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世欢(倚天同人) > 第89章 回忆篇(三)英雄

一世欢(倚天同人) 第89章 回忆篇(三)英雄

作者:Sunny草莓爱吃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6 00:29:12 来源:文学城

“恭喜大人!夫人生了,是位大小姐,母女平安。”元月初一,管家骑快马一到宫门前,见到入宫吃宴的老爷从里面出来,他迫不及待报喜。

“好,太好了!”察罕特穆尔抚掌大笑,恨不得立刻飞回府里。快马加鞭赶回家,察罕特地沐浴更衣后才去了夫人的院子。

进屋后,察罕最先看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的妻子,七岁的儿子一声不吭地跪在床前看襁褓里的粉嫩肉团。

察罕走到床前坐下,忙阻止要起身迎他的夫人,“夫人快躺下,你这么辛苦就不要乱动了。”

“嘘——爹,小点声,你要把妹妹吵醒了!”保保的声音比他这个被要求噤声的人还大。果不其然,老老实实睡着的小女儿被吵醒了。

乳母忙上前想把大小姐抱起来,结果大人亲自把大小姐抱在怀里。

小女儿被父亲抱着,又有母亲柔声哄她,很快止住哭泣。

“这,怎么这么软?”察罕僵直身子,一动都不敢动。怀中小女儿软软小小,这手感和他当年抱保保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察罕的夫人重躺回床上,轻笑说:“相公你当年抱保保的时候,保保都三个月了,这一个刚出生,自然不一样。”

保保凑上来,踮起脚一边看妹妹一边央求父亲:“爹,我也想抱妹妹。”

抱着女儿,察罕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正襟危坐,对儿子说:“你妹妹还这么小,你毛手毛脚的,等你长大再抱。”

保保撇撇嘴,说道:“等孩儿学好拳脚,我就把妹妹抢过来抱。”

察罕低头仔细打量小女儿的眉目,管家夫人笑着称赞道:“大小姐生得真好,这是奴婢活到现在见过最漂亮的女婴了。”

刚出生的孩子还是粉红粉红的,眼睛也没张开,不知道这管家夫人怎么看出美丑。不过,察罕再看一眼怀中小女儿,他越发觉得管家夫人说得有道理。察罕笑道:“赏,府中上下各个有赏!”

\"相公,你给咱们的女儿取了什么名字?\"

妻子怀孕时,察罕就开始想名字。若又是个男孩,便叫“陶陶特穆尔”,这名字他没费什么时间就想到了。女儿金贵,他当时想多用些心思取个好名字。不过,后来因为府衙公务忙碌,他一直没得空闲。现在抱着又软又好看的小女儿,察罕福至心灵,笑道:“敏敏,就叫敏敏特穆尔!”

一晃两年,自从察罕大人喜得千金,察罕府衙里的衙差和门生,还有察罕的同僚已经两年不曾在与大人去酒馆喝酒吃肉。若无公事,一到日落,大人定是第一个离开府衙。若想吃酒,需得到大人府上。大人如此恋家的原因要归功大人的千金——敏敏特穆尔小姐。

小敏敏捧着一本有她半个身子高的书,脚步利索地小跑到刚回家的爹面前,奶声奶气地喊:“爹,爹!”

见小女儿往他这边跑,察罕一扫疲累,大步向前把女儿抱起来,笑道:“敏敏今天要读哪本书?”女儿聪慧伶俐,不仅爱听他念书,还喜欢看人舞剑用刀,不像保保只喜欢舞刀弄枪。

小敏敏把书交给爹爹,口齿清晰地说:“李白的诗词,有比爹高的三千尺瀑布。”

小敏敏说完,还用一双小手比量她眼中高大的父亲。手不够长,她就抱住爹爹,天真地说:“爹要快长大,长得比三千尺还高。”

察罕笑得合不拢嘴,把咯咯直笑的女儿擎在半空,他最喜欢的《太白诗册》落地他也无暇去捡。蔚蓝天空下,是女儿如花一样的笑脸,左右唇边一对小小的梨涡看得他心都要化了。察罕笑道:“好!爹长大,长得比三千尺高,把敏敏捧到星星上,给敏敏看天底下最好的美景。”

离地近七尺,小敏敏全然不怕,她抚掌笑道:“好啊好啊!爹和娘带敏敏和哥哥一起看。”

可惜,小敏敏没想到的是,两年后,她四岁那年的春天,娘病重,还没等爹带他们一家去星星上看天下美景,她的娘就离开了。管家夫人抱着她,和她说娘是累得睡着了,但是她知道,娘不会醒过来了。

自此,小敏敏变得郁郁寡欢,整日多半待在娘的灵堂里,连饭都不愿吃了。那几日,恰好察罕军务繁忙,而只有当察罕回府,父兄都陪在身边,小敏敏才肯吃半碗饭。

察罕看着日渐消瘦的小女儿,又心疼又恨自己分身乏术。好在儿子很快走出伤痛,有他在府里陪敏敏,察罕也稍稍放心。

半月后,敏敏的娘出殡。入夜后,管家忧心忡忡地在察罕书房外小心禀报大小姐哭了。

察罕忙放下公文,去小女儿的院子。小女儿见到他,眼眶包了一包泪,女儿身后的儿子见到他来一副做错事的模样低下头。

小敏敏抱住爹的脖子,哭道:“爹,哥哥说,娘今天是入土为安,她出去以后不会再回王府里。土里那么脏,娘不舒服生病了怎么办?

