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世欢(倚天同人) > 第16章 城镇篇(四.贰)家长里短

左邻当家的孙师傅是给酒楼掌勺的厨子,夫人在家中做些针线活,带带孩子,夫妻二人有个女儿,名叫孙冬儿,六七岁的模样,个子小小,却白白胖胖的,瞧着很喜人;右舍住着一对母子,李大婶腿脚不便,少有出门,儿子名李康,十七岁,在城里的灯笼铺子做学徒。

这些都是张无忌出门买了只浴桶和一些炭,回来后听自家的夫人说的。

张无忌在院子里劈柴,听赵敏说完左邻右舍后,笑道:“我才出去一会,敏敏你就将左邻右舍了解得这么清楚!”

赵敏拿着盛有旧谷子和菜梗的坛子在喂鸡,回道:“既然想过几天平凡日子,和邻里之间自然要相处好咯!对了,你中午想吃什么?”

她像现在这样,在院子里喂鸡,只是问他午饭吃什么,就已经让张无忌心里格外温馨,比之去年少室山下和那对老夫妻住的那段日子,现在的他们更加悠闲自得,就算是让他们二人在这小院住上一辈子也不会腻吧?

不过,想是这么想,现在,自己和敏敏偏爱无拘无束,游山玩水,兴许再过个几十年,他们都变成老公公老婆婆,就会想找个地方安定下来。张无忌想过这些,愣神片刻,停下手里的活计,微微一笑,道:“我没什么关系,你喜欢做什么都好!”

赵敏放下怀里的坛子,看到院里昨日刚买的青菜,指着那青菜道:“昨天买的青菜还不错,待会儿我去切些肉一起炒一下。还有啊,这户人家后院有个小地窖,窖里的白菜萝卜保存得很好,等我做饭的时候你去取些出来!”

“好!”

赵敏回他一个微笑,正要进去淘米切肉,墙头有声响,夫妻二人双双侧头,墙头上趴着的正是方才提过的孙家小姑娘。

“哎哟,我的小姑奶奶,你怎么爬到墙头上了?快下来!”隔壁院里的孙夫人嗓门奇大,这一嗓子,把墙头上的小胖姑娘吓了一跳,直接载向忌敏二人的院子里,幸好张无忌手脚俱快,及时用乾坤大挪移,借力道巧妙地将小姑娘移到自己怀里,这才没让她跌伤。

赵敏放下手里青菜,快步走向张无忌身边,两人不约而同地问那个被吓到的小丫头,“你没事吧?”

孙冬儿只是被吓了一下,她很快就反应过来,笑着忌敏二人道:“没事,谢谢姐姐和叔叔。”

她这话一说,赵敏忍不住笑出声,她正要同一脸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夫君说两句调侃一下,急切的拍门声响起。

“一定是孙大嫂,我去开门。”

赵敏刚开门,身着枣色棉衣,体型略胖的圆脸妇人满脸焦急地抓住赵敏的手,急急问道:“哎呀,曾家娘子,我家小丫头是不是落在你们院了?”

“孙大嫂,你别急!”赵敏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抚,又指给她看被张无忌抱着的冬儿,“你看,冬儿没事。”

“娘!”

张无忌将孙冬儿放下,小丫头就急急跑向自家娘亲。

孙大嫂见女儿真没什么事,松了口气后立刻变脸,骂道:“臭丫头,你要吓死我是不是?”说罢,孙夫人举起手便要揍这个调皮丫头,吓的冬儿忙躲到赵敏身后去。

赵敏伸开双臂拦住孙大嫂,笑着劝道:“孙大嫂,冬儿也是一时调皮,刚刚她也是被吓坏了,你就原谅她吧!”

张无忌也随赵敏一起说情:“是啊,人没事就好。况且,我相信,经过这次之后,她一定不会再做这种危险的事,孙大嫂就不要再气她了。”

孙冬儿虽然调皮了些,但是很机灵,她听两个大人都替她说好话,忙从赵敏身后出来,抱住娘亲的腰就撒娇道:“娘,冬儿知错了,我下次不敢了,刚刚是不小心听到姐姐在院子里和人说话,我才忍不住想看看和姐姐说话的叔叔长什么样嘛!”

孙大嫂就这么一个女儿,平常做错事也只是说说,气得狠了就拍两下,现在有外人在,小丫头又撒娇求情,孙大嫂无奈只能暂时放过她,听她这小丫头喊那貌若天仙的曾家娘子作“姐姐”,辈分乱了套。孙大嫂瞪了孙冬儿一眼,骂道:“臭丫头,你这喊得算什么辈分?”

