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邺下高台 > 第13章 第13章

邺下高台 第13章 第13章

作者:钤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9:47:35 来源:文学城

陈扶目光移向元大器,和道:

“桃源隐世外,渔郎何妄侵?

锁凤既难解,莫如做渊明?”

桃源皆是世外之人,渔郎不会似你这般恶言,既救不了凤凰,不如你也归隐?

“和得好!”崔季舒笑道,“不离原诗之典,却反其意而用之,这才是真正的以诗解诗啊!”“华山王,人家小女史问你呢,既这般向往田园,何不解绶归去啊?”“哈哈!”......

那元大器额头青筋突起,脸瞬间涨成紫红,血色从耳根漫涌至脖颈。

被一总角女童暗嘲没本事,还让他去种地?!这简直比直接抽耳光还要钻心!

“绝!真绝!”高浚摇头叹笑,不怪阿兄偏疼她,嘴皮子是真厉害!

他仰头将觞中酒一饮而尽,咂了咂嘴,故意扬声道:“怪哉!这觞酒怎地格外甘甜?莫不是沾了陈女史‘清言妙语’的香气?”那混样子又引得众臣一阵会心低笑。

高澄早知她定能争气,可瞧着元大器那张猪肝似的脸,心中仍是说不出的痛快。

“好!”

这一声不高,却如金石之重。

元氏宗亲见此状,皆暗叹“何苦来哉?”明知高家势大,偏要逞这口舌之快,如今被个小女子以诗文鞭挞,真真是颜面扫地,徒增笑柄。

看元大器胸口剧烈起伏,呼哧作响,孝静帝实在心疼,他岂能不懂阿器是忠君之故?可高澄那声托底的叫好......最终,他默默垂下了眼帘,未曾出声。

酒觞倚着桃瓣,从陈扶案前缓缓漂向下游,停在高阳王元斌案前。

他朝元大器与陈扶处各拱了拱手,笑道:

“一发报春知,万朵亦未迟。

同是园中木,何分粉红紫?”

字字都透着缓和意味——高氏元氏同属大魏,本是园中同生的花木,何必分你我、争高下呢?

话音甫落,便响起多声附和。“高阳王这诗好呀!上巳本是佳节,咱们聚在一处玩乐,就该作此等祥和之音,才不辜负春光啊!”“可不是嘛!”......

孝静帝也点了点头,端盏朝元斌举了举,“善集此诗,甚合朕意!”说罢小酌一口,愁绪也散了大半。

元大器仍僵坐着,面上虽稍褪了些红,却还是拧着脸,显然还没咽下方才被嘲的那口气。

酒觞曲转,五言诗意渐尽,华林园令提议下一觞换作七言之新裁,孝静帝应允。

首停平阳郡公高淹。

“桃李不言蹊自成,深流何羡海波声。

春风若解平生愿,送雨先润魏王城。”

诗面咏得是桃李无言、曲水流深之节操德行,下联又是爱国之音,堪登大雅之作。

但若细品,又有以‘桃李不言’喻高澄不必发声亦可使众趋附之意,难怪他虽是高澄四弟,年方十五,还是庶出,却已入仕尚书省。

众皆赞之,只道“开了这么高的头,他们该作何才好呀!”

下一停江阳王之子元蛮,诗写得很圆滑:“粉瓣轻飘逐水流,绿柳拂面意温柔。不问东风谁做主,只伴笙歌度春秋。”

不管当家做主的是谁,吾且及时行乐也~

......

中书舍人和安接起羽觞,冲高澄处堆笑道:

“灼灼丹华映高台,风清气紫仰雄才。

愿倾赤霞千重锦,以祈凤池阶前栽。”*

陈扶失笑。

灼灼丹华映的不是皇宫,是‘高台’;风清气紫仰得不是皇恩,是‘雄才’;祈愿栽种之地不是华林,是高澄这中书监的‘凤池’,这奉承高氏之意也过于明显了。

原来高湛的宠臣和士开那么会谄媚,是遗传其父啊。*

酒觞顺着曲水转了半圈,停在了元大器眼前。

早前因那小女史憋着的邪火,加之酒力催发,早烧得他心口发疼,虽与之无交摸不准其才,但料她那般年纪,绝不能作七言和之。

“桃本瑶台仙客种,却遭荆棘绕枝生。

纵然开得千般好,怎奈风狂雨又侵!”*

华林园的王母桃本是瑶台仙种,现却遭荆棘绕枝。纵然开得再好,也扛不住风雨总是要侵蚀它啊!