察罕闻言,一边拍拍女儿后背安抚,一边说道:“没有的事,是你哥哥读书少,敏敏别听他胡说八道!

保保愣在原地,他不服,还嘴道:“爹,孩儿哪有胡说?娘就是回不来了。”说到后面,十一岁的少年忍不住红了眼眶。

察罕无奈,严肃一张脸对儿子道:“保保,你日后是要做将军、继承汝阳王府的小王爷,再在你妹妹面前哭,我就以军法处置你了。”

敏敏抓住爹的袖口摇摇头,说道:“爹,不是哥哥的错,哥哥也想娘。”

察罕见儿子悄悄抹泪,他轻叹,对怀里小女儿道:“敏敏呐,你想不想见你娘?爹把娘亲找回来给你们看好不好?”

兄妹俩毫不犹豫地点头,又不约而同说“好!”

察罕把女儿抱出门,保保好奇地跟在爹的身后。他们一家三口来到院子,保保四下张望,问道:“爹,你说找娘,娘在哪?”

察罕指着天上最亮的星,对一双儿女说:“你们两个抬起头,看看哪一颗星星最亮?”

小敏敏一下止住眼泪,当真仔细找最亮的星星,找到后,她眨着眼睛问道:“爹,娘在那颗最亮的星星上吗?”

察罕满意点头,笑道:“是啊!敏敏,娘是去那颗最亮的星星上住了。敏敏要是想娘了,就抬起头,找到最亮的那颗星星,你就能看到娘住的地方,娘也会在星星上看到敏敏。以后,爹也搬去和娘一起住的时候,敏敏再抬头就能看到爹和娘一起住的房子。”

“爹你别丢下我和哥哥悄悄去找娘,你去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我和哥哥。”

“这可不行,那颗星星只收大人,不收孩子。敏敏不好好吃饭,以后就长不大了。”

“那我以后多吃饭,和爹还有哥哥一样,吃三大碗饭。”

彼时,尚四岁的她并不知道爹其实是在骗她好好吃饭,她只知道只要白日是晴天,天空里最亮的那颗星便一直都在。但是,夜空里的星星离她太远太远,她要长高一些以后才有机会和父兄一起去。

后来,她渐渐长大,娘的模样在她脑海里也模糊了,时间一长,连爹当初和他们兄妹说的话,都被她遗忘在记忆的角落里。

她渐渐从失去娘的伤痛中走出来,五岁生辰爹送了她一匹浑身雪白的小马驹,她给小马驹起名叫小白。之后没多久,祖母派人送信说想她了,爹把她送到草原和祖母一起住,又以去草原练兵为由,让哥哥也和她一起去。

她在草原自由自在玩耍了两年,祖母教了她很多东西——骑马、射箭、民谣。爹常会来草原看她和哥哥,给她带很多中原的美食。她把新学的民谣唱给爹听,爹找来乐工谱曲;他和父兄赛马,每次,爹和哥哥都故意输给她;她和祖母养的小羊被狼叼走,爹带她和哥哥猎狼。看到爹在马上一箭射中头狼的脖子,她惊呼爹是草原英雄。

祖母在睡梦中离世时她大概七岁,爹赶回草原为祖母送行,又把她和哥哥带回中原,回到他们在汝宁府的家。他们一家在汝宁府的日子是她少时最开心的时候。

半年后,山东和江南一带乱军越来越多,爹自告奋勇出征平乱,哥哥也要随爹一起上战场,爹便让哥哥在军营里喂马。

出征之前,她为爹展示她那尚不成熟的剑法。爹听说她也想去战场帮忙杀敌,爹只摸摸她的头,说道:“敏敏你还小,你在家安心等爹和你哥哥回来。”

她不服气,“为什么哥哥可以去我不能去?爹你嫌我的剑法不好,那我可以去军营帮你磨刀磨箭。”

爹叹了口气,说道:“敏敏,爹上战场杀敌是为朝廷出力,爹知道你聪明伶俐,书房的兵书你也会读了。但是,敏敏,现在你学的这些还不够,爹也不希望你上战场。”

或许是不忍心看她失落,爹说只要她能打赢爹,她就可以去战场,如果她输了,就要答应爹一个条件。她兴高采烈地选了一把七八斤重的剑,结果她双手刚把剑举起来,爹用一根长矛就把她的剑压住。

爹拍拍她肩头,说道:“爹喜欢吃烤全羊,等爹和你哥哥回来,敏敏烤羊给我们吃,你说好不好?”