随后孙大嫂面带感激地对忌敏二人道:“谢谢两位救了我这毛丫头,我和她爹就这么一个闺女,将来还指望她给我们养老送终,要是摔的瘸了残了,可就变成我们照顾她了!”

“孙大嫂你太客气了!”说罢,赵敏转身挽着张无忌的胳膊和孙大嫂介绍,“哦,对了,孙大嫂,还没和你介绍,这就是我相公,他今上午出门买东西不在。刚刚幸好阿牛哥在墙角附近,正巧就接住冬儿!”

孙大嫂一听是曾家的当家的救下自己女儿,福了福,再次道谢:“哎呀,我真是多谢曾小哥了!”

张无忌顺势作了一揖,回道:“孙大嫂不必如此客气!应该的!”

来者是客,寻常百姓家来客,也应当招呼人进屋喝口热茶才是。赵敏这么想罢,便开口道:“你看我们光站在门口说话了,天气这么冷,孙大嫂和冬儿进屋里坐坐吧!我泡些热茶,我们慢慢聊!”

原本因为赵敏的如花相貌就对她心生好感的孙大嫂,现在因为这对年轻夫妻救了自己女儿,更觉他们亲切。不过现在已近中午,她们母女怎好再多待打扰人家,孙大嫂忙摆手谢绝,“哎,那怎么好,这小丫头这两天闹肚子,我还要回去给她熬药,也不好多待,就不打扰你们了!”

一直安静听大人说话的孙冬儿这时候开口说:“娘啊,冬儿想留下,苦药不好喝,我不要回!”

“臭丫头,是不是今儿个老娘太好说话?!”孙大嫂那一吼,孙冬儿立刻老实。

提起药,小胖丫肉呼呼的小脸都拧巴到一起,孙冬儿圆乎乎的脸蛋,像极民间的阿福娃娃。赵敏瞧着这小姑娘可爱,笑着蹲下来,和孙冬儿道:“冬儿,喝了药病才能好!呐,你乖乖喝完药,再和娘来姨姨家,姨姨和叔叔请你们吃饭好不好?”

孙大嫂听到后边有些不知所措,“哎呀,曾家娘子,不用惯着这小丫头的,你们夫妻俩刚搬过来,一定有很多事要忙,我们娘俩儿在家随便吃点就行,更何况,今天你们救了冬,要请也是我们请你们才是。”

赵敏想了又想,从前做郡主时,请人吃饭喝酒都是先下帖子或是着人通知,现在突然开口的确很唐突,她也不勉强,说道:“是我唐突,不如这样吧,等晚上孙大哥和旁边李兄弟做工回来,再加上隔壁李大婶,咱们三家吃顿便饭热闹热闹。我们夫妻俩刚搬过来,虽说只是暂住,但说不定日后有要打扰你们的地方!”

孙大嫂为人爽快,听得赵敏这么说,想起十来年前她和当家的搬过来,也邀过邻里来家中吃饭,她不再推脱,笑着应下,又说下午来这儿帮忙后,就领着孙冬儿回家去了。

关上家门,两人回屋,张无忌手搭在爱妻纤腰上,笑着和她道:“没想到,敏敏你也会懂这些寻常人家的客套!”

赵敏笑容里带了些得意,和张无忌解释道:“很简单啊!小时候哪位大人家有喜事,都会下帖子请我爹去,乔迁之喜不在少数,虽说大多都不与我家相邻,但现在将这套放在寻常百姓家,也说得通!”

“既然晚上要请人吃饭,那中午我们就随便吃一些,不然你太辛苦。”

赵敏笑道:“山珍海味我是做不出来,也不适合我们现在的身份,家常菜而已,有你和孙大嫂帮忙,我可以应付!放心吧……”

说到最后,她微微停顿,叫出口的却是“阿牛叔叔~”

张无忌笑容里多了些无奈,其实他们叫孙家夫人为“孙大嫂”,孙冬儿不算叫错,叫敏敏“姐姐”才是乱了辈分。张无忌是不在意称呼,敏敏拿这说笑也没什么,只是,敏敏那声“阿牛叔叔”叫的他心中涌上一股别样感觉,好像他和她真的差了十几岁二十岁。

赵敏见他不说话,也不再调侃他,笑道:“好了好了,我不逗你了!”说罢,她替张无忌理好肩膀上的衣裳褶皱,这才吩咐丈夫:“刚才要你去地窖拿萝卜白菜,晚上也要用,还不快去?”

