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第35章 35(修)

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35章 35(修)

作者:写离声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19 16:23:26 来源:文学城

蔺知柔在大都督府门外与贾九郎道别,不一会儿便看到赵四郎和赵家车夫迎上来。

赵四郎一见外甥女,焦急又热切地问道:“考得如何?”

蔺知柔神色淡然:“过覆试应当没有大碍。”

赵四郎喜出望外,这阵子和她打交道多了,他也摸清了这外甥女的性子,知道她不是说大话的人。

他开怀大笑,按着心口道:“有你这句话,阿舅一颗心算是放回肚子里了。”

蔺知柔浅浅一笑,四舅提心吊胆的日子大约正要开始。

舅甥俩坐上车,车夫赶着驴回子城,赵四郎心情上佳,破天荒地大方了一次,对外甥女道:“前头不远处就是市坊,眼下时候还早,你有什么想吃想玩的,阿舅替你买。”

蔺知柔也不同他见外:“多谢阿舅。”

驴车在市坊前停下,舅甥两人在市坊里转了一个多时辰,蔺知柔在书肆中挑了两部诗集,又去食肆替哥哥、妹妹买了几样点心菓子,有果馅毕罗、木蜜金毛面和各色果脯,都是他们平日吃不到的。

赵四郎见她连价钱都不问,尽挑新巧的买,不免肉疼,后悔自己先前多事开那个口。

蔺知柔眼见四舅脸色越来越难看,只是佯装不知,直到两手满满当当,这才道:“阿舅咱们回去罢,外翁和阿娘他们怕是等急了。”

一回赵家,赵老翁院中的老苍头便迎上前来,请他们舅甥俩人先去见院中相见。

蔺知柔只得叫仆役把方才买的书卷和吃食送回偏院,自己随四舅一起去了外祖父院子。

赵老翁已经忐忑不安地等了大半日,一见外孙女便道:“如何?”

蔺知柔将方才的话又说了一遍。赵老翁却比儿子更谨慎,逮着外孙女细细盘问了覆试的详细情形,连具体考了些什么都反复查问,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听得懂。

蔺知柔耐着性子与外祖父一一分说。赵老翁又指着案上纸笔道:“那两首诗可还记得?你写下来,明日我去找两个懂经的人问问。”

赵四郎道:“阿耶,考都考完了,反正三日后便放榜了……”却不敢明说父亲多此一举。

赵老翁却斥道:“你懂什么!”

赵四郎被父亲呼呼喝喝惯了,心中不满,面上却是唯唯诺诺,心道且再忍几日,待去江宁开了铺子,天高皇帝远,便不用再束手束脚,尽可以快活逍遥了。

蔺知柔知道赵老翁谨慎,也不以为意,提起笔便写,不一会儿,第一首《秦镜》写完了。

赵老翁认识的字有限,四十个字倒有一大半不认识,不过看着像回事,他便煞有介事地捋须点头。

蔺知柔又将第二首五言绝句也写完,搁下笔。

赵老翁眉毛一耸:“怎么就这几个字?”

蔺知柔答道:“第二首不限字数多少,意思尽了便可。”

赵四郎总算上过几天学,平日应酬常听歌妓唱曲,比父亲多些见识,笑道:“阿耶,这诗不是越长越好的。”

赵老翁不懂作诗,在他看来字越多越好,写得越多,自然越显出有才,因此八句的比四句的好,七个字的也比五个字好。

不过儿子和外甥女都这么说,他也拿不准,将信将疑地挥挥手,让他们先回去了。

蔺知柔回到自己院子,赵氏和常嬷嬷自然又有一番询问,她简单解释了几句,让他们放宽心,赵氏和常嬷嬷连连念着阿弥陀佛,立即热火朝天地商量要去尼寺还愿。

翌日,蔺知柔照常早起读书,虽说覆试十拿九稳,可覆试不过是第一步。

单一个扬州就有张十八郎这样强劲的对手,全国更不知有多少个如他这样的奇童,要在省试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何况她不仅要脱颖而出,还要得到皇帝的眷顾,更是非考到全国前三不可。

读了两个时辰,赵氏来催她吃午饭,刚坐下,有下人来传话,叫她去外祖父那儿一趟。蔺知柔只得撂下筷子先去应付赵老翁。

一进屋子,赵四郎也在,垂手立在一旁大气不敢喘一声,赵老翁一扫平日和气生财的模样,嘴角耷拉,眉间显出深深的川字纹,显然气得不轻。

这火气显然是冲着自己来的,蔺知柔不动声色,上前行了个礼。

赵老翁背着手踱了两步,**地道:“你昨天那两首诗我已经找人看过了,第一首还罢了,第二首写的什么东西?离题万里!”

赵老翁找的是盐商陈家家学中的先生,那先生一见那首绝句便连连摇头,直道离题万里。

眼下赵老翁便是现学现卖,将那塾师的判语原封不动地搬了来:“考题是美人,你这诗写的却是隐士,根本是审题不清,错得离谱,必定是肚里无才,预先背了一首往上生搬硬套!”

蔺知柔并不动气,只问道:“外翁,这是哪位高人的见解?”

