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义父死后,全世界都在骗我 > 第11章 一语勘破奸猾辈 两卷互证觅金踪

“你背后没有主子。”

锦娘看着眼前色厉内荏的男人,心中那股积压的烦躁,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她要撕开他虚伪的面具。

就像有朝一日,她要亲手扯下那个鬼面魔头的头颅。

“哼,你怕不是有眼不识靡虹……”

“山上分生死二宗。你主子是哪一宗的?”锦娘打断他。

那人脸色一滞,强辩道:“我家大人的事,岂是你能随意打探的?”

“那我换个问法。”

锦娘冷笑:“你家大人,既有通天之能,为何要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去通融几个看管库房的典官?他若真想查什么,只需一纸令符,这翰墨府的门槛怕是都要被踏破了。”

她学着那人方才的语调,带着几分讥诮:“‘阁主的面子不好使’?——这话,是让你进翰墨府的那个人教你说的吧?那人是不是还告诉你,我们两个小丫头初来乍到,不懂规矩,最好唬吓?”

那人额头已是渗出细密的冷汗,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锦娘步步紧逼,声音愈发冰冷:“你是个包打听,是个卖话的情报贩子。你不是在替谁办事——是想趁着最近府里出入频繁,水浑了好摸鱼。你这张纸条上的东西,就是你平时不敢摸的大鱼。”

她将那张纸条在他眼前展开,指着上面的名字。

“你打探这些,是为了找到她们的弱点,方便你日后偷窃或勒索,对不对?”

那人双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

锦娘收起所有的气势,用近乎怜悯的语气轻声道:

“你喊吧。你现在就大喊‘有刺客’。然后,等卫士来了,我便将这张纸条,连同你这个人,一并交给他们。”

“你猜,他们是会相信我们两个‘心慕道德教化’的‘青樊阁弟子’,还是会相信你这个……窃取翰墨府机密,还把‘同伙’都记在纸上,生怕官家抓不到人的……蠢贼?”

那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吓得苏闲语连忙收剑。

他朝着锦娘拼命磕起头来,声音里满是哭腔。

“仙、仙师,使不得,使不得啊!仙……仙师有何吩咐,我秃头枭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我要查尖牙山半年来所有的机密档案。尤其是与矿石品质、工匠伤损相关的原始记录。”锦娘道,“你既有本事弄到这些,想必也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吧?”

秃头枭闻言,脸上露出比哭还难看的表情。他看了看锦娘手里的条子,终是一咬牙,压低了声音,如同蚊蚋般嗡嗡道:

“仙师……您不能直接查‘尖牙山’,那都是些官样文章,给外人看的。您得查武朝那会儿的‘地舆司’的與志初本,还有……还有每年校发的‘百工司匠师秘档’!那些东西,才是真家伙!只是……只是那些卷宗,皆是以特制的鞣制革卷所写,藏在三楼西库的铁柜里,寻常人等,连看都看不到……”

“看守西库的,是刘典官。”锦娘指了指纸条上的名字,“你也写了,她最爱喝‘云顶黄芽’。”

“是……是……”秃头枭冷汗直流,“只是……只是那刘典官油盐不进,送礼也得看门路……需得先通过她那位在城西粮行当差的主夫……”

在秃头枭详尽的“指点”下,锦娘重新填写了数份申请文书,绕开了那些敏感的字眼,又让苏闲语以“青樊阁弟子”的名义,备了些许“薄礼”。

“我不杀你,也不揭发你。”

等待那位主夫回话其间,锦娘淡然道。

秃头枭头也不敢抬,只是不住点头哈腰,残发滑稽地抖动,如随风飘荡的枯草。

“——但从今天起,你的命是我的。我要你继续留在这里,帮我盯着翰墨府,尤其是……所有与‘尖牙山’、‘铁器’、‘工匠’相关的卷宗调阅记录。无论谁来查,查了什么,都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是,是!小的敢不效死力!”