“嗯!” 张无忌笑着应下,去地窖取白菜萝卜。

午饭赵敏炒了两个菜,张无忌吃得极香,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饭,还称赞敏敏手艺好。

赵敏又夹了块肉给丈夫,问道:“无忌哥哥,要不要再给你盛一碗饭?”

张无忌吃完最后一口,心满意足地放下碗筷,笑着摇头:“不用了,敏敏,你做的饭菜真得好吃!”

切菜炒肉都是张无忌帮忙,赵敏只是放了些油盐酱料,不过,张无忌夸她,她还是很开心。赵敏眉目间带着骄傲,得意说:“虽然我曾经是郡主,不过,下厨这种事我看人做过,稍加琢磨琢磨,自然难不倒我!”

“我看天底下没什么事能难到你这位女诸葛了!”张无忌边说边倒了碗消食用的药茶给赵敏。

“怎么没有?治病救人能难倒我,耕田种菜我也不会!”

她说的这些他都会,张无忌放下手中茶碗,笑着回她:“我会的,你不用会!”

赵敏回以微笑,是啊,有他在,那些难倒她的事自然不必她再学。

饭后收拾过碗筷,听得李家那院子里有人说话,赵敏料想是李家小哥午休回来,张无忌便去通知李家今晚要请他们母子来吃饭。

李康因为母亲腿脚不便,午饭时分定会同灯笼铺子的掌柜请假回家帮母亲做饭,隔壁刘大叔一家将房屋租赁出去,这事他知道。听母亲说,今晨有人拜访,正是租了刘大叔家房子的人,那位小娘子还给他们家送了些肉和面做见面礼,母亲正同他说起来拜访的年轻姑娘是如何美,李康便听到就有人敲门。

“李兄弟,我叫曾阿牛,我和我夫人要暂住归德府数月,现在租了刘大叔他们一家的房屋,今晚我们想请左邻右舍来家中做客,不知道李兄弟和李大婶方不方便?”张无忌同李家母子打过招呼,便说明来意。

李家母子都是老实人,虽说人家只是暂住几月,总是要有往来,现在人家要请客吃饭,正是望与邻舍和睦之意,他们岂能不应?

得了李家母子的应和,张无忌谢绝他们邀他留下喝茶的好意。

回家后,张无忌见赵敏在炕上读书,便脱鞋上了暖炕,听听赵敏和他说书里说些什么。

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的,竟是说了一个多时辰,要不是被孙大嫂的嗓门打断,他们还未察觉已经聊这么久。

灶房有两口大锅,下午,孙大嫂帮赵敏杀鸡炖肉,李大婶也来帮忙做些简单的事,张无忌便出门跑腿买酒买熟食,偶尔孙冬儿添添乱。傍晚,家家上灯,孙师傅和李康也下工回来,七菜一汤总算是没误了时间上桌。

热热闹闹的一顿宴,宾主尽欢。

饭后,赵敏给张无忌他们烫了些酒,又抓了些外边买来的蚕豆给他们下酒,男人们就在外间坐着闲聊。

赵敏拿出孙师傅从酒楼里带来的点心,又泡过李大婶带来的茶叶,她们聚在里屋暖炕,摆个小桌吃茶吃点心聊家常。

李大婶握着赵敏的手,难掩亲密,嘴里不住称赞张无忌和这城里的大夫不一样,医术高明,下午帮她按了按,这腿脚就轻松许多。

赵敏回笑道:“李大婶,下午你也听阿牛哥说了,你的腿疾积病已久,虽然现在得其法,也开过药方,不过,因为耽误太久,治好以后,只能慢慢走走,像常人那样跑跳是不可能了。”

李大婶眼角的皱纹都沾了喜气一般,笑着摆手说:“不妨事,能正常走路已经是这十几年想都想不来的,哪儿奢望和年轻人似的又跑又跳?真是不知道要怎么谢谢你们夫妻才好!”

孙大嫂在饭桌上喝了两口温酒,现在脸红红的,笑容看着格外喜庆,她拉着李大婶的手笑道:“李姨,你多做点枣泥糕,红豆饼送给曾家妹子尝尝,那我可以厚着脸皮沾沾光啊!”

李大婶笑得合不拢嘴,她点了点孙大嫂的额头,道:“你这馋嘴娘们,我哪回少了你的份?”

赵敏见她们相处时的亲密,便知道两家关系当是很好,她笑道:“孙大嫂都说好,那一定好吃!李大婶,你腿脚一定要快些好起来,到时候我们就都有口福了。”

里屋的说笑声不小,自然被外屋的男人们都听了去,李康下工回来听母亲笑容满面地说曾家当家的给她治腿的事。饭桌上李康已经激动地敬了张无忌好几杯酒,如今听里屋说起这事,他忍不住又要敬张无忌一杯,“曾大哥,我再敬你一杯,多谢你医治我娘!”

