出段清响。秦婉儿的听云琴搁在临窗的案上,琴弦自动弹出《松风操》,松针香混着茶香漫进每间雅间。

穿湖蓝衫子的书童捧着本书挤进来,书皮上写着《百艺论》——是前日秦婉儿留在竹楼的抄本:“秦先生,我按书里说的,边读书边引气,今日背书快了三倍!”

秦婉儿的琴身浮起层薄光,照得书童的《百艺论》页脚泛着金:“你读书时,把气往字缝里送,字就钻进你心里了。”

琴声突然拔高,楼外的老松树“哗哗”抖落层雪,雪粒在半空凝成个“静”字——和清晖崖碑前悟到的“琴是弹给自己的心”同个道理。

镇北头书院的老夫子柱着拐杖进来,胡子上沾着雪:“姑娘!

我教了三十年书,从没人像你这样,能让字自己往人脑子里钻。”

秦婉儿抚了抚琴尾的流苏,琴弦轻颤:“您授课时,把气往声音里送,学生们听得更真切。”

火枫镇的铁匠铺里,古月娜的赤焰玉琴搁在铁砧上。

她指尖抚过琴背,琴身红纹亮起,铁砧上的铁水“咕嘟”冒泡,竟凝成朵莲花的形状。

铁匠阿铁举着铁锤,手背上的汗被烤干了:“古姑娘!

我打了十年铁,头回见铁水听人使唤。”古月娜的琴音混着焦香飘出来,引着铁水莲花往阿铁手边转:“你打铁时,把气往锤柄里送,铁水就像这琴音似的,顺着你的劲走。”

铁水莲花突然“啪”地落在阿铁脚边,变成块红通通的铁锭,锭面还留着莲花的纹路。

镇西头酒坊的赵娘子拎着酒坛挤进来,酒坛口的泥封被烤裂了,酒香混着焦香钻出来:“古仙姑!

我家酒总发酵不好,你教的法子能治不?”古月娜的赤焰玉琴变得更轻,她抱着琴走到酒坛前,琴音钻进酒坛,坛里的酒“咕嘟”响了三声:“你酿酒时,把气往酒糟里送,酒能多香三日。”

日头偏西时,各镇的炊烟都冒了起来。青溪镇的茶棚外,老桃树的花瓣落了满地,小娃娃光脚踩着花瓣跑,脚底板沾着粉;剑溪镇的演武场里,青石砖的裂缝里冒出嫩草,少年们举着木剑追着剑气跑;药香镇的济世堂前,白蝶绕着药囊飞,陈掌柜的米袋里,金齿灵叶正散发着清香;幻云镇的绣坊中,阿秀的并蒂莲绣品活了,花瓣上的露水还没干;琴韵镇的清风楼内,老夫子的书声混着琴声,传得比往日远了半里;火枫镇的铁匠铺里,阿铁的铁锤举得更轻了,铁水在他手里开出朵又朵莲花。

林子豪抱着《太初经》站在青秀山巅,书页间的金纹顺着山风散向各镇。

他望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腾起的灵气,像四条金色的河,在云端交汇成个“道”字。

《太初经》突然轻了些,书页自动翻到最后一页,上面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千徒归宗,大道普及”。

山风裹着各镇的炊烟和灵气吹来,林子豪月白棉袍的下摆被吹得翻卷,露出腰间青玉坠子上的半滴松脂——在日头下,那松脂里似乎映着青溪镇茶棚的蓝布门帘,正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夜凝萝发间那朵红梅瓣,正随着她的笑声轻轻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