秃头枭如蒙大赦,连声告饶。

计议既成,锦、语二人踏上那终年不见天日、弥漫着皮革与桐油味道的三楼西库。

锦娘拉住了正兴冲冲准备敲门的苏闲语。

“语儿,进去之后,你就接着看你的《圣母传》。”她压低声音,嘱托道,“这是咱俩能进这翰墨府的‘脸面’,也是我们唯一的护身符。你表现得越是痴迷,越是天真,那位刘典官便越不会怀疑我们另有图谋。记住,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要看,不要问,就当自己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苏闲语眨了眨眼,看着锦娘那双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的眼睛,重重地点了点头,将那份玩闹的心思收敛起来,换上了一副郑重其事的神情:“姊姊放心,我省得。”

那位面容严肃、脸上挂着深刻法令纹的刘典官,面无表情地核对了三遍文书与玉牌,又用两把沉重的黄铜钥匙陆续打开铁柜上的锁,发出刺耳的‘吱嘎’声。

“一个时辰。不得拓印,不得损毁。——而且,我会在库房里,亲自盯着你们。”

说完,她便立于库房门口守住,像一尊石像,目光时不时地扫向库中二人。

锦娘在那箱“百工司匠师秘档”中翻看一阵封面,凝神沉吟一会,便取出分属“十年前”与“半年前”的两卷。

她细细两相对照,指尖划过一个个名字,不断来回逡巡。

——好几位“十年前”赫然在册、尚且年富力强的匠师,在那“半年前”的卷册中,却是已遭除名。既非犯错革职,亦非自行退隐,而是……恶疾身亡、意外失踪。

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儿女,闻听此事时,又怀着何等样的心情?

锦娘沉默着收起那些记录匠师名字的卷宗,看向那箱“地舆司勘测志初本”。

她思索一阵,问苏闲语道:“语儿,帮我看看,那本《道德圣母渡厄传》里,中南国立国是什么年份?”

得了苏闲语回报,她便从勘测志的箱子中翻出相应年份前后的革卷。

各年纪录,从头到尾,一项项看过。时间在沉默和苏闲语极偶尔的低呼中流逝。

一无所获。

锦娘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揉了揉疼痛麻痒的腰眼和后颈。

苏闲语戳戳锦娘的腰,忧心忡忡地说道:“歇会吧,姊姊,别太辛苦了……你最近休息太少了。”

锦娘仿佛被针刺了一下。

她猛地回过头,眼中被焦躁点燃的怒火熊熊,声音也不自觉提高了几分:“歇?就一个时辰,我怎么歇?!”

她几乎是脱口而出。

门口的刘典官皱起眉头,咳嗽了一声。

锦娘反应过来,深吸一口气,伸手揉了揉眉心,沙哑地道:“对不起,语儿。我……我不是有意的。”

接着,她看到苏闲语那毫无半分怨念,只是溢满了担忧的眼神。气愤顿时变成了心痛。

锦娘仿佛被点醒了什么。

“语儿……再帮我一个忙。”

“嗯?什么事姊姊?”

她思索着道:“在那本《圣母传》里,找一找所有关于‘尖牙山’的描述。”

苏闲语闻言,撅了噘嘴,将那本精美的画册小心地合上,放到一旁,然后才抬起头,固执的眼神看着锦娘。

“姊姊,你还没回我话呢,到底要不要歇一会?”她小声咕哝着,“你再这样下去,还没找到仇人,自己先累垮了。”

锦娘看着她那固执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好,我答应你,查完这个就歇。”

苏闲语的脸上重新露出得逞的笑容,她“哼”了一声,这才拿起画册,迅速地翻阅起来:“这还差不多……找到了!书上说……圣母当年,巡游中南国,觉得这尖牙山金气太盛、伤了草木,特地点化了一处伴生木穴,调和五行……画得真好看。”

锦娘的目光落在了那本画册的插图上。

《连山歌》有云,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金气太盛,若以柔木调和,无异于杯水车薪。圣母何等人物,岂会行此无用之功?

——除非……除非这“调和”二字,乃是应“仁德教化、以柔克刚”这些噱头的官样文章。

她沉默了片刻,忽而问道:“语儿,你觉得,一只猛虎,发现自己的地盘里长出了一根碍事的刺。它是会小心翼翼地绕着走,还是会一爪子把它拍断?”

