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遗觉象 > 第17章 严序继续行动

遗觉象 第17章 严序继续行动

作者:易小天生气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4:57:28 来源:文学城

严序不知道张伟为什么这么匆忙,从城东的艺术区直接打车到市中心的金融区,也不知道他去那家高档咖啡馆是工作还是消费,更不想直接过去打草惊蛇。

他看了看时间和愈发阴沉的天色,决定先返回城西老城区,先完成每日雷打不动的“喂投与观察”日常。

雨滴开始零星地砸落,在干燥的石板路上留下深色的圆点,很快就连成了细密冰冷的雨丝。

严序赶到巷口时,雨势已明显变大。

他看到易小天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待在报刊亭外墙根下,而是缩回了那个勉强能遮风挡雨的狭小空间内部。

严序快步上前,将特意用防水纸袋装好的食物和一本用塑料袋仔细包裹好的新画册《雨林的几何结构》,放在那略受屋檐遮挡的木箱上,比平时更靠近报刊亭的入口。

他没有停留,只是朝缝隙后那双警惕的眼睛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便转身离开。

雨声淅沥,敲打着一切,仿佛在催促。

天气原因,网吧没去成。

严序回到家中,窗外的雨已经变成了稳定的中雨,水流如注般从玻璃窗上蜿蜒而下,将城市的灯火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斑。

严序脱下微湿的外套,打开电脑,站在自己的工作白板前。

看着白板上张伟名下的资料和线索,他想:一个24岁的技术员能独自策划如此精密的系列盗窃案?

他只是拼图的一部分。

背后一定还有人。

他给林曼殊发了封加密邮件,要求获取智安科技高层的背景资料,特别是与四位艺术家有过接触的人员名单。

回复几乎立即到达:"资料已发送。另,你母亲来电询问案件进展,我告诉她一切正常。建议你主动联系她。"

严序忽略了她语气中的调侃,开始下载并分析资料。

档案在屏幕上滚动,他的大脑快速过滤着无关信息,寻找着可能的连接点。

窗外的雨声成了他思考的白噪音。

时间流逝,他又找到了一个名字:郑明远,智安科技副总裁,负责安保系统的研发。

更重要的是,他是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的组委会成员,也是青年艺术家计划的评委会主席。

严序调出郑明远的资料:45岁,麻省理工博士,网络安全专家,艺术品收藏爱好者。

表面上无可挑剔,但严序注意到一个细节。

郑明远曾在三年前申请破产,理由是投资失败。

但就在一年后,他全款买下了一套价值两千万元的公寓。

钱从哪里来?

就在他准备深入调查郑明远的财务状况时,窗外突然亮起一道刺眼的闪电,短暂地照亮了整个房间。

几秒后,滚雷轰鸣而至。

雨点骤然变得密集而狂暴,猛烈地敲打着玻璃窗,仿佛要破窗而入。

严序起身站到窗前,看着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滑落。

晚上十点已过,他并没有赴那个网吧后巷的约。让他们在暴雨中空等吧,他心想。

与此同时,他的手机在雷声的间隙中剧烈震动起来。

是冷仪女士。

他深吸一口气,接通电话。

"严序,"冷仪的声音像冰一样冷,几乎要穿透雷雨声,"我听说你正在调查智安科技。"

严序皱眉:"谁告诉你的?"

"这不重要。"她说,"立即停止调查,退出这个案子。"

"为什么?"

"风险超出可控范围。"冷仪的语气不容置疑,"不是你能够处理的。"

"我已经有进展了。"严序坚持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只有电流的微嘶和窗外磅礴的雨声。

当冷仪再次开口时,声音中有一丝罕见的,几乎被雨声掩盖的紧张:"听着,严序,这不是普通的盗窃案。如果你继续深入,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

"你知道什么没告诉我?"

