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一不小心捡到西域药人后 > 第22章 第 22 章

一不小心捡到西域药人后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橘宜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7:01 来源:文学城

安顿好后,沈阿衡向老爷爷借了把砍柴刀就往后院的小山坳上跑,在附近的灌木丛里扒拉半天,总算寻到了几株止血消炎的草药。

回到农家,沈阿衡在院里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又把药草洗干净,用石头细细捣成糊状,跟老婆婆借了块干净的细布,剪成长条,将药草糊均匀的抹在布条上。

最后又把剩下没捣烂的白茅根用清水煮了,倒在一只缺了口的粗瓷碗中。

拿着布条跟药碗进屋时,阿史那玉正倚坐在窗边,长发随意披散,有几缕垂落时贴在颈边,眉间带着几分清冷。

窗外的余晖落了进来,衬的他本就苍白的脸颊愈发剔透了。

见沈阿衡捧着东西进来,阿史那玉便很自觉的解开里衣,清瘦的胸膛上便露出清晰无比的印着一个泛着青紫的掌印。

一看就知道下手有多狠。

“真卑鄙,一把年纪了欺负孩子,不要脸。”

沈阿衡凑近瞧了眼,忍不住低骂一声,伸手想碰又怕碰疼了他。

阿史那玉的脸色虽然依旧苍白,眼神却很平静,像没有波澜的水,只是在看见她眉头拧成一团,满是心疼和担心时,指尖悄悄的蜷了蜷。

“这山里就找到这几种药,效果不免要差点意思,先凑活用用吧。”沈阿衡先将药碗放下,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的把药布敷在他的伤口处,然后用布条轻轻缠好,再将那碗晾的温热的药碗递给他,说道:“这个你喝了,能顺顺气,还能止止内伤里的血。”

阿史那玉没说话,接过碗便慢慢的喝了下去。

那药闻着便很苦涩,他却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就连刚刚给他敷药时,碰到伤处,他也只是被碰到的那片肌肤轻轻一收,垂眸看着她,喉结轻滚。

全程没喊一声疼,安安静静的,乖顺的像只听话的小兽。

处理好他的伤口后,沈阿衡看了眼天色,随口道:“今晚天太黑了,等明早天亮了,我再出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着更好的药。”

上好的药全在门派里,他们如今身上这点钱,连最普通的药草都买不起,能不能治好,全看运气了。

阿史那玉轻轻“嗯”了一声,声音虽然很轻,却透着全然的信任。

当晚,沈阿衡跟阿史那玉在老婆婆家中暂住下,不多时,老婆婆给她跟阿史那玉端来两碗装在粗瓷碗中的粟米绸粥,还有两小碟粗酱腌制的酱芥菜。

虽然都是粗茶淡饭,味道也比不上阿史那玉做的,也没什么荤腥,但在逃亡路上,能够被人收留,并且吃到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

更何况沈阿衡从小吃惯了的,虽然这几个月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但依旧不挑剔,埋头呼噜呼噜的吃的很香。

放下碗,才发现阿史那玉几乎没有怎么动筷子,只静静的坐着,那张清隽的脸上没什么血色,一双眼沉沉的望着她,不知道看了有多久。

“你怎么了,怎么不吃?碗里的反都要凉透了!”沈阿衡戳了戳他的胳膊。

阿史那玉的喉结动了动,声音里带着受伤后的沙哑,还掺着几分没捋顺的艰涩,语气里满是歉意:“对、对不起……都怪我,若不是我,你也不会……跟着受、这份苦,遭这些难。”

沈阿衡听着这话,心里有些想乐,这才哪儿到哪,以前要不是师父收留她,她早就饿死了。

师父一个大男人,不会带孩子,所以这些年来她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也就他来的这段日子,她才过上了几天神仙般的日子,如今只不过是跟从前一样而已。

沈阿衡盯着他看了一会,伸手捏住他微凉的脸颊,轻轻晃了晃:“说什么胡话呢,多大点事儿啊,这饭挺好的,你瞧我这不是吃的挺香的吗,再说了,我有医术,饿不死的,别耷拉着脸啦,吃饱了才能好得快!”

阿史那玉显然没料到她会突然动手,瞳孔微微一缩,整个人有些发愣,连呼吸都顿了半拍。

沈阿衡见他这个反应,手立马收了回来,故意道:“怎么,不让掐啊,那我不碰咯。”

阿史那玉这才回过神,喉结动了动,声音里带着几分急促的沙哑,连忙摇头:“没、没有……”

话音刚落,他飞快的偏过头,滑落的长发遮住脸上一闪而过的局促,只是露出的耳尖微微有些泛红。

眼前的少年本就生得清隽,有几缕碎发垂在颊边,唇瓣没什么血色,一双眸子像蒙着薄雾的秋水,垂眸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浅浅的阴影。

心头那点因愧疚而升起的沉郁,被这点突如其来的亲昵,悄悄抚平了,甚至,悄悄生出几分令人贪恋的暖意。

临睡前,沈阿衡看着床榻,她虽和阿史那玉朝夕相处了这么久,心里从没有生过别的念头,却还是记着男女有别,于是干脆没脱外衣,简单洗漱后,便上了床直接挨着床沿躺下了。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沈阿衡便扛起锄头往山里去,凭着身上这点武功底子,她翻了两座小坡也不觉得太累,在一座背阴的山涧边,总算寻到了几株品相比较好的止血草跟接骨木,比昨日的药管用的多了。

挖完药草,又瞥见溪边刚刚冒头的野荠菜跟马齿苋,鲜嫩的很,又做了个简单的陷阱,逮住了几只肥硕的野兔。

赶在晌午之前,沈阿衡一手拎着山鸡,一手挎着满满一篮野菜回来,朝迎出来的老婆婆招了招手:“阿婆,您快来瞧,今儿运气挺好,采着些野菜,还捉了几只山鸡,给您和爷爷添道大菜吃!”

