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第85章 85(新)

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85章 85(新)

作者:写离声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19 16:23:26 来源:文学城

蔺知柔半夜被隆隆的雷声惊醒,从床上坐起身,点上油灯,趿上线鞋走到窗前一看,发现窗纱被斜雨淋透了,在窗前地面上留下一滩小水洼。

山中夏日的雷雨来势迅疾,斜雨拍打着屋顶与窗棂,屋后泉声哗然,忽然一道惊雷滚过,震得蔺知柔双耳嗡鸣,雪亮的闪电照出庭中摇曳不止的银杏树。

在终南别业度过了两个春秋,蔺知柔摸透了这座山的脾性,这场暴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到了明日,房前屋后萦回旋绕的溪涧会暴涨数寸,变成浑浊的土黄色,山道泥泞湿滑,人马都难以行进,原定明日要随柳云卿去二十里外的云栖寺访友论诗,自然难以成行了。

这两年,她仿佛又回到了蒋山那段单纯的时光,每日晨起读书、习字,绕着山居散会儿步,然后跟着师父上课。

别业地处终南山兴胜之地,群山环抱,山水佳丽,棘篱茅顶的房舍向阳背风,房前屋后泉水萦回,四周遍植嘉树修竹,有一些是柳云卿住进来后着人移栽的,不加剪饰,尽得天趣,一直绵延到山坡上,与山林融为一体。

这别业上一任主人是个京官,刚搬来时,别业充斥着一种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的调调。

两年来,柳云卿时不时改造一下,这里栽一丛花树,那里引一道飞泉,只是动了一些细微之处,便让山居有了灵气。

便是蔺知柔这般缺少情趣的人,也看得出别业的变化,穿凿做作成了举重若轻、不着痕迹的文人意趣。

不过柳云卿本来说会在京中逗留一年半载,可一住就是两年,而且大有长长久久住下去的意思。

蔺知柔并不相信他会一辈子住在深山里——若是真要避世隐居,江南远比这里合适,终南山是众所周知的“朝隐”之地,也有不少文人以隐逸自高身价,以求独辟蹊径一鸣惊人,故此有“终南捷径”之说。

真正不问世事的人是不会选择在这里隐居的。静如太古的幽遂山林,不过是长安名疆利场的延伸罢了。

蔺知柔自不会说自己师父沽名钓誉,但他徙居终南山两年,文名之盛已远超少年时。

他每旬都会下山拜谒刘侍郎。

刘侍郎当年给学生寄书,以垂危之名叫他来见最后一面,结果病势缠绵了两年,仍旧活得好好的。

这病说也古怪,时轻时重,重时下不来床,轻时能精神抖擞地办诗会雅集,以文会友,甚至秉烛夜游。

总之刘侍郎病情不稳定,回去上班不行,只能维持他文坛泰斗的地位。

他的雅集是京都文坛的盛会,朝野名士毕集,柳云卿虽在隐居,但作为刘侍郎的得意弟子,三次中也要赴会一次,每次总能拔得头筹,自然名声大噪。

众人自不会忘记他与兰陵长公主的那段“风流韵事”,但长公主近来正得势,没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及。

只是他当年自己断了进士科的路,若是考明经出仕,终究有些不美,不但释褐官职通常比进士低一等,也会影响后头的仕途。

蔺知柔很清楚,明经科不在柳云卿的考虑之中,若是要走明经,他就不用沉潜这十多年了。

与进士科出身不相上下的只有制举。所谓制举,便是皇帝下诏特开一科,由皇帝亲试,中举者是凤毛麟角,荣贵比之进士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制举不常开,通常都有个由头,比如立储、立后这样的大喜事。

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柳云卿在等那场风云。

而这场风云会将另一个人的世界摧毁。

这两年蔺知柔从未主动打听韩渡的情况,但还是不断有关于他的消息传来,有时候是卢铉、白稚川不经意间提到一句,有时候是听韦三郎说的——韦三郎和她在东宫只同窗了两日,但许是初见时蔺知柔给他的知遇之感太强烈,他时不时会将自己的新作寄来请她评点,一来二去的便相熟起来,崇文馆旬休时还会来山上拜访。