她无奈,只好点头。从爹开始带兵平乱那一天起,她便时常读兵书,读书之余她也和府里的厨子学烤羊的手艺。爹留下神箭八雄的四个人在府里保护她,她就缠着他们教她武功。不过,那四个人对她恭敬有加,连和她说话都小心翼翼,她和他们学了几招三脚猫功夫,刚好够她驯服小白。

半月之后,爹带领的大军首战告捷,又乘胜追击,把起义的乱军打得节节败退。大都那边赐了很多金银珠宝和车马牛羊,她从羊群里挑了一只最肥美的羊,打算等爹和哥哥班师回朝,她就烤羊给他们吃。

她满心欢喜在府里和下人们一起准备迎接爹和哥哥回来,等她看到爹的左手上的白纱,她愣在原地。哥说,最后一战,爹带头冲锋陷阵,结果他们被十几个人围攻,这才不小心被反贼刺伤手臂。

爹怕她担心,拍胸脯保证说自己没事,还说在回来的路上给她买了一套汉人的笔墨纸砚。她无心去看那些笔墨纸砚,她更担心爹的伤。还记得,当时年纪尚幼的她问过爹:“爹,将军要指挥好手下的士兵,打头阵的有先锋,爹你何必以身犯险带头杀敌?”

爹对她说道:“敏敏,爹是将军,但将军也是兵,我是皇上的兵,是我们大元的兵。更何况,做皇帝要爱民如子,做将军一样要爱兵如子,和士兵同甘共苦。一个好将军,不止要善于用兵,还要率厉文武,身先士卒,不能什么都不做只让士兵卖命向前冲。”

想起前些日子的圣旨,皇上又要抓汉人修行宫供自己享乐,她抱住爹的胳膊,说道:“皇上不把汉人百姓当自己的孩子,但是,爹是好将军,爹在敏敏心目中才是真正的英雄!”

没想到,爹长叹一口气,说道:“敏敏,这些话,以后只能在府里说。”

晚饭前,她在给爹梳头发,听哥哥骄傲地说他这次和爹上战场以后悄悄跟在大军后,又如何英勇地还砍伤一个乱贼。末了,哥哥还比划刀斧手如何斩杀那些乱贼和贼人九族。

爹说哥哥违抗他的军令擅自上战场杀敌,要罚。哥哥不服气,说爹在军营罚过了。爹又说哥哥把违令的事骄傲地给她听就是思过态度不端,还要再罚。

她灵光一闪,说她来替爹罚。哥哥不满意她为他梳的汉人姑娘的发髻,但是爹看着很开心,还让哥哥在明日日落前不能把头发解开。

后来他们兄妹和爹谈兵法,她说,“不战屈人”,“巧能成事”,是她最喜欢的兵法。爹听了她的想法,虽然嘴上不说,但她知道爹心里是满意的。只不过,那时的她还不明白,有些事不是想一个人,一个想法就可以改变。而这天下,却可以因为皇上几句话,几道圣旨,变得纷争四起。她的父兄作为朝廷中人,不可避免地也要被卷入义军和朝廷这场漫长的纷争之中。

爹常常夸她聪明,可她知道自己对兵法的见解都是纸上谈兵。等到她十二岁,她和阿大他们认真学过武功,她再次请缨要随父兄上战场,她不想每次他们出征她都在府里无事可做。爹和哥哥像商量好的一样,说什么都不同意。她想,一定是在经历洛阳白莲会一事后,他们两个怕她再出什么危险。

临行前,爹还是不同意她一起去,还说姑娘家不能上战场。她气得去林子里跑马,爹拿了两把长刀长枪来和她比试,和她八岁时一样,赢了就让她去。那时,要她挥起几十斤的长枪仍颇为吃力,她还没和爹过上几招,长枪就被爹的砍刀挑到一边。

跟随他们一起来的赵一伤把一只刚杀好的羊羔送过来,钱二败和孙三毁熟练地架好炭火,爹笑着和她说:“敏敏,来给爹烤羊吧!”

