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遗物守护师 > 第15章 为什么要当遗物守护师(下)

遗物守护师 第15章 为什么要当遗物守护师(下)

作者:奥古斯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8 22:37:16 来源:文学城

检讨交上去没多久,高数老师便打电话让骆一梵回来。

骆一梵气喘吁吁赶到办公室,却发现老师坐在椅子上翻看着那份检讨的最后几页,眼眶微红。

“老师,你找我?”

“嗯。”

沉默,长久的沉默

(毒舌老师今日转性了?不阴阳怪气了?改沉默党了?问题是你火急火燎地找我来,倒是说事啊!)

“老师,是不是这篇检讨有什么问题?”

毒舌老师盯着桌面上贴着的那个便利贴,陷入沉思,并没有理骆一梵。

骆一梵等了很久,他才回过神来。只见他起身,从身后的书柜里拿出两本书交给了骆一梵。

一本是《金刚经》,一本是《梵高传》。

“这两本书,你带回去,帮我转交给沈千帆,就说是一个还没被社会磨圆了的人送的。”

“老师,网上都说梵高和高更有那个社会主义兄弟情,是真的吗?他俩真好过吗?”骆一梵忍不住问道。

“滚!!!”

骆一梵落荒而逃。毒舌老师继续盯着那张便利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张便利贴是他当年最得意的一个学生写的。

“韩老师,教师节快乐!以前总觉得您太严厉了,时不时还和您对着干。直到现在进到了社会,才知道有一个负责的老师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有时真想回到学校,多学点知识,听你再骂我们几句,把心态练好,把本事学扎实了。

不过,工作和努力好像也不是线性关系,聪明如我,没死在高数题上,却栽在了人情世故上,社会好复杂,不像数学题一样什么都可以量化,明明付出很多却拿不到什么分数。

早知道当初就应该好好听您的话,走纯学术的道路,您真是一个好老师,可惜,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

毒舌老师点起一根烟,徐徐抽着,这些年,他见过太多像沈千帆这样的学生了,在学校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可一走出校门,瞬间就被湮灭在人山人海中了。

他知道很多人过得不好,但他还是会坚定地告诉他们:人生尚有希望,你们都是未来的栋梁之材。

他给他们送书,写心灵鸡汤……

或许,这世上,最卑鄙,最会骗人的就是老师了!

********

沈千帆觉得骆一梵傻傻的,一会儿给来给她送《梵高传》,《金刚经》,一会儿又给她送《老板同事在地狱》,《杀不死我的,终使我强大》。

这丫头看书是杂食性动物吗?审美怎么跟过山车似的?

天气好时,会给她送各种盆栽,满天星,菊花,绿萝……

天气不好时,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会给她推送各种恐怖的鬼故事电台。

“千帆姐姐,你听听,这些女鬼多顽强,死了都不愿意投胎,还要杀到阳间找渣男渣女复仇,咱们也不能放弃,努力努力再努力,冲冲冲!”

“怨念越大,能力越强,千帆姐,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奥里给!”

节假日时会缠着她一起出门逛街,只逛不买还一直问东问西,惹得柜姐一看到她俩来了就跟见了脏东西似的。

偶尔外卖抽到了满减券,会蹦跶半天,请自己吃一顿拼好饭。

骆一梵又穷又没心没肺,可她每天都活得好开心啊!

反观自己年薪百万,事业有成,却过得生不如死。

沈千帆开始迷惘,难道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那美丽的灵魂?

她的指尖划过《梵高传》,不由得感叹,卧槽,这本书居然是正版,这丫头又得吃多少拼好饭才能凑够书钱啊!

骆一梵很抠的,哪怕陈阿姨给再多生活费,她都严格约束自己每个月开销不超过800块。

如果说自己拼命挣钱是为了让妈妈过上好日子,那么拼命省钱,知足常乐的骆一梵何尝不是为了让妈妈少劳累些,少操心些。

殊途同归,她们本质上都是一种人。

文森特·梵高,他这一生都在孤独地走一条后人很欣赏的路,他不虚此生!