元斌以袖掩面,“他魔怔了不成?就不能大家乐一乐,非要挑事作何?”元旭苦笑,“自取其辱。”

众臣也交换着眼神,这般不依不饶,实在有失风度,但想着又有争锋可看,便皆雀跃地看向那崔季舒。

果见其微微冲宦官颔首,那宦官端着酒觞一步三挪,故意放慢动作。

“七言步韵已是不易,还要即时拆解诗中机锋,这是在给小女史酝酿的时间呢。”

谁知议论声刚起,那小女史已倏然抬眼,直接和道:

“瑶台仙种承天立,安有荆棘绕其枝?

果有深根千钧骨,怎教风雨折芳姿?”

高浚猛地呛住,边咳边看高澄:这丫头......挺狠啊。

仙种怎会有荆棘绕枝,自觉荆棘缠绕,那还能是仙种么?这是在以彼之矛,攻彼之身,反问元魏天命呢。

那元大器拍案而起,直指陈扶面门,“你个黄口小儿!”话没说完,余光已扫到了孝静帝。

陛下正捏着一支刚折的桃枝,看似在把玩,可桃枝的尖端,却轻摇了摇。

犹如冰水浇头,元大器浑身一僵,想起上次自己直言“元氏天下不可欺”,事后孝静帝避开黄门侍郎找到他,攥着他的手恳切道,“朕知爱卿忠心,可如今羽翼未丰,若逞一时之快,只会让朕与爱卿万劫不复呐......”

现下是他恶意在先,人家不过反驳,何况那诗中只有桃树;若当真较起真来,吃亏的必定是他。

叱骂卡在咙里,元大器胸口起伏了半天,最后只是狠狠跺了下脚,又‘咚’地坐了回去,双手攥成拳抖个不住。

下一停是太原公高洋。

他默然取饮,酒液顺着下颌线往下淌,也没擦,全程未曾瞧陈扶一眼之人,出口却应了她:

“树大根深千钧骨,迎风斗雨庇芳姿。

秋来化作林间土,犹护来年花满枝。”

诗意再明显不过:我高家根基深厚,自会庇护属下。就是真有一日有花不在了,多得是花还在呢。

陈扶有些意外,细思又觉合理。

这几月在东柏堂当差,也算摸清了高洋的路数——这人话少得像闷葫芦,可凡有受命,饮冰蹈刃亦要办成,确实是个狠人。

诗如钝刀割肉,孝静帝盯着案几的眼睛发直。

陈扶看了一眼,又垂下眼眸。

朝堂之上,安有不站队之官属?既已选了高澄,元氏之不平,孝静帝之憋闷,便只能无视了。

高浚早已坐得不耐,现下更觉沉闷得喘不过气,霍然起身道:“曲水流觞是风雅,然这么多轮,也该腻了吧?不若移步竞射作耍,也好活络血气啊!”

此议一出,众人皆称善。

孝静帝指腹反复摩挲着花瓣,待高浚提议落定,才缓道:“君臣同欢本是美事。然朕昨夜略感风邪,搭弓无力,便先回宫休憩片刻。诸卿只管尽兴,酉时朕设宴,与诸卿续此雅兴。”

看向高澄,“就有劳大将军替朕照看诸卿了。”

宦官上前搀扶住那抹黑金身影,渐渐消失在桃林深处。

高澄越过高浚,将陈扶揽到身前,摩挲她脸颊,方才她替高家挣足脸面,那双凤目里的赞许藏都藏不住,“我们稚驹这般厉害?”

怀中人抬眼淡淡一笑,“原是大将军教的好。”一如既往,将功劳轻描淡写地归源于他麾下。

“咳——”高浚打断这旁若无人的二人,“再不走,好弓都要被占完了!”

陈扶从高澄怀中退开些许,望向枝头的金丝笼,“稚驹不会射箭,就在这里等大将军吧。”

“看雀有何趣味?”高澄牵起她的手,“一起去,不会我教你。”像大雀带幼雏般,将她纳入自己袍摆之下。

楼台绵邈、草木森郁,出桃林,过临春阁,一行人停在一阙楼前。

这阙楼飞檐如翼,墙体厚实,瞭望孔隐现其间,楼前空阔场地上,兵器架森然列着长槊、劲弓等武器,既是观景胜处,更兼练兵比武之能。

箭靶在百步外列好,华林园令击鼓开赛,一时间弓弦震响,羽箭破空,场中呼喝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高浚兴致最高,挽弓搭箭,动作流畅潇洒,只听“嗖嗖嗖”三声连响,三支翎箭接连贯穿靶心,在众宗室子弟中拔得头筹。

连着三轮,皆是魁首。

华林园令奉上银矢,他接过奖赏,转头就朝高澄显摆,“阿兄,今日这银矢阿浚可就笑纳了。阿兄虽处处胜我,但这弓马一道,总算让弟弟我扳回一成啊!哈哈!”