赵老翁见她不知轻重,语气中似有讽意,越发火冒三丈:“哪位高人?总之比你高个千丈万丈!花费这许多财帛送你去拜师,不知拜出个什么名堂!少不得又要我费钱四处打点!

“我看你那师父也没什么本事,倒不如就近找个私塾,也免得无人管束,镇日不知勾当些什么!”

蔺知柔脸色微冷:“外孙女拜师不过两月,若是能过覆试,当然是师父教导有方,若是不成,也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

赵老翁此时看外孙女便像看个漏财的大窟窿、无底洞,哪里有好脸色,他手指着蔺知柔,微微哆嗦:“你还为了个外人顶撞你外翁?”

蔺知柔平静道:“既然外孙女拜柳先生为师,师父便算不得外人。”

她也不想把外祖父气出个好歹,耐着性子道:“外翁,即便最后一首诗不好,前面的题外孙女都答出来了,扬州要取二十人上京覆试,应当不至于黜落的。”

赵老翁哪里肯信她一个小女孩的话,今日他一早去了陈府,反复问了那塾师,对方只是一味摇头叹息,道他外孙这回险矣。

他瞪着眼珠子道:“陈家那位先生可是从上京请来的才子,正经考过省试的,一年光束脩便是一百贯文加十匹绢十匹大练五匹锦,你那个什么师父,若是真像他自己吹嘘的那么了得,如何十匹绢就肯收下你?”

对赵老翁来说,天地万物都能换算成钱,自然也包括才学,在他看来,十匹绢就能打发的柳十四郎自然远不如一百贯文加许多绢帛的陈氏塾师。

陈家是大盐商,钱积得比山还高,请的塾师当然也是一流。

赵四郎是亲眼目睹过柳家十四郎风采的,见外甥女神色冷然,生怕她说出什么不得了的话来,忙抢先道:“阿耶,那柳先生是河东柳氏子弟,儿子也见过,真个是神仙一般人才,他束脩收得少是因了轻财,阿耶莫要想岔了。”

赵老翁犹自嘴硬,执拗道:“他说自己是柳家人就是真的了?他要真有才怎么不去考进士?他有那个家世不在京里做官?”

赵四郎一时哑口无言,旋即道:“那还有淮南节度使公子呢?他总作不得假罢?那些仆从车马手力可不是假的。”

赵老翁一噎,随即横眉立目:“那宋公子不过十几岁的少年郎,说不得也叫人蒙骗了!”

说到底他还是对这个外孙女没什么信心,不相信有人因为爱才惜才收她为徒,更不相信她念两个月书见识便能比得过陈家的塾师。

蔺知柔疲惫地捏了捏眉心,此时无论说什么都只是鸡同鸭讲,只有等两日后放榜见分晓,至于这两日赵老翁执迷不悟要花钱运作疏通,那也不是她能劝阻得了的。

她不再相劝,向赵老翁和赵四郎行了个礼:“若是外翁、阿舅没有别的吩咐,柔娘就先告退了。”

赵老翁没好气地道:“你走吧!”

这外孙女毕竟是外姓女儿家,打不得,骂不得,若是自家孙女,敢这样顶撞他,非得罚她在院子里跪到晚上不可。好在几个孙女还算乖巧,并没有如此不省心又不省钱的。

接下来两日,蔺知柔照旧从早到晚手不释卷,读累了便陪两个孩子玩一会儿。

赵老翁这两日却是疲于奔命,瞒着其他两个儿子,带着四儿子,到处托关系找门路。

好容易搭上大都督府内一个小吏的线,钱帛流水一般使出去,还贴了两盒子人参,可中间人始终没给个准话,只说对方已将钱帛如数奉给了长史,叫他们耐心等榜。

对蔺知柔来说两天时间一晃而过,赵老翁却是熬油一般。

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

是日大清早,天色还黑黢黢的,赵老翁便将外孙女叫到自家院子里,见她睡眼惺忪,还是女儿家打扮,一口气又在肚里横冲直撞:“今日放榜,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没收拾停当。”

蔺知柔看了眼衣帽齐整的赵四郎,答道:“外翁,今日外孙女不便去看榜,还得劳累四舅。”

赵四郎也诧异:“你不去?”

蔺知柔道:“今日放榜,大都督府前定有许多围观者,人多眼杂。”

她料自己名次当在前列,更容易引人注目,万一碰到熟悉哥哥的人就麻烦了。

他们一家虽然深居简出,可蔺遥外出求学,见过的人还是不少的,在去江宁之前不能节外生枝。

赵老翁也知外孙女说得有理,但是肚子里气不顺,哼了一声道:“我看你是知道自己考得不像样,不敢去看榜!”

说着便打发了她,自己带着四子、老仆出门了。

父子俩天蒙蒙亮便骑驴出门,到了长史府门口,府门紧闭,四处不见榜纸踪影。

门外已驻了不少人和车马,大约也是考生的家人,一边等榜一边相互攀谈,因是在官府门口,众人都不自觉地压低了声音,在远处听着就像一大群胡蜂嗡嗡叫。

赵老翁和赵四郎将驴拴在树上,因为心中有鬼,不敢与其他人交谈,不声不响地挨在角落,袖手等着。

约莫过了两刻钟,那府门总算“訇”一声开了。

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35(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