沈千帆觉得,自己也应该走出来,可是,路在何方呢?

她们这一行,想要职场的成功,就得先心死,抛弃一切道德底线,变得功利,虚伪,明哲保身,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这不是沈千帆想要的生活。

她签过竞业协议,跳槽简直难如登天。

她目前的工作,虽然高薪,却干得如履薄冰,金融行业,离天堂太远,离监狱太近。

等等,她还有一张牌,沈千帆突然想起来自己很擅长弹古筝。

沈千帆的心突然狂跳起来,如果能将自己真正热爱的古筝演奏当作毕生事业,那该多么幸福,多么奢侈。

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削尖磨平,为什么一定要圆滑?我沈千帆本就是一个锋利刺骨的人,我身上的刺,只要放在适合的地方,就会闪闪发光。

梵高27岁才开始画画,在此之前,他做过职员,经纪人,传教士。

或许,使人最终走向艺术的,只是内心挥之不去的感觉!

*********

骆一梵总觉得沈千帆有当渣女的天赋,简直是新时代的时间管理大师。

白天上班,下班回去苦练古筝,一天时间,有10个小时在工作,4个小时在练琴,1个小时在通勤,1个半小时在解决一日三餐,剩下的不到8个小时掰开了揉碎了用来洗漱,处理日常琐事,拉屎,睡觉。

更要命的是,在工作中,她冷血内敛,坚毅,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弹古筝时,她又像是被人夺舍般,感性,沉醉,脆弱,如泣如诉,旁若无人。

这世上谁还能有她这么无缝切换?这也太卷了吧!

骆一梵不止一次看到她累到头晕高血压,蹲在马桶边呕吐。

她不禁感叹:沈千帆真是个狼人,对自己真狠,她不成功谁成功啊!

不愧是博士,不愧是年薪百万的高级牛马,不愧是沈千帆!!!

努力是浪漫的,彷佛伸手就能够到梦想,抬腿就能迈近历史,只是梦想未至,历史先碾过来了。

封城后,骆一梵住进了沈千帆的公寓里。

一个没日没夜地居家工作/弹琴,一个整天睡到昏天黑地不知老之将近,两人倒也互不干扰,岁月静好。

下午两点,骆一梵醒来,奇怪,屋子里怎么静悄悄的,难不成沈千帆的【安静恐惧症】好了?

她走出房间,迎面撞上沈千帆正专心致志地“弹古筝”,顿时魂飞魄散。

起手,落手,一呼一吸,一起一伏,一收一拉,怎么看,沈千帆都是在认真弹奏古筝。

可是,可是,沈千帆面前没有古筝啊!!!

“千帆姐,你在弹什么?”

“渔舟唱晚。这是名曲,你听不不出来吗?”

骆一梵差点就要哭出来了:“我怎么可能听得出来,千帆姐,你的古筝还在架子上搁着,根本不在你那。”

沈千帆笑道:“你是睡迷了吧,古筝就在我这啊,你听。”

说罢,沈千帆对着空气拨了两下,不解地看着骆一梵。

可骆一梵看到的明明是,沈千帆对着空气沉浸弹奏,怎么可能会有声音?

是我疯了,还是她疯了?那一瞬间,骆一梵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中。

她走到架子旁,狠狠拨了一下琴弦,裂帛声回荡在整个公寓。

她声音已经掩饰不住颤抖:“千帆姐,如…果…你弹的是…是古筝,那,那我…刚刚,弹的,又,是,什么?”

沈千帆一时恍惚,自己什么时候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古筝,为什么自己手上的这把古筝骆一梵看不着,听不见?

