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个小道士 > 第13章 第 13 章

一个小道士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张兑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4:36:57 来源:文学城

这日唐瑛与一众皇子在箭场射箭,盛明德因是武将家族,自小也时常会来皇宫与众皇子一起练习。

众人正在比拼,不知为何唐瑁这孩子也跑到射箭场旁骑马,西域刚进贡了一匹适合他身形的小马,唐瑁不好好骑,倒是拿着小鞭子抽打那小马的时候多,玩得累了,又见两人正在比试射箭便闹着也要射箭,见他并不好好射箭只是一味瞎玩众人便不理他了,唐瑁便不高兴了,便将其他人的箭桶随意乱扔,众人终究是觉得这个孩子过于烦人了。

众人便走开了,唐瑁见其他人并没有要跟他玩的意思,便叫那太监站到靶子旁,拿起自己的小箭。

“你站好,我要打敌人,你就是敌人,我要打你!”

便拿箭对着小太监射去,但是准头多是不好,几次从小太监身旁擦过,但是小太监已经吓得腿软。

唐瑛终究是不忍。

“你这孩子,怎么如此无礼,没人教你吗?”

那孩子一点也不害怕这个哥哥。

“我娘说了,我将来是皇上,你们都要听我的。”

空气瞬间安静了,带着唐瑁的贴身宫女牛贵儿甚至吓到直接腿软跪下,本想捂住这孩童的嘴却又不敢,便忙拉着唐瑁离开,唐瑁路上依旧不忿,宫女忙将箭场上发生的风波跟萧皇后讲了,孩子虽说童言无忌却也是大逆不道,若这话传出去皇上是否心有芥蒂萧皇后也说不准。

一个主意瞬间涌上心头,见宫女牛贵儿瑟瑟发抖萧皇后倒是笑她一点小事便怕得要死。

“没事,我有办法。”

萧皇后自小长于深宅大院,对于人性的揣度十分精准,幼子唐瑁出生,唐瑛逐渐长大,于太子之位常常与父亲意见相左,赵丽妃已逝,皇上的天平会渐渐偏向唐瑁,这是一定的。

她参了三王一本。

“太子与两王交好,日日同吃同住,朝中与太子交好的大臣,便日日出入东宫,三王已经在宫中形成了一股势力,日日针对诋毁我们母子。今日鄂王、光王在射箭场欺负瑁儿,下次便要夺取我们母子的性命。”

太子仁厚,朝中大臣自是有人为未来投资,自动站于太子这一派,自赵丽妃去世之后,他们对皇后也多有不满,于是去东宫走动便多了些。

皇上脸色已经不好,萧皇后却又在他心上又插了一刀。

“瑁儿不过是个孩子,他们便将平日对我的不忿发泄至瑁儿身上,他们还说……”

“说什么,你直接说。”

“他们说太子将来是要做皇上的,定不会让我们母子好过。”

“你让瑁儿过来!我有话问他。”

那个孩子瑟瑟发抖地走来。

“今日他们有没有说过太子若做了皇上定不会放过你的话。”

“他们……他们……”

唐瑁不敢说话,萧皇后便给这个小孩子使眼色,明明已经教了许久怎么还不说出来,唐瑁有了母亲的支持,胆子顿时大了很多。

“有,他们说了。”

这是皇上第一次生出要废掉太子的想法,他唤来宰相付延卿。

“我欲换掉太子!还有鄂王和光王两个逆子!”

付延卿能觉察到皇上的震怒,他不知宫中又发生了什么,可是皇上骤然说出此话,他□□也能猜到。

“陛下,太子自小便是您亲自教导,从不曾做出一件忤逆皇上之事,也从未听说太子有过什么过错,皇上怎么能凭一些无根之语,在盛怒之时便轻言说废立之事。

再则皇上自继位以来,国泰民安、子孙蕃昌,太子天下之本不可轻易废立,臣曾翻阅史书,古有华夏之国,晋献公听骊姬之谗杀申生,三世大乱;汉武帝信江充之诬罪戾太子,京城流血。晋惠帝用贾后之谮废愍怀太子,中原涂炭。更有皇帝轻易废黜太子,遂失天下。由此观之,废立太子之事不可不慎!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

付延卿跪地,可是声音却极为坚定,他决定了,这次就算拼得命来也不能奉诏,他只能赌一把,赌皇上还未失去理智,赌他的坚持能拖延时间让皇上冷静思考。

空气中静地几乎听不见其他声音,废立太子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比严重的事情,几乎能让朝中内外无数人的命运都突然改变,他担不起!

“唉。”

不知过了多久,皇上重重叹气,他终于恢复了理智,若只是听信只言片语便做出国体动荡的事情实在是不太理智。

付延卿出宫路上,想到刚刚经历的一切几乎吓出了一身冷汗,伴君如伴虎,可是这次他侥幸救得太子,下次呢,下次他又该如何。

回到宰相府他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静坐屋内久久失神,他想起了自己官宦生涯中,那一张张鲜活的脸,官海沉浮他不是没有委曲求全过。

唐瑛是他最得意的学生,可是这次他想保护他。

宫中一辆小车在日落之后向着宰相府缓缓行来,马车停在了宰相府门前,一个宫中打扮女子从马车下来,那女子戴着帷帽遮住了全身看不真切,进了宰相府才将遮面之物拿下,她便是萧皇后贴身宫女牛贵儿。

