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个女人的编年史 > 第1章 第 1 章

一个女人的编年史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无聊AND头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3 14:28:38 来源:文学城

**暮春·白马寺**

赵五娘轻轻地踩着青砖缝隙间那抹鲜绿的车前草,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她的目光越过这不起眼的野草,直直地投向那庄严而赤红的白马寺山门,心中五味杂陈。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她的身上,为她那略显消瘦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

发间,那支蔡邕亲手雕刻的竹节簪,已被岁月浸染得油亮、温润,是她与蔡邕之间无言的默契与情感的见证。腕上的定亲玉镯,随着她的步伐发出清脆、悦耳的叩响,如同她内心深处的呼唤,渴望得到命运的回应。

转眼间,他们已成婚二十载。岁月如梭,赵五娘也从那个青春洋溢的少女,变成了如今阳明脉衰、面容略显憔悴的妇人。她的发丝间已夹杂着丝丝银白,那是时间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尽管她依然孝顺亲长、勤劳持家、知书达理、温柔贤惠,但心中的焦虑却如同野草般疯长,一年甚过一年。

在东汉末年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能够为家庭绵延子嗣,无疑是对一个女子最大的考验与期望。赵五娘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尽管她已竭尽全力,却依然未能如愿。这份遗憾,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让她难以释怀。

在白马寺内,赵五娘虔诚地礼拜着每一尊菩萨,祈求着神明的庇佑与指引。礼拜完毕,赵五娘带着侍女招儿缓缓转身,向寺外的牛车走去。齐云塔上,蔡邕的好友——金发碧眼的安世高*法师,正静静地注视着她们。这位来自异域的法师,不仅精通佛法,更对中原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深知赵五娘心中的焦虑与遗憾,于是吩咐身边的小沙弥给夫人送去一卷《太子瑞应本起经》,并带去一句话,希望这经书与话语能够给予她些许的安慰。

一个小沙弥飞跑着去前面拦人,两个小沙弥抬着沉重的竹简,在后面紧赶慢赶。蔡邕作为有名的藏书家,他的藏书不仅量大,而且种类繁多,无所不包。新近流传的佛经道藏,只要遇到,只要手头还能拿出钱来,他必定会收入囊中。

小沙弥们气喘吁吁地追上了赵五娘一行,将一卷卷的经书小心翼翼地堆上牛车,并转达了法师的叮嘱:“这些是月氏商人新贡的贝叶经译本,请夫人务必转交蔡先生。同时,还给夫人带到四个字‘敬候佳音’。”这四个字,虽然简短,却仿佛是一束光,穿透了赵五娘心中的阴霾,再次燃起了她心中的希望。

**端午·太平道医棚**

“大嫂啊”蔡邕的堂弟蔡谷以往在陈留圉县打理蔡家田庄,这年夏天跟着入读太学的三郎来到了京都洛阳,此刻正蹲在庑廊下,把陶碗里的黍酒晃得叮当响。

蔡谷与堂兄蔡邕堪称云泥之别。这位田间浪子自幼厌弃笔墨经卷,独爱赤足踏泥的农耕生活。春耕夏耘时节,他常绾起粗布衣袖,与农人并肩插秧刈麦;寒来暑往之际,又带着佃户们张弓逐兔、围炉煮酒。田垄间的晨露沾衣,远比书简上的蝇头小楷更令他心驰神往。

他生就一副赤子心肠,见人未语先笑,眉宇间总凝着三分喜气。从小待蔡邕最是亲善,三番四次提出将幼子过继给蔡邕以续香火,全然不顾妻子在一旁眼泪汪汪。虽常因胸无点墨闹出"把酒话桑麻,却道是枇杷"的笑谈,行事也偶有轻诺寡信之弊,蔡邕夫妻从来把他看得比亲兄弟还亲。

"您这些年把高禖神求子嗣、岁星神保丰收、河伯爷镇水患的香火都烧了个遍,连灶王爷嘴角的饴糖渣子都擦得锃亮,怎的偏要漏了太平道的张仙师?"