沈千帆花了好长时间才明白,当自己奋力向彼岸游去时,逆流早已将她卷入深渊。

一边高强度上班,冷漠疏离,一边忘我沉醉于艺术世界,热情如火;

冰与火两种灵魂,装在一个躯壳里,冰火不容。现实正将她分裂,而她浑然不觉。

自从知道沈千帆出现幻听幻觉后,骆一梵是网课也不听了,选秀综艺也不追了,每天恨不得24小时跟在沈千帆身边,生怕她出什么事。

至于沈千帆,在查阅了大量心理学书籍,精神疾病分析后,她确认自己患上的是精神分裂症。

她很快就收拾好心情,继续居家办工,将古筝锁上,每天坚持写日记,将病情一点点记录下来,线上发给心理医生。

看着沈千帆劈里啪啦在电脑前整理报表,骆一梵觉得自己也快被逼疯了。

“千帆姐,你都这样了,你确定还要继续上那个破班吗?”

沈千帆避而不答:“骆一梵,这个月光买菜钱就花出去五万了。”

“卧槽卧槽,那些团长是抢钱吧!我以后要天天吃方便面。”

“骆一梵,这就是生活,它明码标价,很残忍,所以,我们要想好好活下去,就得更残忍,对别人残忍,对自己更残忍。”

“可是,虽然我不懂心理学,但我也知道,你的病要是继续工作的话,肯定会,加重的嘛,要不……,gap一段时间?”

“我宁愿拼尽全力纵情燃烧一天,也不要一辈子庸庸碌碌饱食终日。”

骆一梵走上去,轻轻地拥抱了她一下,本想给她一个安慰,没曾想,自己先哭倒在她的肩头。

命运似乎对沈千帆网开一面,骆一梵发现,沈千帆只有在月底时才发作,似乎,那个幻觉幻听是周期性的。

“很多精神分裂症的病情都是周期性的,主要取决于刺激源。有的人总是六月发病,因为高考的阴影。我想,我的刺激源可能来源于工作,每到月底的时候,就是我们项目最忙的时候,那几天,通宵搞项目节点都是家常便饭。”

沈千帆分析起自己的病情,如此冷静,如此云淡风轻。

解封的时候,骆一梵立马拽着沈千帆去看精神科医生。

由于刚解封,复工的医生不多,看病的人却很多,队伍一直从7楼排到1楼。

在1楼,有一些病人正在小花园放风,他们,就是世俗所谓的“神经病”,许多人像看猴似的盯着他们看。

沈千帆看到一位女病人的裤子后面全是经血,触目惊心,而那位女病人丝毫不觉,自顾自摇头晃脑地走来走去。

有一位男病人凶巴巴地望着每一个人,只要有人靠近他就要攻击,护士拦都拦不住,拉也拉不走,只能劝路人离他远点。

有一位病人一直在大喊大叫,挥着手臂来回冲刺,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

骆一梵也有点被吓到了,她还是挤出一个微笑安慰沈千帆:“没事的,暂时的,刚复工,现在医院人手不够,以后慢慢就秩序好了。”

沈千帆不语,她心里暗下决心,如果终有一天要这样才能活着,毋宁死。

沈千帆和骆一梵两人轮流排了两天才见到医生。

“你应该立马辞职,赶紧住院。”医生如是说,沈千帆并不意外。

“医生,能不能吃药控制,我不能放下我的工作。”

“沈小姐,看得出来,你来之前已经查过这方面的专业资料了,我也就开门见山了,你的病,要想根治,必须要远离刺激源,必须要入院进行科学治疗。”

“可我不能一辈子呆在医院里,我总是要回到社会。”

“那是自然,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医生,我觉得,病的不是我,而是这个社会。众生皆有病,为什么要住院吃药的反而是我?你们没办法医治这个病态的社会,就反过来解决我们这些索引病人?”

“这两天很多来这的人都这样说。”医生淡淡道。

…………

看完医生后,沈千帆马不停蹄地回公司复工了,骆一梵气得都快炸了。

“没事的,我看过了医生,医生说,我这症状是阴性的,只要好好吃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就能控制住。”

“真的?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骆一梵将信将疑。

沈千帆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涂粉底,不咸不淡地回了句:

“那你就当我死了呗!”

