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一笔荒唐账 > 第4章 癔症

一笔荒唐账 第4章 癔症

作者:六老板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1 00:35:05 来源:文学城

“盛夏,大雪?”

杨珑半梦半醒间从窗望向外,好像看到了雪,她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她眼睛不是很好,从窗台往外看时经常会将和屋脊连在一起的有云层的天空看作落雪,尤其是天将明天将昏时刻,看天空总是浅灰色的雪堆积成景,但眼睛移开一点就知道看错了。

盛夏总不会飘起灰色的雪,她知道自己一定又看错了。

窗棂桃花纹沾灰,隔着窗台,她望见灰色细雪飘荡而来,忽浮忽沉,余烬跨过墙头,落到院中,总不会是雪。

空气中弥漫着纸烧成灰堆的味道,夹杂着哀恸哭声。

她揉着乱糟糟的头发,思绪慢了好几拍,蔡阿婆家有人去世了?她家不就她一个人吗?

总不会是有人在给她那个水鬼师父吊丧吧?

杨珑在床上滚了一圈翻身下地,跻拉着鞋子跑出去,倚着大门抻着脖子往隔壁院里看。

蔡阿婆家,头发一夕花白的老婆婆扑在一口方正寿材上哭得伤心,正堂挂了个大大的奠字,两侧挽联字迹丑陋,周遭灵幡幢幢,火盆里还有烧不尽的纸钱,但写了逝者名姓。

风吹纸灰刮到天上,落了一场灰雪。

杨珑心底冒出了第一个念头,白毛师父死得时辰这么好,还能沾一沾烧给别人的纸钱?第二个年头,怎么回事?

她晃了晃脑袋把乱七八糟的东西从脑袋里赶出去,拉着门口的忙客,声音略哑问:“蔡阿婆家里什么人不在了?”

忙客是丧事上不请自来帮忙的左邻右舍,喜事不请不来,白事不请自来。闲时他们围到一起,惯爱说主人家的事,感慨人生短促,命数无常。

“她儿子嘛!说起来蔡婆婆也是苦命人,二十多岁才生了这个独苗,三十多岁没了丈夫,儿子才长大点,省心了张罗娶媳妇儿,又没钱,让征兵的征走了。挂念这些年,听说不打仗了,能安享晚年了,结果儿子没了!”

杨珑脑袋嗡嗡地隐隐作痛,变故太突然,她道:“她儿子不是昨天还寄信回来,说有出息了,带钱回来孝敬老母吗?”

“哎,你怎么知道的?”

那忙客疑惑,后又了然,手一挥,神情遽然有些古怪。

“前天的事了,蔡婆婆找人给她读了信,逢人就说儿子争气,谁知道就隔了一天,她儿子的遗体就有人送了回来,还算不错,有个全尸。说是前头那封信,送信的耽搁了,信上都是两月前的事了,蔡阿婆当即就昏死过去,早上才醒,哭到现在了。”

忙客打量着不修边幅的杨珑,问道:“小姑娘,你是外乡来的人?”

杨珑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她见过这位鹤陵百姓,她难道不认得她吗?

“我……就住在这儿啊!”

杨珑怕含糊不清楚,又道:“我和我师父一起住。”

“哦,你和师父住这儿啊,那前头那位认字的女先生走的时候把院子卖给你们了吧?你多少钱买的?”

“什么?”

“你不知道啊!这竹院前头是个姑娘住着,神仙似的模样,就是长了一头白发,有点渗人!”

“你胡说什么!人家不下地不耕种,每天去山上晃悠,打兔子打野鸡,顺便给不识字的人读一读信,是个老好人,不收钱的。”另一位忙客说。

“夏天收一些瓜果菜蔬,冬天收一些地瓜芋头,她还收药材,哎,还会看病,谁有个头疼脑热的,去她那里那一副药下去,吃上两天,保准见效,是个有本事的人。”

忙客们说起这个女先生,那简直是个天上地下世所罕见无所不能的大好人。

杨珑以为这不可能是她那恶毒虚伪的师父栖之。

“除了年纪轻轻白了头发,唉,据她说是身患病症,可惜了。”

以防万一,杨珑还是问了,“这位女先生什么时候来的?她去哪了?她一个人住这间院子吗?没收什么徒弟?”

忙客上下打量着她,见她是个小姑娘,不明白她问这做什么。

杨珑急道:“她是不是六年前来的?”

“是是是,那年冬天我怀着我家二毛呢,就是那年来的!”另一位洗菜的妇人说。

“六年快着呢,她前天就走了,巧得很,她收拾好东西要走,出门撞见蔡婆婆,给了读完了信,驾船顺着河就往东走了。”

“倒是没听说她有什么徒弟,一直都是她一个人住。”

杨珑脑袋一片混乱,头痛得更厉害了,鬓角的经络都在跳,心跳加快,莫名感到一阵恶寒。

什么鬼,她一直一个人住,那我是谁?我这六年在哪儿?难道我还在做梦?

她嘴唇喉咙都有些干涩,远眺着门前渡口无边的碧色,抬头看到迷蒙的烟雾遮住青山。

耳边人声嘈杂,忙客带了菜刀来帮忙切菜,刀不够锋利,有人嚓嚓地把刀摁在磨刀石上,菜刀磨得锃亮。

杨珑穿过人群,劈手夺过磨好的菜刀,毫不犹豫割向自己胳膊,倏然笑了。

疼,流血了,不是梦。

周遭静了一瞬,随后慌乱起来,七嘴八舌的声音说“这谁啊”“她怎么了”“不正常吧”!