老婆婆一看,顿时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连声说:“哎,闺女真是有心了,这山鸡可不容易捉。”

说着,赶紧接过篮子,还喊了老爷爷帮忙收拾。

沈阿衡把野菜跟山鸡交给老婆婆后,拿了新采的药草,制好后进屋去给阿史那玉换下旧药,敷上新的药糊,又把熬好的药汁递给他。

一直看着阿史那玉喝完,才松了口气。

正收拾着药碗,门外忽然传来老婆婆的声音。

老婆婆端着两碗刚出锅的热鸡汤走进来,瞥见阿史那玉胸口的伤,吓了一跳,赶忙放下汤碗:“哎呦,这伤怎么这么重?闺女,你们别着急走了,在老婆子在这儿多住上个几天,等这小伙子养好了再动身也不迟,好不好?”

沈阿衡心里一暖,忙笑着道谢:“那多谢您老人家了,真是给您添麻烦了,那我们就再多打扰您几天。”

老婆婆笑着摆了摆手,又叮嘱了几句“好好养伤”,这才转身出去。

在老婆婆家住的这几日,沈阿衡每日上山采药之余,也采些野菜、野味,算是给老两口搭把手。

可总这么住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他们身无分文,日后离开这,身上连盘缠都没有,于是这些日子以来,沈阿衡心里一直琢磨着,得想个能挣钱的法子才好。

这日下午,沈阿衡悄悄往山下走了一圈,先仔细观察了下周遭,没见着有什么形迹可疑的似是药尘宗的人,才放了些心,正准备回去,就听见路边不远处两个挑着担子的小贩闲聊,其中一个男子嗓门稍大一些,带着咋舌的语气。

“瞧见没?城东刘员外家的告示都快贴到城西了!”

另一个人凑近了些,好奇的追问:“什么告示,能这么稀奇?”

“刘员外的老母亲病的重,听说请了好几个大夫都没治好,现在正广请天下名医呢!”

先开口的那人压低声音,却难掩惊叹:“最厉害的是,直接赏银一千两!一千两呐!”

说着,还用手比了一个数字,神情十分夸张。

“乖乖老天爷,这么多?”那同伴倒抽一口凉气,随即又叹了口气,满是羡慕跟无奈:“可惜咱们没那医术,要是懂些看病的本事,这钱不就到手了?有了这笔钱,后半辈子都不用愁了!”

“谁说不是呢!”先前那人也跟着叹气:“也就是看看热闹,咱这庄稼人,哪有这福气。”

两人说着,挑着胆子慢慢走远了。

沈阿衡站在原地,心里猛地一动。

一千两银子……有了这笔钱,无论日后去看哪里,都足够解决路上的盘缠,还能给阿史那玉买最好的伤药调养身子。

于是当下也没多耽搁,脚步轻快的往老婆婆家里赶,打算回去跟阿史那玉商量这件事。

回去后,沈阿衡原本想让阿史那玉在老婆婆家里养伤,她独个儿去县太爷家,可谁知,阿史那玉听了她的想法后,轻轻摇了摇头,清隽的脸上没什么血色,眼底却透着执拗,声音带着些微沙哑,中原话咬的不算利索,却字字清晰:“我、我跟你……一起去。”

“你伤还没好呢!”沈阿衡掰着手指头跟他耐心分说:“县太爷府人多眼杂,你这模样出去太打眼,万一遇到药尘宗的人怎么办?你就安心在这儿养病,我去去就回,顶多两三天的功夫,我办事你放心!”

不太放心。

阿史那玉在心里低叹一声。

沈阿衡好说歹说了块半个时辰,连嗓子都快冒烟了,可阿史那玉却半点没松口的迹象,只静静望着她,长睫偶尔垂落时,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病弱的模样透着股易碎之感。

在沈阿衡口若悬河的劝他时,他忽然抬起手,指尖带着微凉,轻轻攥住她的衣袖,指节因用力微微泛白,另一只手还下意识的按了按胸口的伤处,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委屈,轻轻补了句:“我、我快好了……不会拖你的……后腿。”

“……”

沈阿衡张了张口,看着他这模样,那点气瞬间消散了。

他攥着她衣袖的样子,像只怕被丢下的小兽,明明自己还病着,却一门心思的惦记着她。

沈阿衡默默盯着他瞧了半晌,最终抬起手,抚了抚头疼的额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得得得,让你跟着就是了!真是怕了你了。”

见阿史那玉眼底泛起细碎的光,长睫更像展翅的蝴蝶,沈阿衡又赶紧补充道:“不过咱们可得先约法三章,你要去就得先乔装打扮一下,可能会扮丑点,把脸挡的严实些,路上也得听我的话,知道吗?”

阿史那玉立马点点头,攥着她衣袖的手指终于松了些,却还没完全放开,只垂着眼,耳尖悄悄泛红,轻声应道:“知、知道了。”

我什么都听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