“呸呸呸,你别自己咒自己。”

“骆一梵,你算什么东西,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

骆一梵一怒之下就回学校了,对天发誓再也不管这个油盐不进的女人了。

几个月后,她已经彻底冷静下来,觉得自己之前的行为好像确实不对。

沈千帆都得了这么重的病,她阴阳怪气几句咋了?她好心当驴肝肺又咋了?

金融行业哪有不发疯的,离钱这么近,搏几下就能单车变摩托,她爱上班,也是情有可原。

骆一梵再次回到沈千帆公寓,发现她早已退租了,自己的微信也早就被她拉黑了,就连沈姨,听妈妈说,前不久也出国疗养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骆一梵直接在她公司门口蹲着,她就不信了,沈千帆不下班。

夜深露重,骆一梵都快睁不开眼了,一抬头,整座办公楼依旧灯火灯火通明,周围始终弥漫着一股很香的咖啡味,显得夜色更加寂寥。

凌晨两点半,沈千帆突然出来了,她和骆一梵四目相对,沉默良久。

奇怪,又是自己的幻觉吗?骆一梵怎么来这了。

看来病情又加重了,沈千帆摇了摇头,与骆一梵擦肩而过。

“沈千帆。”骆一梵哽咽了。

沈千帆听到声音,心里很难受,看来我的精神分裂症确实病入膏肓了,连幻听都如此真实。

别乱回头,别再东张西望,现在是下班时间,不能让同事发现我的病。

就这样,沈千帆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留给骆一梵一个决绝的背影。

那一晚,骆一梵就如同丧家之犬般狼狈地翻墙回宿舍了。

或许在沈千帆眼里,自己从来不是她的朋友,只是一个什么都帮不上忙,只会影响她挣钱速度的累赘吧!

那一晚,骆一梵并未意识到,这是今生和她的最后一面。

后来,再一次收到关于沈千帆消息时,是在热搜上。

XXXX投行暴雷,高管卷跑5亿流水。

骆一梵大呼,哈哈哈哈,报应,报应啊!谁让你这么压榨员工,好好好,白因必有果,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许是太过高兴,骆一梵并未注意到,那一大串文字下面诸多高管名姓后面有“沈某某”二字。

很快,骆一梵就被警察叔叔请去喝茶了。

“沈千帆生前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你作为她的朋友,是否知情?”

“是啊,她的病很严重,但是她每天还是嘎嘎上班,气得我和她没少吵架,她也给我拉黑了。”

骆一梵吐槽着吐槽着,突然站起来:“警察先生,您刚刚是说,生前?”

“是的,沈千帆自杀了。”

大脑嗡嗡嗡,轰隆隆,骆一梵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警局,只记得周围人复杂的眼神的自己踉踉跄跄的步履。

那一天,警察局走廊进进出出很多人,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护士,沈千帆的同事及好友,所有人来来往往,证实了沈千帆确实罹患重度精神分裂症。

当晚,舆论发酵,网上一片热议,XXXX投行高管卷跑5亿,让会计顶罪,会计以死自证清白,现在死无对证,5亿再也追不回来了。

知情人还爆出了该会计的遗书:

“我是沈千帆,在XXX投行工作已有5年,因工作强度严重超身体负荷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发病是周期性,会出现幻觉幻听。

部门领导和同事察觉到我的病情后,决定利用我当白手套,趁我发病期间让我签署了一系列不知名文件,以我的名义转移公司资产。

我自知百口莫辩,如今,安顿好家人后我决心以死自证,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帆绝笔。”

骆一梵一眼就认出,那封遗书是沈千帆的笔迹,写得似乎很匆忙。

一石激起千翻浪,连续挂在热搜上三天,网友更是扒出了XXX投行这些年被压下来的黑历史。

员工猝死,员工跳楼,员工替高层顶罪坐牢,员工内斗……

好家伙,这简直是在黑料上运转的公司,网友纷纷玩梗:

水太深,同志们快撤!

