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一个小作者的日常【爱主攻】 > 第569章 今日学习

一个小作者的日常【爱主攻】 第569章 今日学习

作者:万夜明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02 16:13:49 来源:文学城

5

制作工艺

画像砖在本质上属于雕塑艺术,虽然战国晚期的一些空心画像砖是用硬笔直接在半乾的砖坯上刻划阴线图像的,但西汉以后的画像砖都是用模塑的方法成的。画像砖的模塑方法,大体可分为“拍印法”和“模印法”两大类。

拍印法

西汉时期的空心画像砖大多使用拍印法成的。其作工艺大体有刻模板、脱砖坯、拍印图像、烧成砖和施彩设色五道工序。第一步是作模板。由于空心砖体量较大,砖面上需要配置不同内容的图像,模工匠先在事先备好的方形或长方形木板上用墨线勾画出所需图像的轮廓线,然后用雕刀刻成阴线或凹入雕的图像模板。模板一般面积较小,但西汉晚期也出现了一个砖面印一幅图像的大型模板。第二步是脱空心砖坯,并将其阴晾至半乾。第三步是手持模板,在半乾的空心砖坯上拍印或按印出图像。同一个砖面上往往用多种不同规格、不同内容的模板印出复杂的图像组合。同一砖面的四边多用长条形模板印出装饰纹样边框,边框内配置不同内容的图像。同一块模板往往在同一砖面上反复使用,造成同一图像的多次出现。第四步,待印好图像的砖坯完全阴乾后,入窑烧成砖。第五步,是给烧好的画像砖施彩设色。

模印法

模印法是东汉以后画像砖最流行的作方法。其作工艺有作图像坯模、脱画像砖坯、烧成砖和施彩设色四道工序。作坯模时,先在一块与所砖大小一样的方形或长方形木板上勾勒出墨线画稿,用雕刀刻成模板,然后在四周加上木质边框,就成了坯模。利用图像坯模像脱普通砖一样的方法,就可成有图像的画像砖坯了。待砖坯阴干后,经过入窑烧和施彩设色,就成了精美的画像砖。与拍印法相比,模印法省去了拍印图像这道工序,而且画面内容单纯而突出,无疑是画像砖作工艺上的一大进步。模印法的流行,并没有将拍印法挤出历史舞台,南朝时期,拍印法被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成了由巨量画像砖拼镶组合而成的、幅面巨大的墓室砖画像。无疑,这种画像砖的作,需要高超复杂的技术,加上图像不是印在砖的正面,而是印在砖的侧面和端面,这就更增加了作的难度。因此,事前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计算。作模板是最复杂精细的一道工序,先要备好一块与画幅面积大小一样的木板,由熟练画工在上面勾勒出图像的墨线稿,再由雕刻木工刻成巨幅模板,然后将模板分割成与墓砖侧面和端面大小相等的小模板,最后依次用小模板在半乾的砖坯侧面、端面按印出图像。这样,整幅图像就被分配到巨量的砖坯上。要将烧好的图像墓砖拼合成完整画像,在砌筑墓室时必须在设计人员的监督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墓砖编号精心施工。毫无疑问,作这种拼镶式墓室画像砖,必须有一个组织严密,由具有很高技术水平的画工、雕刻木工、砖瓦工组成的专业工匠集团。这一集团,有可能是直属于皇家或朝廷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近代西方的雕塑艺术传入中国以前,中国从未出现过以人体解剖为基础的希腊、罗马式的雕塑作品,尽管画像石艺术在魏晋以后曾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但也远没有达到希腊、罗马的水平。同中国传统绘画一样,线条的使用是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的灵魂。“拟绘画”式画像石和阳线画像砖基本用线条构图,自不必说,浮雕类画像石、画像砖也与希腊、罗马雕刻大异其趣,注重的不是质感和表情,而是轮廓线勾勒出的场景语言和形体语言,质感起着辅助的甚至是夸张的作用。任何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当时的时代精神和审美观念。通过线条运用的变化,各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

——以上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

作者有话说

第569章 今日学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