“休要得意。”高澄不恼反笑,“你若真有本事,可敢与我的左卫将军一较高下?”

高浚少年心性,立时应战。

阙楼前,一个豪爽如火,一个沉毅如山,连赛五轮,斛律光小胜一筹。

看斛律光收弓而立,陈扶搭话道:“稚驹久仰都督‘落雕’大名,今见都督箭术果臻化境,当真实至名归。”

眼前这位雄毅的年轻将军,可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齐三杰,是在皇帝昏邪下,仍能支撑北齐江山不倒的国之柱石,怎么夸赞也不为过。

高浚听了,凑过来道:“小阿扶,方才我连中靶心时,怎不见你这般夸赞?你这看人下菜的本事,才是已入化境吧?”

“郡王箭术自也是准的,但斛律都督挽弓如月,箭去似星,臂稳、眼准、心静,三者合一,气度沉雄,已有大将之风。郡王嘛……”她故意顿了顿,才慢悠悠道,“也算灵巧吧。”

夸别人长篇大论,他却只被‘夸’了句‘灵巧’,还暗指他不够稳重,高浚简直要气笑了。

高澄见她夸赞斛律光时,那双沉静眸子亮了几分,只当她是欢喜精彩射术。从宦官手中接过一张柘木轻弓,指尖在弓弣处一叩,发出清脆声响。

“稚驹,过来。”

揽进怀中,右手覆上她手背引她执弓,左手扶住她腕骨带她勾弦,“目视箭靶。”

陈扶只觉他指尖传来的力道如铁箍,才稍稍侧首想说话,便听头顶沉声:“专心。”点点她手腕,“太松。”

然而,一旦离了他的力道托举,那弓根本拉不动。陈扶手一抖,羽箭软绵绵飞出,不远便颓然坠地,连靶子的边都未沾到。

高浚不由大笑,促狭道:“小阿扶,你也有不擅长的?方才在席间的威风哪儿去了?原来只是嘴巴厉害啊。”

陈扶也学他挑挑眉,“稚驹需在东柏堂整理文书,不敢懈怠。不似郡王清闲,可日日精研射艺,自然不擅。”

“你!”

“既知她嘴巴厉害,还偏去惹她?”高澄看他被噎得脸涨,拍拍他肩头,“行了,回头我奏请陛下,给你也寻个正经差事就是。”

高浚闻言,面上窘迫里混着几分暗喜,偏还要作出一副悻悻然的神气,凑到陈扶面前。

“来!我就不信,我和明月将军一起教,还教不会你射箭!”他明知她没兴趣,偏要如此。

陈扶后退半步,轻轻摇头:“稚驹并非此道材料。”

“射箭不成,尚有其他。”高澄语气纵容,“十八般兵器,哪就都不行了?阿月,给她演示演示,看喜欢那般。”

斛律光闻言,大步走向兵器架,略一审视,取下一杆浑铁马槊。

那槊长逾一丈,槊首锋刃在日光下泛着寒光,一看便是沙场利器。

他单手持定槊尾,臂膀一振,槊头探出,破空发出‘嗡’的一声沉响。只见他踏步进击,或刺或扫,仿佛千军万马随槊奔涌而来。

“好槊法!”高浚看得眼中放光,也从架上抽出一柄横刀。手腕一翻,时而如飞鸟掠枝,时而如狂风卷叶。迅疾诡变中猛地一个突进,刀尖直指斛律光胸前。

斛律光以槊杆格挡,铁器交鸣。

两人一使长兵,一用短刃,虽只寥寥数合,已将搏杀的精要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得众人屏息凝神,目眩神迷。

陈扶目光随着槊、刀移动,那双漆黑眸子里,有什么东西在悄然凝聚。

二人收势而立,周遭爆发轰然喝彩。

斛律光目光落向陈扶,“女史可要试试?”

高澄嗤道:“莫要说笑,这两样她如何使得?换些轻巧的。”

“都督,”陈扶叫住斛律光,“可有这样一种兵器,即便是稚驹这般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若运用得法,也能以弱胜强,甚至可将……那上过战场的魁梧军汉,一击毙命?”

斛律光与高浚交换眼神。

“有。”“有啊!”

*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因设于禁苑掌管机要而被称为‘凤凰池’。

*和安,高湛宠臣和士开之父,祖先西域胡商,由善曲谄,禀性家传。

*斛律光,字明月,东魏到北齐时期名将、军事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13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