烤羊的时候,爹语重心长地和她说:“敏敏呐,爹知道你能干,保保他虽然骁勇善战,但他太鲁莽,没有你聪明冷静。不过,爹知道,你不喜欢打仗,你要上战场只是为了帮爹和保保。”

她点点头,她告诉爹,如果她可以上战场为父兄出力,那她不喜欢的事也可以变得喜欢。

爹笑着摇头,说道:“爹答应过你娘,一定要让敏敏做她喜欢的事。爹怎么可以为了平乱这点小事,让敏敏去刀光剑影的战场?你喜欢汉人的围棋,爹让管家去江南请了江南最有名的国手来。等下次爹和保保回来,爹和敏敏下几局棋。”

她听到围棋,眼睛一亮后又怕自己又被爹带偏话头,她说道:“爹你也不喜欢打仗,敏敏记得你喜欢李白的诗词,也喜欢汉人的琴棋书画。”

爹好像料到她会这么说,他对自己笑道:“既然爹是敏敏和保保的英雄,爹就要去保家卫国,做英雄该做的事。爹喜欢的琴棋书画,敏敏可以帮爹去学。”

其后几年,爹和哥哥所到之处,乱军无不闻风丧胆。她安心在王府学琴棋书画;和苦大师学武功;偶尔出门闯荡江湖;或去她的绿柳、红梅两座庄子里轮流待一段日子,避一避那个对她献殷勤、又爱去皇上面前溜须拍马的孛罗阿鲁。

她及笄前,父兄又打了胜仗,在寒冬年末赶回大都。庆功宴上,不知那个草包孛罗阿鲁在皇上面前说了什么,皇上有意为她赐婚。爹站在她面前,双目含泪和皇上说:“微臣多谢皇上厚爱,小女如今不过十五,谈婚论嫁为时尚早。我那过世的夫人临终前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小女,夫人嘱咐微臣,一定要让敏敏嫁给她喜欢的人。敏敏的婚姻大事,一定要让她自己做主。还望皇上成全!”

皇上被爹声情并茂的话感动,她又主动提起皇上日理万机,每日忧心在江南不安分的明教反贼和不知死活的义军,不该为她婚事这种小事再劳心劳力。爹顺她的话,又和皇上说起这次平乱如何剿灭乱贼,皇上心情甚好,打消赐婚念头。

她和哥哥自出生起衣食无忧,享受荣华,平安顺遂。她自由自在地学她喜欢的东西,带高手闯荡江湖,即便万安寺一役她失败了,她也没有受罚,这一切都是要归功于他们的父亲。

而撑起整座汝阳王府的父亲,现在已经不在了。

整整昏睡一日一夜,断断续续做了很多与爹有关的梦之后,赵敏转醒,看到床头面带青胡渣,形貌狼狈丈夫在轻声哄陶陶。

发现她坐起身,张无忌把陶陶交给乳母,立刻来到赵敏床边,关心道:“敏敏,你怎么样?”

赵敏伸手,轻抚丈夫脸庞,哑声说:“无忌哥哥,谢谢你。”

张无忌看妻子红肿的双眼中虽有哀伤,但她眼神清澈,想是已经接受汝阳王已死的事实。他听到爱妻对他道谢,他红了眼眶,握住爱妻的手,摇头后贴上妻子额头,哽咽道:“你的家人也是我的家人,只要敏敏你没事就好。”

夫妻俩恍如隔世重逢一般,相视后双双哭出两行清泪。

听到娘亲的声音,这几日都不安稳的陶陶在乳母怀里又大哭起来,赵敏怀里接过几日未碰过的陶陶。陶陶被娘亲抱在怀里,连续几日皱着的小眉头终于松开。赵敏又难过又对陶陶有愧,她把脸埋进襁褓止住眼泪。

三日后,赵敏把她亲手为父亲刻好的牌位放在山庄里的一间书房中,牌位旁边是那只装着父亲头发的布袋,书房里琴棋书画一应俱全。

慧娘把七日前吴六破送来的包袱交给赵敏,赵敏打开包袱,看到里面装的是一张没有上弦的乌木弓,弓的两端一端刻了“清”,一端为“陶”。

赵敏抹去眼角的泪,把那张乌木弓也放到灵堂上,想起昨夜的梦中,父亲看着她时脸上的担忧。她对刻有‘尊父察罕特穆尔之位’的牌位笑道:“爹,我们一家会过得很好,你和娘就放心在天上做喜欢的事吧!下辈子,我们一家去安稳盛世,我不要爹再做英雄。到时候,爹你再听陶陶叫你一声‘外公’!”

她的父亲——察罕特穆尔,是英雄。他护国平乱,忠君爱兵爱民,他与戎马为伴,南征北战,却很少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乱世之中,“英雄”这个称呼太过沉重,她的父亲却扛了半生。

至正二十二年十一月,大元名将王保保攻克益都。益都守将田丰、王士诚战败,王保保挖出二人心肝以祭其父察罕特穆尔,益都城内,无一人生还。

【张无忌夫妇目前财产(至正二十二年十一月):金-两千一百两;银-七千九百两;铜钱-六百三十文;青耕鸟*1;千里马*2;宝石若干;山庄*1;小鸡*8;公鸡*2;母鸡*2;黄狗*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