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遥望暮云平 > 第85章 试探

遥望暮云平 第85章 试探

作者:弓九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4:13 来源:文学城

傍晚,新置办的客舟已平稳行驶在前往两浙的水路上。

这艘船比之前的大了不少,也更为精致,船身线条流畅,窗棂雕着简洁的云纹,挂着细竹帘,船头一方小小的平台,可供人凭栏远眺。

深秋的晚风带着凉意,吹动着岸边的芦苇,发出沙沙的轻响。远山如黛,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偶有晚归的水鸟掠过水面,留下一串清鸣。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映照在缓缓流淌的江面上,碎成万千金鳞。

毕扬独自坐在船头,抱着膝盖,望着这派宁静的景致出神。

离家渐远,前路未知,心中对子期的担忧、对爹娘的思念,以及章振那令人费解的关怀,都交织在一起,让她心绪难平。

“江上暮色,倒是别有一番韵味,与山中景致大不相同吧?”章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确是不错。”毕扬礼貌地点了点头说道。

他看着毕扬被晚风吹拂的侧脸,那根绣着青空梨花的发带在她额前轻轻飘动,带起几缕柔软的发丝。这熟悉的纹样让章振目光微微一凝,仿佛透过时光看到了另一个模糊而温婉的身影,心头瞬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悸动。

他定了定神,在她身旁坐下,声音不自觉地放得更柔:“你自幼在崇州山中长大,想必看惯了山间四季。其实世间各处都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关键在于是否能面对形色皆有欣赏,于纷扰中寻得自在。便如这江水,看似东流不复回,然滋养两岸,亦成就舟楫之利,其中道理,颇堪玩味……”

章振说这许多,话语间带着思辨与感慨,试图引导毕扬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和更深层的道理。可毕扬听起来完全一头雾水,只能回以客气的、略显茫然的微笑。

她心中暗忖,这些文绉绉的话,实在让她有些无所适从。在山中时,她洒脱惯了,娘同她说的多是家长里短、衣食住行,爹除了教授武功,闲话也多围绕农耕桑织、山林物候,朴实直接。后来认识了子期,才开始接触那些典籍书本上的道理,子期讲得深入浅出,常引她思考,让她觉得新奇又有趣。

可这位章大人一番话,与子期给自己的感觉又截然不同,或许是因为子期是同龄人,言语间更有共鸣,而章大人……终究是长辈,是官身,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试图启迪的味道,让她难以真正融入。

章振很快便从毕扬的笑容中看出,她并未理解,或者说,并未习惯这种交谈方式。

想到这里心中不由泛起一丝苦涩的叹息,终究是自己当初草率决定将她寄养在毕岚处,让她长于山野,远离了书香门第的熏陶,才造成了如今这般局面。

很多东西急是急不来的。

他立刻调整了策略,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轻快而接地气:“不说这些了。说起来,我年轻时与你父亲,可是没少一起胡闹。记得有一年也是这样的秋天,我们偷偷溜去邻县,听说那里的橘子特别甜,结果翻墙进了人家的橘园,还没摘几个就被看园子的狗追得满山跑,你爹跑得慢,裤腿都被那狗撕掉一块……”

章振绘声绘色地讲起年少时的糗事,话语里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轻松的笑意。

这次,话题变得具体、鲜活,又与毕岚相关,她立刻被吸引了。想象着平日里沉稳寡言的爹爹竟有如此狼狈滑稽的一面,她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眼中也露出了真切的好奇:“真的吗?爹他……还有这样的时候?”

见毕扬终于有了反应,章振心中大喜,说得更加起劲:“那当然!还有一次……”他又接连说了几件趣事,毕扬听得津津有味,偶尔还会追问一两句细节,两人之间的气氛明显融洽了许多。

见时机不错,章振再次趁热打铁,语气充满诱惑地说道:“两浙那边,风光又与崇州、与山中大不相同。小桥流水,园林精巧,市井繁华,更有许多新奇有趣的物事和故事。等你到了,定然会喜欢。”

毕扬听着,眼中也闪过一丝向往,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见阿蓬从船舱里探出头来,恭敬地禀报道:“大人,毕扬姑娘,晚膳已经备好,请二位入内用饭吧。”

章振意犹未尽,但也不好让饭菜凉了,便笑着站起身,对毕扬道:“走吧,先吃饭。这些趣事,往后我再慢慢讲给你听。”毕扬也笑着点了点头,跟着他一同走进了船舱。

这一次,她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真切的暖意。

毕扬和章振在船舱内的小桌旁坐下。桌上已摆好了几样精致的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雇来的厨子手艺确实不错,做的多是崇州一带的特色菜:一道肉燕汤,一道淡糟香螺片,还有一道荔枝肉。