张无忌凭着九阳神功,喝进不少酒,脸色也不见红,自己再喝几坛都没事,不过,李康年纪不大,明天又要上工,不好再让他多喝。张无忌只好推脱说:“李兄弟就不要这么客气,举手之劳而已。你和孙大哥明日都要上工,今晚就别喝那么多了吧?”

孙师傅心情极好地吃了几粒蚕豆。他家婆娘说曾家小弟上午救了女儿的事,当时他虽然没见过这对夫妻,不过听自家婆娘说的他就对他们心生好感。

在酒楼待了十多年,孙师傅人见得不少,刚才席间,他发现这对夫妻虽说穿着最普通的棉服布衣,但举止谈吐不俗。不过嘛,人家都说只在这待几个月,他也没必要多嘴去问,只当不知道,和他们交个朋友。

现在一顿酒喝下来,见这位曾家小弟脸不红气不喘,一看就是能喝的,孙师傅心中更觉痛快。他端起酒碗,打断了还要继续劝李康别再喝的曾家小弟,说道:“曾老弟,要说谢,我还没谢你今儿救我家丫头!李小弟年纪都不小了,不练练怎么行?再说,今儿是好日子,喝就要喝的畅快!”

张无忌见在座两位都是心胸坦荡之人,还颇有几分江湖人的豪气,现在都是一副今夜不醉不归的模样,他当下不再想其他,展颜笑道:“既然孙大哥和李兄弟这么有兴致,那曾某也不扫兴了。只不过,两位别再继续道谢了,大家都是邻居,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好,不说谢,干了这碗酒!”

外边第二轮又喝上了,里边孙冬儿却坐不住,她看到放在炕尾的书,眼睛一亮,拿起书问赵敏:“姨姨,这是什么书啊?大……西……什么?”

赵敏见冬儿小胖手挠着脑门要念书上的字,笑着回她:“这个啊,是《大唐西域记》,上面记载着唐朝一个和尚西行游历的见闻。冬儿感兴趣吗?”

赵敏说完,冬儿望向她的眼神里多了不少崇拜,“姨姨,你这么漂亮,还会识字,连读书也难不倒你,好厉害啊!”

听了冬儿的话,赵敏了然,孙大嫂家尚算殷实,却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她自小就说汉话,习汉字,知道大多汉人人家重儿轻女。这普通人家的女儿能和孙冬儿这样被爹娘呵护疼爱已经是福气,更不要说是读书识字。再说,即便有心让女儿读书,那些个满口理学儒学的夫子们怕是不肯教女娃娃读书吧?

赵敏喜欢这个天真的小姑娘,她心里有了主意,笑眯眯地问她。“冬儿想识字读书吗?”

孙大嫂是精明人,听赵敏这么问,犹豫过后,不顾孙冬儿在那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拉着赵敏的手,道:“妹子,不瞒你说,我爹娘不识字,我和当家的这辈子也不识几个字,当家的不怨我跟了他十几年就生了个女儿,不亏待我们母女俩不说,去年还想将冬儿送去学堂读书。可是……这府里所有的私塾学堂都不收女娃子,那些入门教书的女夫子束脩金又收的极高,我们给不起,这才断了要送她读书的念头。如果妹子能好心教我们冬儿识几个字,那这束脩是要交多少才妥当?”

赵敏耐心等孙大嫂说完,才笑道:“孙大嫂,我是见冬儿那么想识字读书,又和你们这么有缘做邻居,这才动心思想要教她。我既不是外边的夫子,也不是给大户人家的小姐教书的女先生,脩金什么的,你就不要放心上了。”

“这,这怎么好?妹子,我刚刚不是……”孙大嫂急的脸更加红,她刚刚说那一大通话没有存着要人家不要钱就教女儿读书的想法,结果现在反而让人误会。

一旁没说话的李大婶这时候推了一把急的语无伦次的孙大嫂,说道:“你这婆娘,一着急就不是平时那张利嘴了!”

说罢,李大婶转而对赵敏道:“阿花,以前啊,家里穷,爹娘送弟弟去村里的教书先生那识字,我没福气,这活了大半辈子,也只识我自个儿和阿康的名字。识字读书的女子要么被人瞧不起,要么就是读的好的去教大户人家的小姐读书,但是我敢说大多女儿家都是想识字读书的。所以,对我们来说,遇到个肯教认字的人都是运气,这脩金你一定要收!”