“那还用说?自然是拍断了!”

苏闲语想也不想便答道。

锦娘点了点头,嘴角逸出近乎自嘲的笑意:“那一位开国的圣母,又为何要如此温柔地去‘调和’呢?——你再看看,圣母治世那一百年里,非为国事,而是为这‘调和五行’的仙家手段,造访中南国的记录,具体是哪一年?”

向苏闲语问得年份,锦娘起身,本想去找出对应的地與司勘测志初本,却被一只伸出的手坚定地拽回。

“姊姊,”苏闲语道,“你答应过我的。”

她不由分说地将锦娘按在角落里的矮凳上。

“……嗯,我答应过语儿,说话算话。”

苏闲语见她听话,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像个小大人似的,自己跑去那堆满整只木箱的革卷中翻找起来。

她虽不通术数符法,但眼力却是极好,又有习武之人的专注。按照锦娘教的方法,她先辨年份、再寻地名,动作竟也颇为麻利。

一卷,两卷……

她翻阅第五卷到一半,口中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呼。

“姊姊!我好像……找到了!”

她捧着那沉重的革卷,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锦娘面前,脸上带着几分发现大人藏的零食的兴奋,又有些许孩童般的困惑。

“这里写的……怎么跟《圣母传》里完全不一样?”

苏闲语指着革卷上的一段,小声念了出来:“‘以**力镇之,引金脉之气伐之……’”

她念完,皱起了小巧的鼻子,满脸不解地抬头看着锦娘:“‘伐’?不是‘调和’吗?书上明明画着圣母种下了一棵好大的神木,还引来了好多仙鹤呢……”

她说到一半,自己便停住了。

“……原来,”她喃喃自语,“原来书上画的,也未必都是真的啊。”

有些失落的苏闲语将革卷递到锦娘手中,那被摊开的一页上赫然记载:

“尖牙山,属金脉之精。下有奇穴,常溢黑水。草木触之即枯,走兽近之则狂。圣母忧其为祸,以**力镇之,引金脉之气伐之。周边方得安宁。”

锦娘的指尖抚过那“引金脉之气伐之”几个字,一股刺骨的寒意自尾椎直冲天灵盖。

她猛地合上革卷,发出一声沉闷的钝响,在寂静的库房中显得格外刺耳。

一直默默观察的刘典官,这时一步踏进库房,肃声冷言道:“行了,你们两个,出去。时辰到了。”

库房大门在身后轰然关闭。那响声如金铁交鸣,贯通了锦娘今日的所见所想。

——原来如此。

原来所谓的“仁德教化”,从一开始,就是用更强大的暴力,去掩盖、去消灭旧的暴力。

金……

她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片幽林。

雨夜。泥泞。

那把砸碎义父胸膛的重锏,在散乱的火光下反射出的金属光泽。

那柄被她葬于孤坟、重逾八十斤的金瓜短槌。

还有,杨婆婆手中那杆,铁脊钢刃、点裂顽石的“瑶光”重枪。

手中残留的革卷触感,仿佛也带上了五十年前“瑄王之乱”的冰冷杀意,顺着她的指尖,一路蔓延至心底。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掌心。

一只带着剑茧的手伸了过来,不由分说地掰开她的拳头,传来一阵她从未怀疑过的温暖。

苏闲语低声说:“姊姊……你的手,好凉。”

“谢谢你……语儿。”

恨火熊熊。它锻打着精铁般的线索,铸成通往真相的坚桥,脑中已顾不得再想其它。

一边,是需要最顶级的“天外陨铁”、“金脉之精”才能铸造的、重得不可思议的神兵利器。

另一边,却是连普通兵刃都无法打造的、不堪一击的“劣铁”。

整个剑南道的“金脉之精”,仿佛都被某种力量抽走了。

汇集到了一个地方,用来打造那些……杀器。

这番因果……

究竟会应在何处?

“语儿,我们该回去了。”

锦娘反手握住苏闲语温暖的手,仿佛要从中汲取力量。声音平静得听不出半点波澜,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寻常家事。

“有件特别重要的事,我想回去,问问杨婆婆。”

——那杆瑶光重枪,是何年何人所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