“周六的见面改到今晚。”母亲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比平时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紧迫,“现在过来。”

“现在?”严序瞥了一眼窗外倾盆的大雨,和屏幕是奔腾的数据流,“雨太大,明天再说。”

冷仪沉默了好一会儿,随即挂断了电话。

严序握着手机,眉头紧锁。

什么样的事情会让冷仪,永远冷静永远控制一切的冷仪,表现出紧张甚至试图阻止他?

又是什么让她最后放弃了她自己的意愿?

严序看向窗外,夜幕早已在暴风雨中彻底降临。

街灯在滂沱雨幕中顽强地亮着,折射出无数破碎而摇曳的倒影,迷离不清。

不管前方有什么危险,他都要查个水落石出。

他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孩子了。

他重新打开电脑,屏幕的光照亮他坚定的脸庞。

风声、雨声、雷声都被他屏蔽在外,他的世界只剩下眼前这块冰冷的屏幕和指尖敲击键盘的声音。

他开始编写一个新的侦查程序,决心在这暴风雨之夜,撕开一切伪装。

简洁的客厅里电脑风扇低鸣,与窗外呼啸的风雨声交织在一起。

城市在暴雨中模糊不清,但严序的世界已经完全缩小到了眼前这块冰冷的电脑屏幕上。

母亲冷仪的警告像远处的雷声一样被他的大脑过滤成了背景噪音,此刻只有一个目标清晰无比:解剖郑明远的财务幻象。

直接黑入银行系统?

那是莽夫的行为,不仅违法,而且愚蠢。

严序的风格是让数据自己说话,通过无数个合法的公开渠道,拼凑出被刻意隐藏的真相。

他称之为“合法拼接式人肉搜索”。

终端界面弹出,黑色的背景上绿色的代码如同瀑布般流下。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仿佛钢琴家即将开始演奏一首高难度的赋格曲。

“首先,让我们看看郑先生公开扮演了多少个角色。”

他喃喃自语,手指开始舞动。

他迅速编写了一个脚本,从一些公开商业平台,抓取所有与“郑明远”相关联的企业信息。

脚本会自动去除重复信息、梳理持股关系、识别出法定代表人、高管、股东等不同身份。

另一个脚本同时启动,从一些司法公开平台,搜索郑明远及其关联公司涉及的诉讼、仲裁信息。

经济纠纷往往比公开财报更能说明问题。

过滤了“郑明远”大部分相关判决书,发现案由多为“民间借贷纠纷”、“合同纠纷”。

第三个脚本则专注于不动产和知识产权。它系统地查询各地方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公开招拍挂信息、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商标登记信息,寻找郑明远或其公司名下的资产。

严序发现关联专利“一种智能安防门锁系统”,专利权人:智安科技。

而郑明远名下的房产已于三年前抵押。

屏幕上,数据流奔腾不息。严序面无表情地看着,偶尔啜一口黑咖啡。

“破产?看来郑先生的‘破产’就像魔术师的障眼法,只破产了给税务局看的那一部分。”他冷幽默地想。

公开信息只是骨架,需要血肉来填充

严序开始向更广阔的公共网络空间撒网。

新的脚本开始潜入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

它们不窃取私信,只抓取郑明远及其公司公开的发言、被媒体报道的新闻、以及别人在公开场合@或讨论他的内容。

关键词包括“投资”、“项目”、“赚了”、“亏了”、“合作”。

而后发现用户@明远投资(认证信息:郑明远)于201X年频繁点赞并评论“区块链”、“数字艺术品NFT”相关话题。

程序滴了一下,显示抓取到一篇已被删除的行业媒体报道缓存页,提及郑明远曾参与一个名为“星河计划”的区块链艺术品溯源项目,后项目疑似流产。

另一个工具开始分析郑明远的公开人际网络。诸如,他在微博关注了谁,谁又关注了他;这些联系人都来自哪些公司;哪些人经常和他一起在新闻图片里出现。

很快脚本识别出核心关联人物:李XX(某区块链基金合伙人)、王XX(某画廊老板,已破产)……

严序看着这些信息,脑中逐渐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

一个不甘于只做技术高管、渴望快速致富而不断追逐风口、却屡屡踩坑的投机者形象。

“典型的‘韭菜’心理,只是这棵韭菜看起来自己也想当镰刀。”