他抹了把络腮胡,露出憨厚却狡黠的笑容:"要论灵验,还得数大贤良师的符水!年初庄上王二瘸腿灌了碗符汤,愣是扛着三石粟追着野彘满山跑——这要在太学宫,不得让那帮酸儒写成《疾足赋》?"说着从鹿皮囊里掏出个皱巴巴的黄符,神神秘秘压低声:"洛阳西市新开的太平医馆,连宫里黄门都悄悄..."

朱雀大街东侧,一排排古老的槐树在暮色中静静伫立,它们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市井间无尽的悲欢离合。此刻,一抹黄幡在槐树下随风摆动,散发着幽幽的光芒,为这条繁华的街道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这黄幡之下,是太平道搭建的医棚,一群身着道袍的医者正忙碌着,他们手持艾草,将艾草灰细心地混入符水中,为前来求医问药的人们祈福驱邪。

医棚内,炉火微微跳动,映照出医者们专注而虔诚的脸庞。他们手中的陶碗边缘,用朱砂精心绘制的北斗七星图案若隐若现,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一位年长的医者,指尖因长期握剑而磨出了厚厚的茧,此刻他正用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将一张灵符引燃,符灰落入碗中。

“此符咒可通神明,夫人饮之,必得麟儿。”医者的声音低沉而笃定,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某种不可言喻的魔力。赵五娘接过符水,仔细端详着水面沉沉浮浮的符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她轻轻嗅了嗅,一股混着艾草朱砂硫磺的奇异药香扑鼻而来,赵五娘一口气饮尽符水,离开了医棚。心中的笃定又多了一分。

**夏至·蔡府秘事**

蔡邕日常留宿在南宫东观,只在休沐日回到位于步广里的蔡府,蔡府是曾经高居卫尉的叔父蔡质置办的府邸。蔡邕父母早逝,叔父时时处处把蔡邕带在身边,待他比亲儿子还亲,(蔡质的儿子蔡谷,子不肖父,从小不喜读书,只能让他去打理田庄,蔡质把一腔传承的厚望都寄托在天资聪慧的侄儿蔡邕身上,尤其蔡邕父母早逝之后,更是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叔父教导他提携他,蔡邕果然不负厚望,不仅博学多闻,还精通文辞歌赋、书法乐理是蔡家儿郎中的翘楚。

蔡邕父亲蔡棱在老家陈留圉县就不曾与叔父分家,来洛阳后蔡邕一家自然而然也一直居住在叔父家中。

夏天的一个休沐日,乌云密布,天际如同被浓墨重彩地勾勒,雷声隆隆,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倾盆而下。蔡邕正端坐在书房的案前,一丝不苟地校勘着《礼记》的注疏。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专注而深沉的脸庞,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纸页的翻动声,与外界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突然间,一阵急促而猛烈的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紧接着,蔡邕惊讶地发现,放置在书房一角的焦尾琴竟无端自鸣起来,七根琴弦仿佛有了生命,震颤着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回荡在雨夜之中,带着一丝不可名状的哀愁。

蔡邕心中一动,这焦尾琴乃是他心爱之物,平日里极少无故发声,今夜此景,必有异象。他放下手中的笔,轻轻起身,来到卧室。已经入睡的赵五娘突然惊醒,坐起身来,冲他说到,

“伯喈,你快过来,我有个奇事要与你讲。”赵五娘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激动,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奇遇。窗外,密集的雨声如同天籁之音,与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一种奇诡而神秘的氛围。

蔡邕闻声赶来,眼中满是关切与好奇。他轻轻握住妻子的手,温柔地问道:“五娘,何事如此激动?慢慢说,我在这里听着。”

赵五娘的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梦境之中。“刚才我在梦中,佛陀竟然赐给了我一株兰花。那兰花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美得让人心醉。佛陀说,这兰花代表着吉祥与幸福,会让我达成所愿。”