杨珑任人夺走她手上的菜刀,不顾滴血的手臂,反而走向灵堂前。

方才那一闹,蔡阿婆的哭声都断了,老人家老泪纵横看着眼前的少女,问道:“姑娘和我儿认识?”

杨珑闻言霎时心凉了半截,不死心道:“阿婆,你仔细看看我,你认得我的。你家孩子最后寄来的信是我给你读的,不是什么白毛女先生!”

蔡阿婆摇头,杨珑看到那丧礼簿上的日子,福至心灵道:“今日是乙巳年五月廿日,昨日我才给你读了你儿子的信,您还给了我莲蓬,走时让我别闩门,等着您,您还给我拿,不记得了吗?”

蔡阿婆缩了缩脖子低声回答:“那是前天的事了,栖姑娘那天就离开鹤陵了。”

杨珑咬咬牙,继续说:“五月十八日,我翻过黄历,宜入殓。”她专门挑的送她归西的好日子。

不对!她在读信后动手杀了她师父,那天是五月十八日。

五月十八日,她杀了她师父,女先生远行;五月十九日过午,蔡阿婆得知儿子死讯昏倒;廿日晨,杨珑醒。

杨珑数的她自己的日子少了一天,她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她这一觉睡得太久,睡过了这一天?

即便时间勉强说得通,那也说不通这里的人都不认识她,却认识师父栖之,更说不通她明明已经杀了的人,在这些人的口中怎么变成了已辞行的人?

一事两面,总该有一面是假的,杨珑更倾向于眼前是假的。

她咬着大拇指,百般思索,皱紧眉毛,心底冒出了一个悚然的猜测。

这是假的,是幻阵,她的白毛师父没有死,布了这一场幻境来困住她!

而她依然稳坐钓鱼台,图谋她的灵府!

幻阵必然会有其不合理之处,杨珑认定了都是假的,当即在灵堂上高呼道:“隔壁的女先生已经死了,我是她的弟子,她就是我杀的!尸首就弃在渭水中,顺水漂流,她不是自己乘船走的,她死了!”

蔡阿婆泪眼未干,满目震惊。

主事的忙客头儿站出来了,喊道:“快来人拉走这姑娘!不知道谁家的,年纪轻轻的怎么得了疯病!”

杨珑:“……”

她确信自己这会儿要是喊着“我没疯”,一定更像个疯子。

于是只重复了一句,“你们口中的白毛女先生名为栖之,她死了,是她徒弟我,亲手杀了她。”

忙客头儿将她拉出灵堂外,还寻了人看住她。

杨珑不闹了,暗自思索刚才有没有哪里不合常理,余光注意着周遭看住她的人——

别人正以一种可惜怜悯的目光看她。

杨珑蹙秀眉道:“诸位,我既然自称杀了人,是不是应该报官处置呢?”

“你犯了癫症,说的话怎么能信!前天有好些人采莲蓬呢,都看着那女先生乘船走的,你说的话可信不得!”

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瞪着一双圆眼张口就骂她是个癫子。

杨珑张了张嘴,到底没忍住,辩解了一句,“我没疯,没发癫。”

“你这姑娘都去大闹人家灵堂了,还说没疯呢!亏得蔡婆婆正伤心,脾气也好,不与你计较。死者为大啊小姑娘,你家在哪儿,你有这病怎么也没个人约束着你?”

杨珑和他说不通,生无可恋道:“我家就在这儿,我是那个女先生的弟子。”

“那你还说你杀了她?”

和别人解释弑师这事可能更像个忤逆不孝的疯子,杨珑不再辩解了。

鹤陵人口简单,百姓淳朴,将她送回家中,还自掏腰包找来了一名赤脚郎中,美其名曰:给她看病。

杨珑很听话,不拒绝,她没法让这些人相信自己不是个疯子,越描越黑,索性听话,郎中问什么,她答什么。

“姑娘先说自己是什么人?家住什么地方?”

杨珑没精打采道:“杨珑,原先桂岭杨家村人,被你们口中的栖之先生掳到此地,如今是第六个年头。”

郎中捏着胡须的手一颤,道:“鹤陵人口简单,我和其他人六年间从没有见过你,更未听闻女先生收过弟子,除非你能找到见过你的人证。”

“可我见过你,三年前你给牛治腿,把牛治死了。”

“你你你,听谁说的!”

老郎中挂不住脸,却听她继续说:“村头的寡妇生了遗腹子,别人都说那是她隔壁的孩子,你媳妇接生的,谣言就是她说的。”

老郎中老脸一红,彻底绷不住了。

“你如何得知?”

“我说了,我认得你们。”杨珑又耐心地说了一遍。

“那我们为何不认得你?”

杨珑一顿,抬手指了指上方,道:“因为你们以为远行的、被我杀了的栖之先生,她可能并没有死,而这里就是她布下的幻阵。”

老郎中深深望了她一眼,搁笔,收拾好自己的药箱,走出门外。

看热闹的人上前问道:“怎么样了?”

杨珑以为他信了,不成想,这老郎中摇头嘬牙花子罢罢手,深沉悲痛道:“不是狂症,是癔症!难治!”

杨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