现在,是时候让数据交叉碰撞了。

严序编写了最核心脚本,“财务异常波动检测模型”。

这个模型不接触任何私人财务报表,它只做一件事。

从公开渠道能抓取到的所有与郑明远相关的时间戳信息,诸如公司注册时间、专利申请时间、诉讼时间、微博发言时间、新闻曝光时间。

然后将这些事件线与他的重大资产变动时间,如房产购买时间,通过公开的房产论坛、装修日记甚至二手房中介挂牌信息间接推断,进行关联。

模型会寻找一个关键时间点。

在这个时间点之前,郑明远的公开财务表现,如诉讼纠纷、负面新闻显示其处于低谷。

而在时间点之后不久,他却有能力进行大额消费,如全款购房。

那么,时间点附近发生了什么,就极可能是他财富来源的真相。

很快,屏幕显示时间轴构建完毕。发现关键“奇迹点”:202X年Q3。

关联事件:

202X年8月,郑明远关联公司“明远投资”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02X年9月,智安科技宣布获得“星河计划”原有技术团队,并开始研发新一代“艺术品区块链防伪系统”。

202X年11月,郑明远全款购入“翠湖天地”公寓。

202X年12月,微博用户@明远投资停止更新。

严序的身体微微前倾,屏幕的冷光映在他毫无波动的瞳孔里。

“星河计划……”

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关键词。

一个失败的项目,其技术团队和残余资产被智安科技收购。

而就在这之后不久,郑明远就突然有了大笔现金。

这太“巧合”了。

现在,他需要一个更直接的证据链来验证他的推测。

郑明远很可能在“星河计划”破产清算和智安科技的收购案中,通过某种方式侵吞了资产或进行了利益输送。

他不能黑进智安科技的内部邮件系统。但他可以做一件事。

他换上了一套虚拟的“行头”,注册了一个全新的、看似专业的邮箱,伪装成一家海外艺术投资基金的分析师。

然后,严序写了一封措辞严谨、充满行业术语的邮件,直接发送给了“星河计划”破产前已知的几位主要投资人。

他们的邮箱通常可以在早期的项目新闻稿或其个人公开的关联资料中找到。

邮件的大意是:

“尊敬的XX先生/女士,我基金正在评估中国区块链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机会,并对早年‘星河计划’的技术积累很感兴趣。

我们注意到其部分资产已被智安科技收购。

鉴于您曾是该项目的重要支持者,能否请您评价一下该次资产处置的流程是否公允?

智安科技的郑明远先生在交易中扮演的角色是否如外界所言般积极?”

这是一个经典的“投石问路”策略。

他不需要得到完整的真相,他只需要观察反应。

如果郑明远在那次交易中确有猫腻,这封邮件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必然会在那些利益受损的旧投资人中激起涟漪,甚至可能收到愤怒的回复和指控。

这些自愿回复的公开信息,就是最合法的证据。

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严序靠在了椅背上。

剩下的,就是等待。

他的屏幕依然漆黑,只有绿色的光标在闪烁,像一只在暴风雨之夜等待猎物的夜行动物的眼睛。

窗外风雨正狂,但他没有越过任何法律红线,他只是比普通人更懂得如何让公开的数据彼此对话,并耐心布下一个合法的等待猎物自己发声的陷阱。

“风险需要控制,”一道闪电再次划亮夜空,映出严序冷静的侧脸,“但信息本身就是最强大的风险对冲工具。”

夜更深了,暴雨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城市的其他噪音早已被风雨吞没,只剩下服务器风扇的嗡鸣,伴随着严序,等待数据之海中即将泛起的那一丝涟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