投行哪有干净的,别让热搜降下来!

上辈子杀人放火,这辈子进投行当牛马!

金融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向他们开炮!

当然,也有大批水军疯狂留言,企图逆转舆论:

人家公司损失也很大,这些员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随之而来的是大家的群起而攻:

当牛马的还替主子共情上了。

5亿没了,我也很想心疼公司,但我还是留着力气等公司下次割韭菜时心疼心疼自己吧!

至于沈千帆的领导和同事,虽然没查到那5亿的下落,却拔出萝卜带出泥,顺带挖出来了他们这些年不少违规交易,数罪并罚,该判刑的判刑,该二审的二审,该送进去的就送进去,风波很快就平息了。

渐渐地,人们不再义愤填膺,这件事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渐渐地,人们已经想不起来S城曾有过这样轰轰烈烈的整个部门全员被查的大事。

整个S城,只有骆一梵为沈千帆的死悲痛欲绝,也只有她,将沈千帆的身后事料理妥善。

沈千帆的遗物,查来查去,骆一梵能带走的,只剩那把古筝。

———————

———————

2022年世界杯,骆一梵在电视机前看到阿根廷夺得世界杯冠军,梅西终得圆满。

从2014到2022年,电视上的人走过巅峰,跨过低谷,最终等来了命运的礼物。

从2014到2022年,沈千帆意气风发过,贫穷过,富有过,人生如流星般划过漆黑长夜,却至死不得救赎。

骆一梵抱着古筝在电视机前嚎啕大哭。

她再也无法相信童话,小说,励志故事………too beautiful to believe。

——————

——————

摩纳哥

楼下的法国青年因为世界杯大起大落,喧嚣一片。

沈姨躺在壁炉前,昏昏睡过去,这一次,她还是没有梦见自己的女儿。

迷迷糊糊中,她好像听到有人在哭,心想,大概法国队输了,醒来时,却发现自己两颊早已被泪水覆盖。

她下了阁楼,来到街边,与想象不同,街边的法国人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无端地跺脚谩骂。

他们静静地坐在小酒馆里,没有表情,没有痛苦,要不是他们脸上涂着彩绘国旗,地上散落着各种加油纸板,她恐怕认不出这些人就是刚才那些狂躁的球迷。

那些加油助威纸板,彩带,烟花棒,啤酒瓶,彩烟,统统丢在了地上,可以窥见,他们曾是怀着怎样热烈的心情来到酒馆看比赛。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觉得一场足球比赛那么重要?

赢了又怎么样?输了又如何?阿根廷赢还是法国赢,又能给这些年轻人带来什么?

这个答案她恐怕永远无法知晓了,或许千帆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这些球迷。

在千帆眼里,金钱,复仇,自尊而耀眼地活着……总之,太多东西都比生命本身重要。

“明天,不管多少钱,我都要把这个小酒馆买下来。”沈姨告诉自己。

她突然想开一个酒馆,见人生百态,看人来人往花开花落,学会理解红尘中的惊涛骇浪,学会知天命。

至于钱,那是她最不用操心的事,她在瑞典银行里的账户里有一串天文数字,千帆曾说:

妈妈,请带着我的这一份,好好生活,我希望你的人生轰轰烈烈花团锦簇。

————————

————————

骆一梵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在她的房间角落里,有一堆书躺在尘埃里,其中有一本是《梵高传》。

偷偷将这本书送回的人,也在里面塞了一张海外账户的银行卡。

那个人觉得,人世间最好的告别就是曲终人散。

那个人运筹帷幄,她算准了一切,当然,她也算准了大概骆一梵下一次打开《梵高传》,应该是穷困潦倒人生处处失意碰壁的时候吧!(谁家好人春风得意的时候看《梵高传》啊!)

傻丫头,《梵高传》并不能将人从低谷里干拔出来,但是钱可以。

没有朋友,没有梦想,没有精神支柱,其实,有很多很多钱也是可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