柳云卿不赞成她与东宫再有瓜葛,韦三郎是三皇子侍读,父亲又是宫臣,太子的亲信,他自然不希望他们过从,但他从来不会出言干涉,蔺知柔便也只作不知。

其实她有一百种方法与韦三郎断绝往来,但却莫名地与他维持着文友的关系。

这么做自然很不明智——东宫如今风雨飘摇,处境危如累卵,太子失去天子青睐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

没有人想到,直接的导火索竟是神童举舞弊案。

当初神童举试题泄漏,皇帝本打算囫囵过去,侍御使王夷旷越过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在朝会上弹劾主试薛鹏举,皇帝不得已,只得着三司推察审理。

所有证据都指向薛鹏举将试题泄漏给冯家,为的是让冯盎在举试中一举夺魁,谁知冯家家仆却因重利铤而走险,将试题传抄给了别的考生。

案情并不复杂,只是冯盎是贵妃的亲侄儿,怎么定罪需要仔细斟酌。

三司斟酌了两个多月,终于斟酌完毕,正打算定案,先前指证薛鹏举吩咐他泄题的试官突然翻供,声称把试题泄漏给冯家人的是他,薛鹏举从头到尾不知情,而指使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子,这件事从头到尾是太子布的局,既能借此拔除眼中钉薛鹏举,又能给贵妃一系以沉重的打击,可谓一箭双雕。

而侍御使王夷旷也与东宫暗中勾结,因此才敢越级当朝奏弹——御史虽有弹劾纠举之权,但按照惯例在弹劾前要先与上司通气,经允准后再上疏——奏疏上也有长官的签字。

而王夷旷连上疏都免了,直接在朝会上发难,连天子的颜面都不顾,可见是有恃无恐了。

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薛鹏举官复原职,出首的试官夺官下狱,侍御史王夷旷判处诀杖,贬官岭南——杖刑可轻可重,全看上峰要什么结果。两人一个死在牢狱中,一个被没捱过杖刑,闹得沸沸扬扬的一场舞弊案,最终以两条人命收场。

皇帝勃然大怒,当日便召两名宰相入宫商议,因中书令力谏,这才没有立即废储。

但自从此事之后,废储一事便成了皇帝的一桩心病——那次最终让他放弃的不是中书令,也不是父子亲情,而是太子的外祖父战死沙场。

老将军一死,太子失去了强援,却险险保住了储君之位。

蔺知柔不相信舞弊案真是太子所为,她认识的太子不会做这种蠢事,她也不相信皇帝不清楚。

那么韩渡呢?她只知道他的话少了许多,性子没那么张扬跳脱,面对令狐湛的冷嘲热讽可以做到面不改色,而更多的事情韦三郎不知道,她也就一无所知。

蔺知柔站在窗前出了会儿神,然后把窗关严实,坐回到床上,拿起枕边的书卷——今晚风雨这么大,横竖睡不着,倒不如读书。

就在这时,小腹中忽然传来一种久违的酸胀感,她怔了一瞬,随即明白过来,她的初潮到了。

她到了终南山之后终于开始抽条,这两年个子长高了不少,她估摸着这一天不久就要到来,一早便未雨绸缪地用沸水烫煮过的布帛和草木灰缝好了月事带,收在橱子里。

腹中的坠疼越来越强烈,她急忙站起身走向橱柜,可就在这时,一股热意传来,到底晚了一步。

一种粘腻湿冷的感觉悄然爬上她的脊背,很多被她刻意埋藏起来的记忆又趁虚而入。

上辈子她的初潮要早些,茫然无措之下,明知道没用,她还是向那个带她来到人世的女人求助,结果换来一记耳光:“怎么别人不来,就你那么早来,脑子里一天到晚在想什么?”

后来考上大学,她听室友说起自己初潮时妈妈给她买了蛋糕和礼物,只觉得好像在听天方夜谭——对她的家庭来说,那只意味着每个月多了一笔固定开销,而早熟则肯定是因为她思想不干净。

而这辈子,这具身体仍然是她的掣肘和无尽麻烦的来源。

从今以后,她每个月都要小心清理痕迹,还要花更多的精力掩盖生理特征。

单是瞒住柳云卿就不容易,他心思玲珑,目光也敏锐,有时候蔺知柔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是看出了些什么,只是佯装不知道。

但他什么都不说,她也只能继续藏头露尾。

无论他是否猜到了什么,至少他没有揭穿她,也没有阻止她读书赴举,这就够了。

蔺知柔揉了揉眼睛,深深地呼吸,几息之后,她便将这些阴冷的情绪关在了外面——情绪是最没用的东西,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和行为更是无谓。