牛贵儿因是官奴,无法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自小她便与萧皇后相识,后来她们成了主仆,更是姐妹。

“你是萧皇后的人,不知找我这个老匹夫为何。”

“付大人,您是朝中上下都尊敬的老臣,张大人这么多年屹立不倒,定是知道何为审时度势。”

“看来定是我付延卿龄哪里做得不好,惹得皇后娘娘不高兴了。”

牛贵儿脸上闪过轻易不可捕捉的笑容。

“太子、鄂王、光王结党营私,已经形成宫中一股势力,娘娘不过是终于喜得幼子,皇上疼爱了些,他们便联合起来针对娘娘和那个孩子,可尽管如此,皇上却圣明,知道三王包藏祸心已渐渐不喜三王,付大人你何不弃暗投明?废掉太子对付大人并没有什么坏处,可辅佐娘娘,将来定有大人的好处。”

付延卿笑了。

“弃暗投明、审时度势,我这把年纪委实也是折腾不动了,这倒是一条明路,哈哈哈,你先回吧,容我好好想想。”

黑夜中,牛贵儿的马车又晃悠悠向着宫中驶去。

第二日一早,付延卿便要备车面见圣上,他是抱着必死的心情说出他的心里话。

“昨日皇后娘娘派人来老臣处,皇上你可知为何?”

皇上英明神武,又怎么会猜不到。

“皇后娘娘希望老臣不要再为三王发声,支持皇上废掉太子。皇上您想此事全因鄂王、光王与幼子一件小事而起,皇上,虽鄂王、光王称从未对对皇上、皇后大不敬,可是您却仅凭皇后娘娘一面之词就定了太子的罪。老臣试问一句,若是太子真罪不可恕,为何娘娘如此急不可耐要找到老臣游说老臣!皇上您好好想想!太子完全是蒙受不白之冤!”

皇上也是宫中腥风血雨中杀出的一条路来,宫中的那些手段他又不比别人知道的更少,理智回来了他并不是想不明白。

“朕答应你,以后不再提废太子的事情。”

宰相和皇上的对话瞬间就传到了萧皇后处,瑁儿和鄂王、光王冲突的风波瞬间平息了,太子则逃过一劫。

萧皇后只觉得头疼气闷,她的心中所愿马上就要达成了,结果却因为付延卿这个老匹夫!她气得几日滴水未进,牛贵儿倒是心疼不已。

“娘娘,这次不行便不行,你可千万别在皇上面前有一丝一毫的埋怨,总有机会的!”

“可是又要等多久!”

“娘娘,你想呀,现在皇上是与您更亲厚还是与三王更亲近。俗话说亲不间疏,娘娘只要好好张罗日日派人盯着,还怕找不到太子的毛病?”

也是,太子在明,她在暗,太子无心害人她们有心刁难,终究是她们占上风更多。

可是经历了这次风波,他们父子之间终究是有些嫌隙。太子有些消沉,他遣散了东宫的幕僚,告诉鄂王、光王暂时不要过于亲厚,现在的他需要低调行事,他除了每日进宫面圣几乎不太出东宫。

春华殿被母亲遣散的乐师被他请入了东宫,他似乎整日醉心歌舞不再理朝政,只是重明能看到他偶尔不以捕捉的落寞。

这日李瑛正在东宫听乐,《庆善乐》舒缓优雅,舞姬动人,李瑛手持夜光杯,饮用的也是西域进贡的葡萄酒,夏日燥热,不过宫人引泉水入园,到了夜晚整个屋内便凉透了,他靠在椅子上终究是睡意袭来,便靠在椅子上睡着了,乐师们便停了乐曲,唐瑛也察觉到了,便挥挥手让他们都下去,这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实在是困顿了。

也不知道过了过久,好像是夜晚的微风将他唤醒的吧,还是哪里的小虫鸣将他叫醒,他突然对着上空说了一声。

“你在屋顶吗?”

许久没有声音,不知道过了多久上面传来一声回答。

“在的。”

“这是我新排的舞,喊你来鉴赏,如何?”

“倒是不错,不过太子今后半生都要沉溺歌舞?”

“哈哈哈,喝酒吗?”

太子并不正面回答。

“不了不了……”

重明可不敢喝酒,他有时候就想人为何这么喜欢这个名为杜康的玩意儿,他记得以前高祖偶尔会在宫中自饮自酌,他有一次好奇小小抿了一口,差点没把宫殿给拆了,那是他闹得最大出丑最多的一次,从此他便滴酒不沾了。

“太子近日如此是心中有想不明白之事吗?”

“我怎么会想不明白。”

是呀,他怎么会想不明白。

皇上的心是复杂的,他一方面希望太子优秀一方面又害怕太子优秀,这种矛盾的心态想必很多在位者都存在过,太子一点点差错都会在他们这种复杂且奇怪的父子关系中再增添一笔裂痕。

多少人上位都是腥风血雨,甚至逼退父亲,可是他不想,那是他的父亲。

“说实话你有想过吗?”

“我没有,君子应该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光明正大。”

“真是读书读傻了,这宫中多是把这些挂在嘴上的,只有你还真的信了,不仅信了还要去做。”

唐瑛苦笑,又饮了一杯。

“你呢,你从未想过你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吗?”

是呀,他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呢。

黑夜中,一个黑影矗立许久偷偷将他们这段话听了去,趁着夜色转身就去到萧皇后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