蔡邕闻言,心中涌起一丝酸楚。他深知妻子平日里虔敬祖先、拜求神灵,就为求一子嗣。只是失望了二十年,自己早已不报一丝希望,可是五娘却还在坚持,不愿放弃。

为了安抚妻子的情绪,蔡邕轻声细语地劝慰她躺下休息。他转身走向卧室的青铜错金博山炉,从精致的炉盖缝隙中投入了一块安神香。随着炉火的燃烧,一缕青烟伴着甜香在卧室中缓缓升腾、徘徊,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息。

在安神香的作用下,赵五娘很快便再次进入了梦乡。蔡邕则静静地坐在床边,守望着妻子的睡颜,心中百味杂陈。

**秋分·洛阳南宫东观**

秋风将树梢斑驳的光影筛进东观十二重楼阁,在青槐掩映的殿宇间流转。蔡邕跪坐在青砖墁地的校书堂内,左手压着《毛诗》帛书的动作比往日更沉——自去年朱雀阙惊现“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的匿名书丹后,千余名太学生牵连下狱,东观和太学之上那块阴霾就再也没有散去过。

"伯喈兄且看这版《鲁诗》!"马日磾捧着堆泛黄竹简蹭过来,葛布深衣上沾着的太学落叶簌簌而落。他指尖点在"参差荇菜"处,蔡邕想起太学生们那句“莕非荇也,民非草也",不由叹了口气。

一缕松烟墨香自博山炉溢出,混着陈年竹简的楠木气息,惊醒了伏案打盹的杨赐。这位三朝老臣揉着酸痛的肩颈,袖口露出的《孟子》注疏残页上,"民为贵"三字被朱笔圈得殷红如血。自朱雀阙案发,尚书台便以"正字讹误"为名,将东观藏书悉数重校。他们心照不宣——实是宦官要借着校书之名,查禁任何可疑笔迹。

"诸君且歇息片刻。"太仆卿桥玄捧着漆盒踏入,鎏金蹀躞带上的玉环撞出清越声响。盒中蜜煎金橘的甜香方冲淡墨气,忽见少年阮瑀躲在漆画屏风后探头探脑。杨赐枯枝般的手指揪住少年衣领:"小子可识得这'曰若稽古'四字的篆法?"引来满堂哄笑中。

蔡邕拣了枚金橘笑道:"诸位且看,这果皮纹路倒似《周易》泰卦。"众人凑近时,压扁的橘皮皱痕确成上坤下干之象。杨赐突然以杖击地:"好个'天地交泰'!可惜当朝却是'天地不交'!"话中机锋让满室死寂。去年朱雀阙案发后,正是这位老臣在朝会上质问曹节:"莫非这满朝朱紫,竟无一人敢为'莕'字正名?"当夜其子杨彪(142年-225年)便被外放为县令。

"好个'参差荇菜'!"黄门令王甫的尖嗓刺破凝滞。不知何时,十余名小黄门已围住校书堂,为首的宦官指尖捻着片金橘皮:"蔡中郎这'地天泰'卦解得妙,却不知朱雀门上那'莕'字,可也是卦象所示?"蔡邕的吓得朱笔应声而落,桥玄剧烈咳嗽起来,漆盒中金橘滚落满地……

紧张尴尬之时,蔡邕家的家仆待儿气喘吁吁地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一句话迅速瓦解了诡异的局面:“主人,夫人诊出喜脉了!”这一场景切换有些过于迅猛,蔡邕惊呆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反复只是问到,“是真的吗?是真的吗?”。自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蔡邕苦无子久矣,如今不惑之年能怀上子嗣,众人闻讯,纷纷围拢过来向蔡邕道喜,连太监王甫也不再阴阳怪气,转为道贺。

蔡邕慌忙请假,向王谦借了马匹飞奔回家,心中早已熄灭多年的对子嗣的期盼瞬间复活,而且越燃越旺,自己和五娘的生命终于有了绵延,此时此刻蔡邕心中被兴奋和满足塞得满满当当,朝堂的波诡云谲,乌烟瘴气瞬间被抛于脑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