她用茶炉煮了热水,将自己擦洗一番,换上干净的衣裳,然后就着油灯将换下的衣裳清洗干净,绞干挂在衣桁上,顺便编好了半夜洗衣裳的理由。

和在蒋山时一样,除了柳伯之外,其他仆役都是柳云卿和雇的,大多是附近的山民。因蔺知柔年小,柳云卿替她雇了个仆妇照顾起居,那妇人娘家姓胡,是个寡妇,丈夫原是附近山上的猎户,不慎跌下山崖一命呜呼,她一人拉扯着个半大女儿,得知这里要雇人,便来碰碰运气。

一个月后,她回了一趟家,便带来了她女儿周大娘。

柳伯见他们孤儿寡母可怜,睁只眼闭只眼。

柳云卿担心山中清寂,小徒弟没有同伴,觉得院子里多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也不是坏事。

周大娘十岁,已经能帮着母亲做些轻活,但她正是好奇心旺盛的年纪,许是对蔺知柔这样斯斯文文的读书人感兴趣,每回跟着她阿娘收拾屋子,总是忍不住东看西瞧。

她似乎特别有找东西的天赋,蔺知柔藏在橱柜深处的月事带就差点被她发现。

母女俩手脚勤快,身世悲惨,人也不坏,蔺知柔没有理由让他们走,只能小心防范。

蔺知柔忍着腹中隐隐的坠痛做这些事有些吃力,站起身时眼前黑了黑,差点没摔倒,幸而即时扶住了门框。

忙完已经快天亮了,雨势仍不见小,雨像一条条鞭子抽打着大地。好在别业地势较高,又有沟渠将水泻出,庭中并没有多少积水。

雨一直下到天光大量方才收住势头,周遭突然静谧下来,蔺知柔用冷水洗了把脸,戴上斗笠,穿上蓑衣,换了木屐,推开门向柳云卿的院子走去。

——————————————————

【以下为未替换的旧文】

方才不慎坠马,又被马蹄当胸踢了一脚,伤势大约是不轻。”

贵妃诧异道:“他与十五郎不是一队的么?缘何会争毬?是谁的马踢的?”

蔺知柔目光微动,贵妃虽是一派天真口吻,其实句句都在暗示责任在令狐湛,看来冯贵妃和长公主府关系也不是那么融洽。

内侍欲言又止:“回禀娘娘,两人靠得近,令狐公子挥杖时不慎将那小郎君打下了马,踢伤人的是令狐公子的马。”

一听这话,蔺知柔已能将方才场上情形推测个八.九不离十,令狐湛向来争强好胜,想必是急了眼,但凡挡他道的不管是对手还是队友,一概成了他眼中钉。

那千牛卫门第不高,便成了他撒气的对象,谁打毬能往人身上打?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没有人说出口。

皇帝皱了皱眉,挥挥手:“打毬难免有个磕碰,折臂碎首亦时有发生,如此方才显出儿郎神勇果敢,不必大惊小怪。着人好生医治,赐些财帛到陈家便是。”

内侍躬身道是,但并不立即退下,这是在等皇帝的示下,这毬会是就此散了还是继续。

太子欲言又止了一会儿,忍不住道:“阿耶,既出了这样的事,继续下去似是有违天和……”

皇帝显然是没过瘾,但那陈家小子死生不知,继续赛下去倒显得他这皇帝有些麻木不仁。

贵妃瞟了太子一眼,莞尔道:“太子此言差矣,今日佳节盛会,若是陛下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那陈小郎君知是自己的缘故,不知要如何愧悔惭恨,必定惶恐不安,反倒于伤势不利,这才是真的有违天和呢!”

太子还想说什么,皇帝已经颔首:“贵妃此言令朕豁然开朗。”便叫内侍传他旨意,令毬会继续。”

这章过渡,比较短,原来的章节有四千多字,因为晋江规定更新不能少于原字数,所以留了一段没修的旧文,字数差额以后补足

昨天孩子生病了没去幼儿园,打乱了原来的计划,有的小天使可能没看到文案请假,非常抱歉

以后有临时请假或者推迟更新还是会写在文案开头,如果该更的时候发现没更,可能就是临时请假了,可以看一眼文案

作者有话说

第85章 85(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