冬儿听这几个大人说束脩金的事,急急插嘴道:“姨姨,爹说不能白吃白喝,读书认字也不能白学!”

赵敏美目一转,立刻想到折中之法,笑道:“古时拜师孔夫子要交十条腊肉做束脩,我没有孔老夫子那么有本事,我和阿牛哥也不打算常住,这束脩,孙大嫂就一月给十文钱给我和阿牛哥买腊肉罢!”

腊月家家都有做腊肉,现在是正月,即便家中没有腊肉,花几个铜板也能买到。只是,曾家娘子只要区区十文钱,这束脩礼实在是要求的太低了些,城里最普通的私塾也要每月收一两银外加几十斤稻谷呢。

“这……是不是太少了?妹子,你们两夫妻就算不常住,这吃穿用度都要花钱的,我看你当家的也没找个活计做,外边一两银和二十斤稻谷我们拿不出。你看,要不一月五钱银,十斤稻谷?”孙大嫂仔细算过,当家的一月九钱银的工钱,如果妹子真和外边学堂那样日日上课,那给五钱银再添十斤谷子,就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多的。

赵敏回握住孙大嫂的手,笑着摇头,“好了孙大嫂,你就别和我再客气了,说好十文钱就是十文钱。阿牛哥过了上元节以后也会出去找活做,我们夫妻来归德府前也存了些积蓄,不用替我们担心。”说要过普通人家的生活,就算先前拿出的作家用的五两碎银子用光了要挣钱,那也不能挣近邻的钱!更何况,她和无忌哥哥不缺钱,

孙大嫂见曾家娘子这么坚持,不再多说,只在心里盘算着日后让冬儿来读书的时候多给他们带些吃的用的。

孙师傅他们早将里屋的对话听了七八成,端起酒碗,又敬了张无忌一碗,“曾老弟,我也不再和你客气了,都在酒里!”

张无忌爽快地一饮而尽。

“我平日常上工,肚子里也没几两墨,教不了小冬儿多少。现在有曾嫂子教冬儿识字,那一定比我教的好!”李康因为母亲腿疾治愈有望,今夜心情格外好,他对孙师傅说完,又转而对张无忌道:“曾大哥,你医术这么高明,在城里找个好医馆当坐堂大夫一定没问题,不过,你和曾嫂子不打算长留,怕是不适合。上元节要到了,灯笼铺里进进出出的人特别多,等我帮你留意!”

“对对对,我也请我们酒楼掌柜留意!现在咱不着急想这些!”

张无忌对外出做工能挣多少并不挑,只是因敏敏说过平凡日子就要有平凡日子的样子,男人出去做活养家是理所当然之事。似乎是因为想起敏敏当时说这番话时的神情煞是可爱,张无忌的笑眼中带了丝丝温柔,他举起酒碗,对两位热心肠的兄弟道谢。

等席散,一切收拾妥当,张无忌又帮李大婶将喝醉的李康送回家,已近夜半子时。

寒冬夜,洗个热水澡,再躺回暖烘烘的被窝里再舒适不过。有人进来,赵敏看同样身着白色寝衣,面不改色的张无忌走了进来,她仰头笑问道:“将喝的那些酒都逼出来了?”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张无忌脱鞋上了炕,也钻进被窝。

“可惜那两个老实邻居不知道张公子身怀绝技,千杯不醉!”赵敏故叹一声,好像真的觉得可惜似的。

张无忌学着赵敏的话笑回道:“孙大嫂也不知道教她女儿念书,只收十文钱的女夫子是博古通今,聪明过人啊?”

“小女子怎么及得上阿牛叔叔宅心仁厚,乐于助人?”

张无忌又被她那声“阿牛叔叔”噎的说不出话反驳,赵敏得意一笑,脸上小梨涡若隐若现,干脆支起身子,摸了摸身边人的下巴:“这胡子再长几天,真该叫叔叔了!”

张无忌摸了摸下巴一圈冒出的青胡茬,歉然一笑:“这几日忘了,明天就将它刮干净。”

赵敏支着脑袋,笑容里带了三分调戏,七分风情,另一只素手挑起张无忌的下巴,调笑道:“你现在这模样,出去定能骗得不少小姑娘的芳心!”

“又在乱说!”张无忌叹了口气,说话声中温柔居多:“敏敏,时候不早了,早点休息!”说罢,向外推了一掌,掌风过,屋内蜡烛被灭。

女子轻笑:“那我向你赔罪罢!”

很快,寂静了有一会的屋内就传出窸窣的褪衣声。

三户人家,一夜好梦。

日常篇会很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城镇篇(四.贰)家长里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