这些菜式毕扬大多只是听人提起过,或在城中远远闻过香味,却因久居山中,很少有机会亲自品尝。

“来,尝尝这个,味道地不地道。”章振热情地夹起一块放入毕扬碗中。

“这个螺片也很鲜嫩,你试试看。”

“还有这个荔枝肉,酸甜开胃,你们小姑娘应该最喜欢不过了。”

章振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毕扬,不停地给她夹菜,仿佛要将她错过的所有美味都补偿回来。毕扬的碗里很快堆成了小山,她努力地吃着,腮帮子塞得鼓鼓的,险些咽不过来。

一旁的阿聪和阿蓬看着平日里威严的大人这般殷勤模样,又见毕扬吃得手忙脚乱,忍不住低下头,肩膀微微耸动,偷偷笑了起来。

欢快的气氛稍稍缓和了毕扬心中的紧张。

待碗里的菜吃得差不多了,她放下筷子,决定开始实施打听子期的计划。

该怎么问好呢?

“章大人,听闻两浙气候与崇州大不相同,不知具体是怎样的?”

章振见她主动问起,心中高兴,也放下筷子耐心解答:“确实不同。崇州山地多,湿气重些。两浙则更多水乡平原,四季分明,春夏温润,秋冬略寒,但不像北方那般酷烈,总体是宜人的。”

毕扬点点头,又试探着问:“不知……我到了之后,住在何处?日常起居……”

“这个更无需担心了,”章振立刻接口,语气温和,“我在官署后院有专门的院落,清静雅致,会安排妥帖的仆妇照料你的饮食起居,一应俱全,断不会让你受了委屈。”

毕扬附和地点着头,见铺垫得差不多了,正暗自琢磨该如何更自然地过渡,章振却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一般,目光带着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直接开口问道:“你是不是想问我,究竟身居何职,平日里都做些什么?”他微微一笑,语气带着长辈的宽容,“想……更了解我一些?”

毕扬眼睛一亮,这下不用自己绞尽脑汁找话题了,连忙点头,目光期待地看着章振。

章振见她这副模样,心中既觉得惊喜又有些酸楚,他清了清嗓子,刻意放缓了语速,仿佛在讲述一个很遥远的故事:“ 我祖籍也在崇州,家中原靠经营酿酒为生。多年前,因族中一位在朝中为官的堂兄觉得两浙之地更为紧要,需有可靠之人经营,我便受家族安排,离开了崇州,前往两浙任职,只因家中人丁不旺,故我离开之后,便也没有族中宗亲在这边了。”

章振不想说得过于详细,只轻描淡写带过离乡的过往。

“在两浙也是辗转沉浮,毕竟初来乍到多有生疏,这些不提也罢。如今,我在两浙转运司任职,官居转运副使,” 他继续解释道,语气务实,“这个官职,简单说来,主要负责的便是两浙一路的财赋征收、粮饷转运,以及监察地方官吏。说得再直白些,便是要确保朝廷的赋税钱粮能顺利收缴并运往京师,同时也要督促地方,莫要出了大的纰漏。”

他没有炫耀权柄,反而强调了责任与实务,显得低调而可靠。

“至于家中……” 他略一停顿,眼神微黯,闪烁似有犹豫,但很快恢复如常,“我来了这边之后,与我的夫人相识……如今,有一个幼女,叫贞贞,十分活泼可爱,比你小上几岁,此次原也随我来了崇州,只是公务在身路途多有劳累,只得让她先行回去。”

话到此处,毕扬听到贞贞这个名字,心中立刻浮现出那日在驿馆偷看到的场景,心中暗暗想道:你那个宝贝女儿何止是活泼,在瓦舍时那做派,分明就是被宠得有些恃宠而骄了。

但她表面上不敢表露太多情绪,只是恭敬地点了点头,附和道:“令嫒定然很是乖巧。”

“除了贞贞,我还有一个长子,名唤章廉。他如今正在京都太学进学,准备参加今年的科考,多年苦读终面一考。”章振说着面露一丝欣慰。

“说起科考,”毕扬顺势接过话头,边给章振斟茶,边故作不经意地问道,“听闻如今州试已毕,不知接下来的考试……是何时举行?”

章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看向毕扬:“哦?你竟知道州试?”他语气带着些许好奇,“莫非……你也曾去书院读过书?”

毕扬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意识到自己言多必失。她想起子期曾再三告诫,她之前假借身份偷偷去书院旁听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连忙垂下眼睫,掩饰住一瞬间的慌乱,语气尽量自然地解释道:“章大人说笑了,我久居山中,哪里去过什么书院。只是听我家师弟说起过,他们家中有其他兄弟也曾应试,故而听了一耳朵,略知皮毛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